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古诗文质量分析及下一阶段教学建议.ppt_第1页
大题古诗文质量分析及下一阶段教学建议.ppt_第2页
大题古诗文质量分析及下一阶段教学建议.ppt_第3页
大题古诗文质量分析及下一阶段教学建议.ppt_第4页
大题古诗文质量分析及下一阶段教学建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省质检第一大题古诗文质量分析及下一阶段教学建议,总体情况,稳中有变趋于平稳试题难度适中能体现2010年大纲、考试说明精神题干设置指向较为清楚有利于考生答题全市平均:名句名篇4.96文言阅读9.74古代诗歌阅读2.97,分析一名句名篇默写部分,整体分析都在考试说明规定的18篇范围之内新增加的五篇背诵篇目应引起重视,这次省检考查了2篇李清照声声慢、王勃滕王阁序得满分占50%,得5分占23考生在这方面掌握较为扎实应继续巩固大多数考生书写较为清楚、规范,存在的问题,主要错误:(1)错、漏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珮)(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名)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遣)(事)(2)串写、未写、语序颠倒、汉字结构弄错等现象(3)字迹潦草也较为严重(乎-手),应对措施,本题属高考语文卷抢分题,因此要多家训练(1)抓关键字(重点的又易错易混的字)如: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重视生僻字难写字,确保书写正确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重视同音字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反)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忧),(4)联系具体语境古诗歌的背诵与默写,要关注名句,更要注意这类句子在具体语境中关系,不可孤立应付。既要动口动手又要动脑。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5)注意语句内部语序如:(2010年省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田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长天共秋水一色)。,分析二文言文阅读,整体分析今年省检仍然选用古代人物传记散文来考查文本选文选自清末光绪年间山西九品巡检官著名廉吏暴方子传,暴方子为官清廉,一心为百姓做事,经常用微薄的俸禄接济当地的穷人,后因反映民意得罪了上司,蒙冤被革职,随后全家竟穷得无米下锅,山西百姓敬佩暴方子的廉洁品格、感激他的平日恩惠,便自发捐米捐柴,冒雪送到他租住的寓所,一时传为佳话。现在在暴方子纪念馆留下“世上穷官谁与比,罢官不见炊烟起”、“勤政爱民弘正气,扬清激浊倡廉风”等后人留下赞誉名联。选文体现了廉政教育思想,符合社会发展与民意,文本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体现了高考命题思想,即“关注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具有时代气息”。,2.文本主题明确,题旨分明,层次清楚,语言朴素,对学生理解文本障碍不大,体现大纲及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难度总体适中,既有考察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具一定灵活度,区分度较好,体现命题人文关怀精神,从文言阅读阅卷统计的标准差是2.85,也体现这一点。3与去年高考比较本题总分不变,依旧是满分15分,选择题由原来的6分改为9分,增加一道文本人物评价信息筛选题,文言语句翻译由原来9分改为6分。应该说降低了难度,增加了考生的信心。,存在的问题,1从考生答题结果来看,总体上还是体现了考生对文言文理解掌握情况的,文言阅读平均分9.74分,总体情况较好。选择题完成较好,大部分考生可以得到6分或9分,但文言译题得分不很理想,得分率在3分左右,相当多的考生对第一小题的“尔”、第二小题的“坐”意义判断偏差或曲解,对文本上下文语境关系连接忽视,是造成这次文言文翻译失分的关键。说明考生平时对课内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识记与理解不到位、不熟练。2文言文翻译脱离文本,不注重译句需翻译的词与具体文本语境的关系,随心所欲,想怎么打就怎么答,曲解了文意。,3文言文翻译语言表达不过关,出现表达不符合逻辑,甚至闹笑话。4文言文翻译表达出现的错别字较多,如“谋化(划)”、“坐(做)官”、“弹刻(劾)”等。5文字书写潦草不清,应付了事。,应对措施,1强化文本阅读训练,以提升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2回归课本,引导学生做好重点文言古今异义词、假借字、一词多义词、特殊句式的梳理与总结。3强化重点实虚词的训练力度,建议以高考类型的文言文本为载体进行训练、讲评,加强语境训练。4注重文言翻译技巧、表达技巧指导。注意关注译句中语法知识的辨别与判断。5关注临场应试技巧指导,克服不必要的主观失分。,分析三古代诗歌阅读,整体分析一、2010年大纲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004-2009福建高考诗歌阅读,2004年秋夜(朱淑真)问: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考查鉴赏诗题形象的能力。侧重考查诗歌的“意境”。试题指的是如何来营造意境的。也就是说要回答诗人用来表现意境的手法和技巧。),2005年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问:(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考查诗歌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诗情则采用用语比较),2006年端居(李商隐),问: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考查“练字”及表现手法),2007年武夷山中【(宋)谢枋得】,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内容的能力。)(要求结合注解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景与情的关系,通过对景与情的解析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008年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问: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直接要求考生从“表现手法”来简述诗中所蕴含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009年江行(宋严羽),问: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仔细,导致答题方向偏差。2.景与情的关系理解不到位,导致诗人情感表述模糊不清。3.表现手法忽略或者错误,导致失分。4.简单地对诗句加以翻译草草了事,或者生搬硬套贴标签。,应对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