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幻灯片)烟草调制培训.ppt_第1页
(参考幻灯片)烟草调制培训.ppt_第2页
(参考幻灯片)烟草调制培训.ppt_第3页
(参考幻灯片)烟草调制培训.ppt_第4页
(参考幻灯片)烟草调制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烟草调制培训,1,目录,绪论,烤烟调制技术,烟叶调制设备,烟叶成熟采收,2,绪论,烟叶调制的类型烟叶调制的意义烟叶调制的实质,3,烟叶调制的类型,根据调制方法的不同,烟草的基本类型有晒烟、晾烟、熏烟、烤烟四种。,晒烟,晾烟,熏烟,烤烟,黄花烟草,地方性晒烟,香料烟,深色晾烟,浅色晾烟,马里兰烟,地方性晾烟,雪茄包叶烟,晒红烟,晒黄烟,白肋烟,4,烟叶调制的类型,晒烟:指逐片采收的烟叶或带茎砍下的烟叶,先在无烈日直晒的条件下变黄,然后再置于烈日下晒干的一种烟草类型。,5,晒黄烟,6,烟叶调制的类型,晾烟:指逐片采收的烟叶或带茎整株、半整株采收的烟叶吊挂起来,暴露于非太阳光直射而通风的环境中,使烟叶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缓慢地完成颜色变化、化学成分转化和干燥,最终表现出其特有的风格特征。晾制需要具有庇荫结构的晾房。,7,雪茄烟晾制,8,烟叶调制的类型,熏烟:将整株收获的烟株连同烟叶挂在室内,点燃硬质木材或绿灌木丛枝,提供浓烈烟气,将烟叶熏干。技术关键是烟熏而非加热,干制过程是熏制而非烤制。早期的明火烤烟熏制时使用较高的温度,以后逐渐变为较低的温度烟熏。熏制过程分为无火、小火、大火三段,前期以烟熏为主,后期以加热为主。最少的类型,9,烟叶调制的类型,烤烟:指把田间成熟的新鲜烟叶采收后放置在特定的设备中,通过人为地控制温度、湿度、通风等工艺条件,使烟叶沿着人们需要的方向转化和干燥,最终形成卷烟工业所需原料的全部过程。最年轻且产量最多,10,烤烟,11,烟叶调制的意义,调制就是把田间生长达到一定程度的鲜烟叶收获后,放置在特定的设备内,施以必要的温湿度条件,保持一定的时间,使烟叶的变化达到人们所要求的程度,包括外观上最直观的颜色等质量指标和内在吸味特征。,12,烟叶调制的意义,调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意义。烟叶能不能用、出售等级的高低、内在香吃味及质量的优劣等指标最终是在这个阶段实现的,调制的好坏不但影响到烟农的经济收入,还决定着卷烟工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同等质量的鲜叶由于烘烤技术不同,烤后烟叶质量差异极大。烤青、挂灰、烤红等情况会造成烟叶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甚至不能使用,同时影响烟农的经济收入。有的烟叶由于气候、栽培管理等不当,造成鲜烟潜在质量较差,但通过适宜的调制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13,烟叶调制的实质,烟叶调制的实质是烟叶脱水干燥的物理过程和生物化学变化过程的统一。其核心是调制工艺的实施,即碳素和氮素代谢的程度及其与水分动态的协调性,必须向着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方向发展。按照烟叶内含物质(淀粉、蛋白质、叶绿素等)的转化规律,人为地控制温度和湿度,使烟叶变化朝着人们要求的方向进行(如烟叶的由绿变黄),当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终止其内部物质的转化(如烟叶的定色),使优良的品质固定下来,防止其变坏(如最后的烘干,又称干筋),最终烤出原烟。,14,烟叶调制的实质,调制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显露和发挥烟叶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质量潜势,从而烤熟、烤黄、烤香。烤黄的标志:多出上等烟,少出或不出各种含青烟、杂色烟、挂灰烟。烟叶调制的低标准。烤香的标志:烟叶的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有成熟所特有的香气烟叶调制的高标准。,15,烟叶调制设备,普通烤房密集烤房,16,普通烤房,按烤房通风方式将烤房分为密集烤房和普通烤房两大类。密集烤房、普通烤房根据流经烟叶的气流方向,可再分为气流上升式烤房和气流下降式烤房。,17,普通烤房,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烤烟烘烤设施简陋而分散,没有统一的规格和标准,以装烟容量400竿的中型烤房为标准烤房。7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烟叶种植单元变小,大、中型烤房逐渐被各式各样的小型烤房所替代,以装烟容量150200竿的烤房居多。