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_第1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_第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_第3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_第4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7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 莲山课 件 m 第一单元:数一数(共 1 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 5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 1 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按要求观察。(课本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 2 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 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 1 的是什么,个数是 2 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 学生独立观察。 2 / 27 二 .汇报。 1.生按 1、 2、 3 的顺序汇报,师板书 1、 2、 3 个数是 1 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 2 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 3 的有 石凳、帽子 个数是 4 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 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 5 的有 高楼、 个数是 6 的有 花、大树、 个数是 7 的有 小鸟、 个数是 8 的有 小树 个数是 9 的有 女同学 个数是 10的有 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 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 1 个什么, 2 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 .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 / 27 五 .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 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数一数 12345678910 教后录: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来之后感觉基本学生对这一知识都掌握得较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大量的说 1 10在身边的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第二单元:比一 比(共 3 课时) 第一课时:同样多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6 7 页内容及 “ 做一做 ” ,练习一的1 4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 “ 同样多 ” 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 “ 同样多 ” 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 4 / 27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 .橡皮 .梨片 .苹果图 .三角形 .圆片 .花朵片各若干。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 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 “ 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 !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 !小鱼 “ 哗啦 ” 跳出水面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 !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 !小房子很快就盖好5 / 27 啦 !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一)、教学 “ 同样多 ”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教师放录音三个猪 兄弟,请学生听后回答 (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 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 ?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 ?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板书:和同样多。 )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 多呢 ?(随意比较 ) (二 )、操作 (教科书第 8 页 “ 做一做 ” 第 1 题 ) 1、师引导学生摆 “ 同样多 ” 。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 1 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6 / 27 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 “ 同样多 ” 。 在梨片 (5个 )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 ?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 ,有没有多余的 ?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 (三 )、教学 “ 多些、少些 ” 1、图上有几只小猪 ?一共有几根木头 ? (学生 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 ?有没有多余的木头 ?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 ?谁多谁少 ?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 ?(随意比较 ) (四 )、操作 (“ 做一做 ” 第 2 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 1 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 1 行摆 5 个 ,在 下面摆 , 要比 多 1 个。第 2行摆几个 ? 2.第 1 行摆 4 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 1 朵,第 2 行摆几朵黄花 ? 7 / 27 二、运用新知 1、第 1 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 (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 2、第 2 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 3 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4、第 4 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 5 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介绍你的方法。 三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 “ 比一比 ” ,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板书设计:和同样多 多少 第二课时:长、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9 页,做一做及练习一 5、 6 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学生通过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8 / 27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多种比较方法,会间接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学具准备:十二袋不同的物品。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 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 ?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 2 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设计说明通过 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9 / 27 板书:长 chang、短 duan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 2 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 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 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 就给予肯定。 )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 4 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 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 10 / 27 三、反馈练习 1 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 学生 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四、巩固练习 1 投影出示练习一第 6 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 投影出示练习一第 5 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 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11 / 27 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六、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啊?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板书设计:长 cHANG 短 DUAN 第三课时:高矮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0 页的内容、 “ 做一做 ” 及练习一第7、 8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学具准备:积木块。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1.引导比较 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12 / 27 学生说有高矮,胖瘦的区别都应予以肯定。 2.是啊,人有高有矮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高矮的问题。板书:高矮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较高矮。 好像有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呢? 2.布置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3.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来汇报给大家听。 4.总结方法: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三、排队游戏 1.小组内比较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 四、反馈练习 1.