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求职谨防中招范文 亲历:求职未果掏钱还遭恐吓 利用人们求职心切的心理以各种名目诱骗求职者掏钱是骗子公司最常用的伎俩之一刘先生不久前就中了这类骗子公司的“招” 刘先生是南昌理工学院一名大专毕业生说起不久前上当受骗的经历刘先生至今还怒气难平 今年6月底刘先生与同学一起来上海求职寻寻寻觅觅中数月已过他和同学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不免焦急一日刘先生看到一则招聘广告称某某公司招聘“计算机操作员”看上去门槛不高而且还特别注明“包食宿”刘先生和他的同学欣然前往到达目的地后负责接待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员”表示应聘要录入个人信息需要交10元钱“填好资料才能跟经理面谈”刘先生没有多想便交了钱领到一张信息表后填写了个人信息随后刘先生等便坐着等待“经理”面试在等待的过程中该公司的接待电话一直十分繁忙应聘咨询电话相当多新来的应聘者也是络绎不绝每个人都像刘先生一样交了10元钱填表后等待面试 良久轮到刘先生面试面试者也是一位女性基本没问什么问题拿着刘先生的个人信息说“你的条件不错但目前还不能满足公司的要求要上岗必须先通过培训”她同时表示培训和考试需要先交300元一旦录用后将每天返还50元并称“考试通过后就能上岗”刘先生虽有些疑惑但听对方信誓旦旦所说的一切似乎也在理而且那么多人跟自己一起应聘自己不交的话就等于失去了机会便掏出口袋里仅有的100元交给了对方表示下次来培训的时候再补齐200元随后刘先生还签订了一份书面的所谓“合同” 在回去的路上刘先生和同学结识了两位同样来该公司应聘的求职者大家把各自的经历一说发现每个人情况都一样连“经理”说的话都一模一样刘先生和同学这时才感觉不妙 越想越不对劲的刘先生想要回自己交的100元便致电该公司交涉接电话的人表示“这是你自己同意的我们已经签过合同了你自己不想做了就是违约钱不退的”刘先生当即表示要向有关部分投诉对方依旧不肯退钱几次打电话过去交涉后对方竟然恐吓刘先生:“继续纠缠不清的话我们晚上去找你!” 刘先生此时在沪求职已有数月生活费所剩无几又上当受骗十分气愤 剖析:骗子公司设置“连环套” 先交信息费后交培训费培训后才能上岗这是骗子公司的惯用伎俩拆解刘先生与其同学上当受骗的经历不难看出骗子公司设下的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圈套为了制造“”的招聘场景使求职者放松警惕骗子公司可谓煞费苦心 圈套一:允诺“高薪”“包食宿” 骗子公司通过各种渠道投放的假招聘广告中无一例外地突出“招聘人数多”、“高薪诚聘”、“包食宿”、“一经录用待遇从优”等字眼而对职位的具体职责描述和要求一笔带过给人感觉招聘单位似乎门槛不高只要能进去轻轻松松就能拿高薪特别是一些外地初次来沪的求职者因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求职心切看到类似的广告便十分动心以为是个好机会兴冲冲地赶过去岂料这就是受骗上当的第一步 圈套二:造足声势公司正规竞争激烈 因为骗子公司允诺条件优厚心动的求职者不少接下来骗子公司要做的便是造足声势据刘先生当时进入这家公司时看到有前台有漂亮的办公桌还放置了好几台电脑觉得这家公司的环境还不错给人感觉挺正规的;另外接待电话一直来电不断还不时有新的应聘者加入现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竞争的氛围很多人一开始可能还存有戒心进门一看“这么多人来应聘总不至于都上当吧”便放松警惕一头扎进了圈套之中 圈套三:编造“合理”理由先从小钱收起 骗子公司骗钱往往从小钱开始接待人员那儿一般会放置一台电脑、一沓子个人信息表你过去应聘时接待人员会拿出一张表并表示“公司要按照统一的格式录入你的资料并打印填好资料才能跟经理面谈请交10元钱”求职者觉得这个理由挺合情合理的再说10块20块钱也不多而且每个人都交不只自己一个这就是掏钱的开始 圈套四:先培训或买产品交钱后签“合同” 正如刘先生的经历一样随后的伎俩是一位经理模样的人表示你的条件不错公司考虑录用但必须先通过公司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还有的公司是先购买一些产品倘若你能够在1周(或3天等)之内将产品销售出去就表明你过关了等等为了蒙骗应聘者同时也为了避免纠纷骗子公司会事先准备一份“合同”要求应聘者签订一旦签了合同就等于认可了先培训后上岗或先买产品销售出去后才能上岗等到应聘者发现所谓的培训考试根本是骗局或是花高价买来的产品不值钱而且根本无法推销出去时骗子公司就会拿出那份“合同”声明是应聘者违约或不符合要求应聘者只好一肚子苦水往下咽还有的应聘者甚至到最后还不知道是中了圈套以为自己是被“淘汰”的 