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的基本.ppt_第1页
国际贸易学的基本.ppt_第2页
国际贸易学的基本.ppt_第3页
国际贸易学的基本.ppt_第4页
国际贸易学的基本.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学的基本概念(五),五、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总贸易值(GeneralTrade):是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9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专门贸易值(SpecialTrade):是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关境是一个国家海关法规全部生效的领域。(80多个国家,如德国、瑞士等),国际贸易学的基本概念(十),十、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InternationalTradebyCommodities):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1953年,在商品贸易中,制成品的比重第一次超过初级产品的比重。,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ForeignTradebyCommodities)是指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通常以各种商品在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国际贸易学的基本概念(十一),十一、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TradebyRegions):通常是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反映各地区或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程度以及它们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程度。,国际贸易学的基本概念(十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ofForeignTrade):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的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和进口的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可以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国际贸易学的基本概念(十二),十二、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DegreeofDependenceuponForeignTrade):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国际贸易学的基本概念(十三),十三、贸易条件,贸易条件(TermsofTrade),指一国出口价格指数比上进口价格指数。它通常反映一国在对外贸易当中的获利状况。TOTPX/PM,由于各国在生产技术上存在绝对差异,因此,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例子:,假设两个国家是“中国”和“美国”。两国都生产“大米”和“小麦”,但生产技术不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都是100人。,表2-1: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表2-2: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表2-3: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大米小麦中国5025美国4050,表2-4:贸易前中国和美国的消费量,中国5050美国5050,大米小麦,表2-5:贸易后中国和美国的消费量,0.5交换比例1.25,绝对优势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1、意义,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论证了国际贸易是“正和博弈”。,2、理论局限,没有永恒的真理方法论上的证伪主义,只能解释发达国家间的贸易,而不能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正和博弈亦称为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由于国家间在生产技术上存在相对差异,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的衡量,1、相对劳动生产率,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产品B)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中美两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2、相对成本,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产品A的相对成本(相对于产品B)单位产品B的要素投入量,中美两国的相对成本,问题讨论,对于中国的出口增长而言,劳动力比较优势是可持续的吗?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将会扼杀中国的比较优势吗?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功,是“后发优势”的结果,还是隐含着“后发劣势”的风险?,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可持续问题,结构性供给不足;刘易斯转折点来临,人口红利即将消失;RMB升值、出口退税下调、新劳动法,成本上升;价值链低端,利益有限;锁定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信誉危机,贸易摩擦;经济转型的压力。内外市场并重(本地市场效应),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还从来没有一部法律让中国的企业界,自上而下群体性感到震惊、忧虑、恐慌。这是一部善意的、为沉默的大多数人而立的法律。声音:柳传志:“劳动合同法我们看了以后还是紧张的。这部法还是太注意照顾现有企业里面员工的利益,这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这对中国经济也将产生长远影响。”任正非:要保持企业活力,要消除“沉淀层”。“活下去是硬道理”、“为了市场销售增长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可耻的”。王石:万科一直规范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出台对我们影响不大。张五常: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将维护懒人,导致铁饭碗;“如果严厉执行新劳动法,失业率逾8%恐怕是起码的了”;新劳动法的实施“把改革得大有看头的经济搞垮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林毅夫:“后发优势”指的是后发展的国家可以从先发达国家那里很快模仿到技术、不用重复先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这即为优势。