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8 卷第 2期 2005年 4月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Xi an University of Arts 自由基; 矩阵环; 模同态 中图分类号: O151. 21 文献标识码: A 在线性代数中 ,“线性空间的基所含元素的个数是一个不变量” 是大家熟知的结果 . 环上的自由模 是域上线性空间的一种推广 ,因而线性空间的许多性质可以自然地推广到环上的自由模. 文 1 指出, 许多重要的环是有基元个数不变性 ,并且给出下面定理 . 定理 1 如果 R 是交换环 ,且 R( m)R( n),那么 m =n . 定理中的 R( m), R ( n)分别是秩为 m , n 的自由R-模 . 这说明交换环上自由模的基所含元素的个数 是自由模的一个不变量. 现在任意环 R 上进行讨论 ,即不假设环 R 具有交换性,得到下面的定理 . 定理 2 设 R 是任意环, 则自由模 R(m) R( n)当且仅当存在矩阵 A Mm , n( R) , B Mn , m( R) ,使 AB =Im, BA =In. 这里 Mm , n是环R 上m n 矩阵环, Mn , m是环R 上n m 矩阵环, Im是通常的 m 阶单位矩阵, In是n 阶单位矩阵 . 证明 设 u1, u2, , um 是 R( m)的自由基, v1, v2, , vn 是 R( n)的自由基 . 若 R( m)R( n),设 ui= n j =1 aijvj ( i =1, 2, , m) ,记 A =( aij) , A 是m n 矩阵 , vj= m k =1 bjkuk ( j = 1 ,2, , n) , 记 B = ( bij) , B 是 n m 矩阵 , aij, bjk R , 则 ui= n j =1 aij( m k =1 bjkuk) = m k =1 ( n j =1 aijbjk) uk,因为 u1, u2, , um 是自由基, 所以 n j =1 aijbjk=ik,( i =1 ,2, , m) ,即 AB = Im. 另一方面, 因为 vj= m k =1 bjk( n i =1 akivi)= n i =1 ( m k =1 bjkaki) vi, 而 v1, v2, , vn是自由基, 所以 m k =1 bjkaki=ji( j =1, 2, , n) ,即 BA = In. 反之 ,如果存在 A =( aij) Mm , n( R) , B =( bij) Mn , m( R) ,使 AB =Im, BA =In. 设 u1, u2, , um是 R( m)的自由基, 令 vj= m k =1 bjkuk( j =1 ,2, , n) ,则 v1, v2, , vn 是 R(n)的自由基. 事实上, 设 n j =1 xjvj=0, xj R ,则有 m k =1 n j =1 xjbjkuk=0, 由于 u1, u2, , um 是 R ( m)的自由基,所 以 n j =1 xjbjk=0,于是有 m k =1( n j =1 xjbjk) aks= n j =1 xj( m k =1 bjkaks)=0, ( s =1,2, , n) 因为 BA = In,所以 xj=0 ( j =1,2 , , n) , 故 v1, v2, , vn是 R( n)的自由基 . 令 : vj m k =1 bjkuk,则 是R( n)到 R( m)的 R-模同构 . 事实上, 是模同态 , 显然又对每个 ui R( m)有 = n j =1 aijvj R( n), aij R , 使得 ( )= ( n j =1 aijvj)= n j =1 aij ( vj)= n j =1 aij m k =1 bjkuk= m k =1( n j =1 aijbjk) uk= m k =1 ikuk=ui,故 是满射. 若有 j R ,使 ( n j =1 jvj)=0,即 n j =1 m k =1 jbjkuk=0, 由 u1, u2, , um 是自由基可得 n j =1 jbjk= 0,于是 n j =1 m k =1 jbjkaks=0 ,即 0 = n j =1 j( m k =1 bjkaks)= n j =1 jjs=j( j =1,2, , n) ,所以 n j =1 jvj=0, 即 是单射. 综上知, 是R-模同构,因此, R ( n) R ( m). 定理 3 设 EndRR( n),EndRR( n)是 R( n)的自同态环, u1, u2, , un与 v1, v2, , vn是 R( n)的两个基, 如果 关于基 u1, u2, , un的矩阵是 A , 则 关于基 v1, v2, , vn的矩阵是 PAP- 1, 其中 vi= n j =1 pijuj( i =1,2 , , n) , P =( pij) Mn( R) . 证明 设 ( ui)= n j =1 aijuj, vi= n j =1 pijuj, aij, pij R . 令 P =( pij) ,则 P 可逆 ,设 P- 1=( qij) 那么 ( vi)= ( n j =1 pijuj)= n j =1 pij ( uj)= n j =1 pij( n k =1 ajkuk)= n k =1( n j =1 pijajk) uk= n k =1 ( n j =1 pijajk) ( n l =1 qklvl)= n l =1 ( n k =1 ( n j =1 pijajk) qkl) vl, i =1, 2, , n 而PAP - 1 =( n k =1 ( n j =1 pijajk) qkl) 因此 关于基 v1, v2, , vn 的矩阵是 PAP - 1 . 