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部之国的文化特性EineEinfhrungindiedeutscheKultur,外国语学院王勋华,中部之国的文化特性,、自然地理位置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普遍认为,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它的文化特性,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这种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和行为的社会规范。(我们老祖宗所说的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学者们从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角度把传统文化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大陆文化(或农业文化);一种是海洋文化(或商业文化)。并认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传统文化,它们塑造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民族性格。,中部之国的文化特性,学者们还把古代中国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作为典型的例子加以佐证。结论是:大陆文化(如古代中国)发展了以农业为本的经济,并养成与其相应的生活习惯,尚农轻商、靠土为生、等级森严,导致国家家庭化,由于有一方固守的家园,因此求“静”和求“稳定”、礼制是这种传统文化的特征;海洋文化(如岛国希腊)较早出现商业经济,并发展成为与其相应的平等的契约社会,由于人们活动在海上,好“动”的价值取向、求“变”、好奇是这种传统文化的特征。,中部之国的文化特性,“中部之国”和“欧洲的走廊”德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其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或决定性的。在前几讲中我们就提到,德国位于欧洲的心脏,周边与诸多国家毗邻,素有“中部之国”和“欧洲的走廊”之称。对德国来说,除了阿尔卑斯山脉以外,它没有可用来定界的河床、山系、大陆隔断及海洋,即使莱茵河在历史上也是不断有争议的。“没有边界的国家”或“无数边界的国家”正因为如此,德国又被称为“没有边界的国家”或“无数边界的国家”。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其国界在历史上可想而知是极其不稳定的。这种不稳定性的结果就是容易引发战争,尤其在古代非文明社会里更是如此。因而直至1945年以前,战争、版图变更和人口迁移始终伴随着德国人的历史。,中部之国的文化特性,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德国一直是战争的发源地。德国问题专家艾伦沃森从一个英国人的角度是这样看待德国历史上的战争的。他认为,历史上的德国多发战争并非源于这个民族天性的“野心”和“心理缺陷”,主要原因是因为德国自古以来“缺少自然的边界”。(当然还有诸如政治上的以及其它复杂的因素。在此,我们无意论及至,而主要讨论战争带来地理位置的变更极其对文化的影响编注)。,中部之国的文化特性,艾伦沃森认为:“德国的地理由于德国人自己的咄咄逼人的侵略和别人不断的侵犯而产生着经常巨大的变化,当英国岛民们退居于他们安全宁静的地理花园中时,德国成为一切路过者或憋足劲儿要打架的旁观者们的前院和车道。”的确,当德意志人的祖先在纪元前选中欧洲大陆这块地带作为生息地而给他们的后人带来欧洲的经济、文化“桥梁”和“轴心”的便利之时,同时也给他们留下了地理上的不稳定隐患。,中部之国的文化特性,“中部之国”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德国历史上版图的变化是巨大的。德国国歌第一段唱道:“德国,德国高于一切,是世界上第一位的。每当我们像兄弟一样站在一起时,保卫自己,义无返顾,从马斯到梅梅尔,从埃特西到贝尔特。”这首歌词是诗人奥古斯特霍夫曼冯法勒斯本与1841年写的,1922年被定为德国国歌。它反映了德国人之间的手足情深和他们缺少政治团结的沮丧,因为当时的德国仍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1871年统一),由39个独立的小公国(德意志邦联)组成。这些小公国的人们都讲德语,像德国人一样的思维。由于歌词中的“德国高于一切(Deutschlandberalles)”后来被纳粹的民族主义所利用,因而现今在国家正式场合只唱第三段。即“统一、法权、自由,为德意志祖国。”,中部之国的文化特性,然而第一段歌词中提到的马斯、梅梅尔和埃特西现如今都不在德国的版图内。马斯在荷兰境内,梅梅尔处于立陶宛,现被称为涅曼,而埃特西则在意大利。