招聘会上也有骗局 本报讯招聘会仍是大多数求职者青睐的传统求职途径但其中也有骗局存在在求职高峰期上海人才中介行业协会接到不少求职者的投诉归纳起来以下两个问题最为集中: 一是招聘会名不副实譬如政府明确规定招聘会进入但目前的招聘会市场仍存在变相收费的现象还有的现场情形与主办方的宣传内容相去甚远如每年都举办的应届毕业生双选会上招聘企业经常在展板上写道:“应聘者需具有两年或以上工作经验”有的企业甚至直接写明:“本公司不招收应届毕业生”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是企业名为招聘实为作秀有些企业将招聘会作为宣传企业形象的一个秀场所谓的招聘只是企业进行宣传的一种手段在一些招聘会上有的企业租下多个展台进行精美的布置工作人员对企业进行热情的宣传发放企业宣传资料声势如此浩大自然吸引众多求职者而对于求职者最关心的招聘信息要么含糊回答要么绝口不提收到的简历虽多但在招聘会后真正回复求职者的却很少 警惕:3类典型陷阱要提防 骗子公司唯一目的就是骗钱但所使用的招数各有不同比较典型的骗局有以下3种: 1.先培训或推销产品后上岗 和文中刘先生的受骗经历一样一些公司在招聘时告诉求职者得先培训培训合格拿到证书后才能上岗而求职者交了培训费、考试费、证书费等种种费用经过了几天像模像样的培训、参加完考试后就陷入了漫长的等待过了一段时间求职者致电公司询问可能被告知“很遗憾考试未通过不能上岗”或电话根本打不通公司不知去向还有一些求职者拿到了所谓的从业资格证却发现不但无岗位可上而且证书根本就是伪造的或是早已废弃的证书这类骗子公司通常会与一些培训机构联手双方各取其利 推销产品的也是如此先让应聘者高价买下一件产品而这种产品根本没有市场无法推销出去最后便宣布该应聘者不符合要求与“先培训”一样如果应聘者中途反悔公司便拿出签好的协议声称是应聘者一方违约不予退钱 2.巧立名目收取信息费、押金、上岗费 一些单位利用求职者不懂相关规定的弱点在招聘中以“按有关规定”名义收取信息费、资料费、押金、服装费、上岗费等捞一笔钱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比如应聘登记要收信息费上岗先要交押金市劳动监察部门就曾接到这样的投诉:某电脑配送公司招聘了几十名汽车司机、送货员、业务员到了上班那天这些人发现公司大门紧锁当初应聘时招聘经理说因为经常要给外地客户送电脑以及电脑配件每个员工需缴纳2500元的风险抵押金因为公司表面看上去还挺正规、颇有实力这些人未加怀疑就交了钱公司还开了收据并和他们一一签订了为期1年的用工合同谁知按规定日期去上班公司却不翼而飞经工商部门认定这家公司根本未注册 一般来说以这类名义收取的费用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由于数额不大求职者发现上当后觉得只是吃了一点小亏也就算了反倒给不法机构找到了容身之地 3.黑中介以介绍工作为名收取费用 假扮招聘的多假扮职介的更多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明目张胆收取费用然后不介绍工作就逃之夭夭的黑中介、黑职介为数不少这类机构往往集中在外来求职者相对比较集中的城郊结合地区临时租用一个场所放置一部电话摆上几把桌椅再张贴几张“招工信息”就开始收钱收取的费用少则2030元多则300400元收了费用往往告知应聘者“两周内电话通知面试”结果应聘者等来的是杳无音讯待过去询问时早已是人去楼空 就目前相关部门查处的情况来看非法职介常常打着咨询公司、顾问公司等旗号以“直聘”、“非中介”等名义来诱使求职者上套或采取“会员制”等看似十分专业的手段来骗取求职者信任诱其上当另外一些非法机构还可能与用人单位“搭档”合伙用虚假、过期的信息蒙骗求职者 提醒:应聘“两大原则”和“三项注意” 上海市公安部门、劳动监察部门以及人事部门提醒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要提高警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在招聘时不得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钱财各种在招聘过程中收取费用的行为均属违法 记者在对相关部门的采访中了解到求职者尤其是初来乍到的外地求职者在应聘中要把握“两大原则”和“三项注意”谨防受骗上当 “两大原则” 原则一:应聘过程中不缴纳任何费用 