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导论11.1 研究背景11.2 我国上市公司增发行为的现状31.3 论文思路及研究方法51.3.1研究内容及创新处51.3.2论文研究框架52增发行为股价效应的理论分析62.1需求弹性不足理论62.1.1需求弹性不足理论的内容62.1.2需求弹性不足理论的评价62.2信息传递理论62.2.1信息传递理论的内容62.2.2信息传递理论的评价72.3理论总结73 2007年上市公司增发股份行为对股价的实证研究73.1分析样本的选取73.2研究假设93.3实证研究过程94 SPSS统计实证结果分析114.1对假设一增发负股价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114.1.1 SPSS统计分析结果114.1.2统计结果分析124.2对假设二需求弹性不足理论的统计实证结果分析134.2.1运用超额收益率和发行数量的关系对假设二进行验证134.2.2运用超额收益率和网上中签率的关系对假设二进行验证154.3对假设三信息传递理论的统计实证结果分析164.3.1运用超额收益率和静态市盈率关系对假设三进行验证164.3.2对假设三的SPSS分析175结论19致谢20参考文献21英文摘要23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1导论1.1研究背景增发新股(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EO)是指上市公司以股本为基础,再次筹集资金增加股本的行为,在国外,它泛指证券市场中除了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之外的上市公司再次发行权益性证券,是成熟的公募发行(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EO)。我国增发新股的发展历程大概分为以下六个阶段。随着各个阶段的推进,我国增发新股经历了多个阶段重要法令的演变。图1 历年增发环境示意图第一阶段是1999年到2000年,增发初试阶段。证券法对增发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这批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中,均在进行股权调整的同时,大规模置换注入优质资产,摆脱原来的虚壳,重整旗鼓,以崭新的市场形象面对投资大众。一些业绩优秀的上市开始应用增发进行“再融资”,增发开始以一种纯粹的融资手段出现在证券市场。如经纬纺机,上实联合等上市公司增发募集资金是为了产业转型;如深康佳,风华高科等上市公司是为了巩固行业地位,提高发展后劲;而吉林化工,招商局等上市公司增发是为了偿还贷款,改善资本结构,这批上市公司实现了从绩劣到绩优这一化蛹为蝶的演变。第二阶段是从2000年5月到2001年4月,优先开放型增发阶段。在这个阶段,增发新股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公司法和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对增发新股的规定过于笼统,上市公司能否增发主要取决于管理层的态度。2000年5月,管理层颁布了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暂行规定,对增发新股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细化。这一规定的颁布实际上是向大多数上市公司开放了增发的这一融资渠道,因此很快就引发了增发热潮,增发的上市公司超过了30家。第三阶段是从2001年4月到2002年7月,全面开放型增发阶段。2001年4月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条件和办法做了新的规定,对上市公司而言,新的增发办法向全部公司打开了“增发”大门,并且募集资金的数量可以远高于配股,因此大受欢迎。第四阶段是从2002年7月底开始,限制型增发阶段。由于在上两阶段上市公司增发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此,2002年7月,证监会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一项的基础上再次颁布了关于上司公司增发新股有关条件的通知。新通知出台后,提高了增发的门槛,增加了对流通股东权益的保护,规范了上市公司新股增发的行为。同时,增发的规模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2003年增发筹资额缩水为2002年的52.4%。第五阶段是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开始到2006年5月,暂停阶段。为保持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上市公司再融资(包括增发)一直处于暂停状态,因此在关于增发的法律法规方面没有多大的变化,从2005年增发家数来看,当时确实存在了增发的冰冷时期。第六阶段是2006年5月开始至今,有管理的全面放开阶段。2006年5月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股市再融资大门的开启,管理办法有三大突出特点:一是强化发行环节的市场约束机制,二是加大中介机构责任,三是推动优质企业发行上市。另外要特别提出的是,按管理办法的规定,利润对折上市公司三年不得再融资。自2006年5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来,由于非公开发行门槛较低、程序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可以减少发行费用,因此引发了新一轮的增发热潮。表1 我国增发新股重要法令的演变年度法案名称重要法令措施2000年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暂行办法1. 对于申请公募增发的上市公司范围加以限制2. 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发行完成当年的净资产不低于银行同业存款利率水平关于发布上市公司募股操作指引(试行)的通知1. 定价方法可采用市价折扣或者市盈率定价法2. 新的配售方法出现,包括网下累计投标询价后上网定价发行,以及网上网下同步累计询价的配售方式,可以采取回拨机制3. 