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散文专题》PPT课件.ppt_第1页
《℉唐代散文专题》PPT课件.ppt_第2页
《℉唐代散文专题》PPT课件.ppt_第3页
《℉唐代散文专题》PPT课件.ppt_第4页
《℉唐代散文专题》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唐代散文,杨映红,一、名词概念1.古文:古文之名,始于司马迁,指汉时先秦文字。古文作为文体,始于韩愈,指上继先秦两汉文风、散句单行、不讲究对偶声律、用文言书写的散体文。古文与骈文相对而言。2.骈体文(骈文):指讲究对偶、声韵、辞藻华丽、多用典故的文体,又称之为骈俪文或四六文。,第一节古文与古文运动,第一节古文与古文运动,3.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为核心理论,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文学革新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古文运动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二、唐代古文运动的产生与发展,魏晋以后,骈文兴起。初唐陈子昂大张“复古”旗帜,力矫六朝诗风,尝试文体革新。此后,萧颖士、独孤及、梁肃、柳冕等盛唐诸家,都在理论上强调文学应当“宗经”、“体道”,成为韩柳古文理论的先导。但都不足以与骈文相抗衡。中唐德宗贞元至宪宗元和年间,韩愈、柳宗元才把古文运动推向高潮。树立从尧、舜、到孔子、孟子的“道统”,倡导恢复儒家正统地位,形成一股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刘禹锡、白居易、元稹、张籍、樊宗师及李翱等“韩门弟子”,以及柳宗元的追随者,他们以自己的理论与实践,击败骈文,确立了古文在文坛上的统治地位。,三、唐代“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第一,提出创作原则:文以明道、文道合一“文以明道”,文章要贯穿儒道的精神,具有阐发儒道的作用。韩愈所谓“道”,指正统的儒家孔孟之道。“文道合一”,即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道是内容,文是形式;道是目的,文是手段,文为道服务。“文者以明道”(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更强调“辅时及物”之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韩愈还提倡“不平则鸣”,这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继承,是对儒家传统理论的突破。“不平则鸣”与“辅时及物”,赋予古文运动的“道”以社会现实内容。,三、唐代“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第二,提倡革新文体:陈言务去、词必己出、文从字顺韩愈倡导复古而旨在创新,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力求创立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并提出具体要求:“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樊绍述墓志铭)。强调语言独创,文字通顺,有自然的语法规范,要创立新的文学语言,建立流畅自然的新散文以取代骈文。,三、唐代“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第三,重视学养:为文养气、气盛言宜继承并发展孟子的“养气说”,强调作家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提出为文养气,“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答李翊书)提倡气盛言宜,“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同上)。柳宗元要求作家为文有“可化人及物者”(送崔子符罢举诗序)。强调作家深入社会,了解现实人生。,四、宋代的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可以说是一个运动的两个阶段,都是关于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改革。为什么要进行第二次古文运动?原因:一是“韩门弟子”片面发展韩愈的古文理论,把古文创作带入歧途;二是受社会风气影响,骈文再度抬头,成为“时文”;三是北宋政治革新的需要,文贵致用;四是理学兴起,要求运用简便文字宣扬理学。,关于理学,理学也称道学。北宋发展起来的一种融儒、道、佛于一体的哲学,主要宣扬儒家哲学思想,附会经义而说天人性命之理。,五、宋代的古文理论,欧阳修:“道胜文至”,主张平易一方面承认“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主张道胜文至,认为“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自至也”(答吴充秀才书),但文章之“道”不局限于古圣贤之道,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的行为,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列入“道”中。另一方面,认为文章的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反对韩愈等人的奇险怪诞,主张平易。,五、宋代的古文理论,苏轼:“辞达”、“自然为文”强调文章要有“意”(观点、意图、情感等),文章应有中心,围绕中心作文。与此相联系,提出了“辞达”和“自然为文”的说法,即写作时,根据自己的艺术感觉,“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推官书)。,唐宋古文运动推翻了统治文坛数百年的骈文,革新了文风文体,使我国散文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晚唐五代至宋初,骈文虽然一度复辟,但是经由欧阳修、苏轼等人的再倡导,质朴实用的古文,最终成为我国散文的主流。,六、唐宋古文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的八位著名散文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第二节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世称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韩愈以儒家道统继承人自居,一生致力于排斥佛老,弘扬儒学。