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Co-γ射线对八宝景天的辐射效应及变异植株的分析-硕士论文.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 C l a s s i f i e dI n d e x : U D C : D i s s e r t a t i o nf o rt h eM a s t e rD e g r e e 。 T H EE F F E C TO F 6 0 C o 一丫 I R RA D I A T I O NO N s E D U MS PE C T A B I L EB 舰A U 黼 A N A I S I S0 FV A I U A N T C a n d i d a t e : S up e r v i s o r : A c a d e m i cD e g r e eA p p l i e df o r : S p e c i a l i t y : D a t eo fo r a lE x a m i n a t i o n : U n i v e r s i t y : 缪勋gH u a n h u a n P r o f G u oC h u n j i n g, M a s t e r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G a r d e nP l a n t & O m a m e n t a lH o r t i c u l t u r e J u n e ,2 0 1 0 N o r t h e a s t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o,I 争、, ,二一 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 I I 1 ,j ;l 言l 1 1 目的与意义2 1 2 关于辐射诱变育种2 1 2 1 辐射诱变育种特点_ 2 1 2 2 辐射源的种类3 1 2 3 植物辐射诱变材料的选取4 1 2 4 植物辐射诱变的机理。4 1 2 5 植物辐射敏感性机理。5 1 2 6Y 射线辐射诱变中应注意的问题5 1 3 观赏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6 1 4 遗传标记研究进展及I S S R 标记在观赏植物研究中的应用7 1 4 1 遗传标记简介:。7 1 4 2 常用分子标记简介8 1 4 3I S S R 标记在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1 0 1 5 八宝景天的研究进展1 0 2 材料与方法。1 2 2 1 试验材料。1 2 2 2 方法:1 2 2 2 1 扦插繁殖1 2 2 2 2 辐射处理( 预处理) 。1 2 2 2 3 半致死剂量的确定1 3 2 2 4 正实验辐射处理1 4 2 2 5 形态学观察1 4 2 2 6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1 4 2 2 7 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 活性的测定。1 5 2 2 8 叶片中过氧化物酶( P O D ) 活性的测定1 5 2 2 9 叶片中过氧化氢酶( C A T ) 活性的测定1 5 2 2 1 0 扫描电镜分析法。1 6 t 。2 2 1 1I S S R 多态性分析法1 6 2 2 1 2 数理统计分析法。1 8 2 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l8 3 结果与分析。1 9 3 1 半致死剂量的确定1 9 3 1 1 预实验中半致死剂量的确定1 9 卜一 l I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十学位论文 3 1 2 正实验中半致死剂量的确定2 1 3 2 植株对射线的敏感性反应2 2 3 2 1 死亡率的分段统计。2 2 3 2 2 辐射植株的性状表现2 3 3 3 不同辐射剂量对植株成熟期生长指标的影响2 4 3 4 不同辐照剂量对植株表型的影响2 5 3 4 1 不同辐照剂量对叶型的影响2 5 3 4 2 不同辐照剂量对植株叶片致变的影响2 6 3 4 3 不同辐照剂量对株形和分枝形式的影响2 6 3 4 4 不同辐照剂量对开花的影响2 7 3 5 不同辐照剂量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2 8 3 6 不同辐射剂量下叶片内酶活性变化。2 9 3 6 1 不同辐射剂量下叶片内S O D 活性变化2 9 3 6 。2 不同辐射剂量下叶片内P O D 活性变化2 9 3 6 3 不同辐射剂量下叶片内C A T 活性变化3 0 3 7 变异植株的选择3 0 3 8 辐射对八宝景天变异株叶片气孔的影响3 l 3 8 1 对气孔形态的影响3 l 3 8 2 对气孔大小的影响- 3 2 3 9 八宝景天的I S S R 多态性分析3 2 3 9 1 八宝景天总D N A 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3 2 3 9 2I S S R 优化反应体系的建立3 3 3 9 3 引物筛选及扩增结果3 7 3 9 4I S S R 扩增结果分析3 9 下部茎植株, 上部茎植株为最佳辐射诱变材料。 。 ( 2 ) 八宝景天扦插苗的半致死剂量L D 5 0 为1 0 0 G y ,可诱导植株变异的最适剂量为5 0 G y 。 ( 3 ) 辐射后八宝景天变异株或变异枝的产生方式主要有四种:植株长到一定程度发生 分枝且主干顶端单生;主干上互生很多枝,顶端生长停滞;在同一叶腋处产生多个分枝、在 一个植株干的同一轮处互生很多枝:地上植株死亡后从根部长出新的M 1 代变异株。 ( 4 ) 辐射后植株的性状变异早期主要表现在叶型、株型、花型上。叶型变异表现为叶 片不对称、叶色白或黄有条纹、扭曲、叶尖内凹或开裂、双叶脉等;株型变异表现为植株矮 化、节间短、茎粗大、分枝多样等:花型变异表现为花序直径和花朵直径大,花色深,花瓣 变异数目增多,花期延长。 ( 5 ) 叶绿素含量与辐射剂量之间呈负相关性;S O D 、P O D 活性随着辐射剂量增加先升 高后降低;C A T 活性在3 0 G y 剂量处升高到活性峰值后下降,7 0 G y 到l O O G y 略有小幅上升。 ( 6 ) 辐射对植株叶片气孔形态影响显著:5 0 G y 变异植株叶片气孔较对照植株叶片气孔 开度大,3 0 G y 下陷严重,气孔紧闭。 ( 7 ) 首次建立八宝景天I S S R - P C R 反应体系:总体积2 0 此,1 0 x B u f f e r ( M g + f r e e ) 2 0 - t L , d N T P s2 m m o i L ,引物7 5 0 n m o l L ,D N A 模板2 5 n g ,T a qD N A p o l y m e r a s e1 U ,M g e l 2 2 m m o l L 。 P C R 扩增条件:9 4 预变性7 m i n ,3 5 个热循环,每个热循环包括:9 4 * ( 2 变性4 5 s ,5 2 退火 l m i n ,7 2 延伸1 5 m i n ,结束循环后7 2 延伸4 m i n 。 ( 8 ) 样品间的遗传相似系数( G s ) 在0 5 8 0 5 - 0 7 8 8 6 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O 6 8 4 6 ; 利用I S S R 技术对辐射八宝景天植株的遗传相似性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筛选出观赏价值高的 变异植株M o 1 、M o 一2 、M o 3 、M o - 4 、M o 一5 。 关键词八宝景天:叫C o - ) , 射线;辐射诱变育种:I S S R 标记 ,l;一 , a d v a n t a g e so fi t ss t r o n gr e s i s t a n c e ,l o wm a i n t e n a n c ec o s ta n dl u s hg r o w t h S s p e c t a b i l eB a r w a sc o m b i n e dw i t h6 0 C o - Tr a yt od e t e r m i n et h ei r r a d i a t i o nd o s eo fi n d u c t i n g p l a n t v a r i a t i o ni nt h ee x p e r i m e n to fi n d u c e dm u t a t i o nb r e e d i n g T h ei r r a d i a t i o ne f f e c t so n S s p e c t a b i l eB a r i n d u c e db y ”C o - ? r a yw e r ea n a l y z e d ,o fw h i c ht h e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c h a n g e s ,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i n d i c a t o r s ( c h l o r o p h y l lc o n t e n t ,S O D ,P O D ,C A Ta c t i v i t y ) a n dl e a fs t o m a t a l m o r p h o l o g yw e r eo b s e r v e du t i l i z i n gb ym o r p h o l o g y , p h y s i o l o g y , c y t o l o g yp r i n c i p l e T h eg e n e t i c d i v e r s i t yo fm u t a n tw a sa n a l y z e db yI S S Rm o l e c u l a rm a r k e r sa n dc l u s t e r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 s T h e r e s e a r c hr e s u I t si n d i c a t e dt h a t : ( 1 )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i sc l o s eo nt h ec h o i c eo fp l a n tj r r a d i a t i o np a r t sa n dt h er a d i a t i o ns e n s i t i v i t y T h er a d i a t i o ns e n s i t i v i t yo ft h eu p p e rs t e mi sb e t t e rt h a nt h el o w e ro n e T h eu p p e rs t e mi st h eb e s t i r r a d