授予主承销商在股票发行后一个月内,可以超额配售15%的权利2001年关于做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工作的通知1.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且预测发行当年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2. 若上市公司不符合前项条件,在公司有良好发展前景下条件仍可发行新股,而当原股东配售或者优先认购比例超过50%则必须符合前项条件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条例1. 在资讯披露又叫明确的要求2. 对于未达到盈利预测有适当的规定2002年关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有关条件的通知1.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近一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2. 增发新股募集资金量不超过公司上年度未经审计的净资产3. 增发新股的股份数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0%,其中增发提案还须获得出席股东大会的流通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2006年公司法1. 必须在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募足1年以后;2.必须在公司连续3年盈利且可向股东支付股利后(若虽然连续3年盈利,却不能连续3年向股东支付股利是否可发行新股,法不明确)2. 必须在公司财务会计文件连续3年无虚假记载以后。3. 必须在公司财务会计文件连续3年无虚假记载以后。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利润对折上市公司三年不得再融资资料来源:增发新股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价走势影响分析李雪,吴振信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信息与股票价格波动的实证研究李梦军,陆静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股价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昆1.2我国上市公司增发行为的现状增发新股作为我国证券市场上再融资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相对与配股和可转换债券有着独特的优势。就融资条件而言,可转换债券比增发新股要求苛刻;就融资规模而言,增发新股是三者之中融资规模最大的一种再融资方式。表2 我国历年A股增发情况年度增发家数总融资额(亿元)19987304.630199955510012000191775115200119166205120022916622142003151144986200481384218200552.620200663713.86020071462300.000合计31611500.700数据来源:中国股市增发的市场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孔东民 付克华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刘立力 增发融资的股价效应与市场前景胡乃武,阎衍,张海峰图2 历年增发家数图数据来源:根据表2我国历年A股增发情况得出我国证券市场以增发新股方式募集资金可回溯到1994年上海石化公司对A股流通股东进行增发新股,不过当时法令和配套设施尚未健全,没有办法持续发展。到2006年,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增发新股又成为证券市场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融资方式。到2007年,我国证券市场对增发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在多部法律法规中,包括在新修改的公司法和上市公司发行管理办法的管制下,上市公司的增发行为得到了更好的规范。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从1998年到2005年这几年间,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增发家数一直维持在40家以下的水平,并没有突出的增发热潮。但到了2006年,由于政策的改变和管理的完善,曲线一直向上,增长家数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增发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成为了当年的一个投资热点,引发了增发热潮,从图2看到,就07年一年的增发家数达到了146家,占了98到07年增发家数的一半。1.3 论文内容及论文框架1.3.1研究内容以及创新处首先,本文对增发新股的定义和种类,我国增发的法律法规变迁过程和我国增发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归纳。其次,本文在需求不足理论和信息传递理论的框架下,针对增发新股发展的最新状况,在增发新股的股价效应理论背景下,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假设。并采用了SPSS和EXCEL统计软件,运用时间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公告日和和公告日后20个交易日的超额收益率进行度量、检验和分析,判断实证结果和经典理论,实证结果与研究假设是否相符。这是本文创新的地方。1.3.2论文研究框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主要说明论文的选题背景,进行了研究主题的界定以及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阐述增发股价效应的相关理论。第三章介绍了计算和检验增发负股价效应的实证方法,提出了研究假设,并对样本进行分析。