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选题(25小题,共50分)1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A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B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C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D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2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伯,所封方国依旧自然分布在原属地;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这种“分封”的变化( )A形成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B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血缘组织结构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血缘关系统治的主要方式3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说明( )A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B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C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4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 )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B体现皇权独尊地位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D震慑分裂势力5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首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 )A三公九卿之间相互配合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的特点C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D权力分工仍带有家国一体的特点6文献通考载:“五代承唐藩镇之弊,兵骄而将专,务自封殖,横猾难制。祖宗(宋太祖)初定天下,惩创其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地,率一二年而更。宋太祖此举( )A避免了中央出现权臣擅权现象B形成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局面C采用分权手段铲除了割据局面D改变了宰相机构事无不统的状态7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 )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8明初,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 )A三省并立,互相牵制B改土归流,集权中央C设立军机处,重用宦官D废除丞相,加强皇权9清代,凡诏令密旨,由军机处拟就,经皇帝裁定后直接密封发出,不再经过内阁,称为“廷寄”;而内外各官重要章奏绕过内阁,由军机处审定直送皇帝,称为“奏折”。由此可知,军机处的设立( )A.削弱了六部权限B.有利于君主专制强化C.完善了行政体制D.使内阁议政功能丧失10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分析,明代内阁(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六部逐渐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C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后来向着日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材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主要得益于( )A贵族阶级的衰落B中产阶级的壮大C商品经济的发展D全体人民的推动12公元前5世纪,雅典开始实行陪审员津贴制度,最初津贴的数目是每人每天2个奥波尔,后提高到3个奥波尔。在当时,3个奥波尔基本可以维持一个三口之家的生活所需。此举旨在()A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B保障民主制度的运行C控制法庭的司法行为D消除贫富分化的现象13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公民法存在着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D.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14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授予最高裁判官自行决定诉讼程式的权力,最高裁判官根据商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公平”“正义”为基础,创制了许多以前法律中没有依据、甚至是违背相关规定的诉权、抗辩权和救济手段。这说明当时罗马法( )A立法过程缺乏严谨B注重维护贵族权益C趋向追求务实灵活D出现公权滥用15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9条规定:“夜间在快要熟的庄稼地放牧的,或收割此类庄稼的,如为适婚人,则判死刑,吊在树上祭谷神”;同表第10条规定:“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把他烧死”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体现出森严的阶级性和等级性B.刑罚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特征C.实质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具有明显的宗教特征和报复性161714年起,辉格党领袖沃波尔在内政中总一切。政敌称他为“首相”,讽刺其不适当地突出自己。沃波尔从来没有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1742年他下台时,其同僚也并未因此而一齐解职。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责任内制尚未完全定型B议会的主权地位开始确立C内阁政策受制于政党斗争D光荣革命的成果遭到侵蚀17漫画能生动形象描述历史事件,下面两幅漫画是对美国政党政治(“驴”代表民主党,“象”代表共和党)的生动描绘,对此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两党斗争体现其代表的根本利益不同B美国的两党制度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C两党竞争是保障民主制度的必要机制D两党斗争体现出美国的政局极不稳定18美国法学家卡尔文达伍德在谈到某国宪政的特点时说:“没有(宪政)传统的支持,一部成文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而有了那种传统,一部成文宪法就没有必要了。”这一评价是基于(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晶B近代德意志帝国宪法暴露了军国主义传统C美国成文宪法未能有效贯彻实施D英国宪政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19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与两院一样的法律创制权,还执掌国防、外交事务,拥有任命文武官员权力。但合约及商约须经两院通过后才可定案;未经两院同意,总统不得宣战。除第一年外,总统再也没有行使解散议会的权力。可见,当时法国实际上( )A建立了三权分立政治架构B发展了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C已确立议会制民主共和制D解决了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20“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落魄贵族是法国大革命主导力量B.直到此时法国才第一次建立起共和国C.1875年宪法标志第三共和国建立D.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是妥协的产物21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道光十三年(1832)的70年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中国向英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出( )A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B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社会动荡C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D闭关锁国下外贸仍较快发展22右图所示现象( )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A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在继续实施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成效显著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23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官吏贪暴腐败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自然灾害频仍24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通过购买、缴获、自造拥有了更多的新式武器,在太仓、昆山、苏州等地曾出现仿制洋枪的工场。之后,资政新篇还呼吁学习科学技术的“堂堂正正之技”。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顽强抵御外来侵略者C.曾开展近代化的探索D.开启对外开放的道路2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近人治史,颇推洪、杨。夫洪、杨为近世中国民族革命之先锋,此固然矣。然洪、杨十余年扰乱,除与国家社会以莫大之创伤外,成就何在?建设何在?”对这一观点准确的理解是( )A全面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B赞赏太平天国是近代民族革命之先锋C辩证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D反对社会下层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二、材料分析题(4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诸侯王表第二材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材料三 两千多年来,不管王朝如何更迭,不管哪个民族掌握政权,这种政治制度和统治形式都一直延续下来。它既有助于打破民族间的隔阂和地区间的分裂割据状态,又有助于每个民族内部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凝聚力的形成。这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有如百川归海、日益统一的政治基础。中国文明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初分封王侯的影响。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行省制度实施的意义。(4分)(3)材料三中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5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城邦)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在领土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不具备的。顾准文集材料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国王不能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权利法案(1689年)材料三:联邦主席的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称为“德意志皇帝”。“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条约”,“宰相只对皇帝负责”。“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材料四: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1)根据材料一,分析雅典直接民主制度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认识。(6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度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并且谈谈你是如何正确看待该宪法的。(6分)28.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否能有效地实施统治,和当时选官制度存在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12分)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三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选官制度的变化有过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唐行科举制度,凡举士铨官,皆重考试。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邓之诚唐之制度科举(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选官制度?这些选官制度的主要弊端是什么?(4分)(2)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有何积极意义。(4分)(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4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 “合众国来中国贸易之民人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规定册例不得多于各国,一切规费全行革除。如有海关胥役需索,中国照例治罪。倘中国日后欲将税则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中美望厦条约材料二 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漠视条约,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至20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强攫取到的在华特权,并简析其对我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永丰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5 ABDAD 6-10 BCDBD 11-15 CBDCD 16-20 ACDCD 21-25 DBACC二、材料分析题:26、(1)影响:地方割据、叛乱,不利于中央集权。(2分)措施:推恩令。(1分)(2)意义:较好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分)(3)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分)作用:有效维护、巩固了国家统;有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有利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4分)(2分1点,答对两点即可满分)2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