这就是为什么在上述这些国家今天仍然生活着大量德国侨民的缘故。附注:(尽管二战结束时有数百万德国人从东欧和东南欧被迁移回当时的联邦德国,现今在俄罗斯仍然生活着100多万德意志人,捷克和斯洛伐克共有8万,罗马利亚约40万,意大利约20万等。),中部之国的文化特性,最能说明地理上巨大变迁的事实是,自18世纪起就一度成为德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前德语地区普鲁士和西里西亚,今天已归还给波兰。普鲁士在“铁血宰将”俾斯麦(OttovonBismark1815-1898)的领导下,曾经有过德意志最辉煌的历史,对德国文化遗产有过特殊的贡献。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FredericktheGreat1740-1786)就是启蒙运动的领头人物,其间德国文学和哲学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前文讨论过的德意志复兴时期)。普鲁士时代所激发起的民族情感曾经是典型的联系德国人强有力的纽带。这种情感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德意志民族首次统一的精神力量。“责任感、刻苦、服从、可靠和诚实”曾一度被誉为普鲁士精神,继而成为全德意志人的精神。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普鲁士”在今天德国的版图上无论是作为一个州还是作为一个城市都已不复存在。,中部之国的文化特性,“德国一贯的地理上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其中部之国不稳定地位的结果,因为它没有可以轻易定义的自然边界。”艾伦沃森认为:“地理上的改变不可避免地深深地影响了德国国家和人民的特性。”这种特性表现在文化取向方面就是“好动”和“求变”,因而艾伦沃森进一步结论道:“德国人的内心很少感到满足,充满了太多的紧张和不安。”他引用联邦德国前总统理查德冯魏茨泽克的话而佐证他这一观点:“在我看来,同我们的邻居拉丁人语种相比,德国人在规定或创造形式的艺术上具有一种截然不同的,通常是更为紧张的关系。形式是内容的浓缩,也是一种限制,是可能性的排除。我们经常打破形式,从中建立新的形式,然后再打破,在重建,对于我们,一种形式的形成马上就意味着问题的产生。”魏茨泽克在这里也指出了德国人内在的对于静止的不满足,表现出强烈变动的欲望。,中部之国的文化特性,如果按照如前所述的有关“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观点,德国的传统文化特性理应归类于后者。然而,德国的地理类型和中国一样,同属于大陆型国家。显然,“中部之国”的地理特性对其文化的形成和传承有着巨大的影响。尽管历史上的德国人拥有如同中国人一样的大陆型国家,然而他们并非有着后者一样的较为稳定、可沿袭的一方家园。因为,“中部之国”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带来的是多发战争,且不论战争的性质如何(正义或非正义),也不论战争的结局如何(胜或负),其结果变是版图的变更和人口的迁移(如上文多次提及的民族迁徙)。而这些因素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德国人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和领土的不确定感。,中部之国的文化特性,这种感觉恰如艾伦沃森关于欧洲30年战争对德国人心理上的影响所描述的:“这是一场灾难性、毁灭性的战争。这段经历把不安全感深深地埋入德国人的心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书法小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脊椎CT扫描课件
- 2025年版企业云存储服务合同样例
- 定制烟罩工程调理方案(3篇)
- 钢结构厂房搬迁工程方案(3篇)
- 矿山恢复绿化工程方案(3篇)
- 工程专项方案的审批程序(3篇)
- 脊柱区课件教学课件
- 防水涂膜工程专项方案(3篇)
- 锅炉启动知识培训课件
- 铁路公司招聘干部试题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 GB/T 1770-2008涂膜、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
- 输血申请单规范PDCA
- 污水处理技术及工艺介绍课件
- 第17课-我是浙江人课件
- 税务尽职调查报告(参考)
- 初中七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件
- 《太阳出来了》课 件课件
- 全屋定制家居整装安装师傅专业安装服务技巧培训指导手册
-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讲解(刘兴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