i a t i o ni n d u c e dp a r t ( 2 ) T h es e m i l e t h a l ( L D s 0 ) i sa p p r o x i m a t e l y10 0 G y T h em o s ta p p r o p r i a t ed o s eo fi n d u c e d S s p e c t a b i l eB a r m u t a n t si s5 0G y ( 3 ) T h e r ea r ef o u rm a i n l yp r o d u c t i o nw a y sa f t e rm u t a n t so rv a r i a n tb r a n c h e so fS s p e c t a b i l e B a r w e r ei r r a d i a t e d T oac e r t a i ne x t e n t , t h et o ps i n g l e = b r a n c hw i t hb r a n c h e sf o r m a t i o nh a p p e n e d ; Al o to fb r a n c h e sg r e wo nt h et r u n k , h o w e v e r , t h et o ps t o p p e dt og r o w ;S e v e r a lb r a n c h e se m e r g e d f r o mt h es a m ep l a c e ;An e wg e n e r a t i o no f m u t a n tM1g r e wa f t e rt h eg r o u n dp l a n td e a d ( 4 )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v a r i a t i o no fp l a n te a r l yp e r f o r m e di nt h ea s p e c to fl e a ft y p e ,p l a n tt y p e , f l o w e rt y p e T h ev a r i a b i l i t yi nt h el e a fs h o w e db l a d ea s y m m e t r y , c o l o rw h i t eo ry e l l o ws t r i p e d , t w i s t e d ,c o n c a v eo rc r a c kt i p ,t w ov e i n s ,e t c ;T h ev a r i a t i o no fp l a n tt y p es h o w e dp l a n t sd w a r f , i n t e r n o d e ss h o r t , d i a m e t e rl a r g e ,m u l t i p l eb r a n c h e se t c ;T h ev a r i a t i o no ff l o w e rt y p es h o w e d l a r g ed i a m e t e r ,d a r kc o l o r t h ei n c r e a s e dn u m b e ro fp e t a l sv a r i a b i l i t ya n de x t e n d e dt h ef l o w e r i n g p e r i o d ( 5 ) B e t w e e nc h l o r o p h y l la n dr a d i a t i o nd o s ee m e r g ean e g a t i v ec o r r e l a t i o n ;W i t ht h ei n c r e a s e o fr a d i a t i o nd o s e ,S O D ,P O Da c t i v i t yi n c r e a s e df i r s ta n dt h e nd e c r e a s e d ;C A Ta c t i v i t ya t3 0 G yd o s e i n c r e a s e dt oa c t i v i t yp e a ka n dt h e nd e c r e a s e d ,s l i g h t l yf r o m7 0 G yt o10 0 G y ( 6 ) I r r a d i a t i o n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a f f e c t e dt h el e a fs t o m a t a lm o r p h o l o g y :t h el e a fs t o m a t a la p e r t u r e o f5 0 G yv a r i a t i o np l a n t sw e r el a r g e rt h a no t h e r s 3 0 G yp l a n ts a n ks e r i o u s l y , t h es t o m ak e p tc l o s e d ( 7 ) E s t a b l i s h i n gas a t i s f a c t o r yI S S R - P C Rr e a c t i o ns y s t e mf o rS s p e c t a b i l eB a r f i r s t l y :2 0 1 x l r e a c t i o ns y s t e mc o n t a i n e d1 0 x P C RB u f f e r ( M g z + f r e e ) 2 0 1 x l ,2 m m o l Ld N T P s ,7 5 0 n m o l Lp r i m e r 2 5 n gt e m p l a t eD N A ,1 0 UT a qD N Ap o l y m e r a s e ,2 m m o l L8 8 2 + A m p l i f i c a t i o np r o g r a mi n c l u d e d p r e d e n a t u r a t i o na t9 4 f o r7 m i n ;d e n a t u r a t i o na t9 4 f o r4 5 s ,a n n e a l i n ga t5 2 f o r1m i n 。