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变革.doc_第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变革.doc_第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变革.doc_第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变革.doc_第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变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楚雄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录摘要:I关键词IAbstractIIKey wordsII一、1993年版及2001年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基本情况对比分析1(一)选文的篇目变化对比11.整体篇目变化对比12.共有篇目的统计23.独有篇目的统计2(二)选文的体裁对比2(三)选文的题材对比4二、选文对儿童精神的培养对比研究5(一)一般价值取向对比5(二)政治价值取向对比7三、1993版和2001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变化的原因探析8(一)社会背景不同8(二)编写原则不同9四、未来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变化的趋势探讨9(一)“人文性”将成为选文的主要依据9(二)“思想政治性”选文仍将占据较大比重10(三)“俗文化”将进军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10五、结语10注释10参考文献:11致谢12I九十年代至今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变化情况研究以人教版为例 宾欢(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2012级小学教育专业2班 20120122201)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总共出版了十套小学语文教材,而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也一直处在变动中,每一次选文的变动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课题以九十以来人教版的两套小学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从选文的内容进行分类对比,找出两套教材的差异,分析选文变化的原因,希望对今后的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提供可行的建议,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本课题主要从选文的体裁,题材,篇目变化,以及选文对儿童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未来小学语文教材选文趋势进行预测,探讨今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沿革以及变化趋势。关键词:小学语文;选文;人教版;ISince the ninety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changes research- a case study of human educationAbstract: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altogether published ten sets of Chinese textbooks for primary schools, and the selection of Chinese textbooks for primary schools also has been in the changes and changes in every text are subject to wide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his topic to 90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since two sets of Chinese textbooks for primary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content selection of class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ets of textbooks,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selection of, hope to provid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make it towards a better direction.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selection of the genre, subject matter, changes in the table of contents, and selection of childrens value outlook on influence on research, and carried on the forecast to the futur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trends, explore the future people education edition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xtbook history and trend.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xt; renjiaoban;II九十年代至今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变化情况研究以人教版为例 宾欢(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2012级小学教育专业2班 20120122201)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总共出版了十套小学语文教材,而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也一直处在变动中,每一次选文的变动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课题以九十以来人教版的两套小学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从选文的内容进行分类对比,找出两套教材的差异,分析选文变化的原因,希望对今后的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提供可行的建议,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本课题主要从选文的体裁,题材,篇目变化,以及选文对儿童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未来小学语文教材选文趋势进行预测,探讨今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沿革以及变化趋势。关键词:小学语文;选文;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可以说是价值取向的现实反应,选文标准不同将直接引起入选课文的不同,然而不一样的课文又展现出不一样的生活和世界,老师和学生们在教育与学习我们的课文过后就会发生态度、价值观和情感方面的不同。九十年代至今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紧跟时代的步伐,从1992年发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到2001年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小学语文教材的变革是一个时代变迁的反应,体现了不同时期对人才培养的不同标准。一、1993年版及2001年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基本情况对比分析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编写、出版了一套小学教材,以下简称1993年版。2001年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十套小学语文教材,那也是我们新世纪的第一套小学语文的教材。以下简称2001版。