杨小凯:“后发劣势”指的是,正因为后发展国家可以轻便地模仿,一下就能快速搞经济,所以,后发国家会缺乏动力去改革自己的制度。正由于来得太轻松、能以技术替代制度变革,就没动力在根本性制度上做有利于长久发展的变革,结果牺牲了长久繁荣的机会,后发便利反成了“劣势”。新劳动法是典型的后发劣势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政府在向企业转嫁责任。,二、新古典贸易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H-O理论:基本概念要素禀赋理论(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定理)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theorem)里昂剔夫之谜(Leontiefparadox)古典与新古典的比较,H-O理论:基本概念(1),1、要素禀赋(FactorEndowments):生产要素在一个地区的天然供给状况。,H-O理论:基本概念(2),2、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生产某产品投入不同要素的相对密集程度。,如果,则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则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衡量商品的要素密集度,关键看单位劳动所需资本,而不是劳动和资本的绝对数量。,H-O理论:基本概念(3),3、要素丰裕度(Factorabundance),(1)实物单位定义:各国可用总资本和可用总劳动的比率。如果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H-O理论:基本概念(3),(2)相对要素价格(Relativefactor-price)定义:不同国家或地区几种要素的相对价格比例。如果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H-O定理(Hechscher-Ohlintheorem),每一国家都应分工生产并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H-O理论也称要素比例或要素禀赋理论(Factor-proportionsorFactor-endowmenttheory)。,GeneralEquilibriumFrameworkoftheH-OTheory,例子:,H-O-S定理,要素价格均等(赫俄萨)定理(Factor-priceequalization(H-O-S)theorem):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等的收入,即国际贸易会最终使得各国同质要素的价格趋于相等。,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paradox),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根据H-O模型,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capital-intensivecommodity),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labor-intensivecommodity),但里昂惕夫用1947年的数据检验发现,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难道H-O模型是错误的?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要素密集度逆转需求偏好论贸易壁垒论自然资源论劳动力不同质论人力资本说,Factor-intensityreversal,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reversal),即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丰裕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国家是资本密集型商品。明哈斯(Minhas)在1962年的研究认为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普遍存在的。里昂惕夫和鲍尔(Ball)则认为明哈斯的结果有误差,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发生是很少见的。这样,在等待进一步的经验检验时,H-O模型暂时还是正确的。要素密集度逆转难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需求偏好论,贸易各国需求偏好可能不同,这将强烈影响国际贸易方式。但1957年豪萨克(Houthakker)对许多国家家庭消费模式的研究表明,对食物、衣物、住房以及其他种类的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在各国是很相近的,各国的需求偏好也是基本相似的。因此,需求偏好论对谜的解释也很难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接受。,贸易壁垒论,H-O模型分析的是自由贸易的情况,而里昂惕夫使用的是现实数据;美国的贸易政策是限制高技术(一般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阻碍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研究表明,由于工会的强大影响,美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要比资本密集型产品受到更严格的进口壁垒限制。这种贸易保护政策使得美国的贸易模式变为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对谜有一定的解释力。,自然资源论,里昂惕夫的计算没有排除自然资源。许多贸易产品都是资源密集型的,如石油、矿石、煤等。自然资源要素与资本要素之间是相互替代的。研究表明,美国的多数进口商品正是美国自然资源稀缺的商品,这些商品在美国生产必须投入大量资本,从而这些进口商品在美国属于资本密集型商品。这对谜的解释是可以接受的。,劳动力不同质论,这种理论认为美国劳动力的效率比其他国家高,因此但劳动力效率高,资本效率也应该高。所以,这种理论也无力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人力资本说,里昂惕夫的计算仅包含实体资本(Physicalcapital),而忽略了人力资本(Humancapital)。美国的劳动力中比他国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因此里昂惕夫之谜也得到解释。,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总结,一、(一)关税的概念,关税(tarifforcustomsduty)是一国海关根据海关税则对通过关境的进出口商品课征的一种税。由谁征收(强制性、无偿性、预期性)对谁征收(间接税)如何征收为何征收,如何征收,1、关境与国境2、海关税则(customstariff)单式税则(singletariff)一种税率,无差别待遇复式税则(complextariff)多种税率,有差别待遇,为何征收,1、财政关税(revenuetariff)征收的进口商品的进口需求缺乏弹性税率不宜过高部分国家关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2、保护关税(protectivetariff)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保护关税税率要高,越高越能达到保护的目的。