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D,B,3下列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玉盘珍羞直万钱B到乡翻似烂柯人C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D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A,只,只是,转折连词,渡,接济,救济,什么,哪里,安全,名词作动词,争春,形容词作名词,老朋友,6用自己的话描述下列诗句所表现的情景。(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_(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_,想要渡过黄河,可坚冰堵塞了河川,冻住了渡口,因此无法渡过黄河;想要登上太行山,但漫天大雪覆盖了太行山,埋没了山路,因此无法攀登太行山。,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入睡的人。,7根据提示默写。(1)2017年6月30日,习近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时指出:我们要以“_,_”(请用李白的行路难中的诗句填写)的信心,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恒心,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更大成就。(2)(泰州中考)古人常在诗词中以“剑”抒怀。李白被赐金还山后,在行路难中用“_,_”抒发了自己感叹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辛弃疾隐居乡间时,在破阵子中用“_,_”抒发了自己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3)(广安中考)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两句诗恰好表达了这种观点。(4)(眉山中考)任何事都不可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写“_,_”。(只写三句中的前两句)(5)(南通中考)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甲】行路难(其一)李白【乙】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释】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8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_9“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这里有什么用意?_,“停”“投”“拔”“顾”等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的苦闷、压抑,感情的激荡变化。,运用典故或借典故抒情言志。表达了作者坚信自己会被朝廷重用。,10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_11【乙】诗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_,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思想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表达作者被流放后的愤懑痛苦,对家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关切、对往事的回忆、对朝廷的眷恋。,12【乙】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_13指出这两首诗所抒发感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_,想象(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借想象中梅花纷纷飘落的景象表达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相同点:【甲】诗含有不被重用、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愤懑之情;【乙】诗表达作者被流放后的愤懑、痛苦。不同点:【甲】诗还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仍希望得到重用,仍坚信自己的抱负一定会实现的乐观、豪迈情怀。【乙】诗饱含的感情还有对家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关切、对往事的回忆、对朝廷的眷恋。,(二)【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乙】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14【甲】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5白居易称赞【甲】诗的颈联“神妙”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体,景、情、理结合,请你任选角度对此联进行赏析。_,“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示例一:用“沉舟”和“病树”比喻遭贬谪的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告诉我们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16【乙】诗的首句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_17【乙】诗“垂死病中惊坐起”中“惊坐起”是篇中妙笔,请简要分析。_,首句诗描绘出一幅夜已深,灯已残,光线昏暗,影子摇晃不定的凄凉黯淡画面。,“惊坐起”是写诗人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之后,重病之中居然坐起来的神情举止,突出了消息的惊人、闻者的震动和心情的悲痛。,18刘禹锡、元稹与白居易友情极深,他们都曾受到权贵打击,被迫离京。结合【甲】【乙】两诗,说说元稹与刘禹锡在面对挫折时有什么不同的人生态度。_,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揭示了事物新陈代谢的规律,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明自己对前途的信心。元稹则用简练生动的语言,通过“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寒窗”等一系列的凄凉景象的描写和气氛的烘托,表现了诗人对白居易被贬一事的愤懑,抒写了诗人心中的万般怨苦。,(三)【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乙】画堂春寄子由苏轼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注释】这首词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湖”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19【甲】词中词人把“天”“月”都人格化的目的是什么?_20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创设了一个神话般的美好境界,这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生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也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作者由伤感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阐明了人生与事物不能十全十美的哲理。,21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22【乙】词上片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请分析其好处。_,这句词的意思是: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苏轼笔下的景物有静态的,如“晚湖净鉴新磨”,写出了风平浪静后,湖面明净,像刚刚新磨过的镜子一样明亮照人。也有动态的,如“花飞”“麦摇波”“飞棹”等都富有动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自在、轻盈的美的境界,烘托出苏轼、苏辙二人曾游湖时欢快、悠闲的心情。,23画堂春寄子由中的“归去奈愁何”与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都有“归去”一词,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_,“归去奈愁何”中的“归去”表达了苏轼与弟弟团聚的渴望,对常年在外漂泊的苏轼来说,兄弟俩曾经的相聚时一段美好的回忆,是一种真实的期待;“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去”是苏轼幻想回到月宫(天上)去,对于政治上失意的苏轼来说,月亮是纯净、美好的象征,是他的精神家园。,24仿照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_:_,_。你能_:_,_。,欣赏花的姿容,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灿烂盛开,体悟人的情怀,有的乐观豪迈,有的苦闷悲愤,25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松间鸣好鸟鸟鸣山更幽泉和万籁声风定花犹落窗外见南山(1)上联:_;下联:_;(2)上联:_;下联:_。,2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如图是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会徽。,【材料二】在唐诗宋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如:诗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诗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材料三】学校开展了初中生古诗词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活动,以下是选出的一份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答卷:A你积累古诗词的原因是什么?答:为了应付考试。B你背诵积累古诗词的效果怎样?答:会背但不知道它的意思。C你是否经常摘抄主动积累古诗词名句?答:在老师提醒下积累。,D在解答古诗词赏析过程中你遇到怎样的困难?答:理解题意。E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积累诵读古诗词?答:老师要求。(1)结合材料一、二,写出“中国诗词大会”会徽的构图要素(除文字以外)及寓意。_,(1)构图要素:图的上方是一轮圆月,下方是一片海洋;圆月中左边是一书卷(书轴),右边是月牙、祥云及一方印章。寓意:中国诗词如海洋浩瀚无边(博大精深),神奇奥妙;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体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