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贵州省湄江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习题.docx_第1页
2016_2017学年贵州省湄江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习题.docx_第2页
2016_2017学年贵州省湄江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习题.docx_第3页
2016_2017学年贵州省湄江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试习题.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据此材料和太阳系模式图完成12题。1、嫦娥二号发射升空时,莫斯科(东经37度)的区时为( )A10月2日0时59分57秒 B10月1日12时59分57秒 C10月1日 0时59分57秒 D10月2日12时59分57秒2、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地月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3、读下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E点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4、下列现象的产生,主要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鸽子飞行失踪 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 狮子座流星雨 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两极地区美丽极光的产生 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A. B. C. D.5、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5S向北移至23.5NB.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C.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D.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读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回答3-4题。6、图中风带的风向为(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7、此季节( )A长江中下游油菜花开B天山雪线高度达一年中最低C香山枫叶火红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89题。8、下列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水运发达C雨热同期 D冬季河流结冰9、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水分 C热量 D土壤图是“2002年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图”,据此回答10-11题:图-1 图-210、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从中东等地区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甲、a B乙、b C丁、d D甲、b 11、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大气污染严重 B我国应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迅速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一致 C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煤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D我国面临着人均能源少,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二、材料题(共两大题,56分)36、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公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有8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据此完成下题。(30分)(1) 简要描述森林的生态效益?(8分)(2) 巴西原始森林遭到破坏,试分析森林遭到破坏的原因?(6分)(3) 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可能带来哪些影响?(8分)(4) 请提出保护雨林生态的有效措施?(8分)37、读“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绿洲的分布图” 该地区耕地资源不足,人们过度开垦、放牧、樵采导致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绿洲面积不断萎缩,生态环境恶化。(26分)(1) 说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成因?(4分)(2) 分析该地区耕地资源开发不当可能会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8分)(3) 分析导致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绿洲面积不断萎缩的原因?(8分)(4) 请提出保护绿洲的合理建议或措施?(6分)高二地理答案15 BCDBA 611 DDCCDB36(1)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防风固沙等等(2)热带迁移农业的过度发展;开辟大型农牧场;商业性伐木;开矿修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3)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红色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含水量增加;(4)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加强雨林的管理与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设立国际基金会,是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进入雨林区的机会;37(1)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半干旱气候);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大陆气团控制(2)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3)过度开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