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利率市场化将成为一个焦点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难点就是如何协调各方的利益,重点是创造适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文章首先对利率市场化在我国成为一种趋势的背景分析及引出利率市场化普遍的定义,其次叙述一些专家学者在利率市场化的看法,然后在引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战略后,着重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微观约束,最后重点分析了创造适合我国金融特点的利率市场化条件。我国的各级财政,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他们是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是利率市场化比较大的微观约束,只有他们的利益协调好,才能在微观基础上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每个国家的金融发展的情况是不同的,就像市场经济一样,我国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因此,我们不能照搬的别国的利率市场化模式。虽然外国有些经验是可以参考的,但我们更要关注本国的金融发展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适合本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所以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要提高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水平,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和做足配套措施,大力发展中小银行、信用评级和担保机构。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利率风险 利差 目 录1 前言31.1 背景分析31.2 利率市场化定义32 文献综述33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和战略分析53.1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53.2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战略分析64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难点分析84.1 难点分析及处理方法84.1.1 处理好财政约束,提高利息支付能力94.1.2 深化银行改革,应付利率风险104.1.3 推进国企改革,正视利率水平高低125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点分析125.1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125.1.1 提高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水平135.1.2 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做足配套措施145.1.3 发展中小银行、信用评级和担保机构156总结15致谢17参考文献18英文摘要19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201 前言1.1 背景分析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利率市场化将成为一个焦点问题,这有四个方面的背景。第一个是我国加入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过渡期结束后,外资银行转制,开始全面享受国民待遇,中国银行业扩大提升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接轨,按照国际公认的共同市场规则运行已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迫切需要。第二个是利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需要。随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进程不断加速,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日益更多地依赖于价格调整方式,特别是基准利率的建立。第三个是发展过程中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价格改革领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商品经济也因此取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而资金价格,即利率却一直受到管制,没有很好地体现资金的供求变化,比较难形成全面的资源优化配置。第四个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改革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他们的竞争力在上市后凸现出来了,成果有目共睹,也为利率市场化垫定了良好的微观基础。笔者认为,探讨利率市场化问题必须认清我国利率改革的现状及其与利率市场化的距离,已具备哪些条件与缺少哪些条件,明白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难点和重点。其中,难点是协调各方利益,稳定已有的改革成果,重点是创造适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而不是照搬别国利率市场化的方法。1.2 利率市场化定义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也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2 文献综述罗纳德麦金农(Mckinnon, R.I.)(1988)和爱德华肖(Shaw, E.S.)(1988)在他们著名的金融发展理论的奠基性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书中,分析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指出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他们认为金融抑制主要源于政府为了实现其支持重点部门建设、减少国有部门赤字和负担等政策目标人为压低利率的行为。金融抑制会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二元化的金融结构和金融领域的寻租行为等问题的产生,进而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因此,对于经过长期管制实际利率为负值的国家,应该实施金融自由化政策,使实际利率为正。为使实际利率上升到均衡水平,他们主张,这些发展中国家应当废除一切对名义利率的干预和管制,同时积极抑制通货膨胀,使实际利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动趋于正的均衡水平,从而动员社会储蓄和提高整体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又会促进金融发展,结果形成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经济学家阿兰盖尔伯1989年为世界银行提供的一份关于亚,非,拉34个发展中国家经验分析报告表明,维持正的实际利率的国家有着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实际存款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增长率之间存在着严格的正相关关系.麦金农在盖尔伯的回归方程基础上进一步解释,实际利率每提高1%,产出增长率则提高0.2%-0.25% 。而弗来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亚洲国家的几项综合性的,以时间为序的跨国研究中发现,实际存款利率向着其竞争性的市场均衡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和半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提高相联系。莱文(Levine)等所作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清楚表明,实际利率为负的国家,其经济效率和绩效典型地不如实际利率较低或为正的国家。金融压抑的国家不仅可贷资金紧张,同时由于可贷资金投向无效率的国有企业及所倾斜的私营借款人,其信贷资金的分配也无效率的。利率上限不仅减少了可贷资金的数量,且导致金融行业的无效率。