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1.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_第1页
高中政治1.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_第2页
高中政治1.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_第3页
高中政治1.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_第4页
高中政治1.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3.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判一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展开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因而本质上是错误的。()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因而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3.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探究点一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探究思考,上述人物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提示荀子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狄德罗的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恩格斯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审题审设问本题要求从所给观点中辨识能够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的选项。审材料材料主要说明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定选项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这是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气这种具体物质形态,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与气即意识与物质,认为“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这是客观唯心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历史发展的三,答案: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探究点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探究思考王守仁同朋友观花,一友指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答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1)王守仁与朱熹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派别?(2)上述两种观点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提示(1)王守仁强调心外无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朱熹把“理”看作世界万物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2)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承认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2】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A.B.C.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审题审设问本题要求分析材料所表明的哲学道理。审材料材料的有效信息有两层:一是世界上存在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二是这些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定选项“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说明这些人也是根据交通状况决定是否通过,体现了其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对材料分析正确,应入选;对材料分析错误,答案:B,1,2,3,4,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6,一、选择题1.(考查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朱熹认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这两种观点体现了的分歧。()A.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审读材料可知,王夫之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朱熹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因此,这两种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故答案选C项。答案:C,1,2,3,4,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6,当堂检测,2.(考查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中国古人认为天地“有容乃大”。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上述观点不足之处在于()A.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B.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C.没有看到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解析:“天地合而万物生焉”,意思是万物都是天地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见,这种观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故答案选D项。答案:D,1,2,3,4,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6,当堂检测,3.(考查点: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演进)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气者,理之依也人是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未有此气,已有此理A.B.C.D.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前后相继的三种基本形态。“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气者,理之依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人是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项组合符合题意,应入选。答案:D,1,2,3,4,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6,当堂检测,4.导学号37070007(考查点:主观唯心主义)从哲学流派看,下列观点与漫画中“送奶先生”相一致是()A.“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B.“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理在事先”C.“诚生于心,心生于气,气生于形。形者,有生之本”D.“世界是绝对理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解析:“送奶先生”以己度人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A项所属哲学流派与之相同。B、D两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均干肢不符。答案:A,1,2,3,4,5,6,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5.(考查点: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解析: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意义,故答案选C项。答案:C,1,2,3,4,6,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二、非选择题6.(考查点: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形态)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1,2,3,4,6,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当堂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