有时税率高达100%以上,等于禁止进口,成为禁止关税(prohibitedduty)。,中国关税的调整,2002年1月1日中国下调了50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从2001年的15.3降至12。按照相关承诺,我国的平均关税水平已从年前加入世贸组织时的15.3降至2005年的9.9。在货物贸易领域,我国对工业品进口实施的平均关税已从加入世贸组织时的14.8降至目前的9%,降幅达39.2。农产品平均关税从加入世贸组织时的23.2降至目前的15.2,降幅达34.5%。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远低于62%的世界平均水平。,美国对华彩电反倾销案:反思,为什么马来西亚彩电企业的仲裁税率如此之低而中国企业却如此之高?为什么不同的中国企业征收的税率不同?,我们可以做什么?(1)积极与有关国家谈判,使他们早日认定我国为市场经济地位国家;(2)加强对我国的进口品的反倾销工作;(3)“围虾救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4)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5)游说进口国的相关利益集团;,(6)对内加强管理(做好预警工作、出口市场多元化、避免恶性价格竞争、“谁应诉,谁受益”原则的有效执行);(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规定)规定自2001年12月1日起执行。第六条关于“谁应诉谁受益”原则的落实办法和措施,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另行制定。泰国对中国机织布提起反倾销诉讼,80家涉案企业仅2家应诉;产业链并不可靠,转口贸易方式被卡断。(7)熟悉游戏规则,联合应诉。,面对反倾销,企业如何临危不乱?,(一)听到反倾销风声时对该国国内生产商进行全面调查,如生产、经营状况等,以考虑对方是否可能提出反倾销起诉;对该国进口数量进行调查,根据我国出口的总数量,分析我方所处的地位(一旦该国提出反倾销调查),为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做好准备;如果无法避免受到反倾销的影响,则尽量提高或控制出口价格,以期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有个好的结果;注意控制出口报价或还价,防止对方为取得我出口价格的资料而诱导我方报价;与国内其他企业及时沟通;与对方进行沟通协商,给予适当的承诺,尽量避免反倾销的发生。,面对反倾销,企业如何临危不乱?,(二)对方反倾销起诉书已经递交时1、企业要了解该起诉书中的调查期间(一般为1年);2、正确处理签订的出口合同;(从倾销的临时裁决日往前追溯90天征收反倾销税,即一般情况下,在起诉方递交起诉书后的70天内出口并到达该国的产品不会受到反倾销税的影响。如果起诉方没有提出存在“紧急状况”时,则从递交起诉书后的160天内进口的产品不会受到反倾销税的影响。)3、企业遇到反倾销调查案件时,应考虑是否应诉;不应诉会很惨,积极应诉效果好,同时获得复审机会;如果可能,达成中止协议获得一定的出口份额也未尝不可。,面对反倾销,企业如何临危不乱?,4、在聘请律师时,应注意: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反倾销经历;涉及到的应诉企业的数量和律师人数的安排;企业单独聘请还是统一聘请;律师是否对该行业有所了解;是否有比较好的中国律师或顾问共同参与;律师费用是否合理;律师应给企业一个详细的案件进度表。,面对反倾销,企业如何临危不乱?,5、应诉企业的反倾销组织、协调工作的安排企业应根据情况,成立反倾销应诉工作班子,而不能仅由外贸部门的业务人员负责准备。该班子由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成,即由高级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组成领导小组,由具体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小组,便于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在这过程中要有一个具体答卷负责人,该人要负责与律师、企业内部各部门、政府主管部门等保持联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各部门递交的材料,应当由企业的主要财会人员进行审核,做到相互之间严格一致,并应符合问卷的要求。,案例分析与启示(1),一、美国反补贴法是否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的早期文本曾明确规定,当补贴可被合理认定和计算的情况下将反补贴法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但该条款后被删除。商务部认为,补贴“就其定义而言是任何扭曲和破坏市场程序并导致资源配置不当、鼓励无效率生产和世界财富减损的行为”。商务部无法认定非市场经济国家中的“补贴”。国际贸易法院认为国会的立法目的就是要使反补贴法适用于所有国家,并不想对区别对待市场国家和非市场国家。联邦上诉法院指出,国会制定反补贴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美国的企业免受外国生产商从其政府那里享受补贴而形成的损害。商务部认为,反补贴法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中的市场经济导向行业。,案例分析与启示(2),二、中国补贴政策应调整根据入世承诺,取消所有禁止性补贴(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合理利用可诉补贴。目前有操作性的可诉补贴有:对某项产品实行不超过从价总额2%的补贴;对某项产业实行小额补贴以弥补经营性亏损;为解决某个大企业长期发展、避免产生严重社会问题而提供一次性补贴;对一些规模有限、影响相对较小的企业直接免除政府债务,或提供补贴以抵消应付债款等。,案例分析与启示(3),三、企业如何应对反补贴调查收集信息,知己知彼国内存在但没有获利的补贴;企业接受的补贴;发起反补贴调查的潜在国家。快速决策,积极应诉陈述企业出口的产品不属于被调查产品或请对方确认;如果企业在调查期内有出口,但不在调查机关列出的“强制应诉企业名单”内或未被中国政府指定为强制应诉企业,则最好主动应诉;如果企业在调查期内有出口,且在调查机关列出的“强制应诉企业名单”内,则企业为了保住国外市场,必须要应诉。内部要组织协调好、最好实行国外律师和国内律师联合办案。,案例分析与启示(4),据理力争,积极抗辩应诉企业在反补贴调查中的最佳战略就是证明:(1)不存在补贴;(2)补贴是微量的;或者(3)补贴是不可诉的;或者(4)补贴未造成损害、补贴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等诸多方面充分进行抗辩。充分利用听证会阐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充分准备,应对核查在核查中,每个关键部门(财务、生产、销售等)都要有专人负责,每个部门对核查人员提出的任何问题以及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都要有透彻的理解,与自己无关或无法确定的不要轻易回答。在所提供的资料方面,要与中国政府沟通,力求准确、一致。对于差异部分,事先给出合理解释。,案例分析与启示(5),联合他方,共同抗辩审时度势,穷尽救济如果企业发现:进口国调查机关的裁决有法律上或程序上的错误,或有不公正的做法,而且有比较大的胜算,则可在进口国当地提起行政复议和/或诉讼,请求改变或撤销原裁决或决定。如果行政复议和/或诉讼的结果仍对企业不利,可能的话还可以上诉,直至穷尽当地救济。后续程序,一并重视如果企业产品被征收反补贴税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