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方案.doc_第1页
耳机方案.doc_第2页
耳机方案.doc_第3页
耳机方案.doc_第4页
耳机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机方案 耳机方案篇一:耳机驱动解决方案 耳机驱动解决方案 如今在连接耳机放大器时经常听到“零电容” 或“无电容”这类炫耀式的强调说法。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几种这类的解决方案,都是颇为激进地基于几种不同的技术。这几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并非总是那么明显。颇具讽刺意义的是,相对于过去的传统电路,某些最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实际上还需要更多的电容器,但却在某些方面却具有优势,如功耗,爆破音抑制和启动时间等。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给出解决方案的合理选择。 1.使用电容器的问题 图1所示为一个传统的耳机驱动电路。其左声道和右声道输出放大器采用一个单电源VDD,而其输出端的直流电压位于电源轨的中点,即VDD/2。为了消除该直流电压,在放大器后面插入了两只电容器。 图1:传统的耳机驱动电路。 通常使用电解电容或钽电容,而常见的电容值则为220F。电路对低频信号的频率响应由这两只电容器的容值和耳机的阻抗共同决定,而低于截止频率fc的音调被衰减。对于220F的电容值来说,当采用的耳机阻抗为16欧姆时,电路的截止频率为45Hz,而当所用耳机的阻抗为32欧姆时,该截止频率则降到 22.5Hz。不期望采用低于220F的电容值,因为这将提到电路的低频截止频率,导致低音部分的损耗,这是一个难题,即便是采用目前最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该损耗也只能是得到部分补偿校正。 虽然电容器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和改进,但仍落后于由于摩尔定律所导致的消费电子体积快速减小和成本快速降低的步调。其结果是,仅仅这两只220F的电容器就占据了个人媒体播放器或手机电路板上的绝大部分空间。如今,尽管在电容器的物理尺寸、高度以及成本等方面可以取得一些折衷,但传统的解决方案最终还是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应用的要求。这就是图1所示电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种电路在启动时还存在另一个不太明显的问题。启动前,所有的电路节点上的电压都是0V,两只电容开始被充电。但是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每只电容的左侧电压是VDD/2(直流项),而右侧则停留在0V。要实现这一状态,必须驱动一个电流通过电容器对其充电。这样,在启动过程中,如果放大器的输出从0V瞬间跃升至VDD/2,该充电电流上将会出现一个很大的短时间电流尖峰。因为任何通过电容器的电流都将通过耳机,于是将产生一个很大的爆破噪音,这在当今的市场上市无法接受的。当然,通过延缓放大器输出电平的提升可以减小充电电流的幅度和摆率,从而将噪音降低到一个听不到的程度,但代价却是大大地增加了启动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因为语音回放通常是用户接口的一部分,例如,确认某个按键是否被按下,或者是否选择了某个选项。这类用户输入事件与所期望的确认音之间的长延迟会显得系统笨拙和反应迟缓。 对终端用户来说,无论是爆破噪音还是用户接口的响应速度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使得系统设计师进退两难。然而,令人有点惊奇的是,许多人为了避免开机延迟过大,保持耳机放大器的电源始终不关断,即便是在不需要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做法无疑增加了待机功耗,从而违背了如今已成为普遍的、电池供电系统中严格且精细的功率管理准则。音频期间提供商通过提供低功耗待机模式来响应积极的功率管理,将放大器的输出偏置到VDD/2,从而消耗比回放过程中更少的功耗。不过,这只是一个不完善的解决方案,由于它需要一个条件,就是VDD电源电压必须始终提供,即产生电源电压VDD的电压调整器始终不能关断,这也会缩短待机电池的寿命。 