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页
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2页
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3页
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4页
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西塘塘镇镇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总总体体规规划划 (2006-2020 年) 2013 年调整完善版年调整完善版 文本调整完善说明文本调整完善说明 西塘西塘镇镇人民政府人民政府 二二一五年七月一五年七月 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06-2020 年)年) (20132013 年调整完善版)年调整完善版) 编写委员会 主主 编编 周军波 副主编副主编 王永康 项目顾问项目顾问 郑利平 沈晓春 编写人员:编写人员: 西塘镇人民政府西塘镇人民政府 曹云锋 嘉善县国土资源局嘉善县国土资源局 沈晓春 来 红 刘 晖 黄雪东 柳慧娟 张碧云 浙江省土地登记规划咨询事务所浙江省土地登记规划咨询事务所 梁邦利 金艳花 常 健 刘龙强 林 洋 赵红燕 石中元 徐 剑 徐 乐 姜 颖 金宇洁 文本调整完善说明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西塘镇区域概况西塘镇区域概况 .1 一、自然资源概况 .1 二、社会经济概况 .2 三、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 .2 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和过程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和过程 .4 一、规划调整完善必要性 .4 二、规划调整完善过程 .5 三、规划调整完善依据 .6 四、规划调整完善成果 .9 第三章第三章 规划调整完善目标与重点规划调整完善目标与重点 .11 一、规划调整完善目的 .11 二、规划调整完善思路及重点 .11 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土地利用战略的调整 .12 四、土地发展方向的调整 .13 第四章第四章 规划基础数据规划基础数据 .15 一、规划基数转换依据 .15 二、规划基数转换原则 .15 三、规划基数转换技术路线与方法 .16 四、规划基数转换结果 .18 第五章第五章 规划调整完善情况说明规划调整完善情况说明 .21 一、规划控制指标调整完善情况 .21 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完善情况 .22 三、规划文本内容调整完善情况 .23 第六章第六章 调整完善方案评价调整完善方案评价 .60 一、规划调整完善方案比较分析 .60 二、规划调整完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61 三、规划调整完善方案实施的预期效益评价及影响 .62 第七章第七章 各部门规划的协调情况各部门规划的协调情况 .64 一、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 .64 二、与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衔接 .64 三、与农业相关规划的衔接 .64 四、与镇域总体规划的衔接 .65 五、与村庄布点规划的衔接 .66 六、与基础设施有关规划的衔接 .66 七、与其他相关规划和调查成果的衔接 .66 第八章第八章 规划公众参与情况及其他重要问题的说明规划公众参与情况及其他重要问题的说明 .68 一、规划公众参与情况 .68 二、关于基础数据 .68 三、关于人口规模 .68 四、关于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68 五、关于图件编制和数据库建设 .69 文本调整完善说明附表文本调整完善说明附表 .70 附表 G1 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确认表.70 附表 G2 西塘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71 附表 G3 西塘镇建设用地“两规”衔接对比表 .71 附表 G4 西塘镇农居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措施表.72 附表 G5 西塘镇零星未上图农居点用地现状调查及规划表.73 附表 G6 西塘镇无房户、危房户、与困难户现状调查及规划表.73 附表 G7 西塘镇规划期间各类用地平衡表.74 第一章第一章 西塘镇区域概况西塘镇区域概况 西塘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境北部,处于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素有“吴根 越角”之称,区位条件优越,北距苏州 78 公里,南距嘉善县城 9 公里,东距上 海市中心 80 公里,西距杭州 100 公里,现主要对外交通为镇南申嘉湖高速公路 (设有西塘出入口) ,以及平黎公路(一级公里,连接江苏与嘉善) , 西塘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千年历史古镇。2003 年被列入第一批国 家历史文化名镇。西塘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获 得联合国授予的历史文化保护杰出成就奖。 一、自然资源概况一、自然资源概况 (一)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 西塘镇位于嘉善县北部,距离嘉善县城 9 公里,东邻姚庄镇,西为天凝镇、 陶庄镇,南与天凝镇、干窑镇相接,北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江苏省吴江市 芦墟镇相邻,是嘉善县北部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 蕴的千年历史古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南接申嘉湖高速公路和 320 国道,北 连 318 国道,杭申甲级航道穿境而过,善江一级公路贯穿全镇。 (二)水文特征(二)水文特征 西塘镇地处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土壤肥沃,物产 丰富。地层为第四系所覆盖,由河、湖、浅海沉积构成。境内主要有南北向的 西塘港、和尚塘、斜路港,东西向的红旗塘、新景港、茜泾塘。西塘镇地势较 低,平均高程 1.60 米(黄海标高,下同) 。由于位于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水网 地区,属运河水系,故河流流速平缓,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夏秋季节的台风暴 雨常引起河水骤涨,而冬季水位较低。 (三)气候特征(三)气候特征 气候上属于北亚热带南缘的东亚季风区,具有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 充沛的特点。季风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温以冬冷夏热为特征。降水日多 数集中在每年的四月至九月份,雨量占全年的 65%以上,其中四、五月份为春 夏季风交替,连续低温多雨,不断出现“春雨” ,六、七月份为“梅雨”期。由 于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盛行东南偏东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二、社会经济概况二、社会经济概况 西塘是嘉善县北部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 千年历史古镇,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全国千强镇、中国纽扣之乡、国家 AAAA 级旅游风景区、省级百强镇、省级体 育强镇、浙江省魅力名镇、浙江省中心镇荣誉称号,并被列入新一轮中国世界 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嘉兴市现代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和嘉兴市重点建设镇。 2013 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0.7 亿元,财政总收入 5.05 亿元,旅游接 待游客近 600 万人,票房收入 1.0 亿元,工业总产值 188.4 亿元。一产中养殖业 发达;二产形成了纽扣、五金机械、建材、纺织、木业五大支柱行业,其中纽 扣生产已有百年传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有“中国纽扣之乡” 之誉;三产中旅游业发达,是国家 4A 级景区,正在争创 5A 级景区。 三、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三、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 (一)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利用现状 西塘镇 2012 年的土地总面积为 8288.82 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 5360.0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4.67%;建设用地面积为 1673.0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的 20.18%;未利用土地面积为 1255.7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5.15%。 农用地:西塘镇 2012 年的耕地面积为 4923.4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59.40%;园地面积为 3.45 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433.09 公顷。 建设用地:西塘镇 2012 年的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 1567.31 公顷,其中城镇 用地面积为 631.75 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 930.27 公顷、采矿用地面积为 5.29 公顷;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 104.09 公顷,其中公路用地面积为 78.79 公顷、 水工建筑用地面积 25.30 公顷;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 1.69 公顷。 未利用土地:西塘镇 2012 年水域面积为 1255.46 公顷,自然保留地面积为 0.27 公顷。 (二)土地利用特点(二)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利用程度高,耕地资源丰富、土地利用程度高,耕地资源丰富 全镇已利用土地 7033.1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4.85%;耕地 4923.47 公 顷,占总面积的 59.40%;耕地以种植水稻为主,耕地质量较好。 2、农居点相对分散,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农居点相对分散,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西塘镇农民习惯依水而居,傍路而建,村庄多沿河、沿路呈带状分布。各 自然村规模较小,以 25-45 户为多,15-20 户次之。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不合理, 主房占地少,附属用地过多,用地不经济。全镇农村居民点面积 930.21 公顷, 人均 197.93 平方米,利用率相对较低。 3、城镇工矿、交通等建设用地发展迅速,但集聚程度相对较差、城镇工矿、交通等建设用地发展迅速,但集聚程度相对较差 西塘镇历史上以农业产业为主,交通以水运为主,工业及陆上交通相对落 后。但近年来本镇城镇、工业、交通、水利等建设迅速发展,2012 年建设用地 总规模达到 1673.09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20.18%。 4、水域面积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水域面积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全镇水域面积 1255.4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5.15%,具有重要的生态景 观功能和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三)土地利用潜力(三)土地利用潜力 西塘镇位于平原地区,补充耕地主要来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西塘镇农村 居民点用地 930.21 公顷,人均 197.93 平方米,土地利用率较低。通过西塘镇 “两新工程”建设,改造缩并自然村,建设新市镇、新社区,规划期内农村土 地综合整治可增加耕地 509.85 公顷。 