90年代初,对小型烤房进行了规范研究,烟叶生产中普遍推行适于种植5亩、装烟叶容量150竿的烤房。,18,自然通风气流上升普通烤房,地洞,天窗,排湿口,南方烟区,19,天窗,温湿观察窗,北方烟区,20,火管,自然通风气流上升普通烤房,21,自然通风气流上升式普通烤房(上排湿)工作原理,天窗,火炉和火管铺设在烤房的底部,烟叶挂置在火管上方,火管受热后向烤房内散热,空气作为传热介质,自下而上运动,逐层通过烟叶进行热湿交换,开启天窗、地洞后,外界冷空气进入烤房内,湿热空气经天窗排出烤房。,22,自然通风气流上升式普通烤房密闭状态气流运动,地洞和天窗通常是全部关闭。由于烤房密闭不通风,火管附近的冷空气被火管加热后向上运动的速度比较缓慢,仅少量热空气透过烟层传热做功,大部分热空气在烟层以下空间旋转循环。热量的传导主要以热辐射形式进行气流运动速度慢,23,自然通风气流上升式普通烤房通风状态气流运动,烤房外冷空气自地洞进入烤房内,被火管加热后上升进入烟层,将热量传给烟叶并带走烟叶汽化的水分,其中一部分湿热气流继续穿过烟层,自天窗排至烤房外面。,24,自然通风气流上升式普通烤房通风状态气流运动,另一部分热空气将热量传递给烟叶后自身降温增湿变重,便逐渐由上升变为下降,成为逆流。逆流下降到一定高度时,被上升的热气流重新加热变轻,复而上升。这样就导致在烤房中部形成一个低温高湿区冷气团。底层烟叶处的环境温度最高,相对湿度最低;中层的温度最低,湿度最高;顶层的温湿度均居中。,25,自然通风气流下降式烤房的工作原理,烤房处于密闭状态,火管附近的冷空气被火管加热成热空气,在火管上空上升,遇到天花板后向烤房中部集中。然后向下蔓延进入烟层,加热烟叶,同时吸收烟叶汽化的水分,继续在烟层中下降,进一步降温吸湿以至下降到地面,经回风洞流回到火管底下重复上述运动。,26,自然通风气流下降式烤房的烤房处于通风状态,一部分下降到排湿地沟作用范围之内,便被吸入地沟,通过排气管排到房外;(外循环)另一部分下降到排湿沟作用范围之外,又通过回风洞回到火管处,重新被火管加热,与被加热的新鲜空气混合后一起上升。(内循环),27,密集烤房,密集烤房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琼森等人以减少烟叶烘烤人工投入、提高烤烟质量为目的,进行了密集烘烤(bulk-curing)实验研究,从而引发了烟叶烘烤技术的一场革命。1963年,河南省烟草甜菜工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密集烤房试验研究,并于19731974年设计出了第一代以煤为燃料、土木结构的密集烤房没有能大面积推广。,28,密集烤房,2004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实施了“烤烟适度规模种植配套烘烤设备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密集烤房的研究又一次形成热潮。2009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了国烟办综2009418号文件“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烤房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和密集烤房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版的通知”,规范了烤房设备招标采购行为,统一了密集烤房建设标准和规格,推广并排连体集群烤房建设,成为我国密集烤房建设史上的里程碑。,29,密集烤房由装烟室和供热室构成。,30,密集烤房构成,加热室,装烟室,31,风机,密集烤房主要设备包括加热设备、通风排湿设备、温湿度控制设备。,32,密集烤装烟密度为普通烤房的二倍以上,强制通风,热风循环,温湿度自动控制。,33,密集烤房工作原理,内循环:,外循环:,34,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35,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36,烟竿式密集烤房,37,烟夹式密集烤房,38,散叶式密集烤房,39,(一)规划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群组设计、并排建设。满足“统一烘烤、专业服务”的要求,并且密集烤房群或烘烤工场的建设要尽量节省占地面积。,密集烤房设施建设选址基本要求,40,(二)建造形式烤房建造形式要求并排连体,原则上5个一组,采用五连体结构,即共有墙体的一种密集烤房集连体建设方式。并排连体密集烤房有许多优点,最主要的优点是节省烤房建设用地和便于管理。,41,1.因地制宜,科学选址。