e x t e n d I I I i n ga t7 2 。C f o r1 5 m i n ,a f t e r3 5 c y c l e s ;t h ep r o d u c tw a se x t e n d e da t7 2 * Cf o r4 m i n ( 8 ) T h es i m i l a r i t yc o e f f i c i e n ta m o n gp l a n t sw e r e0 5 8 0 5 - - 0 7 8 8 6a n dt h ea v e r a g es i m i l a r i t v c o e f f i c i e n tw a s0 6 8 4 6 T h eg e n e t i cs i m i l a r i t yo ft h em u t a t i o n sw a si d e n t i f i e da n da n a l y z e db v u s i n gt h em e t h o do fI S S Rt e c h n o l o g y , a n dh i g ho r n a m e n t a lv a l u ep l a n tM o 1 ,M o 2 ,M 0 3 ,M o 4 a n dM 0 - 5w e r gs e l e c t e d K e y w o r d s S e d u ms p e c t a b i l eB a r e a u ;6 0 C o - 7 ;i n d u c e dm u t a t i o nb r e e d i n g ;I S S R C a n d i d a t e :W a n gH u a n h u a n S p e c i a l i t y :G a r d e np l a n t sa n dO r n a m e n t a lH o r t i c u l t u r e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G u oC h u n j i n g I V r 引言 1 引言 八宝景天( S e d u ms p e c t a b i l eB a r e a u ) ,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蝎子草。 株高3 0 7 0 c m ,茎直立不分枝,圆而粗壮,稍木质化,高2 5 7 0 c m ,叶对生或3 叶轮生,卵 形至长圆状卵形,长4 1 0 e m ,宽2 - 5 e m ,基部渐狭,先端钝或急尖,全缘或有波状锯齿。伞 房状聚伞花序项生,直径7 1 1 e m ,花密生,直径约1 c m ,花梗长2 - 4 m m ;萼片5 ,线状披针 形至宽披针形,长约1 m m 花瓣5 个,花淡紫红色至紫红色,披针形至宽披针形,长4 5 m m , 宽约1 2 m m ;雄蕊l O ,长6 - 7 m m ,花药紫色,自交授粉:鳞片5 ,长圆状楔形,长1 1 2 m m , 先端有微缺:心皮5 ,狭椭圆形,长约4 2 m m ,花柱长约1 2 m m ,瞢荚果直立且靠拢;花期 7 - 9 月,果期9 1 0 月;染色体数2 n = 5 0 ( : L 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1 9 8 8 ;包满珠,2 0 0 3 ) 。 八宝景天原产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日本也有分布,多以栽培 为主。八宝景天抗逆性强,耐高温、严寒等恶劣环境条件,在3 6 8 C 的严寒下能安全越冬, 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极适合干旱少雨、土壤瘠薄的环境,绿期、花期较长;通常以扦插繁 殖为主,也可分株,少见播种,自春季抽生地上茎至开花前,均可露地扦插,扦插繁殖的植 株当年开花,分株以春初秋末为好,春季十分干旱的地区,应灌溉1 - 2 次( 矫国荣等,2 0 0 6 : 张晓艳等2 0 0 7 ) 。八宝景天在早春天气转暖即可返青,花期在8 9 月,可以填补夏季花卉在 秋季凋萎没有观赏价值的空缺。其花密集而美丽,花开时一片粉烟,群体效果极佳。所以园 林中常将它用来布置花坛、岩石园、花镜或做成圆圈、方块、云卷、弧形、扇面等造型,营 造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目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提倡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模式,八宝 景天作为地被植物,生长繁茂,铺地景观极佳,可有效弥补乔灌木生长缓慢,下层空隙大的 不足,有利于丰富园林景观。