更重要的是,金融管制削弱了信贷分配的有效性,产生租金从而常常恶化收入分配,制造社会成本,使金融压抑的政治连续性得以长久存在。Stiglitz和Weiss(1981)认为,由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高利率不能对项目进行有效筛选,金融自由化政策会导致市场失灵,所以实践中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很难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因而发展中国家应当实施利率管制。但Hellmann, Murdock和Stiglitz(2000)通过研究也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金融管制手段会克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缺陷,从而利率市场化配合有效的金融监管与利率贯之相比较而言,至少是一种不差的价格形成机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监管能力有限,因此对这些国家而言,维持一种垄断性的金融制度安排,即“金融约束”政策,比竞争性的制度安排,即“金融自由化”政策,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笔者认为,虽然Hellmann, Murdock和Stiglitz (2000)的研究和“金融约束”政策对于在没有较强的金融监管能力的国家比较有利,但“金融约束”政策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计,也就是一个过渡阶段的政策,利率市场化依然是个大趋势,在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之际,如果不加速创造有利于我国金融业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自由化经济条件,必然跟不上世界金融的大发展。同时,我国要得到提升综合国力的新突破,金融业是一条非常辉煌的大道,许多成功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例如美国和日本。现在关键的条件是,针对协调各方利益和稳定已有的改革成果的难点,创造良好的宏观和微观条件,提高市场对资本的调控能力,以及提升政府金融监管能力,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3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和战略分析3.1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引用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资料,自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以来,经过7年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1996年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1998年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再贴现利率成为中央银行一项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服务于货币政策需要。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2004年 1月1 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 ,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扩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变。在扩大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同时,推出放开人民币各项贷款的计、结息方式和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的上限等其他配套措施。进行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尝试,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 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不含3 年)。积极推进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 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2002年3月,人民银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在不超过上限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回顾1996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国人民银行累计放开、归并或取消的本、外币利率管理种类为119种,目前,人民银行尚管理的本外币利率种类有29种。今后,随着金融机构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人民银行将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自主权,完善利率管理,并通过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引导利率进一步发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走的是一条渐进式道路,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上,保持了自主性和可控性的原则,以我国的各类银行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的特殊情况为出发点,制定了许多适宜的政策和法规。正因为这样,我国的利率市场化道路才走的这么顺利,并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现在剩下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任务,即放开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尤其是居民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但我国商业银行法中依然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上下限,确定存款利率,并予以公告。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改革条件和安排,深入分析其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着力解决好这个最后的任务。3.2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战略分析不同环境下利率自由化的战略。所谓利率自由化的战略,主要是指一国解除利率管制的时机和进度选择。Abbas Mirakhor和Delano Villunueva(1993)认为,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银行监管的充分性是决定利率自由化改革成败的两个关键因素。为此,他们根据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经济稳定状况和银行监督能力,设计了不同环境下的利率自由化战略。假设SM代表宏观经济环境稳定,AS代表银行监督充分,UM代表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IS代表银行监督不充分,那么,利率自由化的时机和进度将会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组合选择,并需要对宏观经济和银行监管进行相应的调整(见表31)。表31 实施利率自由化战略政策顺序初期的宏观经济和银行监管状况UM/ISUM/ASSM/ISSM/AS第一步稳定宏观经济,强化银行监督;暂时管制利率稳定宏观经济,保持银行监督;开始逐步放开利率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强化银行监督;暂时管制利率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银行监督;放开利率第二步放开利率完全放开利率放开利率资料来源:Abbas Mirakhor and Delano Villunueva (1993) 图31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趋势图(2008年2月)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3月28日)根据我国的国情,笔者认为选择SM/IS利率市场化战略是比较现实的,但这时候的管制也是比较有灵活性的,央行应适时追踪市场动向,根据市场的供需调整官方利率,逐步向利率市场化过渡。