进一步可证明 EndRR( n)Mn( R) . 设 R( n)是一个自由 R -模, u1, u2, , un 是 R( n)的一个基, EndRR( n), 令 ( ui)= n j =1 ajiuj, i =1 ,2, , n , A =( aij) . 则 A 是 EndRR( n)到 Mn( R) 的一个同构对应 . 事实上 ,对任意的 , EndRR ( n), 设 ( ui)= n j =1 ajiuj, ( ui)= n j =1 bjiuj, i =1,2, , n , A = ( aji) , B =( bji) ,那么 ( + ) ( ui)= ( ui)+ ( ui)= n j =1 ajiuj+ n j =1 bjiuj= 21 第 2 期于 萍,等 : 关于环上自由模与矩阵环的讨论 n j =1 ( aji+bji) uj, i =1,2, n ( ) ( ui)= ( ( ui) )= ( n j =1 bjiuj)= n j =1 bji ( uj)= n j =1 ( n k =1 akjuk) bji= n k =1 ( n j =1 akjbji) uk, i =1, 2, , n 所以 + A +B , AB , A是EndRR( n)到 Mn( R) 的一个同构对应,故EndRR( n)Mn( R) . 因此关于自由模 R( n)上自同态环 EndRR( n)的讨论可转化为对矩阵环 Mn( R) 的讨论 . 定理 4 若 R ( m), R( n)分别是秩为 m , n 的自由 R-模, 则 Hom( R( m), R( n) )是秩为 mn 的自由 R-模. 证明 易知 Hom( R( m), R( n)是一个自由 R-模 , 设 u1, u2, , um , v1, v2, , vn分别是 R( m), R( n)的基 ,取 ij Hom( R( m), R( n) ,使 ij( uk)=ikvj, i , k =1, 2, , m , j =1 ,2, , n . 任意 Hom( R( m), R( n) ,设 ( uk)= n j =1 bkjvj, k =1,2, , m 因为( m i =1 n j =1 bijij) ( uk)= m i =1 n j =1 bijij( uk)= n j =1 bkjvj 所以= m i =1 n j =1 bijij 又如果 m i =1 n j =1 aijij=0, aij R ,那么 ( m i =1 n j =1 aijij) ( uk)= m i =1 n j =1 aijij( uk)= n j =1 akjkj( uk)= n j =1 akjvj=0, k =1,2, , m 由于 v1, v2, , vn 是 R( n)的基,所以 akj=0, k =1,2, , m , j =1 ,2, , n . 故 ij, i =1 ,2, , m , j =1 ,2, , n是Hom( R( m), R( n) 的一个基. Hom( R( m), R( n)的秩是 mn . 定理 5 设 R 是交换环, u1, u2, , un 是自由 R-模 R( n)的一个基, 令 vi= n j =1 aijuj, i =1,2 , , n , A =( aij) Mn( R) , 则 v1, v2, , vn构成 R( n)的子模 K 的一个基当且仅当 det A 不是零 因子 . 证明 设 adj A =( bij) , H 是hi= n j =1 bijvj,( i =1, 2, , n) 所生成的 K 的子模. 由于( adj A) A =det AIn 所以hi= n j =1 bijvj= n j =1 bij( n k =1 ajkuk)=( det A) ui, i =1,2, , n 当 det A 不是零因子时 , H 是具有基( det A) ui( i =1,2, , n) 的自由模. 于是 ,有一个 R( n)到 H 的模同构 ,使 ( ui)=( det A) ui, i =1,2, , n . 另外, ( ui)=vi, ( vi)=( det A) ui, i =1, 2, , n . 分别是 R( n)到 K 以及K 到H 上的满同态 ,使得 = . 因为 是单射, 所以 也是单射. 从而 是 一个同构映射. 因此 , v1, v2, , vn构成R( n)的子模 K 的一个基 . 反之 ,如果 det A 是一个零因子 ,即存在 a R , a 0,使 a det A =0, 分两种情形讨论. ( 1) 如果 aA =( aaij)=0 ,那么 avi=0, i =1,2 , , n ,于是 av1+av2+avn=0, 即 v1, v2, , vn关于R 线性相关. ( 2) 如果 A 的所有r +1 阶子式都是 a 的零化子,而至少有一个 r( r 1) 阶子式不是 a 的零化子, 因为只要经过适当交换基 u1, , un 与 v1, v2, , vn 的次序,这个 r 阶子式总可以出现在矩阵A 的 左上角,所以不妨设这个 r 阶子式为 22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第 8 卷 D = a11a12a1r a21a22a2r ar1ar2arr 令 B 是一个r +1 阶矩阵 . B = a11a12a1r1 a21a22a2r1 ar1ar2arr1 ar+ 1 ,1ar+ 1, 2ar+ 1 , r1 Ai是B的最后一列元素的代数余子式( i =1, 2, , r +1) ,那么 r+1 i =1 Aiaij( r j n)是 A 的r +1阶 子式 . 