第 12页第 7 题 (1)说出动物名 (2)比较高和矮 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 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 动 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 (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 2.摆高活动 13 / 27 拿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 (1)表演 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 (2)判断思考 谁高,问题出在哪儿 ? 六、评价总结 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 ?你学会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高矮 第三单元: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共 10课时) 第一课时: 1-5 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4 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 1 5 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 5 的数序,能认读 1 5 各数,建立初步的 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 5 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 1 5 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 1 5 的数字卡片、 5 个小圆片、 5 根小棒。 14 / 27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 14、 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数一数有几个 ?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 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 1 5 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 ?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 2.老师拿出 3 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 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 1 5 的顺序。 学生先摆 1 个圆片,再摆 1 个是几 ?这个 2 是怎么得来的 ?(依次感知 3、 4、 5 的来源。) 2.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 5 个排排 队。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15 / 27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 1 5 表示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 (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 2 大,可能是几 ? 这个数比 4 小,可能是几 ? 这个数比 3 大而且比 5 小,可能是几 ?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小组活动。 五、学习写数: 1.这些数你会写吗,谁愿意上来写一写? 2.你认为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师示范,生学写。 六、 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12345 第二课时:第几和写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8页的内容,第 22页第 7 题、第 9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的认、读、写 5 以内的数。 2.会用 5 以内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重点:能工整的书写 5 以内的数。 课时安排: 1 课时 16 / 27 教学安排: 一 .进一步练习数的书写。 1.今天,我要请小朋友来做小医生。(出示写错的数字)看看这些病号的问题出在哪里? 2.学生回答。 3.还会有人成为小病号吗? 4.独立书写 1-5 各数。 5.小组内交流、检查。 6.展示优秀的作业。 二 .教学第几。 1.出示 4,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分别用各种方式表示。 2.数字除了可以表示几个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 还可以表示第几个。 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 3.课本第 18页在第几页后面啊? 18页上的填空你能填吗?反馈 4.如果第一个阿姨票买好了,那么小明排第几呢? 做一做第 2 题 先填空,再说一说如果从右数会怎么样,最后同桌合作说一说。 三 .学生活动 17 / 27 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请 5 名学生按顺序排好) 2.从左数,你来说 3.从右数呢? 4.小组内合作说一说。 四 .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些什么? 五 .巩固练习: 第 7 题。师可在黑板上画 5 个圈,放图片,让学生说。 第 9 题。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优秀作业,介绍想法。 六 .课后练习:练习书写 1-5 各数。 板书设计: 12345 第三课时:比大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7页的内容,第 21页第 5 题、第 6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 “ ”“ ”“=” 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 “ 大于、小于、等于 ” 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 “ ”“ ”“=” 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 “ ”“ ”“=” 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建立符号感。 18 / 27 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 9 只小猴、 4 个梨、 3 个桃、 2 根香蕉; 1 5 数字卡片;学具盒。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 )认读 1 5 各数 (二 )排序 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 2、 5、 3、 1、 4。 、 2、 5、 1、 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 )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 “ 小猴吃水果 ”( 同时出示主题图 ):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 !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 提问: 1.图上有哪些水果 ?分别是 多少 ? 2.图上有几只猴子 ?如果每只猴子吃 1 个梨、 1 个桃、 1 根香19 / 27 蕉,够不够 ? (二 )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 “ ”“ ” 和 “=” 1.教学 “=”( 猴和桃比 )。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 只猴和 3 个桃相等。 (板书: “=”) ,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 “3 等于 3” 。 2.教学 “ ”( 猴和香蕉比 )。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 3 2(板书 3 2)。 (2)请学生观察 “ ” ,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 “ 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 ” ,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 “ ”( 猴和梨比 )方法同 2。 “ 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 20 / 27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 ?(培养学生判 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 ?(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 )教科书第 18页 “ 做一做 ” 第 1 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 )做教科书第 21页练习二第 5 题 1.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 2.花和蜜 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 (三 )游戏: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 2 和 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 ?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 22页第 6 题,相互评价。 21 / 27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几和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 19 页内容、 20 页的做一做,练习二第 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 5 以内各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互相合作,探究学 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纸带、 5 个红花片、学具棒、卡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 4 的组成 老师这儿有 4 个红花片,你能分一分,有几种分法? 学生讨论,动作摆一摆。 反馈情况。 444 312213 读一读,集体读,个别读。 游戏,猜一猜。 共有 3 个园片,左手有 2 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 4 个园片,左手有 2 个,右手有几个? 22 / 27 共有 3 个园片,左手有 1 个,右手有几个? 先由老师和学生做游戏,再由同桌互做。 得出 332 122111 2 5 的组成 小朋友都有 5 根小棒,你能把 5 根分成 2 部分吗? 学生独立操作。 小组交流,把组内意见记录下来。 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全班讨论得出: 5555 14233241 读一读。 二、巩固发展: 1 20页做一做第一题 老师出示卡片 5,同桌合作各拿出圆片或数字卡片使两人拿出的合并起来是 5。比一比哪一桌得出的最多。 2找朋友 24 43 12 31 23 / 27 学会如何找朋友,合并起来是 5 的,用直线连起来。 2对口令游戏 我说 3,我说 2, 3 和 2 组成 5 我说 2,我说 3, 2 和 3 组成 5 我说 3,我说 1, 3 和 1 组成 4 3填数 545453 () 32() 1() 1() 2()() 1 4填表 314 11 6独立完成练习二第 8 题 三、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学到了那些本领? 把今天学的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板书设计: 第六课时:加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3页例题及做一做,第 27页练习三第2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 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