总起来说,传统的耳机驱动电路迫使系统设计师采取折衷,这种折衷方式应经开始日益被接受。首先是要在电容器的物理尺寸,电容器的成本以及系统的低频响应之间采取折衷;其次,还要在爆破噪音,较长的启动时间,高待机功耗以及增加的额外成本之间做出痛苦的抉择。 2.“虚拟接地”方案 一种不采用电容器的替代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这里,增加了一个第三放大器,并被接到耳机的地线柱上(即一般的TRS连接器的插套上)。它作为一个虚拟地,提供没有交流分量的VDD/2直流电压。左声道和右声道与图1中的传统电路相比没有变化。由于无论是左声道还是右声道与虚拟地之间的直流电压差都是0,从而不再需要隔离直流电容器。 图2:采用虚拟接地的无电容耳机驱动电路。 这种解决方案具有三重优点。首先是比传统电路体积小,高度低且价钱便宜;其次,其低频响应平坦,从而保证了低音的精确再现;最后是启动时间小,因为无需再对隔离直流电容充电。音频器件提供商提供这种虚拟接地的解决方案已经有数年了,市场上被称作为“伪差分”,以及“无输出电容”和“虚地”。目前已经有许多OEM厂商采用了这种解决方案,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的公司。 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并非没有问题。缺点之一就是由于增加了一个 “虚拟接地”放大器所引起的功耗增加。假定采用的是小输出幅度和阻性负载的B类放大器,其功耗等同于左声道和右声道放大器加起来的总和,即该电路的总功耗比相似条件下的传统电路增加了一倍,即便是用满刻度的正弦波,虚拟接地解决方案的功耗也要比传统电路的功耗高67%(2/pi)以上。该结果将大大缩短回放电池寿命,无论是用多大的音量。 另一个问题出现在当耳机被用作为线路输出时。在便携式系统中并没有分离的线路输出插座,终端用户常常利用商用适配器电缆将耳机输出连接到家庭高保真系统或者扩展插口(docking station)的线路输入上。由于在适配电缆的两端都要接地(便携式系统将会通过一个充电器接地),则虚拟地被直接连接到真实地上了。其结果是,由于短路时的音频信号无法正确地传送。尽管目前耳机放大器已经可以承受任意长时间的短路,从而造成永久性的损坏的机率很小,但尽管如此,从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很显然这仍然不是理想的解决方案。总的来说,在许多应用中,虚拟接地是传统电路的一个可用的替代方案,但该方案还是具有自身的缺点,从而无法成为业界的标准解决方案。 3.利用反向电荷泵的参考地解决方案 要解决传统耳机驱动存在的问题,并不带来新的问题,需要一个其输出电压以0V为中心的参考地放大器。这种放大器需要一个对称电源,它有一个正电源和一个负电源组成,正负电源的电压幅度相等。由于在消费电子系统中很少有负电源轨,一些元器件提供商在他们的音频IC中集成了电荷泵,如图3所示。这种解决方案目前正在被几个厂家的品牌采用。 图3:参考地耳机驱动电路。 颇具讽刺意义的是,这种解决方案需要比传统解决方案更多的电容器,包括在电荷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各需要一只电容器,还有一只“回扫反馈”(flyback) 电容。(有时候,在简短的IC数据页中并没有注明位于输入端的电容,实际上需要它来补偿实际电源中并非直接由电荷泵引起的非理想瞬态响应)。很显然,对于这种电路,“无电容”的说法是不合适的。不过,由于这些电容的容值都只有几微法,因此与传统电路中的两只220微法的电容比起来要好多了。与虚拟地解决方案不同,这种电路提供了一个真正的接地输出,从而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用于各种线路输出。这种电路即便是在电池电压很低的时候也能工作,原因是电荷泵将放大器的电压摆幅扩大了一倍。对于参考地解决方案,剩下来的主要问题就是功耗了。在低音量时,电荷泵的效率受开关损耗的影响而被 限制到较低的值,而在高音量时,其效率则受到芯片上互联电阻和开关器件的物理尺寸的限制(加大芯片意味着增加成本)。此外,有些放大器设计无法容忍电荷泵 产生的电源纹波,使得一些提供商外加LDO电压调节器来消除纹波。LDO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降进一步引入损耗。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参考地解决方案的电源效率只有传统解决方案的一半左右,缩短了回放电池的寿命。 4.更先进的参考地解决方案 如何解决参考地耳机驱动解决方案中的电源效率低的问题,正在成为低功率音频领域的热点话题。