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和过程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和过程 一、规划调整完善必要性一、规划调整完善必要性 西塘镇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 2010 年编制完成的,随着西塘镇经济的迅 速发展,现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 (一)三大产业快速均衡增长,城市化进入加速成长期(一)三大产业快速均衡增长,城市化进入加速成长期 2000 年到 2013 年,西塘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 13.5%(当年价) ,且三大产 业均衡增长,显示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趋势。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也进 入加速成长期,对于建设用地的需求也相应更趋旺盛。 (二)以古镇观光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业发展进入瓶颈期,加快发展需要大(二)以古镇观光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业发展进入瓶颈期,加快发展需要大 的突破的突破 西塘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2013 年旅客接待量近 600 万人,目前以古镇观 光旅游为核心的景区已全面饱和,要保持旅游业快速发展,必须突破古镇观光 旅游的资源容量和旅游题材瓶颈。 (三)名镇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但在城镇空间布局上疏于应对(三)名镇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但在城镇空间布局上疏于应对 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西塘已成为国内知名城镇,品牌的溢出效应已逐步 显现。国内外许多客商均有意到此投资实业,但由于规划的滞后,在空间上未 有明确安排,造成在吸引投资上(特别是三产投资项目)上较为被动。 (四)城镇交通格局变化,未来交通区位更加突出(四)城镇交通格局变化,未来交通区位更加突出 目前,除申嘉湖高速公路从镇域南侧经过并在城镇东南建有西塘出入口外, 规划期内还将建设连接宁波和苏州的杭州湾嘉甬通道北连接线(高速)公路, 在西塘西侧下甸庙村处规划建设一个高速出入口,高速公路及出入口的建设无 疑将极大地扩展西塘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机遇。 (五)资源与发展需求矛盾突出(五)资源与发展需求矛盾突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土地等要素供给的严重不足,招商引资 和工业增长需求遭遇土地要素制约的“瓶颈”。西塘由于地处浙北平原,是浙江 省城镇密集发展区和耕地分布集中区,是典型的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保护的“双 控”区域。一方面,耕地约占镇域土地资源的 60%,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压力较 大;另一方面,随着“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和全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 用地需求激增,耕地保护与建设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西塘镇社会经济发展面 临的土地资源约束日益强化。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土地制 约的矛盾,是本次规划调整完善需要协调的重点。 二、规划调整完善过程二、规划调整完善过程 2011 年,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评估修改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1141 号) ,嘉兴市嘉善县被 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与适时修改的试点单位之一。 自 2011 年 7 月启动县级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到西塘镇规划调整完善成果上报嘉兴 市国土资源局,共经历了以下阶段: (一)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准备阶段(一)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准备阶段(2011 年年 7 月月2011 年年 9 月)月) 2011 年 7 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正式下发了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评估修改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1141 号) ,并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了 嘉兴市嘉善县作为规划评估修改的试点之一。此后,浙江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和 嘉善县国土资源局开展了规划实施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资料收集、实地踏勘 和召开座谈会) ,并于 2011 年 9 月制定了嘉善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 与适时修改工作方案 。 (二)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编制阶段(二)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编制阶段(2011 年年 10 月月2012 年年 4 月)月) 在此期间,浙江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和嘉善县国土资源局经过多次讨论、汇 报和反复修改,完成了嘉善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规划实施评 估报告(评审稿) 。 (三)规划实施评估报告上报审查和规划调整完善草案拟定阶段(三)规划实施评估报告上报审查和规划调整完善草案拟定阶段(2012 年年 5 月月2012 年年 8 月)月) 在此期间,浙江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和嘉善县国土资源局根据规划评估试点 工作成果审查会的审查意见,对规划实施评估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报国土资 源部规划司规划处审查。同时,也同步开展了规划调整完善的外业调查和内业 处理,并编制完成了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草案。 (四)规划调整完善协调、编制规划成果阶段(四)规划调整完善协调、编制规划成果阶段(2012 年年 9 月月2012 年年 12 月)月) 在此期间,县级规划指标分解方案经过多次讨论修改,最终通过了县委常 委会、县政协、县人大的审议。根据县人大审议通过的规划指标方案、西塘镇 规划调整完善草案以及外业调查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调整完善方案,并 编制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文本调整完善说明和图件。 (五)规划调整完善成果论证、完善与上报阶段(五)规划调整完善成果论证、完善与上报阶段(2012 年年 12 月月2015 年年 4 月)月) 召开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的听证、论证,并根据听证、论 证意见和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文本调整完善说 明以及图件。 (六)规划成果及数据库的更新、备案(六)规划成果及数据库的更新、备案(2015 年年 4 月月-2015 年年 5 月)月) 根据嘉兴市国土资源局的审查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成果,并上报嘉 兴市人民政府审批,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和嘉兴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三、规划调整完善依据三、规划调整完善依据 (一)法律法规(一)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 (10)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 (11) 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 (12) 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 ; (13)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 (14) 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 ; (15) 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 (二)政策文件、技术规程(二)政策文件、技术规程 (1)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国发200428 号) ; (2)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发200631 号) ; (3) 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国发20083 号) ; (4)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 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4133 号) ; (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 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532 号) ; (6) 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中“四查清、四 对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5182 号) ; (7)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的审查意见的函 (浙土资厅函2009219 号) ; (8) 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 厅发200951 号) ; (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 43 号) ; (10)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市县级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通知 (浙政办发200642 号) ; (11) 关于印发、的通知 (浙土资办200996 号) ;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 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中发20101 号) ; (13) 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意见 (浙委办20101 号) ; (14) 关于印发的通知 (浙土资办201035 号) ; (15) 关于推进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意见 (浙土资办 201039 号) ; (16)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评估修改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1141 号); (17)国土资源部下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试点方案 (讨论稿) ; (18)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的批复 (发改地区2013419 号) ; (19)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 建设的若干意见 (浙委发201312 号) ; (20)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改委的通知 (浙政办发201354 号) ; (21)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有关工作任务的通知 (厅办函201338 号) ; (22)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嘉善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工作 的函 (浙土资厅函20131056 号) ; (23)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 完善技术指南(试行版)和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及质量检查规则 (修订版)的通知 (浙土资发201444 号)等。 (三)相关规划(三)相关规划 (1)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 (2) 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 (3)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 年) ; (4) 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 ; (5) 嘉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 (6) 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7) 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8)嘉善县 2012 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资料; (9)嘉善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 (10) 嘉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11) 嘉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12) 嘉善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实施评估报告 ; (13) 嘉善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13 年调整完善版) ; (14) 嘉善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 (15) 嘉善县村庄布点总体规划(2013-2030 年) ; (16) 嘉善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 年) ; (17) 嘉善县绿道网总体规划 、 嘉善县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和嘉 善县绿色家园建设规划等相关平原绿化规划; (18)嘉善县交通规划、水利及河道整治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生态环境 功能区规划、旅游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 (19) 嘉善县西塘镇城镇总体规划(2005-2025 年) ; (20) 西塘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5 年) 等。 四、规划调整完善成果四、规划调整完善成果 (一)文本(一)文本 1、 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13 年调整完善版)规 划文本; 2、 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13 年调整完善版)规 划文本调整完善说明。 (二)图件(二)图件 1、西塘镇土地规划调整基期年现状图; 2、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2、西塘镇土地用途分区图; 4、西塘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图; 5、西塘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调整前后对比图; 6、西塘镇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 7、西塘镇土地整治规划图; 8、西塘镇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图。 (三)数据库(三)数据库 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 第三章第三章 规划调整完善目标与重点规划调整完善目标与重点 一、规划调整完善目的一、规划调整完善目的 为加快“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江南水乡旅游城镇, 长三角南翼重要的观光、休闲旅游基地,嘉善县域的次中心城镇”建设,落实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西塘镇“富有魅力的精美城镇、多样 化与自由选择的城镇、交通便利的城镇、生态宜居的城镇、公众参与的城镇” 等建设的总体目标,严格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优化 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努力构建推动新型城 镇化建设的国土资源保障新机制。 二、规划调整完善思路及重点二、规划调整完善思路及重点 (一)规划调整完善思路(一)规划调整完善思路 衔接新形势、新战略下西塘镇建设目标,转变规划理念,强调“保障型规 划”向“保护型规划”转变、 “增量型规划”向“存量型规划”转变、 “指标分 解型规划”向“空间管控型规划”转变。并通过划定“三线” ,体现优先保护耕 地与生态环境用地、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低效用地、加强规划的空间引导, 实现县级规划“调结构、优格局、促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规划调整完善重点(二)规划调整完善重点 划定划定“三线三线”,加强规划的空间引导:,加强规划的空间引导: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 护红线和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线等“三线”,引导规划期内西塘县土地保护和利用 的方向。结合相关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区域内的基础生态用地; 结合标准农田、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综合园区等建设,将区域内的优质耕地 划定为核心区基本农田进行严格保护;通过“多规融合” ,划定建设用地扩展边 界,突出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的刚性控制,规范建设项目选址与布局,引导建设 用地向扩展边界内集聚。 挖潜存量,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挖潜存量,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根据城镇低效用地调查和农村建设 用地整治潜力,规划盘活区域内的存量建设用地和低效土地的二次开发,使土 地规划由注重增量转为增量与挖潜存量并重,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土地利用战略的调整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土地利用战略的调整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 紧紧围绕“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江南水乡旅游城 镇,长三角南翼重要的观光、休闲旅游基地,嘉善县域的次中心城镇”的发展 建设定位,衔接新形势、新战略下西塘镇建设目标,实施以下发展战略: 1、构筑现代化的中心城镇;建设网络化的镇域交通;改善投资环境,加大 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 2、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重点是休闲、度假旅游业和科研 教育产业以及房地产业。 