由于八宝景天植株低矮,抗逆性强,管理费用低,大量节约养 护用水,同时可以自我繁殖,所以无需繁杂的养护和修剪,可粗放管理,这样节省大量劳动 力,降低养护费用( 康红梅等2 0 0 8 ) 。 辐射诱变的目的是诱发突变产生新的遗传性状,从变异群体中有目的地把符合育种目标 的变异准确筛选出来供育种直接或间接应用。辐射诱变作为育种手段是常规育种难以取代的。 通过人工诱变可提高突变频率,促进遗传基因重组,有利于远缘杂交成功。随着分子学、细 胞学、遗传学的不断发展,D N A 技术开始在观赏植物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D N A 分子标 记涉及的是既容易识别又可有效遗传的D N A 片段,不受组织类别、发育时期和环境条件的 影响而直接以D N A 的形式表现,所需实验材料量少、标记多态性高、表达呈中性( 不影响 目标性状的基因表达,与不良基因之间无必然的连锁关系) 。将辐射育种与分子标记结合应用, 利用分子标记对突变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把表型与基因位点连在一起,可以有效区别真 伪突变体,使有些难以在表型中区分出来的基因在较短时间里鉴别出来,从而提高筛选效率 ( 王文恩,2 0 0 6 ;王磊,2 0 0 7 ) 。近些年,在观赏植物研究方面出现许多辐射诱变育种报告, 研究对象有菊花、月季、美人蕉、大丽花、矮牵牛、唐菖蒲、荷花、杜鹃等花卉( 杨晓红等 2 0 0 4 ) 。八宝景天作为辐射诱变研究的新材料,对我国观赏植物诱变育种的发展能起到补充作 用,通过0 0 C o q 射线辐照八宝景天能提高突变频率,促进遗传基因重组,同时利用I S S R 技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论文 术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检测辐射诱变后代基因组的变异程度,提高育种效率。 1 1 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6 0 C o 吖射线对八宝景天扦插植株的辐射效应及辐射育种的适宜辐照 诱变剂量;通过植株形态学观察、气孔形态观察、生理指标测定,初步筛选性状变异植株: 首次建立八宝景天I S S R P C R 反应优化体系,用分子标记手段分析和鉴定变异植株与对照之 间的差异性和基因变异情况,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这样可以丰富八宝景天种质资源,为间 接利用突变体来改良和选育新品种提供了条件,更为八宝景天遗传标记的应用及其辅助育种 提供理论依据与基础。 八宝景天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材料,抗逆性强,花开美丽,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栽植后 少见病虫害,可降低景观应用成本,是极具推广前景的优良地被植物。但因八宝景天的株形、 花色单一,花期短而在一些园林景观设计中被摒弃,利用辐射源辐照八宝景天植株以期得到 理想的景天品种,将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研究方法。 八宝景天以扦插或分株繁殖为主,很难用有性杂交的方法培育新品种,长期无性繁殖会 造成种性退化,因此改良和创新八宝景天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辐照诱变育种是培育无性 繁殖作物新品种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当前国际上突变育种的热门研究领域( 赵孔南,1 9 9 0 ) , 6 0 C o - 3 辐照是选育无性繁殖植物新品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诱变手段,通过6 0 C o - ) 辐照提高变异 频率以获得新品种的研究在八宝景天上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无性繁殖的八宝景天扦插植株 进行6 0 C o - ) 辐照处理以研究射线对八宝景天的形态、生理( 叶绿素、活性酶) 、叶片组织( 气 孔) 和分子方面的辐照效应,并筛选适宜的辐照诱变剂量和观赏价值高的变异植株,以期为 八宝景天辐射诱变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1 2 关于辐射诱变育种1 1 2 1 辐射诱变育种特点 辐射诱变属于物理因素诱变,有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种。电离辐射指能量较高引起 物质电离的射线,有丫、p 、中子、X 射线等。非电离辐射的能量不能将原子电离,只能起到 激发作用,如激光、紫外线等。它与常规育种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 提高变异频率,扩大变异范围 自然条件下,由于外界环境与遗传结构的不稳定性,植物本身会发生一定的自发突变, 然而频率很低。而利用具有辐射能的射线诱发植物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变异、倍性变异, 可使突变频率提高千倍以上,还能够诱导产生自然界稀有或没有过的或用常规方法难以获得 的新性状、新类型,这就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丰富的原始材料( 杨晓红等2 0 0 4 ) 。