采用G类放大器架构独特地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架构中,将根据音频信号的音量来调节电源电压。然而,具有固定输出电压的反向电荷泵不支持这种G类放大器架构。Wolfson微电子公司推出了首款参考地G类放大器件:WM8700,采用了具有两个输入端的奇特电荷泵设计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连接到当今绝大多数电池供电的设备中都具有的不同的电源电压上,使得电荷泵可以产生两个不同的输出电压。 作为Wolfson公司一款最新的解决方案,被称作为“W”类,被集成WM8703音频调制解调器中。这种解决方案中,电荷泵只有一个单电源输入,通常连接到1.8V的电源轨,但却有两个电源输出,分别为VPOS和VNEG,从而为放大器提供一个对称电源。VPOS和VNEG的幅度随着信号的强弱而变化,从而以与其他G类实现方案中非常相似的方式改善了电源效率。但W类做得更好,这是因为该方案中还随着音量的大小来调节电荷泵的开关频率。这样就减小了开关损耗并进一步延长了电池工作时间。与标准的反向电荷泵相比,该设计只需要增加一个额外的引脚和容量很小的电容,如图4所示。 图4:具有自适应功能的“W”类耳机驱动电路。 WM8703耳机放大器具有高PSSR(电源抑制比),因此可以直接由电荷泵驱动,而不再需要片上LDO调节器。器件内的其他电路也具有较高的PSRR,许多情况下也不需要外部的LDO。在器件中的数字内核,数模转换器以及其他部分中,也采用了许多其他与此无关的节能技术。 本文小结 尽管许多老的解决方案还在不时使用,但在手持设备应用中,一个新的业界标准是参考地解决方案。其他必需考虑的指标还包括超低的功耗。在现实应用中用于回放的功耗只有几毫瓦;解决方案体积小还要考虑到外部元器件,不降低语音质量,还要有合理的成本。随着元器件提供商在满足这些苛刻需求方面的不断努力,新的解决方案和更好的改进将会持续出现。但十之八九,都要采取一些折衷,一些设计目标的取得将以其他方面的牺牲为代价。而同时在各主要方面都取得成功的解决方案,将会获得大批量的应用。耳机方案篇二:AKG耳机营销策划方案 AKG耳机营销策划方案 一、中国耳机市场PEST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人们在捂紧钱包的同时,也纷纷减免了外出娱乐的开支,不少人都选择在家或在自己的个人空间内进行娱乐,加之国内的网吧市场远 未及饱和状态,个人电脑用户的持续增多。国家为平息经济危机影响,采取 扩大内需的的经济手段,耳机行业应当抓住契机,走品牌之路,积极开拓内 销市场,迎来蓬勃的春天。 (1)入行门槛低,数量多,品牌弱,竞争混乱 由于门槛低,大量的正规军杂牌军进驻耳机市场,激起白热化的竞争态势, 为了生存下来,很多厂商不断的压低成本,为了最短时间内抢占市场,不惜 将数额巨大的货铺入市场。相互间的竞争已经不按理出牌,为了争夺领地展 开近身肉搏。 (2)政府引导政企合作 图中显示,当前中国耳机市场上,国外品牌仍旧掌握着较大的市场话语权。 ZDC数据显示,最受用户关注的五家耳机品牌中,国外品牌占四席,且包揽 了排行榜前三名,获得的关注份额超过六成。政府应积极引导耳机行业转换 思路。而企业本身也应认识到自身发展的问题,通过政企的通力合作,真正 实现耳机业从追求产量规模、低价竞争向追求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质量、 高附加值转变;从重单一市场向国际、国内市场并重转变。政府企业通力合 作支持本土化耳机业,这对外来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一定的竞争和阻力。 2、经济环境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中国耳机的需求 量也在不断 的上升,这成为了我国消费电子市场上的一大热点。就2009年 来讲,中国市场耳机销量已经突破了6亿只。 (1)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时代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CPI) 2010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3%,我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2010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将 为5.0%。其中美国为 2.8%,欧元区为1.8%,日本为4.3%。在新兴和发展中 经济体中,俄罗斯为3.7%,印度为 9.7%,巴西为7.5%。 