第四章运用已经提出的假设,来对实证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第五章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全文结论。2.增发股价效应的理论分析2.1需求弹性不足理论 2.1.1需求弹性不足理论的内容需求弹性不足理论认为,增发新股导致股票价格负的异常报酬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对股票的需求弹性不足。增发新股的发行价格通常相对于市场的价格有一个折扣就是对股票需求弹性不足的一个例证。需求弹性不足理论的内容是朴实而又直接的,从股票的需求曲线上能够很清晰地看到,需求弹性不足使得公司在增发新股时,为了使突然增加的股票供给与市场需求达成均衡,必然使股票价格下降。需求不足理论是用传统微观经济学对增发新股的股价异常反应问题进行研究的。早在1972年,克劳斯和斯托尔在对增发新股进行研究时发现股价出现短暂的下降后又回升的现象时就提出了需求不足理论,其后又有众多的研究对此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利斯在 1991年提出,在增发新股的发行日,很多投资者更愿意从承销商手中,而不是从二级市场上购买公司股票,而且很可能发生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抛售公司股票再从承销商手中购回以求盈利的套利行为。这种行为将直接导致公司股票的二级市场需求相对减少、供给相对增加,从而导致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下跌。 2.1.2需求弹性不足理论的评价对需求不足理论最强有力的挑战是,增发新股所导致的股价异常报酬率与增发新股发行规模之间关系的现实检验结果。按照需求不足理论,增发新股的发行规模越大,股票价格的异常报酬率也应该越大,但是现有的实证研究尚未对此提供现实支持。何斯(Hess)和福罗斯特(Frost)在 1982年所作的实证研究没有发现增发新股所导致的股价异常报酬率与增发新股发行规模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勃格特(Bhagat)和何斯(Hess)在 1986年的实证研究中同样没有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2.2信号传递理论2.2.1信号传递理论的内容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向市场传递了公司股票价格高估的信息,其理论前提是信息不对称理论,在这方面作出开拓性贡献的是梅耶和梅勒夫。他们认为,企业董事和经理要比外部投资者更了解企业的当期盈利、未来的增长潜力和企业的真实价值。企业增发新股的决策将企业的真实情况反映给了市场。由于在增发新股中公司现有股东不购买公司新发行的股票的,因此,如果公司股票价格高估,则在增发新股中公司原有股东从中受益,因为新股东承担了部分由于股票价值回归而导致的财富损失;相反,如果公司股票价格低估,则在增发新股中公司原有股东从中受损,因为新股东分享了部分由于股票价值回归而导致的财富增加。假设公司经理人的行为代表公司现有股东的利益,那么公司只有在其价格高估时才会增发新股,也就是说公司增发新股说明公司经理人认为公司股票价格高于其内在价值。2.2.2信号传递理论的评价关于信号传递理论的主要质疑是,没有事实能够证明股价对增发新股产生的异常报酬率与公司随后的短期和长期的表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因为理论上讲,公司价值高估的程度越高,增发新股所导致的股价异常报酬率就应该越大。但是缺少这种相关性的证明并没有对信号传递理论造成很大的威胁,因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并不能很好地判断公司股票价格高估的程度。而实证研究更多地为信号传递理论提供了事实支持。 2.3理论总结总的来说,需求不足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都对增发新股的股价效应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又都没有得到严谨的证实。相比较而言,信号传递理论的追随者颇多,研究范围和研究侧面较广,实证数据对其支持较多,尽管也有对其的批驳,但没有非常致命的攻击。需求不足理论并没有更多的创新只是对传统微观经济理论在这个问题上的运用和引申。需求不足理论虽然对某些信号传递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比如股价在发行后的恢复现象了)做出了较好的解释,但是,由于至今尚未有事实证明股价对增发新股的异常反应与增发规模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这对其构成了很大的打击。32007年上市公司增发股份行为对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方法从2006年5月开始至今,在有管理的全面放开阶段,A股市场中增发浪潮此起彼伏。3.1分析样本的选取 本文以2007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增发A股(方式为网上网下定价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增发公告前至增发新股上市后的股价异动情况进行研究。根据资本市场有效性理论,股票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对信息反应的速度和分布情况,那么上市公司在公布增发新股这一重大信息前后对股票价格的波动肯定会产生影响。