诱变还能 增加突变类型,扩大突变范围,诱发产生自然界少有或未曾有的或用常规方法难以获得的新 性状、新类型,丰富植物种质资源,为育种提供宝贵的原始材料。某些诱变因素可使叶绿素 类型增多,出现浅绿、暗黄、亮黄、白化、黄化、红化等类型,对于不考虑生殖特性而仅以 株型、叶形、叶色为主的观叶植物来说,是极为有效的育种手段。 2 能改变品种单一不良性状,保持其他优良性状不变 2 e1,jl带 引言 花卉品种中有些优良性状和不良性状通常是基因连锁的,有性杂交很难将它们分开,而 辐射诱变育种常常只作用于个别基因位点,就可能使品种在基本保持原有遗传背景的前提下, 改变其某个或某些不良性状,使连锁性状分开。在进行植物早熟、抗病、矮杆及品质育种时, 辐射育种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在短时间内获得性状优良的品种。 3 诱变引起的变异易稳定,育种年限短 辐射变异大多是一个主基因的改变,因此与传统育种方法比稳定较快,有利于在较短时 间内育成新品种。一般一二年生草花,F 3 代就可稳定,3 到6 年内可育出适合生产的新品种。 而有性杂交育种大多数需4 到6 代才能稳定,需7 1 2 年时间培育出新品种。 4 能克服远源杂交的不结实性 亲缘关系较远的种属间杂交易出现不结实现象,用射线处理花粉后杂交,某些情况下可 以提高结实率,克服杂种不育性。 5 增强抗逆性 利用辐射诱变可有效增强植物的抵抗能力,如:北京林业大学用钴射线处理“药红”小菊 脚芽幼叶愈伤组织,获得抗性强的新品种。 1 2 2 辐射源的种类 1 T 射线:也称丙种射线,辐射源是放射性同位素6 0 C o 和1 3 7 C s ,波长1 0 8 1 0 1 5 c m 。 在花卉辐射诱变育种工作中,6 0 C o - q 射线是最普遍的诱导源,6 0 C o 的缺点是半衰期短,仅5 2 7 年。1 ,射线波长短,比X 射线还要短,穿透力强,射程较远,主要用于外照射,同时可以处 理大量植物材料,且剂量比较均匀。目前常用的照射装置有钴圃、钴室、钻温室、钴人工气 候车照室等。 2 p 射线:又称乙种射线,辐射源为放射性同位素3 2 P 和”S 。由原子核衰变释放出来的 高能电子。p 射线在空气中射程短,穿透力较弱,通常用于内照射,不适宜外照射,如果利 用带p 射线的溶液浸种,让同位素进入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直接渗入细胞核集中发挥作用, 可获得某些特点的突变谱。 3 x 射线:又叫阴极射线或伦琴射线,由x 光机产生的较短射线,不带电荷,属核外 产生的电磁辐射。波长O 1 l n m 为软X 射线,穿透力较小;波长O O l o 0 0 1 n m 为硬x 射线, 穿透力较大,是最早用于植物育种的射线,穿透力不如Y 射线。 4 中子:是不带电的电子流,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自由中子,用在辐射育种的主要是原子 核受到外来粒子冲击,反应堆释放中子源和回旋加速器或静电加速器中子源。中子所带能量 大小不同,在1 0 日- 1 0 刁e V 之间,可分为热中子、慢中子、快中子、中能中子和超快中子。由 于中子的诱变能力比较强,在植物育种中应用也日益增多。 5 紫外线:一种穿透力小的非电离射线,波长短于可见紫色光,又紧接着紫色光的射线, 波长范围1 3 6 3 9 0 n m ,以2 5 0 2 9 0 n m 范围的紫外线诱变效果最强,这一波段为核酸吸收波长, 即遗传物质核酸吸收最多的区域。紫外线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很弱,主要用于处理孢子或花 粉粒。 6 激光:是2 0 世纪6 0 年代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之一,近些年才应用到植物育种领域,是 基于物质受激辐射原理而产生的一种高强度的单色相干光。它具有亮度高、方向性、单色性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相干性都好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光、热、压力和电磁场效应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生 物有机体,用激光可处理植物的种子、花粉、合子等。 7 高能离子束:离子经高能加速器加速后产生的放射线,具有高传能线密度、尖锐的电 离峰、低氧增比,能精确控制入射深度及部位,离予束与其它射线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能 在电场、磁场作用下被加速或减速以获得不同大小的能量;可对其进行高精度的控制,从而 获得平行束,也能被聚焦成微细束。用高能电子束处理后的植物,M 1 代损伤轻,M 2 代诱变 效率高。 1 2 3 植物辐射诱变材料的选取 正确选择辐射材料是诱变育种成功的基础。早期的辐射诱变常因种子照射量大、操作简 便、便于运输贮藏等优点作为处理对象,近些年几乎所有的植物器官和繁殖体都能作为诱变 材料处理,如花粉、插条、多倍体、根芽、球茎、愈伤组织、休眠萌动种子、杂合种子、种 胚等。不同的器官和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按敏感性程度排序为:愈伤组织 试管苗 E l 间苗 根芽 插条 种子,主要由于射线引起诱变的间接作用机理,这些材料中愈伤组织含水 量高达8 0 以上,在辐射处理下,产生很多氧自由基破坏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此外 愈伤组织的代谢系统尚不健全,对损伤的修复能力还很弱因此最为敏感;种子对射线的敏 感性最差,因其含水量通常低于2 0 ,辐照产生的间接损伤作用不大。