即 r+ 1 i =1 Aiaij=det a11a12a1ra1j ar1ar2arrarj ar+ 1 ,1ar+ 1, 2ar+ 1 , rar+ 1, j =0, ( 1 j r) 于是a r+ 1 i =1 Aiaij=0, 1 j n r+ 1 i =1 aAivi= r+ 1 i =1 aAi( n j =1 aijuj)= n j =1 ( a r+1 i =1 Aiaij) uj=0 由于 aAr+ 1=aD 0 ,所以 v1, v2, , vr+ 1关于 R 线性相关 ,从而 v1, v2, , vn关于R 线性相关 . 即当 det A 是零因子时 , v1, v2, , vn关于R 线性相关. 故 v1, v2, , vn 是 R( n)的子模 K 的一个基当且仅 当 det A 不是零因子 . 文 1 中还指出,可能发现存在不同的整数 m 和 n ,使 R( m)R(n). 即可能存在环 R , 使 R(m) R( n),但 m n . 同时还指出, 出现这种情况的环 R 的例子较难作出. 根据定理 1,要作这样的环 R , 其必要条件之一是 R 不可交换 ,又根据定理 2知 ,其必要条件之二是 R 有零因子,下面即给出具体的一个例子. 设 Z 是整数环,令 G =Z Z Z Z = i IZ 是可数个Z 的直和, 则 G 是自由模,其 自由基为 e1, e2, , en, . 设 R =End, G 是G 的自同态环, 取 f1, f2 R ,令 f1: e2nen,e2 n- 10; f2: e2 n0, e2n - 1en, 则 f1, f2是 R 的一个基 . 事实上,设 h1f1+h2f2=0 ,( h1, h2 R) ,则 0 =( h1f1+h2f2) ( e2n)=h1f1( e2n)+h2f2( e2n) =h1( en)+0 =h1en,所以 h1=0 . 0 =( h1f1+h2f2) ( e2n- 1)=h1f1( e2 n- 1)+h2f2( e2 n- 1)=0 +h2en=h2en 所以 h2=0,故 f1, f2线性无关 . 又对任意 r R ,令 g1: ene2n, g2: ene2n- 1, 则 g1, g2 R ,并且 ( g1f1+g2f2) ( e2 n)=g1f1( e2n)+g2f2( e2 n)=g1( en)+0 =e2n ( g1f1+g2f2) ( e2n-1)=g1f1( e2 n- 1)+g2f2( e2 n- 1)=0 +g2( en)=e2n- 1 即 g1f1+g2f2=1R( 单位同态) . 于是 r =r( g1f1+g2f2)=( rg1) f1+( rg2) f2,即证得 f1, f2是 R 的一个基 . 于是在 R 中有 1R是 R 的一元基, f1, f2是 R 的二元基,从而 R = f1 + f2 R R ,即 R( 1)R( 2 ). 23 第 2 期于 萍,等 : 关于环上自由模与矩阵环的讨论 或者 ,利用定理 2 , f1, f2, g1, g2取法同上 ,那么直接验证可得 g1f1+g2f2=1R, f1g1= f2g2=1R, f1g2=f2g1=0 于是可在 M1 ,2( R) 中取 A =( g1, g2) , 在 M2, 1( R) 中取 B = f1 f2 , 有 AB =( g1f1+g2f2)=( 1R)=I1 BA = f1g1f1g2 f2g1f2g2 = 1R0 01R =I2 根据定理 2, R( 1)R( 2), 并且由 R( 1)的基 1R可求得R( 2)的基为 B1R= f1 f2 , 即 f1, f2是 R( 2 )的基. 参 考 文 献 1 Jacobson N . 基础代数( 第 1 卷第 1 分册)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2 Hungerford T W . 代数学 M . 长沙: 湖南出版社, 1986. 3 聂灵沼, 丁石孙. 代数学引论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4 张显, 曹重光. 保不变量的矩阵加群同态 M . 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 2001. 责任编辑 马云彤 Discussion of Free Running Model on the Ring and Matrix Ring YU Ping ,WANG Ting ,XU Xun-lei ( Departmaent of Mathematics, Xi 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 an 710065, China) Abstract: Free running model on the ring is an expansion of linear vector space in field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