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中图版必修2 .ppt_第1页
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中图版必修2 .ppt_第2页
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中图版必修2 .ppt_第3页
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中图版必修2 .ppt_第4页
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中图版必修2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二,三,一、全球气候变暖1.表现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100多年中明显上升,到目前已经升高了0.30.6。2.原因,一,二,三,3.影响,一,二,三,思考讨论上网或查阅资料,看一看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哪些气体?分别是怎样产生的?提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还有甲烷、一氧化碳、氟氯烃、臭氧等。,一,二,三,二、臭氧层的破坏1.臭氧层的作用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万物生灵免受紫外线杀伤,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2.破坏现状(1)地球臭氧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2)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为明显,出现了一个相当于北美洲面积大小的空洞。3.危害(1)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影响人类的健康,使白内障、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2)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一,二,三,思考讨论南极臭氧空洞是怎么回事?臭氧空洞形成的“罪魁祸首”是什么?提示:“南极臭氧空洞”指的是在南极上空出现了全球臭氧最低值。它在南极地区的春季(910月)最明显,持续一个月左右。氟氯烃化合物是臭氧空洞形成的“罪魁祸首”。,一,二,三,三、大气污染与酸雨1.大气污染,2.酸雨(1)定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2)成因: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从而使降水呈现较强的酸性,落到地面即为酸雨。(4)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一,二,三,思考讨论为什么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酸雨特别严重?提示:我国长江以南各大城市中,燃烧的大多是含硫量高的煤,酸性气体排放量大;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南方气候湿润,降水多。,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由于海平面上升,面临被淹没的危险。一直传出的“举国搬迁”消息再次得到该国总统的证实,他表示基里巴斯已经在邻国买地,为不得已时的举国“体面移民”做准备。,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基里巴斯“举国搬迁”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地势较低的岛屿将被淹没。(2)为此,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上述现象?提示: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利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停止对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危害,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误区警示易错点:温室气体的增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辨析:温室气体的增多,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火山喷发、太阳活动、海水增温等都会对气候的冷暖有所影响,属于自然原因;而矿物燃料的燃烧、砍伐森林、制冷设备及泡沫塑料的使用等,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改变大气的组成成分,属于人为原因。,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例题1】研究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在20年内融化。2006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而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和。(2)引起乞力马扎罗山“雪冠”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其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有哪些?其解决措施是什么?,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3)气候、石油、粮食等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写出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甲:,乙:。(4)(多选)下列现象中,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是()A.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B.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C.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D.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解答本题需围绕全球变暖理清思路,分析过程如下。,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答案:(1)气温降水量(2)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岛屿和低地;会使城镇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会引起土壤盐渍化等;全球气候变暖将造成全球大气环流调整和暖热气候向极地扩展,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使世界各国改变农牧业结构;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中低纬海区台风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还会加剧传染病的流行。措施: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3)CO2大量排放石油资源的短缺(4)BCD,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三,臭氧层的破坏伞破难遮阳近年来,科学家根据卫星资料发现,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一个相当于北美洲面积大小的“臭氧洞”。臭氧空洞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臭氧层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哪一层?主要作用是什么?提示:平流层。主要作用是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2)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是什么?臭氧层破坏有什么影响?提示:氟氯烃化合物。臭氧层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加,使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增加,影响人类健康;还会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3)面对臭氧层空洞,人类如何才能“补天”?提示:限制使用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三,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三,误区警示易错点:臭氧层空洞只危害人类健康辨析:臭氧层空洞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而臭氧层中的臭氧每减少1%,紫外线辐射将增加2%,皮肤癌发病率将增加7%,白内障的发病率会增加0.5%。紫外线辐射增强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还会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三,【例题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引自大气科学辞典),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三,(1)就纬度而言,图中臭氧总量的极小值出现在()A.赤道附近上空B.北半球中高纬度上空C.南极上空D.北冰洋上空(2)就季节而言,图中南北半球臭氧含量的极大值均出现在()A.夏季B.冬季C.春季D.秋季(3)臭氧含量的减少,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A.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导致全球气温下降B.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C.导致海面上升,危害沿海地区D.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三,解析:首先读图时要注意,图中有两个横坐标,一个是月份,一个是平均臭氧总量,纵坐标是纬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均臭氧总量赤道最小,臭氧总量的极小值出现在赤道北侧的低纬度地区,数值小于240;就季节而言,图中北半球臭氧含量的极大值出现在34月份,南半球臭氧含量的极大值出现在10月,均为所在半球的春季。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臭氧含量的减少,会导致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大量的紫外线透过大气到达地表会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皮肤病发病率升高,会造成农、林、牧、渔业减产。答案:(1)A(2)C(3)B,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三,酸雨下表是欧洲部分国家的二氧化硫量及从别国传入的比重。,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挪威、瑞典、波兰和捷克从别国传入的二氧化硫比重很高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欧洲地处中纬西风带,常年盛行西南风。欧洲工业发达国家(英、法、德等国)工业生产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在西南气流的作用下,远距离移动到下风向的欧洲北部和东部周边国家。(2)二氧化硫量过多会产生什么问题?有哪些危害?提示:形成酸雨。酸雨能毁坏森林,使湖水和土壤酸化,还能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等。(3)如何防治酸雨?提示: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具体措施有发展脱硫新技术,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加强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加大环保力度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酸雨的成因和危害,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例题3】读pH值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主题活动,名师精讲,典例剖析,(1)图示下述国家中,该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是()A.西班牙B.冰岛C.意大利D.瑞典(2)上题所选国家该环境问题严重与英、法、德等国排放的二氧化硫有关,原因是()A.该国位于西风带内B.该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该国距英、法、德等国太远D.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题目所给四个国家中,瑞典的pH值最小,酸雨最严重。第(2)题,西欧地处西风带,瑞典地处英、法、德等国的下风向。答案:(1)D(2)A,1,2,3,4,5,1.读下面漫画图,有关其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B.森林破坏,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C.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D.环境污染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解析:图反映了水污染问题,不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答案:C,1,2,3,4,5,1,2,3,4,5,(2017天津文综,10)读图文材料,完成第2题。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上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1,2,3,4,5,2.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解析: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读图可知,近年来,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增温趋缓,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仍在波动上升。图中显示,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并没有发生火山喷发。故选B项。答案:B,3.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破坏臭氧层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破坏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解析:臭氧层被破坏的因果链是人类使用电冰箱等制冷设备排放氟氯烃上升到平流层并破坏其中的臭氧层对地球生命造成威胁。答案:D,1,2,3,4,5,4.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我国西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这主要是因为()A.酸雨淋蚀加剧B.紫外线辐射强烈C.沙尘暴频繁肆虐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解析:酸雨容易导致土壤酸化、建筑物遭到腐蚀;紫外线强烈会损害人及其他动物的皮肤;沙尘暴导致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答案:A,1,2,3,4,5,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3,4,5,(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仅限一次)。A.臭氧层空洞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