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一些较大的生物分子被保护,不容易被射线破坏,因此种子与其它类型材料相比射线敏感性 最弱。另外,选择易产生不定芽的材料和利用茎上、根上产生的不定芽进行辐射,均易取得 较好效果( 杨晓红等2 0 0 4 ) 。 1 2 4 植物辐射诱变的机理 辐射诱变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辐射后引起遗传物质的突变,如染色体的畸变、D N A 分子的变异。二是R N A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受抑制,生长素及酶等生理活性物质的代谢受到 破坏,表现为细胞死亡、细胞突变( 杨再强等2 0 0 6 ) 。 辐射诱发突变作用通常认为有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两种。间接作用是指射线处理形成损 伤引起的反应,例如作用于水,引起水的裂解,进一步作用产生超氧自由基或过氧化氢,再 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导致突变。赢接作用是射线与被照射物质直接发生作用,是生物大分子 发生电离或激发所引起的原发反应。生物体在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对射线的敏感性很大,是 间接效应的证据。 P l a t z m a n 把生物体内的辐射作用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物理阶段,被处理物质吸收射线 的能量,使分子产生电荷与激发,此过程持续1 0 - 1 8 1 0 。1 5 秒;第二阶段是物理化学阶段,是 被处理物质的分子经过重新排列形成稳定的损伤分子,此过程持续1o - 1 2 。l s ;第三阶段是化 学阶段,是辐射产生的自由基与环境中其它物质进行反应,此过程持续1 0 1 0 2 m i n ;最后是 生物效应阶段,生物体通过代谢表现出各种效应,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阶段,持续过程从几秒 到若干年不定( 孙大容,1 9 9 8 ) 。 4 ,、Ij I 引言 1 2 5 植物辐射敏感性机理 1 2 5 1 靶学说 靶学说由B d a y 、A l t e n b e r g e r ( 1 9 2 3 ) 和G t o w t h e r ( 1 9 2 4 ) 首先提出,是解释物种间辐射敏感性 差异的重要学说。在之后的几十年内,此学说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扩充。基本观点有:( 1 ) 在细 胞或生物结构中存在一种对射线敏感的部位,它的损伤将产生某种生物学效应,这种敏感结 构称为“靶”。靶被射线击中而产生损害,没被击中的不会引起损害;( 2 ) 电离辐射以离子簇的 形式撞击“靶区”,被击中是随机的,遵循P o i s s o n 分布;( 3 ) 不同生物的靶有不同的损伤击中 数,当“靶”受到一定次数的击中后,会产生某一放射生物学效应( 许耀奎等1 9 8 5 :赵孔南等 1 9 9 0 ) 。从E P s t e i n ( 1 9 5 3 ) 证明D N A 分子是辐射的“靶分子”后,该学说己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S p a r r o w 等( 1 9 6 7 ) 以靶学说作为基础,提出引起植物辐射敏感性差异的内在原因是由于间期细 胞核体积和染色体体积不同所导致的。二者体积越大对辐射愈敏感。但这个理论难以解释同 一物种不同品种间的辐射敏感性差异,因为品种间细胞核和染色体体积几乎没有差异,但辐 射敏感性却差异很大。 1 2 5 2D N A 双键断裂学说 L e e n h o u t s ( 1 9 7 3 ) 租C k a d w i e k 在靶学说基础上,创建D N A 双键断裂学说,试着从分子生 物学角度说明电离辐射对细胞的作用。其基本内容是:( I ) D N A 分子完整性对细胞增殖最重 要:( 2 ) 辐射引起的最为严重的损伤是D N A 双键断裂,完整性受到破坏;( 3 ) 诱变的各种生物 效应均与D N A 双键结构断裂有关;( 4 ) 辐射效应的强度随细胞内D N A 双键断裂的平均数增加 而增加:( 5 ) 修复会影响最终的D N A 双键断裂数,而这种修复是由辐射期间或辐射后的代谢 条件决定的。I n o u e 等( 1 9 8 0 ) 以D N A 辐射损伤修复作为基础,指出不同品种间辐射敏感性差 异取决于遗传控制的损伤修复能力。他们用咖啡因作为损伤修复抑制剂,对具有不同辐射敏 感性大麦品种的幼苗进行了损伤修复研究,发现敏感性低的品种的损伤修复比率高于敏感性 高的品种;冯志杰等( 1 9 8 7 ) 对小麦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1 2 6Y 射线辐射诱变中应注意的问题 植物辐射诱变是利用一定剂量的射线,照射植株、花粉、种子、根或其它器官,诱导产 生变异,达到有利突变目标的过程。