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他是谁?,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蜀相书愤,1、运用“知人论世”等方法探究诗歌的主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并背诵这两首诗。2、合作探究:比较赏析蜀相和书愤3、通过学习蜀相书愤两首诗,感受爱国诗人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目标,听朗读正字音分节奏定基调明意思,初读蜀相,伤感、叹惋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正字音,分节奏,定基调,biho柏森森空好音,感情基调?,1、节拍: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2、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平声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明意思,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韵译,学习书愤,解题,书:愤:,书写,愤懑,悲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这首诗围绕“愤”展开叙述议论抒情,请分点写出“愤”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愤:国土沦丧,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洲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战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了大散关。,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愤:朝廷昏聩,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书:年事已高、人生易老之情愤:壮志未酬,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书:建功立业之愿愤:报国无门,合作探究:比较赏析蜀相和书愤,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探究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合作探究的要求:立足于诗文,揣摩诗句,不做架空的分析。,知人论世,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他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在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之后,他的政治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同时感慨万千,一代蜀相诸葛亮有丰功伟绩,却也出师未捷身先死;自己要“致君尧舜上”,可是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只好寓居成都,壮志难酬。,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书愤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写下了这首诗。,A、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劳、济世雄才、报国忠忱。济世雄才天下计报国忠忱老臣心B、书愤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A、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痛苦。,2、抒发个人感情方面:,追慕、敬仰之情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丞相:不称“蜀相”,亲切。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柏森森: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同时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惋惜之情、壮志未酬之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是一个功业未竟的失败的英雄,往往悲剧的英雄故事更能引起人们的叹惋之情。怀才不遇的痛苦“三顾频烦天下计”,必先有君王的“三顾频烦”,才能有老臣的“两朝开济”,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B、书愤中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首联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愤:国土沦丧颔联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愤:朝廷昏聩颈联书:年事已高、人生易老之情愤:壮志未酬尾联书:建功立业之愿愤:报国无门,A、蜀相借景抒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融情于景中。体会“自”“空”的表达效果:参考:“自”“空”,这两个字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景物的特殊感受:春色固然美好,祠庙却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地来拜谒,难道武侯被人遗忘了吗?草色越青,鸟音越美,这种感受越强烈。五百年了,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大有英雄不再的伤感。融情于景,贴切自然。,3、在表现手法上,B、书愤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用典、对比。借古人自况,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这句在表现手法上叫用典明志。昔日的浩气壮举与今日的年迈衰颓对比。诸葛亮的积极进取和当今权臣的苟且误国对比。,1.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2.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书愤以典明志、借古讽今+对比手法(两个对比)3.作品风格:杜甫沉郁顿挫(一三两联景仰、二四两联叹惋)陆游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不同点:,合作探究:比较赏析蜀相和书愤,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找出两首诗的共同之处。相同点:,(1)背景经历:动乱年代;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3)都体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拓展延伸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内核,对两首诗不同之处进行了深刻解读,同时也不难发现,不管是杜甫壮志难酬的感慨,还是陆游沙场杀敌的豪迈,从他们俩身上,我们都读到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古往今来,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爱国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爱国诗人由此也彰显着他们高尚的品格。那么这种凝结在爱国诗人身上的品格的内核是什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职专业开设管理办法
- 优化停车服务管理办法
- 临时便民摊点管理办法
- 保密设备安装管理办法
- 乡镇工作补贴管理办法
- 企业人员身份管理办法
- 代管经费收支管理办法
- 公务举报投诉管理办法
- 乡镇公路维护管理办法
- 信件快递收发管理办法
- 门面运营规划方案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级)考试真题卷详解与解析含答案
- 2025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职业暴露知识培训课件
- 实验室安全 培训
- 2025年日历表全年(打印版)完整清新每月一张
- 高校毕业证编号编制规则
- 极致物业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
- 餐厨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特许经营权招标文件
- 工段、班组BPD培训指导通用PPT课件
-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6篇.doc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