近五年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宏观经济处于稳定状态(见图31)。国民经济既快又稳的发展,经济增长连续五年保持在10%或者多一点,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大幅增加,经济结构不断改善。虽然投资过快增加、信贷投资过快、贸易顺差过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大问题依然存在,但都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基本面。继续保持这种稳定的宏观环境正是实施利率市场化所必需的。五年来,央行的货币政策也是比较有预见性和科学性的,货币政策经历了稳健、适度从紧再到从紧的转变,金融监管水平有所提升。但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金融发展还是比较落后,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金融监管水平还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引用有关专家的研究(张其林,2007),我国金融监管的不足表现在:(1)分业监管可能形成监管漏洞。我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在目前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和国内分业经营的不平衡格局下暴露出不足,并且国内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业务合作以日趋加强,金融业改革、创新、整合力度的不断增强,监管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沟通机制,使被监管对象有可乘之机,产生分业监管与跨业违规经营的矛盾,出现业务交叉中的监管漏洞。(2)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不完善。从国际金融监管的经验看,有效金融监管的实施应建立金融当局的行政监管、金融行业自律组织、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和社会外部监督机制相结合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和社会外部监管机制都非常薄弱,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刚刚起步,金融监管效果不尽人意。(3)金融监管手段单一。从国外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监管当局越来越注重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然而我国现状却是金融监管手段单一,行政干预较多,这就造成在具体操作中随意性较大,约束力不强,导致监管效果欠佳。以上不足暴露出我国的监管是不充分的,银行监管的是个系统性的过程,比较复杂,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提高其水平的。所以目前的利率市场化战略选择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强化银行监督,暂时管制利率。4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难点分析4.1 难点分析及处理方法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力,但任何的改革都是需要牺牲旧的利益,实现更大更全面的利益,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样需要牺牲我国一些微观经济体的利益,从而实现我国金融市场的加速成长,所以利率市场化这样的改革就需要国家领导者的长远眼光。这些微观经济体大到有国家财政部、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小到农村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等,因此,改革关键在于政府是从哪方面的利益出发,如果只从个别部门出发,那么利率市场化就显得很无力,如果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那么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很有希望。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的利率着眼点是整个宏观经济的整体状况,而不是个别部门的利息支出负担问题,如果以利率水平变动考虑为着眼点,利率才能发挥其作为间接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作用,因此应将我国的利率调节目标转移到优化资源配置上来,发挥市场的调节魅力。利率管制和约束在我国经济起步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功不可没,其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许多廉价的资金支持,国家财政赤字也因为这种廉价资金而受益,减轻了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使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得到优惠资金的支持,进而才有现在的强大;国有商业银行也在国家的政策性规定利差保护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也才有现在的强大市值。但同时,我国还是牺牲了许多部门的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一直都没突破性的发展,虽然这两年股市比较火爆,股市融资有所增加,但相对间接融资市场,直接融资市场还是很有限,民营企业也出现了许多资金不足,贷款难以致发展遭遇瓶颈,甚至出现很多破产的局面等。因此,要提高我国金融水平,提高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促进其他金融行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等,就要打破利差所形成“租金效应”,让各行业和各部门在公平的平台上竞争,实现社会资源和资金的优化配置。4.1.1 处理好财政约束,提高利息支付能力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GDP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逐年上升的态势,由1999年的13.9%上升至2006年的18.5%。与此同时,财政赤字也一直居于高位数,2006年财政赤字达到2162.53亿元。参见表41。表41 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及财政赤字情况年份财政收入(亿元)GDP(亿元)财政收入占GDP的%财政赤字(亿元)199911444.08 82067.50 13.9 -1743.59 200013395.23 89468.10 15.0 -2491.27 200116386.04 97314.80 16.8 -2516.54 200218903.64 105172.30 18.0 -3149.51 200321715.25 117390.20 18.5 -2934.70 200426396.47 136875.90 19.3 -2090.42 200531627.98 182321.00 17.3 -2080.14 200638760.20 209407.00 18.5 -2162.53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6年)、中国财政年鉴(2005年卷)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6年财政数据)。在这种财政背景下,加速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导致高利率、高财政赤字、巨额政府债务利息等一系列的问题。我国实行循序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恰好给各级财政提高利息支付能力缓冲期,把这些问题提前认识和适应,进一步解决政府向银行体系强制融资的问题。因此,提高政府财政利息支付能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是当务之急。当然还有提高地方政府利息支付能力,因为他们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信贷资金需求者,他们已经习惯了向银行寻求优惠资金的习惯,当地的交通,房地产等基础建设,甚至有些地方的夸张“形象工程”依然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而只有扩大税基,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的行政效率,减少铺张浪费,合理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多运用市场化手段向银行或者资本市场融资,才能处理好财政约束。