以下是选取了股改后的第二年的有增发股票的上市公司的数据:表3 2007年增发的上市公司一览表代码简称发行日期募资总额亿元发行数量(万股)发行价(元)网上中签率收盘价000002万科A2007-8-2410031715.8331.530.46429.31000616亿城股份2007-11-9125915.0020.2966.79918.6000651格力电器2007-12-1011.562952.0039.161.76449.44000677山东海龙2007-12-63.252064.0015.731982921.72000739普洛康裕2007-4-23.092540.7912.160.96210.79000903云内动力2007-12-2412.587850.0016.0333.31918.77002014永新股份2007-7-172.101194.0017.588.21815.45002021中捷股份2007-10-124.492800.0016.0326.10016.08002029七匹狼2007-10-116.002285.0026.2521.93427.21002056横店东磁2007-10-129.202545.0036.1412.00436.55002067景兴纸业2007-11-112.179300.0013.0996.30214.67002083孚日股份2007-12-201.2910000.0012.8632.35914.98002092中泰化学2007-12-2010.023243.0030.953.94738.1600030中信证券2007-8-27250.033373.3874.910.69989.85600048保利地产2007-8-170.0012617.1655.480.36062.98600125铁龙物流2007-12-247.005998.2911671.16712.86600143金发科技2007-7-238.522303.0036.983.22638.69600320振华港机2007-10-1536.5012551.5029.080.51825.86600330天通股份2007-12-204.905153.009.51/1117600352浙江龙盛2007-10-3111.566880.0016.810018.09600370三房巷2007-6-13.403402.97103.7838.7600425青松建化2007-11-87.096100.0011.6360.40214.24600501航天晨光2007-3-124.572470.0018.491.64817.21600517置信电气2007-8-283.20666.0048/57.05600518康美药业2007-9-510.487100.0014.765.94414.99600527江南高纤2007-5-252.871818.5615.790.31615.18600755厦门国贸2007-8-77.123700.0019.24/25.22600795国电电力2007-10-1231.0017694.0617.520.24517.9600832东方明珠2007-12-2010.788000.0016.597.19518.57600966博汇纸业2007-10-166.733456.0019.4630.91022.44数据来源:上海证券报(2008年1月15日) 雅虎财经网3.2研究假设假设一:增发新股具有显著的负股价效应负股价效应是指在证券市场上增发公告被视为利空消息 ,表现为股价显著下降。这是由于股票发行 、退股或要约转换公告效应等被视为提高财务杠杆的交易都被市场看成是好消息 ,而降低财务杠杆的普通股股票交易被市场当作坏消息,因此,发行股票的公告会驱使股票市场价格的下跌。增发公告对股价造成的负面影响成为增发新股的负股价效应。本文的假设一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也存在明显的负股价效应。假设二:我国增发市场的股价负效应符合需求不足假说需求弹性理论认为,从股票的需求曲线上能够很清晰地看到,需求弹性不足使得公司在增发新股时,为了使突然增加的股票供给与市场需求达成均衡,必然使股票价格下降。本文利用了超额收益率(对于超额收益率,在3.5中有详细定义)和网上中签率,还有超额收益率和增发规模两个模型分别来验证这个理论在现今中国的解释程度。假设三:我国增发市场的股价负效应符合信息传递假说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是向市场传递了公司股票价格高估的信息。本文就是利用样本内的股票的静态市盈率(静态市盈率=目前市场价格/已知最近公开的每股收益后的比值。)另外,本文定义已知最近公开的每股收益为06年年度报告上公开的每股收益。3.3实证研究过程本文尝试采用事件研究方法,用事件后股价行为的变化来考察股票增发对股价的影响。本文定义增发意向书公告日为基准日(如果增发意向书公告日是非交易日,则以公告日后一个交易日为基准日)。本文随后以公告日(基准日)后20个交易日为计算超额收益率的事件期,通过计算增发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来考察增发对股价行为的影响。图3 超额收益率计算示意图下面是超额收益率的计算公式:超额收益率=(基准日后20个交易日股价 - 基准日股价)/基准日股价,运用EXCEL软件得出表4 超额收益率表。表4 超额收益率表代码简称超额收益率(%)000002万科A-0.12059000616亿城股份-0.09856000651格力电器0.239772000677山东海龙0.451964000739普洛康裕0.259205000903云内动力0.1067002014永新股份0.11802002021中捷股份-0.22952002029七匹狼-0.19679002056横店东磁-0.23795002067景兴纸业-0日股份-0.12609002092中泰化学0.301174600030中信证券-0.06382600048保利地产0.4056600125铁龙物流0.1212600143金发科技-0.00735600320振华港机-0.26479600330天通股份0.268219600352浙江龙盛-0房巷-0.29181600425青松建化-0.11457600501航天晨光-0.10791600517置信电气0.025293600518康美药业-0南高纤-0.2048600755厦门国贸0.194911600795国电电力-0方明珠0.100467600966博汇纸业-0.2495数据来源:作者整理4统计实证结果分析4.1对假设一增发新股具有显著的负股价效应的统计分析4.1.1SPSS统计分析结果图4 对超额收益率的统计分析从上面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07年的增发公司的股价的超额收益率的平均值为-0.0108268,中值为-0.098560,最大值为0.45196,最小值为-0.29181,标准差为0.2088881。4.1.2统计结果分析从上面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我国07年的增发公司的股价超额收益率的平均值是-0.0108268,呈负股价效应,符合假设一中的负股价效应假设部分,这一方面是因为证券市场上增发公告一般会被视为利空消息 ,表现为股价下降。另一方面增发降低财务杠杆,普通股股票交易也被市场当作坏消息,因此,发行股票的公告也会驱使股票市场价格的下跌。若对表4超额收益率表进行深入分析,会得出我国负股价效应不是很明显的结论。应该拒绝假设一中呈明显负股价效应假说部分,即我国增发市场不存在明显的负股价效应。