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提纲(语文版) 莲山课 件 k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提纲(语文版) 第五单元 第 17 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一、字音 柑橘( j)萎( wi)谢花瓣( bn)悠( yu)长三棱( ln)镜灼( zhu)伤蜜腺( xin)分泌( m)并蒂( d)蒲( p)班克花卉( hu)花冠( un)花萼( )褪( tu)色充沛( pi)裸( lu)子植物 二、词语解释万紫千红:这里形容花的颜色丰富。 三、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浙江宁海人。 四、文章主旨 本文以花朵呈现万紫千红为重点,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种花色的成因,科学地说明了花的色彩由于他们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们的作用的结果。 五、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 1)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并由此提出 “ 花儿为2 / 8 什么这样红 ” 的问题。 第二部分( 2-10)具体说明花儿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第一层( 2-7)说明花儿呈现红色是由它内部的种种条件和因素决定的,而首要的因素是 “ 物质基础 ” 。 第二层( 8-10)说明花儿呈现红色的外在原因。 第三层( 11-12)概括 “ 花儿为 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 。 六、写作特色 1.以歌曲名为题,以问为题,以题贯穿全文。 2.文章的结构严谨,采用了多种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A、从现象到本质:现象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本质 造成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B、从主到次,从内到外:介绍花朵呈现红色的六方面原因时,从 “ 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 到 “ 还需要 ” 、 “ 还有 ” 等相对次要的原因:从花朵自身条件(物质基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到外部的因素(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时间顺序:例如介绍自然选择时, “ 从亿万年前 ” 的裸 子植物,到后来出现的被子植物,以时间顺序说明昆虫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 3.科学性强,语言深入浅出。 七、课后思考与练习 3 / 8 (一)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课文中从哪些方面回答了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一问题? 答:本文从花儿的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六个方面对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作科学说明。 2.作者在课文中多次以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设问,作用是什么? 答: A、明确提示文章说明的中心。 B、以设问的形式出现,起到提示说明角度及内容的作用,使说明层次清楚,步 步深入; c、间隔反复使文章中心突出,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文章语言的美感,增加文章的艺术色彩。 (二)课文标题借用了一首著名歌曲的名字,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说说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 1.以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为标题,易于吸引广大读者关注,激发阅读兴趣; 2.从科学小品文的特点看,应该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颇富诗情画意,与全文格调一致; 3.概括了文章的说明范围,浓缩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 “ 我的未来不是梦 ”“ 真我风采 ”“ 让我们荡起双桨 ”“ 掀起你的盖头来 ”“ 欢乐颂 ” 等常被作为文章的题目,以此浓 缩文章内容,增加诗情画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4 / 8 趣。 八、拓展延伸 写出带花的古诗词名句: 示例: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应来。 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 第 18 课雨林的毁灭 世界性灾难 一、字音 濒( bn)临栖( q)息灰烬( jn)摄( sh)取地壳( qio)滥( ln)伐驯( xn)化疟( n)疾 二、词语解释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增长 而增长。层出不穷:接连不段地出现,没有穷尽。 按部就班:形容做事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顺序。 连锁反应:比喻一系列相关的事物,只要一个发生变化,其他跟着发生变化。 三、文学常识 作者巴里 齐默尔曼,英国当代科普作家,剑桥大学教授。代表作火星,我的家园(本文出自于此),收入剑桥文5 / 8 丛 四、文章主旨 本文以大量的数据说明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远丧失一大批动植物物种,而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又将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形成一系列恶性的连锁反应,甚至可能会导致地球经历第六次大规模物种灭绝。 五、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 1 段):雨林正在以每分钟 27 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第二部分(第 25 段):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丧失一些物种,同时揭示了雨林遭到摧毁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 610 段):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这是一种连锁反应。 第四部分( 1113):人类:如果雨林遭到完全的毁灭,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 6 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六、写作特色 1.列数字与作比较相结合,能把事物和事理说得清楚明白,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举出课文实例分析) 2.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阐释事理。 3.说明语言的严谨。 第 19 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6 / 8 一、字音及词义: 藻 (zo):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也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 褐 (h):像栗子米那样的颜色。 鹧 (zh)鸪 ():鸟,背部和腹部黑白两色相杂,头顶棕色,脚黄色,吃昆虫、蚯蚓、植物的种子等。 石莼 (chn):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生死存亡:或者生存,或者死亡。形容事关重大或者形势极端危急。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二 、文章脉络 全文共 7 自然段,按总 分 总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12):指出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第二部分( 36):阐释海洋可能成为未来粮仓的原因。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 3):总说海洋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粮仓的原因。 第二层( 46):分说藻类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 4);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5);海洋鱼虾还有捕捞潜力挖掘( 6)。 第三部分( 7):总结全文,强调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三、写作方法 7 / 8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综合运 用多种说明方法。 说明和议论结合阐明事理。 四、重难点导析 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文章在第一部分和最后一段都采用了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第一部分议论的作用是引起读者的重视,为下一步具体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作铺垫。最后一段议论的作用是照应文章开头,总结了文章的说明部分,有利于读者进一步认同海洋开发利用的价值,增强 “ 海洋意识 ” 。 第 20 课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一、字音 几( j)乎光纤( xin)趋( q)势芯( xn)片挠( no)头 聘( pn)用着( zhu)眼点弥( m) 补胆怯( qi) 二、词语解释 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 三、本文作者杨振宁,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四、本章主旨 世纪之交,杨振宁先生回顾了近两百年来世界上出现的许多新事物,分析了近两百年,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新事物层出不8 / 8 穷的原因,并循环提出了 “ 科 ” 和 “ 技 ” 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进而溯源说明了中国和美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附答案)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个人理财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含答案)
-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摄影师配色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有关服装品牌专卖店加盟合同的范本
- 搬运工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公司股权知识培训
- 公司组织化工知识培训课件
- 农业AI的“黑暗恐惧”:无光温室革命何以颠覆万亿级能源逻辑
- 智慧求职掌握行业新动态:青州银行面试题及答案指导
- 新媒体运营规范操作手册
- 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导则(试行)
- 白象应聘在线测评题
- T-SDLPA 0001-2024 研究型病房建设和配置标准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学课件
- 机械设备设计合同范本
- 【Shopee跨境电商平台店铺运营问题及完善策略8000字(论文)】
- 供货安装方案及保证措施
- 智研咨询发布:牧草行业市场分析(附行业分类、商业模式、产业链全景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
- 全兴项目-FICO-FI020辅助核算项余额查询报表开发功能说明书-V1.0-20230602
- 保安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