但凡招聘都有成本但真正招人的正规公司不可能把招聘的成本转嫁到应聘者身上更不可能通过招聘来牟利或销售商品因此凡是在应聘时碰到公司要收费的这些公司多半有“猫腻”不管对方理由即便对方表示可以出具发票、收据求职者也千万不能交钱最好停止应聘 到人才中介或职业介绍机构求职时要特别留意该单位的资质要到经劳动部门或人事部门批准的正规机构求职这些机构往往“明码标价”服务流程相对规范且收取费用后会开具正式发票 原则二:不随便签字 当招聘方拿出协议或合同要求签字时千万要多长个心眼仔细阅读内容并细细斟酌特别是当遇到以推广、促销产品为名的民事协议时千万不要签 “三项注意” 注意一:考察招聘信息的性 要留意考察招聘信息的性无论是报纸还是网络信息尤其要对张贴在电线杆、墙面、书报栏等地的各种“豆腐块”招聘广告、长期出现的小广告多打个问号 骗子公司或黑职介张贴的假招聘广告通常有以下特征:允诺高薪或“包食宿”;待遇好但职位不高应聘条件也不高措辞模糊;招聘人数多动辄几十上百人;职位之间互相没有任何联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注意二:留意单位地点、营业场所 在到单位面试或到中介机构求职时特别要留意单位地点和营业场所的状况正规的单位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若面试地点放在临时租借的民房或者小宾馆或是现场十分简陋几乎就是“一间门面一部电话几把椅子”要格外提高警惕 注意三:注意工作人员的形迹 在应聘过程中应聘者常常觉得招聘人员高人一等怕得罪对方因此不敢提出疑问不敢与招聘人员平等沟通这也是导致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在应聘过程中留心观察工作人员的形迹像上文中的刘先生碰到的所谓“经理”没有任何专业素养面试只谈收钱工作日有人穿着大裤头这种也多半是问题公司 维权:相关法律法规不能不知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是维护自身权益的第一步也是求职过程中的第一堂必修课 用人单位招工时些行为是被禁止的 1、提供虚假招聘信息; 2、招用童工和无合法证件的人员; 3、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 4、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 5、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 6、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7、以性别、民族、种族、宗教信仰为由拒绝录用或提高录用标准(国家规定不适合从事的工种和岗位除外) 职业介绍机构在职业介绍活动中应当遵守些规定 职业介绍机构应当明示合法证照、批准证书、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监督机关名称和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师能力考核试题(附含答案)
- 摄影艺术与技法课件
- 摄影基本知识培训心得
- 软件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 2025终止合同通知书
- 2025企业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农业用地流转合同签订方式
- 搭配的学问课件
- 2025年9月版用工合同(合作协议书)范本(可规避风险)
- 澳门入籍面试题研究报告:不同行业背景下的职业素养考察
- 三视图及尺寸标注课件
- 东芝空调用户使用手册
- BVI公司法全文(英文版)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 众辰变频器说明书3400
- 《世说新语》乘船 完整版课件
-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记录表(周)以及详细记录
-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 煤矿地质基础知识课件
- 检验科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西安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