3、加快工业功能区块建设,把集聚工业要素与城镇建设相结合,促进工业 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4、加快农业现代化,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促进一产向观光农业、 高效农业进一步转型。 5、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平原水系水质,提高环 境质量。 (二)土地利用战略调整(二)土地利用战略调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建设,新的形势和发展 定位对今后全镇的土地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的土地利用战略由保障 建设转向保护与保障并重,并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 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为指导,坚持“保护、保障、挖潜、 集约利用”的总体要求,以构建推动“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和“富有魅力的 精美城镇、多样化与自由选择的城镇、交通便利的城镇、生态宜居的城镇、公 众参与的城镇”建设的国土资源保障新机制为根本出发点,实施以下土地利用 战略: 1 1、划定生态红线,保障生态屏障、划定生态红线,保障生态屏障 保留水系、蓄水、泄洪等通道,恢复原有的水生生态系统,划定基础生态 用地红线,设定核心生态网络体系,形成最基本的国土生态屏障。 2 2、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建设“万亩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 利用“两新”工程建设,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挖掘耕地补充潜力,拓 宽耕地补充渠道。并结合西塘姚庄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提升标准农田质量, 建设“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3 3、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有机更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有机更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以实施“五个一批” (淘汰一批、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兼并一批和提升一 批)为载体,以 “城市有机更新” 、 “两进两退” (退二进三和退低进高) 、 “腾 笼换鸟”为手段,积极开展低效土地再开发再利用工程,建立存量建设用地内 部挖潜和退出机制,盘活低效建设用地,调整现有的城乡建设用地比例和整合 现有的工业用地布局,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有机更新和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4 4、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创造紧凑性城乡空间、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创造紧凑性城乡空间 有层次地发展镇区、中心村。合理调控城镇用地的增长,优化城镇用地内 部结构。 四、四、土地发展方向的调整土地发展方向的调整 结合“古镇中居,祥湖东秀,新城南矗,工业西兴,银带绿野合城缀,三 轴九脉古今连”的城镇空间发展战略,合理调整镇域土地利用方向。 1、城镇用地发展方向调整、城镇用地发展方向调整 规划期间城镇用地向镇东生态旅游片区、镇南新城片区、镇西工业片区集 中,着力构建“一核、三轴、三片、六组团”的城镇发展格局,将西塘镇打造 成为东西向“一叶扁舟”的城镇布局形态。 2、农村集聚区发展方向调整、农村集聚区发展方向调整 新增农居点用地向规划的 38 个农村居民点集聚区集聚,撤并城乡扩展边界 外的零散村落。 3、产业用地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用地发展方向调整 (1)农业产业用地 镇东,杨汇塘以东地区,重点发展生猪、水产养殖和水稻、油菜、蔬菜种 植;芦墟塘以西和平黎公路以南重点发展水稻、鱼、蟹等水产养殖及粮食、蔬 菜、水果、花卉苗木种植。芦墟塘以东、杨汇塘以西的镇中地区,重点发展鳜 鱼养殖、水果、花卉和油菜种植。 (2)旅游产业用地 镇域北部钟葫、获沼村利用马斜河水面开阔、地形有利的自然条件,联合 丁栅镇发展水上旅游项目,作为西塘古镇水乡旅游的补充。镇区周边的藕塘、 农业园区、花卉苗木种植基地,结合西塘旅游规划,开发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第四章第四章 规划基础数据规划基础数据 现行规划期限为 2006-2020 年,基期数据为 2005 年数据。2013 年启动规划 调整完善后,现行规划近期期限已到期,为保持规划的现势性,因此将规划调 整基期数据调整为经基数转换后的 2012 年数据。 一、规划基数转换依据一、规划基数转换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2)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国土资厅发200951 号) ; (3) 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审定办法 (浙土资办200996 号) ; (4)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嘉善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工作 的函 (浙土资厅函20131056 号) ; (5) 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数转换及审定办法 (修订版) ; (6)嘉善县 2012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 (7)嘉善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规划成果; (8)嘉善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2013 年调整完善成果; (9)西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规划成果; (10)西塘镇基本农田上图入库成果; (11)西塘镇标准农田上图入库成果; (12)西塘镇 1999-2012 年农转用报件资料; (13)西塘镇 2006-2012 年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资料。 