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 20182018- -2019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第卷卷阅读题阅读题 一、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23 分)分) (一)论述类文体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体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增加古诗文背诵不是负担是捷径增加古诗文背诵不是负担是捷径 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由过去的 14 篇增加到了 72 篇。有声音说, 这为学生增加了很大负担。其实如果概览之前的语文教育经验,背诵并不能以负担论之,反而有审 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种学习的“捷径” 。 从现代语文教育本身看,背诵篇目增加的幅度很大,但若与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及民国时期的 私塾教育相比,则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传统语文教育中,学子需要也能够背诵数十万字。 唐宋以来,为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必须将论语 孟子 书经 仪礼 左传等 40 多万字的典 籍全部精读熟背。有些人甚至背诵的更多,如顾炎武、戴震都能够将十三经全文背诵,甚至连“注” 都能背诵下来。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他们也都有出色的背诵功夫。国学大师 姜亮夫曾谈到,他在清华国学院时,同乐会上梁启超、王国维即兴表演节目是背诵古代文学作品, 梁启超背诵一大段桃花扇 ,而王国维则当即背诵了西京赋 。 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多感官参加背诵活动过程。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读本身即是多感官参加的活动,需要同时动 用眼、口、耳、脑,甚至还加上头、身体的动作。这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 基早就指出: “参与接受某种印象或是一组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那么,这些印象就会越牢固地在我 们的机械的和神经的记忆中扎根,同时也就会越真实地保存在记忆之中,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更加容 易。 ”因此,如果一个教师想使学生牢牢记住什么东西,那么他就应该注意尽可能让儿童更多的感觉 器官,如眼、耳、口、肌肉运动的感觉来参加识记。 最大限度发挥儿童时期听觉记忆的作用。背诵诗文,需要“从娃娃抓起” 。少年的一个特点是 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而轻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美学家朱光潜回 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 “五经之中,我幼时全读的是书经 左传 。 诗经我没正式地读,家 2 塾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 的一套诗经 。 ”语言学家赵元任回忆儿时的学习情景时也说: “晚上念诗我们都觉得比白天念书轻 松一点儿,我觉着也好玩一点儿。我念的是唐诗三百首 。我哥哥跟姊妹们另外还念千家诗跟 别的诗集。他们念的诗,我就是没念也渐渐地背得出来了。 ”他们都是通过“听”而记住了这些作品。 重视最初的记忆。中国传统语文教学,背诵的量是逐渐加大的。最初的记忆量很小,而且要 求学生必须做到滚瓜烂熟,能够不假思索地背诵出来。这些已经滚瓜烂熟的记忆内容,在学生的记 忆中深深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相关内容的巩固基础。心理学家对此也早有研究,如乌申斯基就说: “儿童在学习中所学到的这些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越深,那么,以后的形象也就能够越 容易和越巩固地为他们所记住,自然,如果在最早的和以后的形象之间有联系的话。 ”中国传统语文 教育有一大特点:老师对学生最初的背诵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记得非常牢靠。每一次都是要求学 生扎扎实实地背诵下来一些句子,这些句子作为“最早的形象” , “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 ,将成为后 来背诵的基础。 从这个视角看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就更能明白,增加古诗文背诵恰是为了长远的“轻松” 打基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增加了不少古诗文的背诵篇目,作者认为加大古诗文背诵的力度不是 负担而是捷径。 B、此次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虽然大幅度增加了古诗文背诵篇目,但与我国自有教育以来就要 求考生必须把 40 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相比,还是很少的。 C、教师要有意识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朗读活动,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背诵效率。 D、 “背诵诗文,需要从娃娃抓起 、 “要重视最初的记忆” ,这些都是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探索 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举顾炎武、戴震、梁启超、王国维的事例意在说明我国传统教育对背诵很重视,学生背 诵水平高。 B、文章第四自然段引用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的话强调教师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背诵活动, 这样做有助于提高背诵效率。 C、朱光潜、赵元任的学习经历都有力说明儿童时期的“听觉”记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儿 童只有通过“听” ,才能背诵优美古诗文。 D、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最初的记忆与后来的形象有关联,最初的东西记得越牢固,以后 3 的形象就会越容易记住。 3、下列对原文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高中课程标准增加的古诗文背诵篇目越多,学生长远的学习就越轻松。 B、参与背诵活动的感觉器官越多,背诵的效率就越高。 C、儿童时期听觉记忆的作用发挥得越大,儿童的背诵潜能就发掘得越深。 D、最初的记忆越牢靠,往后记忆的基础就越牢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 3 3 题,题,1414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苏七块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 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 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 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 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 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 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 。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 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 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 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 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 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 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哎呦哎呦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 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 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 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 4 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 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于,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着左拉右推,下顶上 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 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 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 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 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 “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 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选自俗世奇人 ) 【注】格色:北方方言中指特殊,与众不同,多含贬义。