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考报告】,一、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_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_,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2.特征,可逆,3.本质:正反应速率_逆反应速率。,相等,可逆,动态,相等,移动,=,二、化学平衡移动1.概念:改变条件时,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被破坏,新平衡建立的过程。2.实质:外界条件改变,使旧化学平衡中正、逆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使v(正)不等于v(逆)。,4.外界条件影响化学平衡规律,(1)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会使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则向_反应方向移动。(2)压强:反应前后气态物质总物质的量发生变化的反应,在恒温下_(缩小容器体积),会使平衡向气态物质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3)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_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_方向移动。(4)催化剂:加催化剂只能_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并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正,逆,增大压强,吸热,放热,改变,三、氯化钴溶液的变色原理在氯化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蓝色,粉红色,紫色,蓝色,四、乙酸乙酯水解条件的比较1.影响因素:_或_对酯的水解都有催化作用。,乙酸乙酯的水解方程式为:_。,H+,OH,2.水解条件的比较,点拨一、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建立的实质是v(正)v(逆),因此只要是外界条件改变导致v(正)v(逆),化学平衡都会发生移动。即改变条件使v(正)v(逆)时,化学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改变条件使v(正)v(逆)时,化学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改变条件仍使v(正)v(逆)时,化学平衡不移动,但反应速率有改变。因此,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的一般思路是:,应用上述方法分析时还应注意:(1)不要把平衡的移动与反应速率的变化混同起来。如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不是v(正)增大、v(逆)减小。(2)不要把平衡的移动与物质浓度的变化混同起来。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浓度不一定都减小。(3)不要把平衡的移动与反应物的转化率混同起来。如改变温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将提高;但当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只会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而其本身的转化率却降低。,点拨二、氯化钴溶液的变色原理1.稀释酸性CoCl2溶液时颜色的变化:操作:向3mL0.5molL1CoCl2溶液中慢慢滴加约6mL浓盐酸,观察现象。,将上述试管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一溶液中加入约3mL蒸馏水,与另一溶液作对比,观察现象。,2.观察受热时CoCl2溶液颜色的变化:,操作:取一支试管,加入3mL95%乙醇溶液和少量(23小粒)氯化钴晶体,振荡使其溶解,再滴加蒸馏水,至溶液恰好呈粉红色,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该试管片刻。观察上述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1)加乙醇溶解后溶液呈蓝色;(2)稀释时,溶液由蓝色紫色很快变成粉红色(平衡向左移动);(3)加热时,又由粉红色紫色蓝色(平衡向右移动)。,点拨三、乙酸乙酯水解条件的比较实验注意事项,(1)水浴温度控制在约6070之间,由于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15,所选温度要尽量高但不能超过乙酸乙酯的沸点。(2)为保证实验的一致性,滴加指示剂的量要一样,并且应放在同一个水浴中加热相同的时间。(3)由于试管在制作时规格总有偏差、观察乙酸乙酯剩余体积时肉眼观察有偏差,若用透明胶带纸对液相界面做标记效果更明显。这样做的另一个优点是就算在量取液体时有点偏差也不影响实验的最终效果。,(4)对实验结果的描述,除描述乙酸乙酯层剩余体积的大小外,还可以看试管中液体界面有无变化:界面无变化的只加了蒸馏水;界面有上升的是加了硫酸的;界面明显上升的是加了氢氧化钠的。或从乙酸乙酯气味变化:气味无变化的只加了蒸馏水;还有一点乙酸乙酯气味的是加了硫酸的;乙酸乙酯气味消失的是加了氢氧化钠的。(5)为防止第一支试管内的乙酸乙酯挥发的太多,因此加热时间不能太长,但也不能加热时间太短,以防止第二和第三支试管内的乙酸乙酯水解量太少,而得不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典例剖析,某校化学探究小组同学为探究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水解情况,甲、乙同学分别使用图1、图2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已知: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有关有机物的沸点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在制得乙酸乙酯后,分离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的钠溶液的操作是_。(2)试管中装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填序号)。A.吸收乙醇B.除去乙酸C.乙酸乙醋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3)甲同学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选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_;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A.五氧化二磷B.碱石灰C.无水硫酸钠D.生石灰,(4)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乙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试管B,静置后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mL和_mol/L。分析实验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解析(1)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互不相溶,故要采用分液的方法。(2)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杂,有利于分层析出。(3)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无水CaCl2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说明加入无水CaCl2可除去乙醇。蒸馏时加入的试剂,既要考虑吸收水,又要与乙酸乙酯不反应。(4)要保证盐酸的体积和所含氢离子浓度与实验C组相同;分析实验A、C组可知,浓硫酸可以吸收酯化反应中生成的水,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答案(1)分液(2)ABC(3)乙醇C(4)66AC,跟踪训练,下列平衡体系均有颜色,改变条件后,平衡怎样移动?颜色怎样变化?(1)2NO2(g)N2O4(g)H57kJmol1,迅速加压(缩小体积):平衡_,颜色_。加热:平衡_,颜色_。(2)2HI(g)H2(g)I2(g)HQ(Q0)加压(缩小体积):平衡_,颜色_。加热:平衡_,颜色_。加氢气:平衡_,颜色_。,解析(1)加压,通过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出平衡正向移动,因为二氧化氮增大的浓度大于N2O4增大的浓度,平衡虽然正向移动,但是颜色仍然加深。(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安徽省公司真题试卷及答案
- 殡葬考试题及答案
- 街舞考试题及答案
- 肩袖损伤试题及答案护理
- 电除颤(技术)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青海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施工合同范本
- 2025版水泥沙石行业环保治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体育用品经销商战队赞助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国际商务文档专业翻译服务合同
- 2025年二手房东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含公共区域使用约定)
- 2024-2025学年成都市锦江区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 《水浒传》每回检测题及答案
- 《光电显示应用技术》课件-第一章 显示技术基础
- 病患陪护员培训
- 冲击地压防治培训课件
-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共21课时)
- 船舶行业维修保养合同
- 影响宠物毛发质量的因素研究进展
- 网约车司机礼仪培训
- 山东省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