二、规划基数转换原则二、规划基数转换原则 (一)用途管制的原则(一)用途管制的原则 遵循符合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有利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 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二)依法核定的原则(二)依法核定的原则 依法合规、严格核定,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合法性审查认定,确保 规划基数客观准确,维护规划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三)衔接可行的的原则(三)衔接可行的的原则 充分利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 “四查清、四对照”等调 查研究成果,与土地现状分类有效衔接,满足规划实施和管理的需要,有利于 规划目标任务的具体落实。 (四)综合平衡的的原则(四)综合平衡的的原则 遵循行政辖区内的土地总面积不改变的原则,转换前后的土地总面积保持 一致。 三、规划基数转换三、规划基数转换技术路线与方法技术路线与方法 (一)技术路线(一)技术路线 本次西塘镇规划基数转换以 2012 年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 用 ArcGIS 等软件结合相关资料对图形、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并编写基数转 换报告与自查报告,形成规划基数成果。具体转换技术路线见图 1 所示。 图图 1 西塘镇基数转换技术路线图西塘镇基数转换技术路线图 (二)技术方法(二)技术方法 1、地类归并、地类归并 根据基数审查办法,对 2012 年土地变更现状数据进行规划分类转换。耕地 中不再细分三级类,归并入规划基数中的耕地,可调整地类归入规划基数中的 耕地;园地不再细分三级类;其他农用地归并为设施农用地、坑塘水面、农村 道路、农田水利用地;其他土地归并水域和自然保留地,水域保留三级类。 2、建设用地细分、建设用地细分 建设用地转换中,建制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水利等建设用 地,在根据实际进行细分的基础上,结合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后 的规划调整基期年现状建成区范围,将范围内的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 2012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可 调 整 地 类 建 设 用 地 细 分 规划 分类 转换 与归 并 根据基 数审定 办法逐 块确定 归入耕 地 “两规” 衔接现 状建成 区内建 设用地 转换 2012 年前 批而未建 06-12 年土地 整治补充耕地 叠加分析 误差处理 规划现状数据 转换标示图 分析汇总 2012 年 规划现状图 规划基数转换 汇总表 成果审查与审定 特殊用地转为城镇用地。 3、批而未建、批而未建 通过与 2012 年变更现状数据分析,2012 年 12 月 31 日前已批农转用中涉 及农用地 48.08 公顷和其他土地 4.17 公顷。基数转换中将涉及农用地和其他土 地的地块,全部转换为现状建设用地。 4、耕地补充、耕地补充 通过与 2012 年变更现状数据分析,2006-2012 年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 目中未变更为耕地面积 28.74 公顷。基数转换过程中,将未变更为耕地部分, 全部转换为耕地。 四、规划基数转换结果四、规划基数转换结果 本次规划基数转换完成后,西塘镇土地总面积为 8288.82 公顷,转换前后 土地总面积未发生变化。 (一)农用地(一)农用地 农用地由转换前 5395.51 公顷转换为 5360.01 公顷。 1、耕地、耕地 耕地由转换前 4856.28 公顷转换为 4923.47 公顷,基数转换后耕地净增加 67.19 公顷。其中,批而未建占用减少 40.61 公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 28.74 公 顷;可调整地类调整为耕地 79.06 公顷。 2、园地、园地 园地由转换前 7.18 公顷转换为 3.45 公顷,基数转换后园地净减少 3.73 公 顷,其中调整为耕地的可调整园地 3.73 公顷。 3、其他农用地、其他农用地 其他农用地由转换前 532.05 公顷转换为 433.09 公顷,基数转换后其他农用 地净减少 98.96 公顷。其中批而未建占用减少 7.47 公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减 少 16.16 公顷;调整为耕地的可调整坑塘水面 75.33 公顷。 (二)建设用地(二)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由转换前 1631.07 公顷转换为 1673.09 公顷。城乡用地由转换前的 1529.09 公顷转换为 1567.31 公顷;交通水利用地由转换前的 100.29 公顷转换为 104.09 公顷;其他建设用地由转换前的 1.69 公顷转换为 1.69 公顷。 1、城镇用地、城镇用地 基数转换前城镇用地总面积 258.19 公顷,新增加城镇用地 373.56 公顷,其 中批而未建新增建制镇 42.82 公顷,地类归并新增建制镇 330.74 公顷。基数转 换后城镇用地总面积为 631.75 公顷,净增加 373.56 公顷。 2、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 基数转换前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 1265.54 公顷,因建设用地细分减少 330.74 公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减少 10.15 公顷;新增加农村居民点用地 5.63 公顷,全部为批而未建新增。基数转换后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为 930.27 公顷, 净减少 335.27 公顷。 3、采矿用地、采矿用地 基数转换前采矿用地总面积 5.37 公顷,因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减少 0.08 公顷。 基数转换后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为 5.29 公顷,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