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线路,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江苏省金湖中等专业学校沈萍,教学设计,复习回顾,当VBE大于三极管门坎电压时(硅管约0.5V,锗管约0.2V),三极管开始导通。随后IB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时,VBE变化很小,近似一个常数,此时VBE值称为发射结正向压降或导通电压值,硅管为0.7V,锗管约为0.3V。,VBE与IB成非线性关系,A,输入特性曲线,新知引入,在电路维修和故障分析中,常常要根据测量的电压,判定三极管是否正常工作,判定是三极管坏了还是电路其他元件坏了。就很有必要掌握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及特点。,B,讲授新知,三极管的输出特性:IB为一定值,VCE和IC之间的相应数量关系,可用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表示。,以共射电路为例:,C,IC/mA,输出特性曲线族图,IB一定,VCE和IC对应的数据:,1截止区,IB=0,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电流特点:IB=0,IC=ICEO0,ICEO为穿透电流。偏置条件:发射结反偏或零偏,集电结反偏。,截止状态,以NPN管为例:,VBE0,VBC0,VCEVBE,ICEO,VBE,VBC,VCE,2饱和区,VCE=VCES,VCES称为饱和压降,硅管约0.3V,锗管约为0.1V,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电流特点:IC不随IB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偏置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饱和状态,VBE0,VBC0,VCEVBE,以NPN管为例:,VBE,VBC,VCE,3放大区,放大状态,电流特点:IC受IB控制而变化,IC=IB,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恒流特性:IB一定,IC不随VCE而变化,即IC恒定。偏置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以NPN管为例:,VBE0,VBC0,VCEVBE,VBE,VBC,VCE,总结:三极管工作状态由偏置情况决定,C拓展新知:,1判别三极管的工作状态,NPN为硅管,PNP为锗管。,截止,放大,饱和,截止,放大,饱和,2.工作人员在检修某放大电路时,在无图纸又无管子型号标志的情况下,他利用测电位的办法,在图中测出“1”端对地为-6.2V,“2”端对地为-6V,“3”端对地为-9V,从而定出了管脚所属的电极和管子的类型(PNP或NPN),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PNP锗管,“1”为B,“2”为E,“3”为C,想一想:1.在截止状态下,IB能控制IC吗?三极管CE间等效电阻是大还是小?相当于C、E断开吗?2.在饱和状态下,IB能控制IC吗?三极管的CE间等效电阻是大还是小?相当于C、E怎么样?3.在放大状态下,IB能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咖啡智能化管理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美术与设计灵感库与教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冷冻牙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业生产数据分析与预测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法律园艺设计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动物油脂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广播媒体融合与虚拟偶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专利布局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年文化科技融合在数字博物馆虚拟展示中的应用模式与发展前景报告
- 2025年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在工业用地中的应用效果与成本效益分析报告
- 急性左心衰抢救流程图片
- 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查房
-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解读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系列(人教版)
- 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 内科医患沟通培训课件
-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7.2《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网御星云网闸技术宝典
- 《高等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交通管理与控制3平面交叉口管理课件
- 医学自我口腔保健方法-预防口腔医学课程教学
- 一、问题解决型课题QC小组成果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