下面是对表4超额收益率表进行深入分析: 图5 正负超额收益率对比示意图图6 整体超额收益率柱形图对表4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在2007年整年的增发情况来看,有12家上市公司的增发是具有正的超额收益率,约占总比例的40%,其中最大正超额收益率为山东海龙,为0.451964,有18家上市公司具有负的超额收益率,约占总比例的60%,最大负超额收益率为一房港-0.29181。出现这样的结果,笔者认为是由于增发的这一波的行情里面,投资者的资金得到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对股市产生了浓厚的热情,导致了股票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股票的价格不但没有因为增发而下跌,反而大涨。4.2对假设二需求弹性不足假设的统计分析4.2.1运用超额收益率和发行数量的关系对假设二进行验证图7 超额收益率和发行数量的回归分析图表5 超额收益率和发行数量的R2和T值图 从上面的SPSS输出分析可以看到,在95%的置信区间下,自变量是发行数量(万股),因变量是超额收益率。其中R2值是0.02,T值是0.315,统计不显著,接受零假设。也就是说,我国的增发市场上,发行数量和超额收益率是没有呈相关的关系。不符合需求弹性不足理论。但却符合对需求弹性不足理论的评价,在2.1.2中,写到对需求不足理论最强有力的挑战是,增发新股所导致的股价异常报酬率与增发新股发行规模之间关系的现实检验结果。按照需求不足理论,增发新股的发行规模越大,股票价格的异常报酬率也应该越大,但是现有的实证研究尚未对此提供现实支持。在此文之前,学者何斯(Hess)和福罗斯特(Frost)在 1982年所作的实证研究也没有发现增发新股所导致的股价异常报酬率与增发新股发行规模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勃格特(Bhagat)和何斯(Hess)在 1986年的实证研究中同样没有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作者认为,这种完美的解释在理论里可以完全成立,但在现实的实证研究下,却不能将理论的解释作用发挥出来。立足于该理论的实证研究,从中国的2007年增发市场来看,仍然不具有解释作用。4.2.2运用超额收益率和网上中签率的关系对假设二进行验证图8 超额收益率和网上中签率的回归分析图表6 超额收益率和网上中签率的R2和T值图从上面的SPSS输出分析可以看到,在95%的置信区间下,自变量是网上中签率,因变量是超额收益率。其中R2值是0.018,T值是-0.166,统计不显著,接受零假设。也就是说,我国的增发市场上,网上中签率和超额收益率没有呈明显的线性关系。本论文的分析是针对需求做出的,需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方便直接引用到具体的实证分析中,所以,笔者用网上中签率来比拟需求,二者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需求越大,在网上抽签的人就越多,相应的网上中签率就越小,反之亦然。在上面的分析结果中,虽然R2和T值都不理想,导致统计不显著,接受零假设。明显地,这种实证结果不符合需求弹性不足理论。但是其中的t值呈现出来是负值,却给了笔者一种启示。网上中签率和超额收益率存在一点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网上中签率越大,超额收益率越小。在这种程度上,是符合按照需求不足理论的。因为网上中签率越大,说明相对的供给数量相对地满足了需求数量的程度越大,按照需求弹性不足理论,超额收益率也就越小。按照实证研究,从中国的2007年增发市场来看,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解释作用。4.3对假设三信息传递假设的统计分析4.3.1运用超额收益率和静态市盈率关系对假设三进行验证静态市盈率(静态市盈率=目前市场价格/已知最近公开的每股收益后的比值。)另外,本文定义已知最近公开的每股收益为06年年度报告上公开的每股收益。表7 静态市盈率表代码简称发行价(元)06年每股收益(元)静态市盈率超额收益率(%)600030中信证券74.910.8093.64-0.06382600048保利地产55.481.2046.230.4056600125铁龙物流11.670.2447.630.1212600143金发科技36.980.9638.52-0.00735600320振华港机29.080.5255.92-0.26479600330天通股份9.510.2243.230.268219600352浙江龙盛16.80.3548.00-0房巷100.2737.04-0.29181600425青松建化11.630.2448.46-0.11457600501航天晨光18.490.2092.45-0.10791600517置信电气480.34141.180.025293600518康美药业14.760.4632.09-0南高纤15.790.2465.79-0.2048600755厦门国贸19.240.4443.730.194911600795国电电力17.520.4142.73-0方明珠16.590.2139.000.100467600966博汇纸业19.460.5237.42-0.2495000002万科A31.530.4963.96-0.12059000616亿城股份20.290.3361.48-0.09856000651格力电器39.160.8645.530.239772000677山东海龙15.730.1791.720.451964000739普洛康裕12.160.3534.110.259205000903云内动力16.030.7026.810.1067002014永新股份17.580.5134.470.11802002021中捷股份16.030.4040.08-0.22952002029七匹狼26.250.4755.85-0.19679002056横店东磁36.140.7349.51-0.23795002067景兴纸业13.090.2551.74-0日股份12.860.3141.48-0.12609002092中泰化学30.90.5358.300.301174数据来源:金融界Http://4.3.2对假设三的SPSS分析图9 超额收益率和静态市盈率的回归分析图表8 超额收益率和静态市盈率的R2和T值图从上面的SPSS结果输出分析可以看到,在95%的置信区间下,自变量是静态市盈率,因变量是超额收益率。其中R2值是0.003,T值是-0.362,统计不显著,接受零假设。也就是说,我国的增发市场上,静态市盈率和超额收益率是不呈相关的关系。