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 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B.小说使用了具有天津卫特色的方言,如“嘛” “赛” ,将人物表现得有板有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 色。 C.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令读者在对苏七块的性格、人品感到惊疑、怪异之际,又萌生了敬 佩之情。 D.小说中有许多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很好的突出 了小说的主题。 5.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请从文中举出三个细节描写的例子,并简 要分析。 (5 分) 6.小说主人公苏七块是俗世奇人中的一个人物,请结合文本分析苏七块的“奇”表现在哪些方 面。 (6 分) 5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19 分)分) 王审琦,字仲宝,其先辽西人,后徙家洛阳。汉乾佑 初,隶周祖帐下,性纯谨,甚亲任之。从 平李守贞,以功署厅直左番副将。广顺中,历东西班行首、内殿直都知、铁骑指挥使,从世宗征刘 崇于河内 ,力战有功,迁东西班都虞候,改铁骑都虞候,转本军右第二军都校。世宗召禁军诸校宴 射苑中,审琦连中的,世宗嘉之,赏赍有加。 亲征淮南舒州坚壁未下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擒其史获铠仗军储 数十万计。令图既入城,审琦等遂救黄州,数日,令图为舒人所逐。审琦选轻骑衔枚 夜发,信宿 至城下,大败舒人,令图得复还治所 。世宗嘉之,授都指挥使。世宗围濠州,审琦率敢死士数千人 拔其水砦,夺月城,濠州遂降。及攻楚州,为南面巡检。城将陷,审琦意淮人必遁,设伏待之。少 顷,城中兵果凿南门而溃,伏兵击之,斩数千级,系五千余人,献于行在,赐名马、玉带、锦彩数 百匹。 建隆二年,出为忠正军节度。在镇八年,为政宽简。所部邑令以罪停其录事吏,幕僚白令不 先咨府,请按之。审琦曰:“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 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闻者叹服。审琦重厚有方略,尤善骑射。镇寿春,岁 得租课,量入为出,未尝有所殊求。素不能饮,尝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禄;审琦, 朕布衣交也。方兴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祝毕,顾谓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 勿惮也。”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开宝二年,从征太原,为御营四面都巡检。三年,太祖尝召审 琦宴射苑中,连中的,赐御马、黄金鞍勒。七年,卒,年五十。初,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 及卒,又幸其第,哭之恸。赐中书令,追封琅琊郡王,赙赠加等。葬日,又为废朝。 (节选自宋史王审琦传,有删改) 【注】信宿:连住两夜。 录事吏:官职名。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亲征淮南舒州坚壁/ 未下诏 /以郭令图领刺史命/ 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一夕/ 拔之/ 擒其史/ 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 B亲征淮南/ 舒州坚壁未下 /诏以郭令图领刺史/ 命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 一夕拔之/擒其史/ 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 C.亲征淮南舒州坚壁/ 未下诏/ 以郭令图领刺史/ 命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 一夕拔之/ 擒其史/ 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 6 D 亲征淮南/ 舒州坚壁/ 未下诏/ 以郭令图领刺史命/ 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一夕/ 拔之/ 擒其史 / 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乾佑是年号。此纪年法由汉武帝首创,后形成制度,历史上一个皇帝可用多个年号。 B.“河内”的“河”指黄河,“河内”指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南的地方。 C衔枚,古代军队在秘密行动时,兵士横衔“枚”于口中,以禁喧哗。 D治所,古代指的是地方政府驻地,包括省治、府治、州治、县治等。省治相当于省会。 9.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王审琦箭术超群。在一次各位禁军校官聚宴射箭时,他连续射中靶子,得到了世宗的称赞和赏赐。 B王审琦战功赫赫。他与司超率精骑一晚攻下舒州城;楚州将陷,他准确预估,提前埋伏,又获大 胜。 C王审琦施政宽厚。他的幕僚请求审查越权县令,审琦认为自己只是守边将领,无权干涉地方政务。 D王审琦深受皇帝器重。审琦重病,皇帝亲临探视;审琦死后,皇帝到家吊唁;审琦下葬日,皇帝 没有上朝。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5 分) (2)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方兴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1111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 11111212 题。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 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其那:那,奈何。 7 1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首联“三度为郎” “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 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B.颔联承首联诉平生感慨,“长不用”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 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 C.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 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D.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动静结合,“空满耳”与杜甫蜀相 “隔叶黄鹂空好音”的 “空”都是“白白的,徒然”之意。 E.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 禁令人唏嘘长叹。 1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 (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 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 ;而亲 近小人,疏远贤臣, “” 。 