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人教大纲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作文训练练习题 人教大纲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作文训练练习题 习作训练一: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习作要求:审清题意,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习作指导: 1、审清题意要注意哪些问题?命题作文的基本要求是紧扣题意作文,如作文脱离了题目的要求,那就会出现 “ 文不对题 ” 的现象,这是很不应该的。要达到紧扣题意作文的目的,就必须先审清题意。 “ 审清题意 ” 就是要仔细观察、思考题目的意思。审清题意首先要琢磨题中的每一个词的含义,明确习作中的对象、要求范围。如本次 训练的作文题, “ 对象 ”是 “ 事 ” ,记一件事。 “ 要求 ” 是必须亲身经历的,道听途说不行,臆造虚构更不行。 “ 范围 ” 是 “ 一件 ” 事,不要 “ 两件、三件 ” 。同时要注意作文的体裁。从命题中,我们大体可以知道是 “ 写人 ” 还是 “ 记事 ” ,是 “ 状物 ” 还是 “ 绘景 ” ,是 “ 议论 ” 还是 “ 说明 ” 另外,还要抓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往往是文章的中心,需要作者着重表现的。像本次习作命题中的 “ 中心词 ” 应当是 “ 亲身经历的 ” ,这也正是这篇文章能否写生动的关键所在。 2 / 16 2、怎样正确理解 “ 虚构与真实 ” ?写作文应当真实,这个“ 真实 ” ,主要指真实的思想和感情, 也就是不说假话、昧心话,不能作文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 “ 真实 ” 并不都是 “ 真人真事 ” 。如 “ 看图作文 ” 、 “ 条件作文 ” ,写什么,都是人家规定的,要照所给的 “ 图 ” 或 “ 条件 ” 来写,这当然就不会是真人真事。但是你在这些作文中所表达的思想认识和爱憎感情,同样应当是真实的,也就是把你的真实的认识、真实的感情写出来。这样,虽然 “ 图 ” 和 “ 条件 ”提供的材料不是真人真事,但你对提供的材料的认识和反映的感情,仍然是真实的。反过来,即使你写的 “ 事 ” 确是生活中发生的 “ 真事 ” ,但如果你对这件事的认识和态度并不是真的,那也不能算是 “ 真实 ” 的了。因此,作文中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就符合了 “ 真实 ” 的要求。至于的有的作文题目,明确表明必须写真人真事,那就不可以虚构。如:本次习作训练命题已规定 “ 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 ,就必须是“ 亲身经历 ” 的。 3、选材怎样做到 “ 有意义 ” ?为 “ 记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选材,并不容易。因为对每个人来说,经历的事都有很多,是不是随便写一件,那当然不是,重要的是要选 “ 有意义 ”的事来写。有些学生为了做到 “ 有意义 ” 往往就会从概念出发 “ 主题先行 ” ,然后就虚构一件,不是在路上捡皮夹子,便是在车上让座,这样的作文,就违背了 “ 亲身经历 ” 的 要3 / 16 求,也不会有真情实感。因此,正确理解 “ 有意义 ” 就十分重要了。首先,有意义的事并不只是做好事,反映邻里和睦、街头新景、全民强身、和气生财 都可能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学生能不能具有发现 “ 意义 ” 所在的眼力。其实做任何一件事情,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有意义的,如果把它写出来,读者看了就觉得有劲儿。那么,如何写出 “ 意义 ”来呢?