在2.2.1中,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向市场传递了公司股票价格高估的信息,如果公司股票价格高估,则在增发新股中公司原有股东从中受益,因为新股东承担了部分由于股票价值回归而导致的财富损失;相反,如果公司股票价格低估,则在增发新股中公司原有股东从中受损,因为新股东分享了部分由于股票价值回归而导致的财富增加。本分析立足于假设三:我国增发市场的股价负效应符合信息传递假说,股票高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方便直接引用到具体的实证分析中,所以,笔者用静态市盈率来比拟股票的高低估程度,二者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股票高估过多,则静态市盈率就高越多,反之亦然。在上面的分析结果中,虽然R2和T值都不理想,导致统计不显著,接受零假设。明显地,这种实证结果不符合信息传递假说理论。但是其中的t值呈现出来是负值,透露出静态市盈率和超额收益率存在一点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静态市盈率越大,超额收益率越小。在这种程度上,是符合按照信息传递假说理论的。因为静态市盈率越大,说明股票存在高估的可能性程度越大,按照信息传递假说理论,超额收益率也就越小。按照实证研究,从中国的2007年增发市场来看,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解释作用。5总结本文通过2007年公布的网上网下公开增发的30家公司的股价情况,并定义增发意向书公告日为基准日(如果增发意向书公告日是非交易日,则以公告日后一个交易日为基准日),公告日(基准日)后20个交易日为计算超额收益率的事件期,通过三个假设,计算增发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来考察增发对股价行为的影响。还运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分析超额收益率的均值和最值,超额收益率和增发规模,网上中签率和静态市盈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的股价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市场上具有增发有负的股价效应,但是这种股价效应不是很明显。而网上中签率,增发规模以及静态市盈率方面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些都不与超额收益率具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虽然不符合文中介绍的需求弹性不足理论和信息传递理论,但在另一个方面,这几者之间的T值都存在可以解释需求弹性不足理论和信息传递理论的因素。这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虽然未必可以运用这两个理论对股票增发市场进行精确的线性预测,但在一个较大的方向上,仍然可以按照增发规模,网上中签率和静态市盈率在股票市场上进行关于增发的投资决策规划。致 谢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想要完成这个论文是难以想象的。在这里,我要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导师李惠副教授,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选题,研究方向确定和修改,中期SPSS的技术指导和相关理论的讨论,到后期论文的定稿,都给予了我悉心指导。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很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请允许我再次向李惠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然后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包括班主任傅波老师,满一兴老师,柳松老师,刘仁和老师,毛雅娟老师,牟小容老师,陈标金老师等等,为我打下坚实的金融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论文才会顺利完成。最后感谢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学四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 参 考 文 献马彩雯,白志勇. 2002浅议“增发陷阱”及其根治对策J. 商业研究, 11.马艳.2002. 中国A股市场对增发事件反应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 1孔东民,付克华. 2005.中国股市增发的市场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世界经济, 10.方明,魏明侠. 2001.上市公司公募增发融资决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4. 宁向东,罗朝伟. 2006.增发的时机:制度差异与含义J. 特区经济, 9.张阿芬,吴德华.2002. 加强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可行性论证与监管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4. 张全军. 2004.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股价效应分析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4.叶红雨,曾芒.2005. 中国A股市场增发效应与投资者保护J. 南开管理评论, 5.李雪,吴振信.2006. 增发新股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价走势影响分析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1.李梦军,陆静.2001.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信息与股票价格波动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1.刘力,王汀汀,王震.2003. 