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6课 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6课 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6课 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6课 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6课 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学习目标,基础认知学习思考,内容索引,深化探究核心突破,巩固练习随堂反馈,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从参军戏到元杂剧1.戏曲的产生:中国戏曲可以溯源到原始社会。时期,出现一批专门从事乐舞戏谑的艺人,称为优伶。唐代产生了“”,演起来诙谐幽默,妙趣横生。2.元杂剧(1)形成:元杂剧是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艺术特色:专为表演历史故事而服务的演出形式,具有严格体制和独特艺术风格;一般分为四折一楔子,角色分为旦、末、净等。(3)代表作家及作品:关汉卿的最为著名,还有王实甫的、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春秋战国,参军戏,宋金杂剧,窦娥冤,西厢记,思维点拨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戏的产生,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元代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推动了元杂剧的产生。,提示(1)兴盛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具体的政治环境。(2)衰落的原因:形式僵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3)启示:艺术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需要,要不断进行创新。一切艺术形式首先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也必须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否则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中国古代戏曲盛衰的原因和从中得到的启示,提示,学习思考,二、“近代百戏之祖”昆曲1.形成与发展(1)形成:末年,在江浙一带兴起了,明代发展为传奇。到明中期,逐步形成四大声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2)发展:嘉靖年间,魏良辅对昆山腔加以改革,形成;梁辰鱼利用新昆腔创作,大获成功。形成新昆腔一统传奇的局面。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2.鼎盛: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新作品层出不穷。汤显祖的和清代戏曲家朱素臣的十五贯都是昆曲名作。昆曲是“近代百戏之祖”。,南戏,昆山腔,新昆腔,浣纱记,牡丹亭,元朝,三、“国粹”京剧1.产生与发展(1)乾隆年间,地方戏曲继续发展,日渐衰落。(2)乾隆末年,南方的戏班进京演出。(3)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艺人进京,形成“”的局面。后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4)清末,京剧走向成熟,成为全国广泛流行的大剧种。,昆曲,徽剧,徽汉合流,2.表演特色(1)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2)以为艺术手段。(3)音乐以和为主,使用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4)角色分为四大行当。(5)多采取虚拟性动作,形神兼备。3.地位:京剧成为“”。,唱、念、做、打,二黄,西皮,生、旦、净、丑,虚实结合,国粹,2.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戏曲形式在戏曲发展史上有何地位?,提示地位:图一中的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图二中的京剧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学习思考,提示,图一元代杂剧陶俑图二京剧脸谱,3.京剧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1)在内容上,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2)在分工上,包括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个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3)在动作上,多采用虚拟性、抽象性动作,虚实结合,形神兼备。,提示,深化探究核心突破,主题古典戏曲的发展历程,1.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史料西厢记第一次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社会响亮地提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口号。,问题思考史料反映了什么戏剧形式?并指出推动其发展的因素。为什么说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答案,答案元杂剧。经济的繁荣与市民阶层的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对社会不满的宣泄。它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2.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史料一种集合歌、舞、诗、戏的精致优美表演形式,一种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艺术,一出爱得死去活来的爱情悲喜剧,白先勇先生集合两岸三地一流的创意设计家,联手打造文化工程青春版牡丹亭先后在台湾、香港和苏州、北京、上海等地上演,场场爆满,而且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被称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2006年昆曲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答案(1)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中国古代戏曲的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等方面。(2)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即歌舞的手段。(3)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4)取其意而弃其形的写意手法。,问题思考结合元杂剧和昆曲的特点,你认为中国古代戏曲有哪些特点?,答案,3.京剧的发展史料“四大徽班”为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俱为徽调著名戏班。据载,三庆班于1790年进京为乾隆帝祝寿,后为乾隆帝所宠爱。因为臣下所议论,道光帝将他们驱逐出宫。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广受欢迎。,答案京剧最先在上层权贵中间流行,后来逐步流行于民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行。原因:京剧艺术的大众化是京剧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问题思考结合史料分析,京剧发展走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京剧不断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清朝以前,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1)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优伶。(3)元代: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4)明朝: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史论总结,2.京剧被称为国粹的原因京剧之所以被称为国粹,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京剧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固有的并具有综合性的一种表演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更广泛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一种浓缩。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它被梅兰芳等人传播到世界上,并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中国的戏曲剧种种类的繁多,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把京剧称为国粹,可以说它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代表。,记知识纲要,课堂小结,背核心术语1.中国戏剧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京剧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巩固练习随堂反馈,1.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历史风尘,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活力,下列戏曲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为杂剧昆曲传奇参军戏A.B.C.D.,答案,解析杂剧是在宋金时期产生,昆曲是在清初产生,传奇是在明代产生,参军戏是在唐代产生,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解析,1,2,3,4,5,解析南戏产生于两宋之际,元杂剧出现在元朝,宋元时期。我国城市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于是出现了适应市民阶层需求的南戏和元杂剧。,2.南戏和元杂剧得以流行的共同原因是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B.汉族文人地位低下C.出现了专门娱乐场所瓦舍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答案,解析,1,2,3,4,5,3.(2017广州六中期末测试)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这是戏曲表演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体现了戏曲表演的A.真实性B.通俗性C.虚拟性D.优美性,答案,解析,解析戏曲的表演更趋于虚实结合,最大限度地超越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由“三五步”代表“千山万水”等信息可知戏曲的特点之一为虚拟性。答案为C。,1,2,3,4,5,4.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高朗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诞生了A.昆曲B.元曲C.秦腔D.京剧,答案,1,2,3,4,5,解析,解析由京剧形成的过程可判断选D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