烤房建造要与烟叶种植面积、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紧密结合,选择适宜的烤房集群规模。建造地点要求地势较高且平坦、避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2.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密集烤房群或烘烤工场服务半径原则上在平原5km以内,山区在3km以内,交通便利可以方便鲜烟叶运输、燃料运输。,(三)选址要求,42,3.建造地点要开阔根据当地实际合理规划烤房群数量,同时规划与功能相配套的附属设施,有足够的编烟、回潮和分级的空间。,43,4.电力资源充沛要有足够容量的三相交流电源,且供电平稳,距离较近,减少接电成本。如必须安装变压器,要对电力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减少投资成本及电能损失。,44,烘烤设备构成及基本功能,(一)加热设备加热设备是密集烘烤的核心设备,是为密集烘烤供应热能的关键设备。根据其换热器所用材料来分,可分为金属加热设备和非金属加热设备。我国密集烤房现用的加热设备主要以金属加热设备为主,非金属加热设备为辅。,45,金属加热设备是由分体设计加工的炉体和换热器两部分组成。,46,1.炉体:炉顶、炉壁、炉底三部分焊接而成。炉体内设置炉栅和耐火砖内衬。炉顶与炉壁、炉栅构成的空间为炉膛,炉栅和炉底之间的空间为灰坑。,炉顶,炉栅,炉栅,炉门,耐火砖内衬,炉底,炉壁,炉壁,47,在炉体一侧的下部开设有加煤口和出渣口,在炉门口两侧炉壁对称位置各设置一根二次进风管,用于在采用负压燃烧时向炉膛顶部空间补充氧气,促进高温挥发性成分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排放。,加煤口,出渣口,48,在炉顶左侧设置有换热器支撑架,用于固定换热器,在炉顶右侧开设有烟气管道,炉膛内的热烟气通过通道进入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支撑架,烟气通道,烟气通道,49,为了加强炉顶和烟气管道的散热和结构强度,在炉顶上表面均匀焊接有一定规格的散热片(翅片)。,炉顶翅片,50,由换热管、火箱和金属烟囱组成,安装于炉顶上部,通过火箱开口与炉体的烟气管道连通,是热交换的主体装置。,换热管,火箱,51,换热管圆形,外径133mm,共10根,总换热面积为9.73m2,按照3-3-4自上而下三层横列错位排列。其中下部7根翅片管,上部3根光管。,翅片管,52,在换热器上连接换热管两端的矩形体空腔称为火箱,火箱内腔为烟气通道,并设置有烟气隔板,烟气通过炉体的烟气管道进入换热器火箱后,在烟气隔板的阻挡下呈“s”形自下而上逐层流经三层换热管。,火箱,53,烟气通过换热管两端的火箱从下至上呈“S”形在层间流通。,54,(二)通风排湿设备,是保持空气在加热室和装烟室循环流动和实现烤房内外空气交换的设备。包括循环风机、冷风进风门、排湿百叶窗等配套执行器。,55,循环风机的风叶4片;风叶截面为机翼型,单个风叶与叶柄由铝合金整体铸成;在风机的风筒或其他零部件上,标有电机旋转方向或气流方向的指示牌。,56,2019/11/20,57,密集烤房配置的风机使用时按电源分单相、三相,按电机转速分单速、双速风机。,57,气流上升式烤房和气流下降式烤房风机安装位置相同,但风机风叶的安装角度不同。,58,冷风进风门,59,冷风进风门为长方形,框架内尺寸(转叶)800mm300mm;为加强结构和防止变形,固定转叶的框架采用25mm70mm1.5mm钢制方管制作。风门转叶采用冷轧钢标准板,转叶上冲压有加强筋以加强叶片强度。,60,排湿百叶窗,61,外框规格为400mm400mm,每个排湿百叶窗有8个叶片。排湿百叶窗的动作与进风门动作一致,当冷风进风门打开时,百叶窗打开,当冷风进风门关闭时,百叶窗关闭。,62,(三)温湿度控制设备,用于监测、显示和调控烟叶烘烤过程工艺条件的专用设备;包括温湿度控制仪、温湿度传感器和鼓风机。,63,温湿度控制仪是温湿度控制设备的核心,主要由机箱、主机、显示屏和配套连接线构成。其主要功能是检测、显示和处理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装烟室内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值,并根据设定的程序向进风门、鼓风机等执行器发出排湿、加热或稳温等操作指令,调节温湿度使其变化符合预先设定的烘烤工艺要求。,64,在显示框下侧面板上设置有8个功能按键,通过这些按键可对烘烤程序进行设置、修改、保存和启动。,65,显示屏显示内容,实时显示运行状态显示,66,应采用壁挂安装方式,挂置在加热室右侧墙邻近的隔热墙上。,67,为了防止执行器电源误插,在温湿度自控仪上对各执行器连接线的接线头进行了一对一设计。,68,温湿度传感器的基本配置,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