最近10年,中国 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大跨步前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达到小康水 平,从追求温饱转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从而体现在对电子产品的消费方面。 (2)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攀升 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大跨步正在前进,这其中消费的作用不可低 2010年为例,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5%,扣除 估。以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增幅虽比去年有所回落,但在全球经济低迷、消 费萎缩的大环境下,这个增速来之不易。上半年在GDP比去年同期增长7.1% 中,消费的贡献达3.8个百分点,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53.4%,消费“马车”表现抢眼。上半年直接影响居民消费的城乡居民收入 也保持了难得的增长态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 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分别增长11.2和8.1)。不断回暖的经济现 状,持续增长的消费水平,这些都为中国耳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1)娱乐生活日益丰富,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娱乐生活逐渐丰富及各种掌上娱乐设备逐渐普及,耳机市场规模明显扩 大。2010年,在技术进步、产品细分程度提高等因素影响下,中国耳机市场 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预计全年销量将超过7.5亿只,较2009年增长25%, 销售额有望达到58.5亿元。 (2)本土品牌具有自身优势 尽管目前中国耳机市场上,国产品牌难以与国外品牌抗衡,但随着制造经验 的积累及对音乐的理解逐步加深,国产品牌正逐步缩小与国外品牌之间的差 距。如下图,2010年,宾果、硕美科、欧凡等国产品牌均表现出较好的增长 势头。森海塞尔、铁三角等国外品牌虽然在用户关注度方面占据优势,但从 品牌成长的角度看,表现并不理想。 (3)掌上娱乐设备普及,市场空间扩大 目前国内的耳机市场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电脑耳机/耳麦、随身听耳机和 专业耳机。前两者面向的市场类似,但品质和价格差距非常大:后者面对专 业用户,但其优异的音质引来越来越多的发烧玩家购买,对主流市场起着侧 面引导的作用。人口众多、密度大,消费水平也比较高,并且随着大众娱乐 生活逐渐丰富,PSP、MP3/MP4、平板电脑等掌上娱乐设备不断升级、普及, 手机的影音娱乐功能也得到明显提升。这些设备的发展与普及使作为附属设 备的耳机市场空间明显扩大。 (4)经济发达地区用户关注度高 ZDC调查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不同区域耳机市场的发展并不均衡。其中华 北地区用户对耳机的关注度最高,占据24.2%的关注份额。其次为华南地区, 关注比例为19.5%。西南、西北关注比例分别为5.2%、6.0%,处于较低水平。 4、技术环境分析 (1)媒介单一,不易打开知名度 我国耳机品牌终端缺少,促销活动和宣传活动不多。品牌推广一般通过 口口相传,很少有视频广告和音频广告,扩大和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得难度大。 (2)电子商务促进销售 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而网络购物用 户规模达到1.42亿,使用率提升至33.8%,上浮了5.7个百分点,半年用户 增幅达31.4%。较之传统网购模式,手机上网购物等新兴的消费模式,更是 进一步降低了网购消费的门槛,为销售者带来个更为便利、迅捷、时尚的消 费体验。随着网民群体的急剧扩大和网民人数的持续增长,网购的潜在消费 者也在大幅度增多,网上购物前景可谓一片大好。网上购物模式已经深入人 心,其消费群体的购买力不可小觑。