辐射诱变效果受辐射剂量、处理方式、材料选取以及地 域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1 2 6 1 辐射剂量 辐射剂量的选择是辐射诱变育种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辐射剂量直接影响到材料诱变的 效果和突变频率,对于同一种材料,辐射剂量与辐射诱变率里正相关性,剂量越高则变异率 越高,如果辐照剂量过低,则不能引起基因结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而辐射剂量过 高,会导致出苗率、成活率的降低及畸变率的提高,因此要选择适宜的辐射剂量。实际工作 中,最适辐射剂量通常是诱导材料死亡率为5 0 的辐射剂量,植物对辐射的敏感性常以半致 死剂量和临界剂量来表示。一般来说,由于诱变育种是个随机复合事件,成功率由植物材料 的成活率与突变率的乘积决定,对应最大概率积的剂量则是最适剂量。 5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十学位论文 1 2 6 2 辐射处理方法 正确选择处理方法是诱变育种成功的基础,辐射方法不同,在作物上所产生的诱变效果 和生物效应会不同。应该先确定育种目标,再对植物的基因型和器官进行仔细选择。 方法一:外照射。主要利用各种射线进行外照射,这种方法可大量处理材料,简便,可 靠。适合外照射处理的材料很多,如种子,根茎,插穗。种子的含水量有高低之分,与辐照 后的生理生化关系密切,种子含水量不同,辐射诱变效果也会有明显差异。但一般多用干种 子,因为干种子处理量大,操作方便,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无性繁殖器官照射包括块茎、 块根、插穗、幼芽、鳞茎等,一般认为处于活跃状态的不定芽照射较为合适,可获得完全突 变的嫩梢;此外还有花粉照射、子房照射、愈伤组织照射等。近年来采用离休培养辐射育种 获得了纯合突变体,也缩短了育种年限。另外,选择易产生不定芽的材料和利用茎上、根上 产生的不定芽进行辐射,易取得较好效果。在外照射处理时还要注意,辐射材料的摆放位置 应尽量均匀,减少吸收剂量的误差。 方法二:内照射。是将放射性元素引入要处理的植物体内进行照射,常用的用于内照射 的放射性元素有3 5 S 、3 2 P 、H C 等。引入方式有浸种法、注射或涂抹法、施肥法。 1 3 观赏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 自1 9 2 7 年M u l l e r 发现x 射线能诱导果蝇产生变异后,4 0 年代初期德国L e i n 和F r e s j e b e n 将诱变剂作用于植物得到有益突变体,世界各国也相继开展了大量关于辐射诱变和植物育种 的研究工作。6 0 年代后期核技术的应用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诱变育种方法也随之日益成熟。 7 0 年代,诱变育种的注意力转到培育抗病品种、优质品种和突变体上,8 0 年代后分子遗传学 和分子生物学的广泛应用于诱变育种工作中,尤其9 0 年代分子标记的应用,为实现品种的定 向诱变提供了准确的签定方法( 高健,卢惠萍,2 0 0 0 ) 。到2 0 世纪9 0 年代,辐射诱变育种才 真正应用在观赏植物育种上,巴西和荷兰等国家利用1 ,射线处理菊花材料培育出了新的菊花 品种。在辐射剂量与辐射材料两方面进行了探讨,N a g a t o m i S 等6 0 C o o 射线处理切花菊研究 表明辐射材料诱变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愈伤组织 植株 根芽 枝条,从照射方式来看快照 射比慢照射较易引起材料的损伤( 杨再强,王立新,2 0 0 6 ) 。 我国植物辐射诱变育种工作始于上世纪5 0 年代末,主要是在农作物上开展,应用到园林 观赏植物育种上是始于上世纪7 0 年代。虽比别的国家起步较晚,得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将辐 射育种与杂种优势育种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一套综合性的育种技术己渐进成熟,将 诱发突变发挥出巨大潜力,获得了大量突变新品种,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车辆赠与及驾驶培训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工程专用石渣石粉销售合同
- 2025版塔吊工高空作业专项劳务合同协议书
- 2025版食品行业广告代理销售合同
- 2025版地产样板房软装设计与销售合同
- 2025版地产项目宣传摄像服务合同范文
- 2025年度会议中心场地租赁保证金与押金规范协议
- 2025年度旅游项目多方借款合同
- 重庆主城区半期高202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2025年度光纤到户工程用电缆电线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4风电项目开工管理办法
- 供热企业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真题-英语(全国一卷) 含答案
- RocketMQ分布式消息中间件:核心原理与最佳实践
- 绿色矿山服务合同协议书
- T/CIE 170-2023企业级固态硬盘测试规范第6部分:环境适应性测试
- 院感各类应急预案培训
- 2025年云南省事业单位考试c类真题及答案
- 浙江省G5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4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