下面结合例文片断谈两种方法: 一是抒情法。就是在记事的关键地方,采用抒情的方式,把事情的意义通过抒情表达出来。例如,有一篇题为爸爸妈妈别吵了的习作,其主要内容是记叙小作者爸妈的一次吵 嘴经过。如果光写吵嘴的全过程,吵嘴结束了,文章也收尾了,那有什么意义呢?而这位小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 “ 爸爸妈妈,停止你们激烈的争吵吧!你们可知道,这会给我们幼小的心灵造成多么大的创伤啊! ” 你看,小作者对爸爸妈妈吵嘴这件事,表达的劝告之情多么真挚迫切,让人觉得父母吵嘴对下一代的不良影响又是多么严重。这就写出了事情的意义。这样的意义,读后你也会产生共鸣的。二是议论法。就是在记事的过程中,采用议论的方式,把事情的意义挖掘出来。因为意义是蕴涵在事情之中的,通过议论,就能把它揭示出来,否则,意义就不容易显露。例如,有 一篇题为假日买菜的习作,写的是自己与爸爸一道买菜的经过,从动身到菜市场又回到家门口,就买菜写买菜,买菜中的学问,买菜时的感4 / 16 受,买菜后的想法,一点儿也没有写到,怎么能吸引人呢?如果在结尾这样议论一下就好了: “ 今天买菜,一共花了 12块多钱,而爸爸辛辛苦苦劳动一天,才有 10 块钱,这钱来得多么不易呀,我想,我一定要珍惜这份劳动果实。 ” 这是从正面来写事情的意义。有了这几句议论,买菜的意义就明显了,读者就会受到深刻的教育。范文举例:上中学后我遇到了一件事,它刺伤了我的心,也使我学会了承受挫折与忍耐。上初中已有一个多 月的光景,可班里的大、中、小队干部都尚未确认。袁老师说,在下午的班会课上做一次评比,把它定下来。我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次演讲。星期一的下午,阳光明媚。刚一走进教室就感到不太寻常,三五个人凑在一起叽叽喳喳也不知在议论些什么,热心肠的同学还在问我,想当什么?演讲稿写好了吗 我总是笑容可掬地答应着,可心里不免有些担心,反复地自问着: “ 我行吗?我行吗 ” 随着铃声的响起,评比开始了。上台演讲是自愿,同学们一个个精彩地说着,一个个都比我准备得要好。我胆怯了,迟迟拔不动腿,在座位上越坐越稳当。正当我铁了心想要放弃时, 袁老师问: “ 有谁还想再说一说? ” 话音刚落,有些曾询问过我情况的同学就不断喊着我的名字,我 “ 被迫 ” 上了阵。台词早就背好的,可总有一种 “ 自卑感 ” 在作祟,声音越说越小,脸却越说越红。到了最后,也不知是怎的,站在那里摇摇晃晃,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好歹说完了,5 / 16 我一溜烟儿 “ 奔 ” 回座位上,趴在桌子上,不想去看,也不想去听 要唱票了,我紧张得不得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黑板,心脏都快要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了。但事实证明,我落选了。第二天,袁老师宣布,要另选两个班委,因为昨天选的人数不够。而我却再次落选。怎么会呢?我的票数明明在前 七名的。我带着满肚子的疑惑与不解去找袁老师,而她却笑笑说: “ 你还不够成熟,不适合当班干部 ”“ 我真的很不成熟吗? ”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断地问自己。 “ 是啊,我平日在学校里不是蹦就是跳,老师交代的任务总是完不成,不是忘带这个,就是少拿那个,哪还像个中学生? ” 我哭了。我很伤心,于是更加努力学习,我要争取在下一次的评比中取得成功。范文点评:这篇文章记录了小作者的一次亲身经历,它最大的成功在于心理活动的描写。班级内的竞选,小作者作为参选者,在选举之前,一方面 “ 笑容可掬地应答着 ” 同学,一方面 “ 心里不免有些担心 ” ;选举之 中,我 “ 胆怯 ” 、 “ 被迫上阵 ” 、 “ 声音越说越小 ” 、 “ 不知所措 ” ;选举之后的紧张、彷徨、奋起,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是很难描写得如此逼真的。小作者的成功,给我们一个启示:写文章切忌凭空捏造,只有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章。 