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doc_第1页
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doc_第2页
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doc_第3页
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doc_第4页
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读论语感悟师德 方礼春 床头论语悟心房幽渺师德宇内彰 身教德巍东岳耸言传雨润朵花香 援生爱子暖三春不倦诲人铸栋梁 贤圣功勋垂史册丰碑铸就灿华邦 在儒家文化里蕴涵着我国大量的传统美德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常言道半部论语打天下两千多年来它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台湾学者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写道:“论语是昂贵的古董它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越看越美从任何角度上看都觉得有新的发现”那么从师德的角度上来品读论语会有些发现呢 一、身为人师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直接影响着学生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正派就是不发命令学生也会执行;教师本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学生也不会听从 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倡者更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教师要以身作则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他认为可以同学生谈进行“有言之教”而不去同他谈这就会失掉人才;不可以同他谈只能进行“无言之教”却去同他谈这叫做白费口舌一个聪明、合格的教师既不损失人才也不白费口舌应该将“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有言之教”在于说理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无言之教”在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指导学生孔子强调的是身教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所说的和所做的一致也就证明所说的是正确的所做是合理的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得以发挥 在论语阳货中有一段人物对话:“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对学生子贡说:“我不打算说话了”子贡说:“如果您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自然繁衍了人类人类效法着自然所谓“无言之教”就是通过暗示、榜样去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平时常常有这种情况:父母说的话孩子未必听但却肯听我们老师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很神圣的所以教师更应该严于律已正人先正已正已是师德的基础不能正已也就无所谓教师的垂范作用 二、身为人师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述而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孔子自幼家贫但是这丝毫没有磨灭他好学的锐气相反他身贫志坚;孔子的人生道路上虽然荆棘丛生但是他在困难中愈挫愈勇论语述而里记载着许多孔子勤于学习淡薄名利的内容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曾对自己作中肯的评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可见孔子终生好学乐学不知倦怠 论语开篇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的观点传统的翻译为学习知识并且不时温习它但我觉得将它翻译为学习知识并且将它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应该是正确的作为教师也就是要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于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去现在许多学校年轻教师比例比较高他们刚刚走出高校大门踏上三尺讲台长处是知识新思想活理论水平高而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转变纯理论型的思维模式养成传统儒家的教学思维方式理论知识加实践教学至于已经从教多年的教师更应该深入实践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一重要的思想将之作为我们的师德原则使之经久弥新发扬光大 三、身为教师应爱生如子知人善教 在孔子的学说中最高的道德范畴是“仁”在论语中有一百多处是讲到“仁”的依照孔子的意思“仁”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一切优秀作风和优良表现的不可竭尽的源泉;因此做到了“仁”便是一个崇高的人 既然“仁”如此重要那么作为教师的“仁”呢?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篇)他不仅要求自己品学兼优也要求用自己的能力、学识及明白的道理去培养有学问的、懂道理的、有自立能力的人才可见孔子所说的“立人”、“达人”实质是他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是他的仁德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也即是他的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 教学相长师生关系平等又是孔子在师德方面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孔子经常同学生谈心要求他们各抒己见每当学生学有所得时他总是大加鼓励如“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他还要求学生“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他极力倡导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这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下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从不自以为是能如实地来评价学生和他自己如有一次他问子贡:你同颜回比谁强些子贡回答说他不敢和颜回相比因为“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接着就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在学生面前也十分自谦孔子还讲过“后生可畏”的话表现出他对后来人的无限信赖和希望 孔门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关爱之意溢于言表师生之情如同父子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 在论语述而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在平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顺眼”的学生其实他们的心灵深处更需要老师的呵护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我们华夏大地 在中国古代称学生为弟子在老师的眼里学生既是徒弟也如子女而在学生眼里的老师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论语上记载的材料看来一方面表现出孔子对弟子们的关怀爱护另一方面表现出弟子们对老师的敬爱尊重这就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而又亲切自然的师生关系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优秀传统热爱教育爱生如子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和毅力这是教师应具备的情感意志品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论语颜渊)孔子说仁者爱护人、关心人、把人当人对待;智者善于了解人识别人孔子关心学生品德学业的增进和他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爱护他能够不叫勤劳?忠于他能够不教诲他?“二主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是丘也”(论语述而)学生们以为我会隐瞒什么?我对你们是没有任何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不告诉你们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孔子对学生为学与为人毫无保留真是做到了无隐无私 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爱学生、尊重学生千万不要象训练犬马一样去教学生孔子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就是说君子不能只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的重担不能仅仅只是着眼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这是师德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师德的基础和前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师德的规范和原则;爱生如子知人善教是一个教师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三者共同作用构建支撑了三维层面上的师德躯干孔子在论语述而主张“志于道据于德”其中“道”是指理想的人格“德”是人的立身根本和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