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宋明理学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ppt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宋明理学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ppt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宋明理学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ppt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宋明理学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ppt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宋明理学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宋明理学,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基础认知学习思考,内容索引,深化探究核心突破,巩固练习随堂反馈,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理学的产生1.背景(1)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达到顶点,并开始衰落。官僚地主肆意兼并,加深了社会矛盾。(2)朝廷要求封建思想家对改造创新,以维护封建统治。(3)官僚地主集团把理学作为反对及其新学的精神武器。2.产生:理学是以思想为基础、吸取和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它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土地,儒学,王安石变法,儒家,佛教,道教,概念阐释理学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将人、社会、宇宙联系起来。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右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提示,提示趋势:三教合一。特点:儒学的包容性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化。,学习思考,它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反映了儒学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什么特点?,二、理学的奠基者程颢和程颐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人称“二程”,宋代理学的人。2.主要思想观点(1)核心思想:提出“”的概念。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把天理与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度就是天理。(2)在认识论上,提出“”,把“格物”当作领悟的手段。(3)在道德修养上,继承孔子的“克己复礼”,主张“”。,奠基,天理,天理,伦理道德,格物致知,天理,存天理,灭人欲,误区警示“格物致知”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实践出真知”意思不同。“格物致知”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是为了加深对“理”的体验和理解;“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即“真知”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三、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1.地位:是理学思想的,地位仅次于孔孟。2.思想内容(1)认为“”是宇宙的本原。(2)封建的三纲五常就属于“天理”。(3)主张“”,用封建纲常伦理来改造人性。3.国际影响:被日本德川幕府奉为“”,被朝鲜王朝奉为“国教”,被西欧的启蒙学家所借用,创造了“理性”概念。,集大成者,理,存天理,灭人欲,官学,误区警示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并非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中。,2.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提示主要思想:世界观与伦理观:“理”是世界的本原(理气论);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性论:“存天理,灭人欲”。方法论:知识、道德与天理联系;通过“格物致知”把握“理”。,学习思考,提示,四、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1.概况(1)思想来源:南宋陆九渊提出“”,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2)地位:的集大成者。2.思想主张(1)哲学观: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2)认识论:主张通过“”克服“私欲”的途径,达到“”。,心即理也,心学,心外无理,内心反省,致良知,误区警示心学也属于理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争论是理学内部的分歧。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3.“陆王心学”中的“陆王”是指谁?他们的主要思想有哪些?,提示,提示“陆王”分别指陆九渊、王阳明。思想:陆九渊提出“心即理”,进行内心的反省;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习思考,深化探究核心突破,主题一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1.朱熹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史料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问题思考史料中体现的哲学观和哲学范畴分别是什么?朱熹是如何看待“天理”和“人欲”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答案,答案哲学观:“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是天下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纲常伦理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专制统治。,答案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内心感悟“致良知”。,2.比较朱熹与王阳明求“理”的方法史料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教你读史反映了朱熹格物致知的主张,意思是说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良知”是指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问题思考据史料说明朱熹和王阳明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答案,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史论总结,主题二宋明理学的特点与影响,1.特点史料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问题思考据史料,分析宋明理学有何特点。,答案,答案吸收了佛道思想,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儒学成为哲学理论体系。,2.影响史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教你读史史料中“留取丹心照汗青”和“要留清白在人间”以及“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等诗句反映了理学的积极影响。问题思考据史料,归纳概括理学的积极影响。,答案崇尚道德、气节;强调自我约束,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答案,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改造成为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都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史论总结,记知识纲要,课堂小结,背核心术语1.北宋“二程”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进了理学新的发展。2.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3.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巩固练习随堂反馈,1.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A.汉朝B.魏晋南北朝C.隋唐D.宋朝,答案,解析从题干“三教殿”同时出现释迦牟尼(佛教)、孔子(儒家)、老子(道教)的现象,反映了“三教合一”现象,这一现象最早出现时间是魏晋南北朝。,解析,1,2,3,4,5,解析从题干中“有物必有则”可以看出,理是一种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故C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2.(2017太原高二检测)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这表明“理”是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答案,解析,1,2,3,4,5,3.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平天下,答案,解析,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A、C、D三项均未体现“科学”的含义,可排除。“格物致知”即通过探究万物来获得知识,最终达到掌握天理的目的。虽然在主观上“格物致知”不求科学之真,但在客观上“格物致知”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1,2,3,4,5,4.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之处在于A.对理的解释和领悟的方式不同B.对儒学的价值和仁的理解不同C.对三纲五常的解释不同D.对宇宙、自然规律的看法不同,答案,1,2,3,4,5,解析,解析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而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强调“致良知”,故选A项。,5.(2017成都模拟)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