其思想主流是积极进步的,如崇尚兼济,鄙弃独善;拥护统一,反对割据;主张仁政,抨击时弊;倡导师道,奖掖人才等。韩愈思想非常复杂:崇尚儒学,却“合儒墨,兼名法”,杂取先秦诸子思想;力斥佛老,却信奉天命鬼神;反对王叔文、王丕的“永贞革新”,却与“二王”一样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提倡仁政,反对横征暴敛,却又宣扬“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原道)这些矛盾在他的散文创作中都有所反映。,韩愈的散文创作,韩愈是司马迁以后最大的散文家。散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论、说、传、记、书、序、颂、赞等各种文体,都有创新突破。韩文基本风格:感情充沛、风格豪迈、笔锋犀利、气盛言宜,形成特有的雄奇恣肆、浩大奔放的气势和充沛的逻辑力量。不同类型的散文又有不同的风格。,韩愈散文的艺术特色,(1)论说文包括哲学论文、政治论文、文学论文和“不平则鸣”的杂文等。哲学论文原道、原性、原人、原鬼等,集中体现其儒学复古思想,阐述其儒家道统观点。政治论文原毁、论佛骨表等,论列时政得失,表述其政治观点和才略胆识。文学论文主要是为指导古文写作而撰写的书、序、题跋等。著名的有答李翊书、答刘正夫书、送孟东野序等。篇幅短小而议论精深,文笔平易而气势酣畅。杂文嘲讽现实,揭露矛盾,犀利精悍。或长或短,或庄或谐,具有一种反流俗、反传统的力量。如杂说进学解等。杂说四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慨叹名马不遇伯乐而骈死槽枥,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实,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愤。,韩愈散文的艺术特色,(2)记叙文(主要是传记散文和应用散文)传记散文:继承和发展了史记、汉书记事写人的传统,善于选择典型的事件和细节来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在客观的叙述中寄寓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叙事绘声绘色,人物形象极其鲜明。如张中丞传后叙。应用散文:墓志碑铭文字在韩愈文集中占有相当数量。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等,都是作者为志同道合的文坛挚友撰写的佳作。应用文体的墓志铭,在韩愈笔下成为富于文学性的记叙文。也有不少未能免俗的“谀墓之文”。类似小说的传记,如毛颖传,作品用虚构的情节、拟人化的手法记叙离奇的故事,寄托作者的身世感慨,讥讽丑恶的世俗人情。既有寓言故事的格调,又具传奇小说的特点。,韩愈散文的艺术特色,(3)抒情散文主要见于祭文、书信。作品融抒情、叙事和议论于一体,感情强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古绝调”。不避琐细,情至笔随,如泣如诉追叙兄嫂对自己的抚育之恩及自己对亡侄的悼念之情,交织着自己宦海浮沉的人生感慨,读后令人伤怀。古文观止卷八:“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从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扫荡骈文的绮靡之风。“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苏轼:“文起八代之衰”(韩文公庙碑)。刘熙载:“实集八代之成”(艺概文概)。,韩愈是司马迁以后最杰出的语言大师。善于活用成语,吸收口语,自铸新词:业精于勤,动辄得咎,含英咀华,牢不可破,落井下石,同工异曲,俯首贴耳,摇尾乞怜、闳中肆外、提要钩玄等等。韩文有的文字过于追求新奇或古奥,显得生涩难懂。,第三节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散文成就与韩愈齐名。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山水游记。有柳河东集。,柳宗元的散文创作,论说文政治、哲学论文:表现了对各类哲学、政治、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如封建论、天说等。文学论文:多用书信形式,表文学见解,如答韦中立论师道书。(2)传记文多与当时社会问题相联系。段太尉逸事状描写段秀实的三件逸事,突出段秀实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爱护百姓、清廉耿介的品质,表现坚持削除藩镇割据的政治主张,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或歌颂小人物,或对百姓深表同情。传记在真人的基础上,有夸张有虚构,往往借题发挥,寓意深远,类似寓言或小说。,柳宗元的散文创作,(3)山水游记成就最高、最有特色。奠定了我国游记文学的基础,对宋以后的散文家有较大影响。代表作:永州八记各自独立成篇,不仅模山范水,各具形态特征,而且借物写心,借景抒情,挟带浓厚的主观情绪。与魏晋以来吴均、郦道元等人的同类作品相比较,柳宗元山水游记在描写细腻、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等方面,显示了突出的进步,成为后世游记文学的典范。被后人誉为“游记之祖”。,柳宗元的散文创作,(4)寓言:寓言由先秦散文中说理的工具,变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共20多篇,大多以虚构的动物故事,讽刺社会的病态现象,揭露和批判当权的旧官僚。想象丰富奇特,细节刻划生动,语言犀利幽默,结构短小而极富哲理意味。代表作有三戒等。三戒借麋、驴、鼠的形象,讽刺了社会上仗势欺人、恃宠而骄、外强中干、作威作福的人物。,柳宗元的散文创作,(5)杂文: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正话反说,借问答体抒发自己被贬被弃的一怀幽愤,深刻透露出作者对混浊世事的强烈不满;二是巧借形似之物,抨击政敌和现实。语言辛辣,笔无藏锋,嘻笑怒骂,痛快淋漓。,柳宗元的散文特征,总的说来,柳宗元思维缜密,笔锋锐利,行文周密,语言“峻洁”,风格雄深雅健。体现出与孤高脱俗的人格相统一的散文风格。柳宗元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文章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