这样不仅可以为国有商业银行减轻负担,而且给市场带来榜样,促进市场经济的完善。4.1.2 深化银行改革,应付利率风险近几年以来,国有银行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短短两年,中国银行业已从国际舆论看“破产”的行业,一跃而成中国经济最富代表性的朝阳产业,并成为国际资本追逐的蓝筹股。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香港资本市场上,银行股是整个市场大盘的蓝筹。然而在中国,要成为比较有发展潜力的商业银行,还需要提高各种抵御风险的能力,寻求能适应未来金融发展方向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从目前的利率制度来看,商业银行是主要的受益者。中国的金融体制还是一种银行主导型的体制,85%以上的融资来自于银行,商业银行是社会资金积累和供给的主要渠道。现行的管制性存、贷款利率水平能使中资银行坐享3.33%以上的利差收入。相比之下,美国、日本、英国、香港等地1年期存贷款利差约为2%左右。参见表42。正是这种利益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更倾向于维持现有的利率体制。表42 金融机构人民币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利差情况单位:年利率% 调整日期1999.06.102002.02.212004.10.292006.08.192007.12.21存款基准利率2.251.982.252.524.14贷款基准利率5.855.315.586.127.47利差3.63.333.333.63.33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利率水平历史数据)从以上分析看来,利率市场化将使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骤然增加和利润空间受到威胁。贷款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传统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而且还将面临利率风险。利率失去管制后,它的波动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当利差变大时对银行有利,增加利润;反之,则对银行不利,减少利润。从而形成银行的利率风险。由于竞争的关系,为了吸引更多优质客户的存款,将促使银行相对增加存款利息,而为了把贷款放出去,也将促使银行在有所盈利的情况下减低贷款利息,从而使得利差空间不断缩小。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将夺去许多客户的存款,如果银行还是守着利差为主业,不向高层次业务(中间业务等)发展的话,这时将使得银行强大的融资中介地位受到打击,利润空间会变得更可怜。WTO对我国金融业的要求。世界贸易组织(WTO)金融服务协议于1997年12月签署,并在1999年初开始执行。该协议包括了WTO的102个成员国作出的开放市场的承诺。这意味着无论原先是什么义务,WTO 的管辖范围已延伸到了金融服务行业。将全球95的金融服务贸易纳入逐步自由化进程。根据该协议,各国允许外国在国内建立金融公司并按竞争原则运行;外国公司享受同国内公司同等的进入市场的权利;取消跨边界服务限制;允许外国资本在投资项目中所占比例超过50。70个国家(欧盟以15国计)和地区同意开放各自的银行、保险、证券、金融信息市场。 目前,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已结束,外资银行转制,开始全面享受国民待遇,中国银行业扩大提升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接轨,按照国际公认的共同市场规则运行已成为金融产业改革的迫切需要。外资银行现在纷纷在华成立法人银行,进军城市和农村,杀入人民币业务和对公业务等。国有商业银行现可谓是“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形下,国有银行就需从自身的条件出发,稳定和提升现有的比较有优势业务,并学习外资银行的新理念,开发新业务,并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好好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与此同时,国家也需要协助银行实现转型,在法律和政策上创造条件,使银行逐步转向零售业务或中小企业贷款为主的业务模式,提高银行的非利差收入比重,为利率市场化创造良好的条件。4.1.3 推进国企改革,正视利率水平高低在目前直接融资市场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我国的国有企业的负债率普遍是比较高的,资本金不是很足,企业资金过分依赖银行贷款。显然在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频繁变动,增加了国企的债务负担的不确定性,风险也增加了。而我国现在的利率是受到约束的,没有真实反映市场的资金供需情况,加上如今通胀预期比较大,可以预见现行的利率水平是很低的。如果立即放开利率,国企的改革将更加艰难,国家也不可能永远成为国企的保护伞,越是保护,企业越没有竞争力。所以,现在很有必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所有制结构。继续推动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优化国有资本,壮大国有企业。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有自主发展的权利。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促使企业正视利率水平高低对企业的影响,使其可以根据利率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只有增加经济体对利率的弹性,才能使得利率市场化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论是各级财政,还是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他们都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利率市场化比较大的微观约束,只有他们的利益协调好,才能在微观基础上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就像市场经济一样,我国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因此,也没有一条完全可以照搬的利率市场化模式。虽然外国有些经验是可以参考,但我们更要关注本国的金融发展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适合本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5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点分析5.1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一般来讲,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真正商业化的银行和企业,完善的金融市场才是利率市场化顺利进行的条件。对比其他国家,我国这二十几年来的宏观经济环境是比较好的,但近期出现的通货膨胀的、人民币加速升值等不利因素还是存在的,金融监管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中央银行的市场化调控措施运用的越来越灵活,但还是要特别关注我国微观经济体对利率变动的承受能力。三大国有银行以及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上市进一步提高了微观经济体的市场化性质,以及加速了股市和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他们,单纯地要求他们从内部改革还不够,还必须有配套措施来辅助他们。5.1.1提高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水平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们的意见,只有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和银行监管充分有效并同时存在时,才可以迅速实现利率市场化。以此来看,宏观经济稳定和银行监管就形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两大关键要素,必须要深入去了解我国这两方面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根据前面分析,我国经济连续五年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宏观经济优势,对于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是特别有利的。