习作训练二:童年趣事 习作要求:记童年的一件趣事,围绕 “ 童年是欢乐的、有趣6 / 16 的 ” 这个中心,叙述要真实、具体。 习作指导: 1、怎样正确理解 “ 趣事 ” 的 “ 趣 ” ? “ 童年趣事 ” 要求学生围绕 “ 童年是欢乐的、有趣的 ” 这个中心来写,叙述要真实、具体。怎样启发学生写出自己儿时的趣事,教师 还得好好启发,打开学生的思路,真正在作文中写出童心、童情、童趣来。这里,打开思路的关键在一个 “ 趣 ” 字。 “ 趣 ” 是有各种各样的。如:意趣。在孩提时代的探索、发现、刨根究底,有些都是很有趣的,反映了孩子希望了解外界奥秘的这种求知欲望。这可以说是一种 “ 意趣 ” 。情趣。孩子是天真的,孩子也是极富情感的,对父母的亲情、对伙伴的友情,同样是很有趣的,这可以说是一种 “ 情趣 ” 。乐趣。童年与欢乐应该连在一起。爱玩、寻开心是儿童的特点,所以在童年时总会有许多寻开心的 “ 乐趣 ” 。傻趣。孩子会做傻事、蠢事,闹出种种笑话,这种 “ 傻趣 ” 也往 往最能反映童真、童心。 2、为自己的作文命题要注意什么? “ 童年趣事 ” 严格地说只是一个作文的范围,究竟是一件什么趣事,最后能根据具体的内容自拟一个题目,当然会更好。老话说 “ 题好一半文 ” ,自拟的题目是不是文题相符,能不能对文章起 “ 画龙点睛 ” 的作用,有没有吸引人的力量,是十分重要的。自拟题目,首先要能反映文章的中心。题目应当是一扇 “ 窗户 ” ,7 / 16 从那里可以窥见文章的主题。当然 “ 中心 ” 并不完全等于“ 中心思想 ” ,以作文所写的中心事件、中心物件、中心人物来命名,同样也反映了文章的中心。同时,自拟题目要简短、生动、有新意、富 吸引力。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过于冗长、司空见惯的老题目,了无新意,就会体现不出作文的个性特色,也难以起 “ 画龙点睛 ” 的作用。一篇作文往往不只有一个题目好拟,在可以拟的众多题目中,就有了优劣好坏的区别。所以对所有拟出来的题目,再来一个比较挑选,做到好中选优。病文片断:有一天,我看见爸爸喝醉了酒,身子东倒西歪的,就想到酒醉麻雀。第二天,天没大亮,我就把浸好的酒米放入几只大口瓶里,挂在树枝上。天亮了,一群麻雀叽叽喳喳从远处飞来,落在树上,开始啄米。吃够的飞开了,后来的又往里挤,真热闹。过了一会儿,酒力在麻雀身上发作 了。一只只麻雀都醉倒了。我哈哈大笑,冲出屋去,一下子就捉了 18 只麻雀。病文分析:读了这一片断,让人感到文中少了一个 “ 趣 ” 字,没有突出 “ 趣 ” 这一中心。究其原因,小作者在描写酒醉麻雀时的过程没有写具体,写生动。比如:看到爸爸喝醉了酒想到 “ 酒醉麻雀 ” ,这一灵感的获得并没有激起读者的共鸣。最关键、最有趣的 “ 酒醉麻雀 ” 的过程,小作者也没有写具体、写生动。在这里,作者应把 “ 酒醉麻雀 ” 的方法或者说引诱麻雀的过程有所交代,最重要的小作者没有抓住小麻雀的动作、神态等把8 / 16 “ 酒醉小麻雀 ” 的过程写出来。还有趣的那就是小麻雀被醉倒的样 子,小作者也没写出来。这篇短文只能说把 “ 酒醉麻雀 ” 这一事件写出来了,但没有围绕 “ 趣 ” 这一中心写具体,写生动,也谈不上真实。范文举例:材料见教材酒醉麻雀片断(略)范文点评:本次习作训练的 “ 参考片断 ”酒醉麻雀,较好地体现了一个 “ 趣 ” 字。第一, “ 趣在文题 ” 。 “ 喝酒 ”“ 酒醉 ” 本来是人的事,怎么小麻雀也会喝酒,而且还喝醉了?这是怎么回事?作文题目本身就颇为有趣,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第二, “ 趣在起因 ” ,麻雀啄烂了柿子、真可恶,怎么办?小作者竟从看见爸爸 “ 喝醉了酒,身子东倒西歪 ” 的样子,突然想到了 “ 酒醉麻雀 ” 的妙计,这种联想是很有情趣的。第三, “ 趣在过程 ” 。怎么请小麻雀喝酒呢?而且要让它喝醉。小作者便设计了烧酒浸米,再用几只大口瓶子装着,挂在树枝上的办法。果然,一群小麻雀 “ 闻到了米的醇香 ”“ 争先恐后地 ”“ 三五只挤在一起抢着 ” , “ 拼命地啄米吃 ” 。这个过程具体而生动,引人入胜,颇为有趣。第四, “ 趣在结果 ” 。