中国A股上市公司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及其二元股权结构解释J金融研究, 8. 刘立力.2003.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刘昆. 2005.上市公司新股股价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刘永刚. 2006.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 刘晓兵. 2000.增发新股方案对流通股东影响的模型分析J. 求索, 2000,1.吴梦远. 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再融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 陆满平. 2002.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宏观经济研究, 5.周革平. 2003.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股价效应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胡乃武,阎衍,张海峰. 2002.增发融资的股价效应与市场前景J. 金融研究, 5.胡翊竑,王合绪.2000 增发新股:上市公司再融资新趋势J江苏统计, 3.赵石,唐运舒.2002 增发新股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要选择J. 商业研究, 9.傅一江. 2002.对“增发”的实证分析J成人高教学刊, 2. 傅一江. 2003.股东权利的强制再分配对“增发”的实证分析之二J成人高教学刊, 1. Choe,Masulis and Nanda,J.1993. Common Stock Offerings Across the Business Cycle:Theory and Evidence.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Corwin,SA. 2003“The Deteminants of Underpricing for Seasoned Equity Offers”. Journal of FinanceHess,Frost.1982.“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an Emprir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Masulis ,Romald W.1983. “The Effec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ange On Security Price A Study Of Exchange Offer” .Journal of Finance.Seasoned Equity Offering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Empirical ResearchKuang GuojieColleg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Abstract:Since 2006, as the Company Law amended and the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to issue securities released, Chinas stock market re-opened the door to the refinancing. 2007, additional financing became hot in the capital market ,and issuance of the impact on the stock market has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ssuance of new shares on the secondary market price trend has obvious implications and the impact of additional shares into effect, the effect of such shares, there are two most popular explanation, respectively Elasticity of demand is less than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theory and the Information transition theory.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Seasoned Equ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性防侵害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讲话稿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简讯
- 函数高三试题及答案
- 法语时态试题及答案
- 校园保安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圆周运动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汉服试题及答案
- 面试题及答案之javagc
- 数学泸州版试题及答案
- 社会适应能力评估表
- HYT 251-2018 宗海图编绘技术规范
- 应急预案内部评审表
- 《静脉输液》课件
- T-CESA 1270.2-2023 信息技术 开源治理 第2部分:企业治理评估模型
- 软件对接方案
- 珠海打印耗材行业分析
- 护士职业素养及伦理规范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压力性尿失禁》课件
- 中南地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建筑图集 11ZJ111 变形缝建筑构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