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1.联系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难点)2.能够运用示意图,解决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的相关问题。(难点)3.结合图文资料,运用整体性的有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重点)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2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整体性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协调一致。(2)环境要素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1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1)作用(2)例析海洋与大气之间势能的传输与交换2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1)作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2)实例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吸收释放制造或消耗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氧气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氧气二氧化碳消耗有机物质植物的产生使某些矿质元素在四大圈层间运动地理环境中的水循环、碳循环等物质运动。1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征,整体性是绝对的,差异性是相对的。( )提示:差异性是绝对的,整体性是相对的。2阳光不属于地理环境要素。( )提示:阳光是太阳辐射的重要表现形式,不断为地球提供能量,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3生物循环把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提示:生物循环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故能把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 )提示:诗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关系。5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受下面的哪一个要素影响最大()A地形B气候C植被 D土壤C植被破坏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原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这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也是“蝴蝶效应”的最初来源。该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问题1(综合思维)“蝴蝶效应”同时也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哪种特性?提示: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问题2(区域认知)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提示: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河道淤积,从而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易发生洪涝灾害;还能使下游地区地下水位抬升,容易产生土壤盐碱化。归纳总结 1整体性的含义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以及人类活动各要素通过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其含义可用下图所示来理解: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例如,撒哈拉沙漠各要素的关系。(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即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例如,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区域。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1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回答(1)(2)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AaBbCcDd(2)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Aa Bb Cc Dd(1)A(2)B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而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气候密切相关。松花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而珠江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两条河流由于气候不同,水文特征不同。第(2)题,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主要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中箭头b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问题1(综合思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地理环境哪些圈层之间的物质运动?提示:生物圈与岩石圈。问题2(综合思维)在生物循环过程中是如何实现能量交换的。提示: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再通过食物链将能量传递给动物,生物体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将化学能转换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去。归纳总结 1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1)能量来源:四大圈层所交换、传输能量的来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重力能以及地球内部的热能等。(2)具体表现2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1)光合作用与物质运动(2)呼吸作用与物质运动 (3)分解作用与物质运动2下图为地球各圈层间的水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 B下渗C降水 D径流(2)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生长参与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C地壳物质循环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1)C(2)D第(1)题,水分由大气圈进入水圈,表示水循环中的大气降水环节。第(2)题,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和生物生长无关;水循环发生在各大圈层之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将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参与了海陆间的水循环。(教师独具)读热带雨林景观图,回答12题。1图中包含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大气土壤生物民居ABC D2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是在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统一变化形成的。下列关于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要素之间只进行着物质交换,没有进行能量循环B各要素之间只进行着能量循环,没有进行物质交换C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D各要素之间没有平衡的功能1D2.C第1题,民居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属于人文地理环境要素,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第2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整体的地理环境。下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的交换和传输。读图,回答35题。3地表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圈层间的_来实现。()A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B物质相互转化C能量传输D物质运动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图中_和_之间的相互作用。()A大气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C水圈大气圈 D水圈岩石圈5在地球四大圈层中,由其他三个圈层相互作用而形成,反过来又对其他三个圈层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的是()A大气圈 B水圈C岩石圈 D生物圈3A4.B5.D第3题,地表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第4题,花属于生物圈,泥属于岩石圈,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物圈与岩石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第5题,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其范围是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下部和水圈的全部。生物圈是其他三个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又对其他三个圈层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独具)教材P6465活动1秘鲁西海岸海域由于盛行东南信风,海水由东向西运动,从而形成水平方向的补偿流秘鲁寒流和垂直方向的上升流,这样就将深层营养物质(磷酸盐类)带到了海水表层,浮游生物迅速繁衍,大量鱼类来此觅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脑停在课件页面不动
- qms考试题及答案
- 电网基建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电缆知识基础培训课件
- 电线电缆标准培训课件
- 管线保护专项方案
- 【ABeam】2025中国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趋势与应对报告
- 北京一模考试美术试题及答案
- 北京初二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 北电实验班分班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化学必修二1.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上册学期教学计划
- 202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化工厂产品品质管理制度
- 2024-2030年中国钢纤维混凝土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物理真题(解析版)
- 教堂12项管理制度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1卷(答案版)
- 《汽车线控底盘装调与检修》课件全套劳动任务1-16线控加速系统踏板装调与检修-线控底盘参数调节与综合测试
- 踝关节骨折护理
- 华为视觉识别规范手册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