过了一会儿,酒力在麻雀身上发作,果然,麻雀了像 “ 酒鬼 ” 一样,东碰西撞,迷迷糊糊地落到了地上,竟一下子就捉了 18 只。这是多么有趣的捉麻雀的方法。紧紧扣住 “ 趣 ” 字,写出了“ 童年趣事 ” ,这个 “ 参考片断 ” 确实很有参考价值。 习作训练三:我的好 9 / 16 习作要求:以我的好为题,用一件事反映一个人某一方面的好品质。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习作指导:通过一件事写人,是小学生记人作文的基本形式。写这类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一个熟悉的人,选择一件最能表现这个人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的事。例如,习作例文我喜欢 “ 雷声 ” ,小作者能够对日常生活中的妈妈进行认真的观察,从天天都能听到的极平常的 “ 雷声 ” 中,写出了一个 “ 严格教子 ” 的好妈妈的形象。 2、通过一件事写人,应该注意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 楚,写具体,也就是说所选的事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例如,我们学习过的课文罗盛教就是用这种方式写成的。它只写了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为抢救朝鲜儿童崔而英勇献身这一件事。由于这件事很有代表性,写得又很完整,所以全篇文章生动地表现了罗盛教烈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3、 “ 要写好人物的语言、行动 ” ,也就是要进行细节描写。细节是指事情发展过程中的细小的情节,或者对人物外貌、行动的细致刻画。细节描写好比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细节描写能使文章的中心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如少年闰土中的第一自然段中写闰土外貌的细节描写,就能反 映出他是一个勇敢、机灵的孩子。闰土装琼捉小麻雀的一段动作,也是10 / 16 细节描写,写出闰土捕鸟办法好,很能干。本次习作参考中有一句描写外婆挤牙膏的动作: “ 她两手捏住牙膏壳,咬着牙,眉头皱成 川 字,从下面一点一点往上挤,像赶鸭子上树似的 ” ,反映了奶奶是一个讲究节约的人。 4、这次作文的结构一般有哪几种形式?这次作文的结构一般有三种形式: 先具体叙述一件事,再概括,或者议论,点出人物的品质。 先概括(可以插入神态描写)叙述,再围绕概括段中心词具体写一件事。 先概括叙述,再以一件事具体记叙,最后再概括或议论,使文章首尾 呼应,中心更突出。 病文片断:我隔壁的王星光大哥哥处处关心别人。前天晚上下了一夜大雪,地上和屋顶都变白了。王星光骑自行车去上班,路上很滑,到交叉路口时,他正要穿马路,一位老人腿脚不便,被他的自行车碰了一下,摔倒在地。他赶紧下车,扶起老人,皱着浓眉关键地问: “ 老伯伯,你摔痛了没有?真对不起! ” 老伯伯拍拍身上的雪,摇摇头。王星光又说:“ 我陪你到医院检查一下吧。 ” 老人又摆摆手,温和地说:“ 年轻人踏车子要当心点,小心闯祸! ” 王星光大哥伸了伸舌头,又说声: “ 对不起! ” 就急急忙忙踩着自行车去上班了。病文分析:从片断的 第一句话: “ 我家隔壁的王星光大哥哥处处关心别人。 ” 可以看出,小作者想通过事例反映“ 大哥哥处处关心别人 ” 这一方面的思想品质。但从选材11 / 16 看,显然缺乏代表性。骑车撞倒人,问一声摔痛了没有,提出陪别人上医院检查一下,这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谈不上“ 处处关心别人 ” 。范文举例:我喜欢 “ 雷声 ” 我喜欢“ 雷声 ” ,不过这不是天上的雷声,而是我们家的 “ 雷声 ” 。以前,我对这个 “ 雷声 ” 很讨厌。每天早晨,我还在梦乡中,一声 “ 炸雷 ” 就把我惊醒了: “ 快起来! ” 洗脸的时候,又是一声: “ 耳朵后面!