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建设中的“软”与“硬”_第1页
信息技术建设中的“软”与“硬”_第2页
信息技术建设中的“软”与“硬”_第3页
信息技术建设中的“软”与“硬”_第4页
信息技术建设中的“软”与“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信息技术建设中的“软”与“硬”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目前我县很多学校均加大了电教投资力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我发现目前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现将其阐述如下,以期引起大家的注重。 首先办学条件的制约了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乡村中学,我县各中学都能备齐微机教室,部分学校配有电子备课室与多媒体教室。这足见领导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但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也导致了建设中的失衡现象。 信息技术,其本身就是各方信息的集合,它需要许多相关建设的支持才能完备起来。就 计算机本身来说,它就是一个 “ 硬 ” 与 “ 软 ” 的有机的整体。硬件是 “ 躯体 ” ,软件是“ 灵魂 ” 。只有 “ 硬 ” 与 “ 软 ” 的发展协调起来,才能体现出其强劲的势头。就软件来说,大家都知道 “WindowsXX”操作系统是如何如何的简单好用, “DoS” 是多么的难学。但就这么一个如何如何好用的操作系统,在其推出之初,并不象今天这么被大家叫好,究其原因,就是硬件的制约。可以断言,如果今天的 “XP” 拿到 “80XX” 时代去用,绝对没有任何人叫好!说起硬件,大家教能说出 “ 子丑寅卯 ” , “ 赛扬 ”“ 奔四 ” 、内存、硬盘等等可能说的清清楚楚,这足见大 家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因为这是基础,因此大家也舍得投资,甚至超前配置,但是,很少有人在软件方面投入多少。2 / 6 这是一种极不平衡的投入,对于个人来说,由于资金的原因还可理解。但作为一个单位,无论如何也不能有这种想法,花费了巨资买来的 “ 高科技 ” ,由于没有相关的软件支持,只是用来打打字等等从事简单的工作,这远远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来,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如果能用硬件投入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资金购买相关的教学软件、开发软件、资料等等,让教师 “ 有米可炊 ” ,相信不用多长时间,将有大批人材脱颖而出,为学校做出更大的贡献。 软件建设的不足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一就是软件资源的不足,上面提到一二。其二是便是软件建设方面的不足。规章制度一条条,多数华而不实,很少几个能为教师发展、单位发展、学生发展发挥多大作用。其三师资培训,严重落后,配套资料,配套措施滞后。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没有谁能够单凭个人的力量做好所有的事情,所谓的超人只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又爬了一步。 “ 又想马儿好,又想马儿不吃草 ” 这是不现实的。环境造就英才,要想让自己的队部强大起来,就要勇于为它出汗、流血。其四,人才资源严重缺泛。这就导致了少数 几个所谓 “ 人才 ”孤军奋战,处处被动,四面楚歌,由于没有团队的协作力量,使得所谓 “ 研究 ” 无法正常进行。 人们把软件研究称为 “ 软件工程 ” 。这足见得其复杂与艰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IBm 公司花费 5000 人年,投入经3 / 6 费达数亿美元,才研制出由 4000 个模块组成,共约 100 万条指令的 oS/360 操作系统。近两年,在电脑类杂志附带的光盘中常常见到 “ 思妙 Flash 作品 ” 、 “ 行客侠 Flash 作品 ” 等字样,起初我们以为 “ 思妙 ” 、 “ 行客侠 ” 是某个人,看了作品后才知道,其实他们是一个团队,一个 “ 剧组 ” ,有导演、策划、剧情 、配音等等。难怪能做出这么好的作品,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的!这个理念拿到学校更加适用。因为,毕竟我们的任务是教学,精力有限,资金短缺,信息相对滞后。但是,只要我们协调好以上几种关系,我们就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成效。 其次信息获取相对落后不能与世界保持同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中学信息相对闭塞,人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认识不到位。往往产生片面性。比如,教学中过分注重强调新技术的运用,而 忽略了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或者思想保守,排斥新生事物,只看到事物的负面,如此种种。所有这些现象,归根到底就是由于我们视野太狭窄所致。 改善这一现象的办法很多。 最主要的是广开渠道,扩大教师视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时常笑话那些出了几天门,说话南腔北调,指三道四的人为 “ 忘本 ” 。其时不是他们 “ 忘本 ” 而是我们太 土 。成语 “ 夜郎自大 ” ,4 / 6 说的太贴切了, “ 井底之蛙 ” 怎能知道天高地阔!庄子秋水篇百川灌河中这样写到: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閒,不 辩牛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向若而叹曰: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试想,百川灌河的声势是如何的浩大,河伯 “ 欣然自喜 ” 也是人之常情;倘若他不见到北海,怎会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发出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的感叹。我们没有圣人高明,也没有河伯有魄力。我们更容易被自己的 “ 井底世界 ” 所迷惑。改变这一现象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出这个天地。 要走出自己的天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信息交流。包括县际交流,校际交流,校内交 流等等对面交流形式。这就要求学校、单位加大教研力度,不惜教研投资,为教研活动营造一个积极、合协、热烈的氛围。保证教师、学校间有足够的合作、交流机会。二是加快校园网建设,让我们通过互联网这个方便快捷的工具与时代保持同步。谈起互联网,有的人便想到 “ 病毒 ”“ 游戏 ”“ 聊天 ”“ 网吧 ” 等等,对其敬而远之。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结果如何全凭我们如何操作,我们总不至于因 “ 火 ” 会烧人, “ 电 ” 会过人, “ 刀 ” 会伤人而不用他们、不要他们。三是建立建全资料库、档案库、信5 / 6 息库,为信息技术工作的正常开展备足备齐 “ 粮 草 ” 。 再次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强化教师队伍,全面系统的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成就一大批骨干力量的诞生。使信息技术的运用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师资队伍建设内容、方法很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争取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不拘一格降人才。要不分门槛高低,不论 “ 出身贵贱 ” ,要勇于打破门户界限,要不耻 “ 三顾茅庐 ” ,还要有“ 千金买马 ” 的诚心与决心。 二是强化教师内部队伍素质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 有步骤,有始有终的进行自我完善。可以聘请外地或当地名人名家作现场报告、谈经验体会、进行实地培训。组织多种形式的内部学习、内部培训工作。鼓励教师自学、互学,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教研活动等等。为此学校、单位可以制订一系列的配套实施措施及完善的规章制度,以保证相关工作的正常运行。 以上几种原因,直接导致了教师对信息技术缺泛全面性、系统性的认识。长此以往,将影响到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前些年,我区致力于两机一幕的建设。由于的软环境建6 / 6 设相对薄弱,教师自制、开发投影片的能力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