如果没有宏观经济的稳定,谈利率市场化是没有意义的。我国的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最大的条件就是稳定的因素,乱的话发展就无从谈起。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与资金市场是关联的。我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是比较全面的,但还不够彻底,依然有许多市场化漏洞,比如还有许多地方保护主义,流动性不够强,垄断情况时而出现等,这些都不利于资金价格的市场化,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联合操纵等情况。公平竞争是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基础,而要保持公平的平台,政府的监管就非常重要。就像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利率市场化缺少不了政府对金融的宏观调控,只是政府不再直接调控利率,而是让市场来作为主导而已。这时的政府还是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间接调控,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和再贴现率等市场化手段间接影响利率水平。为了防止因利率波动而引起市场的动荡,防止出现恶意竞争或垄断行为,很有必要以谨慎的态度推进利率市场化,并严格制订一系列的有关的制度和标准。还有就是要学习西方科学的宏观调控方法。基准利率是其他利率水平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参照系,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建立这样一个以货币市场利率的参照系。世界上有许多比较著名的基准利率。英国有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LIBOR),这些拆款利率是英国银行家协会根据其选定的银行在伦敦市场报出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进行取样并平均计算成为基准利率。Libor已成为全球贷款方及债券发行人的普遍参考利率,是目前国际间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市场利率基准。在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最主要是指隔夜拆借利率。它不仅直接反映货币市场最短期的价格变化,是美国经济最敏感的利率,也是美联储的政策性利率指标。还有新加坡同业拆放利率(SIBOR)、纽约同业拆放利率(NIBOR)、香港同业拆放利率(HIBOR)等等。相对于这些国家,我国内部经济具有自身的特色,还需要能代表我国资金供需情况变动的基准利率,现在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也是央行在一直极力推进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现在关键的就是让它能真正成为我国的货币市场的资金供需情况和资本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参照系。当市场能普遍接受SHIBOR时,央行的调控也就更显得如鱼得水。5.1.2 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做足配套措施 无论是国企改革,还是股权分置改革成功的关键一条就是抓住了重点,并统筹兼顾和做足配套措施。利率市场化也需要这样的准备。按照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工作报告所要求,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重点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强化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进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建立创业板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深化保险业改革,积极扩大农业保险的范围,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依法严厉查处各种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从温总理的要求来看,我们在抓好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弱势经济体和市场相对比较小的资本市场,在我国比较突出的弱势经济体有:农村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而我国的内部动力恰恰可以从这两大经济体中爆发出来,为国家的和谐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我国有庞大的农村市场还没有开发好,还有许多有活力的民营企业需要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所以不论是利率市场化完成前还是后,这些经济体都需要政府的关注。同时,做足配套措施,与时俱进,要不断满足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完善金融市场,创造市场化的金融环境。要发挥利率的真正调控作用,还需要足够多的市场竞争。现在融资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占大头,资本市场规模比较小,因此,还需要大力支持股市和债市的扩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让国民能拥有更多的财富表现形式。与此同时,让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展开竞争的模式发展,提高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银行改革要求存款保险制度的跟进,不再使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负担,减小银行破产后形成的挤兑效应。金融改革,也要金融期货市场的跟进,在股指期货推出后,为各部门套期保值,规避利率风险,还需要建立利率期货市场。在全球化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市场能独立起来大发展,所以我们还必须要密切将利率和汇率结合起来分析,参考汇率放开后的治理经验,为利率市场化制定一定的措施。5.1.3 发展中小银行、信用评级和担保机构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市场供求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没有自由竞争的话,还是处于一些大银行垄断状况的话,利率市场化就达不到原本的目标,跟市场化不市场化没区别。因此,利率要完全实现市场化,特别需要充分的自由和竞争。现在很多部门都在引进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目标就是要引进充分的竞争和更多的监督,提高部门的效率和促进发展。而且我国的就业压力是很大的,农村还有那么多劳动力需要转移,如果许多密集型中小企业在融资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的话,发展的后劲可想而知。可以考虑发展中小银行、信用评级和担保机构,并开始放开更多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从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以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缺少不了信用评级和担保机构的作用。在利率区间受到管制的情况下,由于中小企业财务质量、经营风险存在的不确定性比较大,从信贷成本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倾向于向大中型企业发放贷款,特别是国有性质的企业。而利率放开后,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信用情况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中小企业过高的坏账率,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这时,信用评级和担保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既能银行拓宽了信贷空间和减少坏账,又能为我国各种性质的企业提供了公平的发展空间。