脖子! ” 中午吃完饭,我刚出去玩一会儿, “ 雷声 ” 又追了过来: “ 别玩了,看书去! ” 到了晚上,我刚把椅子搬到电视机前边,耳边又一个 “ 响雷 ” : “ 别看了,一会洗脸睡觉!星期天再看! ” 那时候,我一听到这个 “ 雷声 ” 就讨厌。可后来我对这 “ 雷声 ” 有了新的认识。记得那是上二年级的时候,我家的邻居李奶奶养了一缸金鱼。那些金鱼真可爱,有红的、白的、黑的、花的 一条条鱼就像舞台上的演员,穿着鲜艳的裙子,在台上舞来舞去。我每天都去看,总也看不够。我想,要是我有条金鱼,多好啊!有一次,我刚写完作业,又去看金鱼,看着看着,趁李奶奶没注意,顺手就捞了一条。我怕别人看见,就急急忙忙地把 鱼装进裤兜里。小鱼在裤兜里乱蹦,我的心跳得比小金鱼还厉害:把鱼拿回家,妈妈、爸爸看见了怎么办?要是再送回去,李奶奶看了公怎么说?想了想,还是把它扔到后院的臭水沟里吧。刚走到拐弯处,妈妈来叫我抬东西。妈妈走过来看见我捂着兜,兜都湿了,还一动一动的,立刻奇怪地12 / 16 瞪起眼睛。我还没说话,妈妈伸手就掏我的兜,那条小金鱼不知怎么的就一下子跳了出来。妈妈问我: “ 鱼是怎样跑到你的兜里去的? ” 我说: “ 不知道。 ” 妈妈的脸忽地布满了乌云: “ 撒谎! ” 我小声说: “ 是从李奶奶家拿的! ” 突然,我听到一阵从来没这么响的 “ 雷声 ” : “ 不经人家允 许拿人家的东西,是偷! ” 偷?我成了小偷?要被警察叔叔抓进派出所? 我吓哭了。这时 “ 雷声 ” 小了些: “ 人家的东西再好也不能拿。走,我跟你一起一李奶奶家去,只要承认错误,从此改正,就是好孩子。 ” 妈妈领着我来到李奶奶家,我认了错,李奶奶不但没骂我,还把那条小金鱼送给了我。那一次,妈妈的 “ 雷声 ” 教育了我。我对妈妈的 “ 雷声 ” 有了新的认识。范文点评:这篇习作写出了一个令人尊敬的严母形象,很吸引人。母亲的 “ 严 ” 是通过一个个 “ 雷声 ” (妈妈的话)从早到晚伴随着小作者的日常生活, “ 从来没有这样响的 雷声 ” 在上作者犯错误时又及 时地响了起来。这“ 雷声 ” 写得很有特色,写出了妈妈的豪爽性格,写出了一个 “ 严格教子 ” 的好妈妈形象。这篇习作有三点值得肯定:一是抓住了人物的特点来写。妈妈的性格豪爽,妈妈说话声音大,妈妈的嘴 “ 厉害 ” ,妈妈管孩子很严。小作者不不仅抓住了妈妈的这些特点,而且还进行了形象化的描写,因此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二是突出了对人物的语言描写。人物描写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而小作者集中笔墨突出了人物的13 / 16 “ 语言 ” ,通过人物语言的描写,写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最后一点是,小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妈妈,能够对日常生活中的妈妈进行认真的观察 ,所以能从天天都听到的、极平常的 “ 雷声 ” 中,挖掘出了深刻的中心思想,表达出“ 雷声 ” 的实际意义。 习作训练四:写一处景物习作要求: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写出景物的特点。注意文章的过渡要自然。 习作指导: 1、写景的作文要注意什么?本次习作训练是 “ 写一处景物 ” ,指的是对自然景致的描写。自然景物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思想反映出来,便带上了作者的情感色彩。所以,写景的作文一定要注意 “ 情 ” 与 “ 景 ” 的结合,也就是要以情观景,借景抒情。景物有静态与动态的区别。自然景色总是沉静的,但又都在不断地运动与 变化之中。写景时既要注意静态的景,又在善于看出景中的动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写景还要学生注意不要滥形容、乱比喻,不要堆砌词语。实际情况是很重要的。一说起写景物,学生就想到写得美;怎样才算写得美,有些学生往往认为多形容、多描写,才能写得美。其实过多的形容和不恰当的描写,不但无助于表现景物的美,读了反而公叫人倒胃口。 