第第卷卷 表达题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 2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 (9 分) “薜荔”是古诗文中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 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晚唐诗人沈彬亦 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 ,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 另外一面,薜荔不,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 8 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 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 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 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路荔、亭亭玉立 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司空见惯同流合污青云直上心驰神往 B层出不穷随波逐流青云直上爽心悦目 C司空见惯随波逐流扶摇直上心驰神住 D层出不穷同流合污扶摇直上爽心悦目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B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C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薛荔抒情。 D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若是睛朗的夏日,远远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B若是天气睛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 C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 D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17下列词语中注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料峭脑髓 (su)一尊还酹残羹冷炙 B蟊(mo)贼珠玑揾英雄泪(wn)罪愆(qin) C自诩(x)孱(cn)头额手称庆拾人牙惠 D凝噎(y)汤镬(hu)锱铢必较胼手砥足 18.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何以汝为见皆为陛下所成就拜送书于廷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A/B/ 9 C/D. / 19.下列各句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古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 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 B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 借”六种方法。 C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 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D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能够达到声调的和谐。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 20.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 分)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 50 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 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21.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在所给人 物中任选两位,仿照横线前的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 (6 分) 论语中的孔子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祝福中的祥林嫂 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哈姆莱特中的哈姆莱特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 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 ,; ,。 四、作文(四、作文(6 60 0 分)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 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有人答“蒙娜丽莎”,有人答 10 “向日葵”,有人答“吹笛少年”等等。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回答中,著名作家贝尔纳以最 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 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 800 字。 11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1 【答案 C】B( “我国自有教育以来”表述有误,原文“唐宋以来,为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必须将 论语 孟子 书经 仪礼 左传等 40 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 ,划定的时间是“唐宋 以来” 。 ) 2 【答案 C】C( “儿童只有通过听 ,才能背诵优美古诗文”的表述过于绝对,文中第五自然段其 实讲到了“念”和“听”互为补充。 ) 3 【答案 A】A(没有顾及可行性。要求也不等于践行。 ) 4.【答案 D】D 项,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错误,文中的细节描写只能表现人物性格,并未 推动情节发展。5“手指一触” “上下翻飞,疾如闪电”等动作上的细节表现了苏七块的医术高 明。“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 “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 ,这些神态上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刻画出 苏七块恪守原则的特点。“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 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着左拉右推,下顶上压”一连串的动作细节,表现了苏七块内心焦急等 待后急于救治的心情;正确紧急的正骨处理,是他高超医术的体现,突出了人物形象。(5 分,答对 一点给 2 分,两点 4 分,三点 5 分,每点包括细节描写的体现和分析) 6医术奇,不等病人觉得疼,断骨头就接上了,速度快,手法精,连洋人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外形奇, “红唇皓齿,眸子赛灯” “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 “带着丹田气,远 近一样响” ,刻画了一个有个性、精神、干练的人物。看病规矩奇,凡来瞧病,不论远近亲疏,必 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否则绝不搭理。为人处世奇,从苏七块在给张四治病这个事上可以看 出他做人原则性极强,内心深处又不乏善良的一面。 (6 分,答对一点给 2 分,两点 4 分,三点 6 分, 每点内先概括再分析。 ) 7.【答案 B】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 句中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章进行分析。此题注意“未下”的主语, “诏” “命”引领的对象。 8.【答案 B】“河内”指黄河以北。 9.【答案 C】原文表示没必要干涉,而非无权干涉。 10.(1)然而我管辖的县令能够斥责撤掉狡猾的属官,确实是值得赞扬的,又有什么该处理的呢? (5 分,黠:狡猾,1 分;诚:确实、的确、实在,1 分;按:查验、调查、考察,1 分;何按之有, 宾语前置,1 分;句意 1 分) 12 (2)仰头向天祈祷说:“酒,是上天赐给的美好待遇;王审琦,是我的平民朋友。这正是帮我兴旺 发达共同享受的时候,为什么对他那么吝啬不让他喝酒呢?(5 分,祝:祈祷,1 分;布衣:平民、 百姓,1 分;靳:吝啬,1 分;句意 2 分) 11.【答案 BD】B 项,“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说法错误,不是 “不敢抱怨”,而是没必要抱怨,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D 项,“动静结合” 说法错误。 (5 分,答对一项 3 分,答对两项 5 分) 12.抒发了诗人有济世之志,却壮志难酬的悲愤。 “三度为郎” “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 饱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体现了诗人不能得到“圣主”的重用,却能关心“苍生”的忧国忧民的情 怀。 “长不用”指长期未被重用,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百姓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诗人不 安。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年老体衰的悲叹。 “便白头” “岁月如流水” “秋风今又起”三句悲叹 时光流逝,也是悲叹自己年老体衰。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 “心事向谁论” “蝉鸣空满耳”表 现了诗人有满腹心事,却无处倾诉的凄凉。 【解析】从诗歌的题目看, “客舍”有游宦在外的漂泊之感, “悲秋”直接表明了对秋天的伤感之情; 从诗歌的内容看,诗人还写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时光流逝、不被重用的惆怅。能抓住其中三点,结合 具体诗句分析即可。 (6 分,一点 2 分,三点 6 分,每点之内先概括再分析) 13.(1)羽扇纶巾樯櫓灰飞烟灭; (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3)此先汉所以兴隆 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4.【答案 C】第一处: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文中指“薜荔”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第二处: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 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根据下文“活 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随波逐流”更恰当。第三处: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 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官又 快又高。根据语境,用“扶摇直上”更恰当。第四处: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 向往。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故 用“心驰神往”更恰当。故选 C。 15 【答案 D】题干要求选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文中划线句子 “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修 改的关键是把句子的逻辑关系理顺。A、B 两项, “身处逆境”包括了“仕途不顺”及“怀才不遇” 的情形。不能并提。C 项, “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的说法绝对。且“仕途不顺”与“怀才 不遇”有交叉,不合逻辑。D 项的修改最恰当。故选 D。 13 16 【答案 B】题干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 ,仔细阅读文中括号上下 文内容与四个选项,根据括号所在的上文已经交代“夏天来了”这里就不要再说“夏日” ,上文说了 “风雨雷电” ,这里说“天气晴朗。 ”先说阳光照射,后说仿佛彩霞,这样更符合逻辑,故选 B。 17.【答案 B】A 项, “脑髓 (su)”应读“su” ,意思是“脑里的骨髓;脑浆” 。C 项, “拾人牙惠” 应为“拾人牙慧” ,意思是“牙慧即牙后慧,意即蹈袭别人的言论。比喻抄袭或套用别人说过的话” 。 D 项, “凝噎”中的“噎”应读作“y” 。故选 B。 18.【答案 A】宾语前置句, “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译为:这样做却没有称王的,还从来没有 过这种情况呢;定语后置句, “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被动句, “见”表被动,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白白地被欺骗;状语后置句, “以篆文 山龟鸟兽之形”为后置状语,译为: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图形加以装饰;宾语前置句, “何以”为宾 语前置, “汝”作“见”的前置宾语,译为:凭什么还要见你呢;被动句, “为所”表被动, 译为:都被陛下栽培;状语后置句, “于廷”为后置状语,译为:恭敬地在朝堂之上把书信给了我; 判断句, “也”表判断,译为:道理存在的地方,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被动句, “于”表被动, 译为:这不是曹操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判断句, “者,也”表判断,译为:我们离开父 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故选 A。 19.【答案 D】题中 D 项, “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说法错误, 对联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故选 D。 20.“教书”改为“从教” ;“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 ;“惠赠”改为“奉上” “奉送” 或“敬赠” ;“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 ;“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 。 21.【答案】 (1)感叹社会礼崩乐坏秩序混乱,孔子的梦想是克己复礼、大同世界, 期盼礼乐盛行、 社会和谐; (2)反抗科举制度及封建礼教,宝玉的梦想是爱情自由、男女平等,追求个性解放的不 羁生活。 【解析】句子仿写时一定要与例句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一致,还要注意内容上的关联。本 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句式,仿写的句子句式要与例句一样。二是注意题干中提供的语境,不能 脱离“梦想”这一主题。注意前后句之间要构成排比。同时内容要符合人物的生平和特点,如孔子 的克己复礼、大同世界;宝玉反对封建礼教制度。追求男女、爱情自由。 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 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 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 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本题材料讲述了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一个题 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人们 14 答案各部相同,每个人都选择抢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幅画,最后著名作家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 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使“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为什么抢离出口最近那副画是最佳答案,因 为抢离出口最近那副画最可能成功,成功之后还有可能再抢救下一幅画。也就是说成功的最佳目标 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可能实现的那个。再说能收进罗浮宫的每一幅画都是有价值的, “离出 口最近的那副画” ,既有价值,救它又最可能实现,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催乳师师资考试题及答案
- 产后大出血考试题及答案
- 体育新质生产力高级别研讨会
- 民族风之美食课件
- 乡镇粮食生产的新质生产力路径
- 《统计学-SPSS和Excel实现》(第9版)课件 第12章 非参数检验
- 河南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
- 新质生产力分类框架解析
- 民族民间文学课件
- 农业新质生产力深度解读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口算题大全(全册完整)
- 贵州建筑工程检测收费标准
- 研究性学习(高中研究性学习范例)吸烟对中学生的危害
- GB/T 42061-2022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 枸橼酸血液透析
- 2023年热控班班长试题库
-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体检表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26平面向量的应用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 固化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