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楚辞卜居中,有一大段屈原的请卜之辞。其前半部分,大都是被这样标点的: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遊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婾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粟斯喔吚儒兒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笔者以为:在这些“宁将”之间用问号不合适,应将其间的问号改为逗号。理由如下:一、“宁将”是古人用来表示选择问的一种惯用句式。在这种惯用句式中,无论是“宁”还是“将”,都不能脱离该句式而独立存在,都是整个句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两个部分必得前后呼应,通力合作,才能把语句间的那种选择关系完全、彻底地表达出来。由此可见,由“宁将”这一惯用句式所构成的,是一个句子,而不是两个句子;是一个复句,而不是两个单句。而问号,只能用于句尾,不能用于句中这是应将“宁将”之间的问号改为逗号的理由之一。二、如细玩文意就不难发现,这段请卜之辞其实并不是由十六个部分组成的,而是由八个部分组成的,每一处“宁将”即为一个部分。在这每一个部分中,都承载着两种言语信息:“宁”所承载的是一种言语信息,“将”所承载的则是另一种言语信息,而这两种言语信息又是彼此矛盾、相互对立、水火不相容的。如果说“宁”所表现的是屈原对于自己美政理想的无限信奉及高尚情操的严格恪守的话,那么“将”所表现的,则是当时楚国上流社会中的一些政客们的信念危机和道德沦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承载于每一部分的那两种言语信息不仅是矛盾、对立的,还具有同一、统一的性质:从客观上去看,它们都是当时楚国上流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处世哲学、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从主观上来说,它们也都是长期地困扰着屈原的一对对的思想矛盾和道德冲突。如果在“宁将”之间用了问号,普遍存在于每一部分中的那种同一、统一的关系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必将使读者仅仅从矛盾、对立这一个方面去认识当时的楚国社会,感受屈原内心的巨大痛苦,而这样,既不能获得对于当时楚国社会的全面认识,也不能获得对于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深刻感受。三、存在于这段文字中的那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处世哲学,虽然都是以选择问的形式平行推出的,但是,屈原却决不真如该赋在表面上所描绘的那样“心烦虑乱,不知所从”。实际上,此时的屈原是十分清醒的,对于自己在政治上到底当何去何从、何依何违的问题,早已经是成竹在胸的了。如果大致说来就是:对于“宁”的做法是心向往之,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对于“将”的做法则深恶痛绝,尽管如此将无往而不通。对于这些,我们完全可以从作者在表述“宁”和“将”的做法时所选用的不同词语、所寄寓的不同情感中清清楚楚地感觉得到的。屈原之所以往见太卜郑詹尹,并非真的犹疑不决,欲假龟策以决之。其动因实为“哀当世之人习安邪佞,违背正直,”其目的是“发其取舍之端,以警世俗,”实为激愤之举。如果在“宁将”之间用了问号,就表现不出屈原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政治操守了,那倒真像是“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了,而这样,既不符合本赋的创作意图,也不符合屈原的实际情况。说到这里,在“宁将”之间用问号的错误应是显然的了。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标点错误呢?笔者觉得,恐怕是这样一种认识使然“乎”就是一个句尾语气词。认定“乎”就是一个句尾语气词了,加上“乎”一般又是用来表示疑问语气的,就觉得在“乎”的后面只能标以问号了。见到“宁将”这个表示选择问的习惯句式中有两个“乎”字,便在每个“乎”字的后面都标上了问号。其实,就如现代汉语中的疑问语气词“呢”字一样,“乎”字也是既可用于句尾,也可用于句中的。用于句尾时,为句尾语气词,后面自然可以使用表示一句话已经完了的停顿的标点符号,比如问号。用于句中时,则为句中语气词,后面自然就不可以使用表示一句话已经完了的停顿的标点符号,比如问号,而只能使用表示句中停顿的标点符号逗号。在“宁将”这一惯用句式中,后一个“乎”为句尾语气词,其后面用问号没错;前一个“乎”为句中语气词,其后就不应用问号了,而应该用逗号。标点古书是整理古籍的第一关,是检验古书阅读能力的试金石,也是古代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必须认真对待。否则,虽然只是差之毫厘,却有可能失之千里。就以本文举的那个例子而言,正是由于注家在“宁将”这个习惯句式中标了问号,才把一个个的复句都拆成了单句,把八个复句变成了十六个单句,最终给这篇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治宣言笼罩上了一层困惑和迷茫。标点古文,可不慎乎?注释: 如:洪兴祖楚辞补注;聂石樵楚辞新注;袁梅屈原赋译注;黄寿祺、梅桐生楚辞全译等。 楚辞集注,朱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113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output-06-历史七年级下册期中试题
- 济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高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考试
- 2025年度财务人员每周工作总结范文
- 高考家长会课件
- qpy考试题及答案
- pcba考试卷及答案
- 电缆研发知识培训课件
- 电焊知识与技能培训总结课件
- 电焊机安规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退役军人保障法》知识考试题库(含各题型)
- 现代智力七巧板赛前培训
- C型钢检验报告
- 国航特殊餐食代码表
- 人教版高中美术《书法》选修第一课“汉字与书法文化”教案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ppt课件(完整版)
-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免疫细胞治疗中心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 《中国人民警察警歌》歌词
- 《航空动力装置》课件绪论
-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