2、怎样写出景物的特点?写景物要抓住特点写,说起来容14 / 16 易,学生写起来就不那么方便了,教师必须加强指导。第一要抓时序的特点。 chun 夏秋冬,一年四季或晨、午、黄昏一天早晚,景色自然不 一样。有的写景作文是点明时序的,如 chun 游、校园的早晨,就更应当写出时序的特点。第二要抓场所的特点。写景的文章有的指明了场所的,如街头一景、校园 chun色、农贸市场一角,就要把 “ 校园 ” 、“ 街头 ” 、 “ 农贸市场 ” 等这些场所的特点写出来。第三要抓景色的特点。不同的风景点特点是不同的,如有的是山景为主,有的以奇石闻名,有的借江湖增光,就应当抓住这些不同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 3、在写景的作文中怎样处理好 “ 景 ” 与 “ 情 ” 的关系?写景物的作文,关键在于处理好 “ 景 ” 与 “ 情 ” 的关系。在这方面,本次作 文训练也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景与情贵在溶合,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要达到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境界。首先要以情观景。作者观察景物,总是带着一定的感情的,就拿本次习作训练的 “ 参考片断 ” 我家的小院来说吧,作者正是怀着深厚的热爱之情看自家小院的。因为这小院里的一草一木,不但与作者天天作伴,而且可能是作者亲手栽,常常精心照料的,这怎么公不使作者带着一种特殊的深情来看待小院的景色呢?同时要做到 “ 景中抒情 ” 。正困为作者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观景的,所以在表达对景物的感受时,同时也传达了作者的深厚情感。如我家的小院里15 / 16 的那 满架的葡萄、那艳丽的柳叶桃花,那含苞欲放的月季,每景每物都传达出作者的挚爱和喜悦之情。作者爱小院、爱家乡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奢侈品牌限量版礼品包装溢价机制与消费心理分析
- 2025-2030垃圾焚烧发电厂脱硫技术创新与运营优化方案
- 基于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隔离技术的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报告
- 人体解剖学动静脉课件
- 2025年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经营体系相关质量管理制度试题及参考答案
- 人体结构概述课件
- 2025年某某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员工教育培训管理规定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大学选修课向越野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 荆州市高三联考数学试卷
- 固体矿产钻探工真题模拟汇编(共634题)
- 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 智慧消防项目申报书
- 高级职称评定工作总结(3篇)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软件项目开发需求规格说明书(标准模板)
- GB/T 9797-2022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镍、镍+铬、铜+镍和铜+镍+铬电镀层
- GB/T 32288-2015电力变压器用电工钢铁心
- FZ/T 01008-2008涂层织物耐热空气老化性的测定
- 精神科病历书写精神科病历书写及范例
- 《乒乓裁判规则规程》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