我国耳机行业在洞悉了网上购物的发展 趋势后,更应及时把握网购时机,点燃消费者网购耳机的激情,理应及时把 握网络销售的发展趋势,创造更大的营销奇迹。 (3)国外品牌包揽前三甲 2010年中国耳机市场上,森海塞尔获得35.8%的关注比例,毫无悬念地成为 最受用户关注的品牌。铁三角、索尼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关注比例分别为 13.5%、8.2%。位耳机篇三:蓝牙耳机方案 蓝牙耳机系统电路设计方案 时间:2012-08-10 16:13:19 来源: 作者: 引言 Bluetooth(蓝牙技术)是由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英特尔、IBM和日立等信息技术公司发起的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标准。由于Bluetooth技术具有低功耗、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多种通信场所以及集成电路相对简单,因此蓝牙技术作为一种替代有线电缆的无线接口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蓝牙技术正成为移动电话、PDA、MP3player和电脑中的标准配置,蓝牙技术主流应用之一是通过蓝牙耳机欣赏上述产品蓝牙接口发送出来的高品质音乐和实现免提通话,然而技术的普及速度除了与技术本身的先进与否有关外,还与实现成本的高低密切相关,市场上的蓝牙耳机价格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元,而移动电话本身价格大多也不过千元,蓝牙耳机的相对高价位导致了它的市场普及速度和广度远低于移动电话,本文正式根据这一 XIAN,基于CSR蓝牙芯片BC358239A提出了一种低成本蓝牙耳机电路设计方案,对蓝牙耳机的普及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蓝牙耳机架构和芯片介绍 图一 蓝牙耳机的结构 应用到蓝牙耳机的芯片除了低成本、低功耗、外围电路简单以外,提供的软件开发工具齐全以及芯片封装小也很重要,下面对蓝牙耳机的主要芯片作简要介绍。 1.BC358239A介绍: BC358239A芯片频率范围2.4022.480Ghz,发射功率可高达+4dB,内置有8比特DAC(数模转换器)可自动调整发射功率,无需外部 BALUN(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和功放即可符合蓝牙V1.2规格;0.1%BER(比特误码率)时典型接收灵敏度-85dB;全集成的频率合成器,可支持 840Mhz外部时钟输入又可外接CRISTAL(晶振);内部集成DSP(数字信号处理器)速度可达32MIPS,32bit指令字,24bit数据存储器,内置4K字程序存储器,两个8K字数据存储器,足以支持耳机应用软件设计需要;片上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支持u-law和A-law 语音代码转换,支持I2S又支持PCM语音接口, 深度睡眠模式功耗不超过 10uA;10x10mm 的LFBGA封装,只需较小的PCB尺寸。BC358239A内部结构见图二。 图二BC358239A内部结构 此外BC358239A还有内置LDO,其输出电压1.8V,其最大输出电流可达70mA,完全可满足蓝牙芯片自身需要。 BC358239A的蓝牙的软件架构具备相当的灵活性,蓝牙应用程序可以运行于 BC358239A外部,也可由内部RISC处理器处理。 2.WM8731介绍 WM8731是WOLFSON公司推出的一款适合于语音应用的CODEC(编码解码器),它能为自身的MIC(麦克风)输入提供偏置电压,内部有两组 ADC(模数转换器)和DAC(数模转换器),其抽样频率从8KHz到96KHz.串行控制接口可选择为两线制和三线制。其音频接口可通过编程设置为 I2S或PCM接口形式。28Pin5x5x0.9mm的QFN封装,特别适合对PCB面积有限制的应用。功耗极低,应用PCM接口通信时电流自由 20mA左右,寄存器的正确设置可使待机功耗保持在15uA以下。 图三 WM8731内部框图 3.充电芯片SC805和LDO RT9169-3.3 SEMTECH公司的SC805是一款功能强大的CCCV(恒流恒压)充电芯片,可编程的预充、快充和中止充电电流,使得它既可和PMU(电源管理)芯片组合成充电管理电路,也可单独作为锂电池充电控制芯片。热保护、过流保护、电池充电电压精度可达1%使得它安全可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