6总结为了与世界经济接轨,按照国际公认的共同市场规则运行已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迫切需要,利率市场化是个大趋势,也是促使我国金融业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尽管如此,我国也要坚持自主性和可控性的原则,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不要屈从外国的催促,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审慎认真地考虑本国的经济体的承受力,为其提供应有的缓冲期和政策指导,待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监管制度成熟后松开利率。因此必须深入地了解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和现状。参照外国成功试点和建设必要政策环境,提前做好应付各种风险的准备。在借鉴外国经验的时候,着重分析我国金融行业的特点,现已满足什么条件,还缺少那些条件。从而明白其中难点和重点问题,难点是如何协调各方的利益,重点是创造适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致 谢大学四年转瞬即逝,有欢喜也有心酸,但让我一辈子都受益的是,她让我学到了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和如何工作的本领。蓦然回首,在我内心总有一种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在论文搁笔之际,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毛雅娟老师。本文从选题、资料搜集和修改、定稿无不倾注了老师的心血,她不但指导我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还教会了我如何去写作,如何去寻找哪些有用的资料,从而让我的写作有所改进。可以说,没有导师的细心指导,我很难把这篇论文完成好。在向导师请教问题的过程当中,毛雅娟老师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诲人不倦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向老师致以我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衷心感谢在我大学学习期间,邹帆老师、傅波老师、陈标金老师、刘仁和老师、满一兴老师、柳松老师、李惠老师、姜美善老师等所有授课老师给予的教育和帮助。感谢父母对我4年大学生涯的支持,他们含辛茹苦地养大了我,并且让我顺利地完成了美好的大学。还有就是要感谢一直支持和鼓励我的同学们,他们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一直都有给很好的建议。我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诲,父母的殷切希望以及同学们的美好祝愿,更不能忘记培养我的母校。我相信自己进入社会后一定能学到更多东西和发挥更多才能。今天,我以华农为荣,明天,华农将以我为荣! 参 考 文 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编辑部.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北京:新华出版社.1068-1078中国财政年鉴编纂委员.2005.中国财政年鉴.北京:中国财政年鉴出版社.336艾洪德等.2004.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刘利.2001.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张礼卿,李建军.2005.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103-120张其林.2007.A金融监管与利率市场化改革.时代经贸,558:114-115闻岳春,严谷军.2006.西方金融理论.北京:商务印书.249-265曹荣湘主编.2004.风险与金融安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61-92美爱德华肖.1988.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美罗纳德I.麦金农.1988.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卢骢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in ChinaZou Fuca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Abstract: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in China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step of market-oriented financial industry. As China continues to open up the capital market,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in China will be a focu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in China encountering in the course of the difficult and key issues. The difficult is how to coordinate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The focus is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in China, and in a targeted manner to the solution. Firstly,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in China becomes a trend of the background analysis, and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generally lead to the definition. This was followed by a description of some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view, and then raises interest rates in China and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strategy, Focuses on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micro-binding, final focus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 interest rate conditions.Chinas financial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the state-owned banks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ho are the mainstay of the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 全球生物医药技术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研究报告
- 重庆市南岸区选拔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烟草山西公司真题试卷及答案
- 2025建筑材料购销合同书范本
- 2025智能监控系统维护保养合同方案
-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专利分析2025年行业洞察白皮书
- 零碳园区建设教程、落地方案、隐形减碳机会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 2025灵活用工合同
- 湘少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小屁孩日记阅读课件
- 2025年新生儿误吸(呛奶)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构成设计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建设工程停工承包人费用计算标准T-YJXB-0001-2023知识解读
- 赵子龙课件教学课件
- 软件工程概论第三版课件
- 残损币兑换管理办法
- 2025北京顺义初三一模化学试卷
- 甲状腺癌的护理查房课件
- 毕业设计(论文)-三辊卷板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