(一)选文的篇目变化对比伴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不断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它的篇目变化上。1.整体篇目变化对比这两套小学语文教材从篇目总数量上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993年版教科书一共有297篇课文,包括精读、略读课文。2001年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课文篇目总数量达到了353篇。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仍然以课文为媒介,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训练学生掌握母语的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美感。因此,2001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数量的增多符合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以便可以使教学得目的更加效益化。2.共有篇目的统计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世纪的到来让小学语文选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两套教材直接存在着承接的关系,在变动中也存在着不变。据统计,1993版和2001版这两套小学语文教科书共有篇目有138篇。这说明我们的教材跟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但是也沿袭了原来版本的经典篇目,如司马光黄山奇石狼牙山五壮士少年闰土等。另外,传言中的所谓“鲁迅文章大撤退”这一现象并没有出现。相反,2001年版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都是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经典并没有离去,只是根据时代进步的需求丰富了选文。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1993版有些文章换了题目重新出现在2001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比如1993版第三册的蓝树叶在2001版更名为蓝色的树叶。这种做法是为了儿童对课文更好的理解。3.独有篇目的统计 这两套教材又有自己独有的篇目,说明两套教材在选文上具有流变性。1993版的独有篇目有159篇,而2001版的独有篇目则达到了215篇。2001版小学语文教材在1993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改革,独有篇目同比增长35%。这改革是时代的创新,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大量带有新时代烙印的文章进入小学语文教材中去,比如金钱的魔力,这篇文章表达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揭露了社会中的现实。在拜金主义横行的21世纪,这篇文章进入小学语文教材当中,间接性地培养了小学生的正确的金钱价值观。同时,21世纪“一纲多本”的压力以及时代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也是2001版独有篇目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二)选文的体裁对比体裁,在现代文学体裁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由于小学语文体裁的特殊性,笔者在此将小学语文体裁分为记叙文、童话、诗歌、神话、说明文、寓言、应用文及其他。在此,记叙文包含了以上体裁之外的所有文体。表1两个版本教材选文体裁数量及比率对比1993版体裁 数量 百分比2001版体裁 数量 百分比 记叙文 206 69.36% 记叙文 211 59.78% 诗歌 51 17.17% 诗歌 45 12.75% 童话 24 8.08% 童话 46 13.03% 寓言 3 1.01% 寓言 5 1.42% 说明文 9 3.03% 说明文 32 9.07% 神话 0 0 神话 4 1.13%应用文及其他 4 1.35%应用文及其他 10 2.83% 合计 297 100% 合计 353 100%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两个版本的体裁在记叙文、诗歌、寓言在数量及比率上相差不大。但是两个版本选文在体裁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据统计2001版在说明文、童话、应用文及其他这几种体裁在数量和比率上明显高于1993年版,而神话更是2001版新增体裁。体裁不同,也就造就文章的语言风格、形象塑造甚至情感表达的不同。皮亚杰发展阶段理论觉得此时小学生尚处于具体运算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获得表象思维,但是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在众多的体裁中,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是记叙文的主要手法,语言风格生动、活泼、质朴、贴近生活,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因此在1993版和2001版的选文体裁方面都占据了大量的比重。但是说明文主要是以说的方式,具有严密性、科学性以及逻辑性的特点,而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度阶段,因此说明文在1993版所占比重较小。而由于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各种早教机构的兴起,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等因素,使得2001版的说明文篇目数量增加。童话作为儿童文学其中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和一定的象征来塑造形象、反应生活,对我们儿童的思想进行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故事却离奇而曲折,引人入胜。而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具体的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度阶段,因此小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会更偏向于那些形象鲜明,感情丰富、带有幻想色彩的作品。无疑,童话是最好的选择。1993版的童话篇目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低年级阶段,这样不利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持续发展。而2001版童话篇目的增加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解决了1993版存在的局限性问题。而应用文的增加也是2001版的一大特色。1993版的应用文主要是以书信的形式呈现,这是由于90年代人们的通信方式依然以书信方式为主。而21世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联络方式多样化,短信、电子邮件开始慢慢取代书信的来往。因此2001版的应用文除了书信还慢慢出现了其它的格式,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对于以上体裁类型的对比,笔者认为2001版的选文体裁分布更为合理,符合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小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三)选文的题材对比在素材的基础上提炼而出,用以形成艺术的形象。体现思想主题的生活材料就是题材,它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根据两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情况,笔者将题材分为日常的生活故事,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动物,植物,自然景物,国家,历史,地理,人生道理,传统文化,科学,想象,以及其他。现将选文的题材的两个版本对比如下: 1993版 2001版题材数量百分比题材数量百分比日常生活故事3612.12%日常生活故事4011.33%学校生活62.02%学校生活61.70%社会活动82.69%社会活动82.27%动物4113.80%动物3610.20%植物186.06%植物154.25%自然景物3913.13%自然景物4211.90%国家4113.80%国家3710.48%历史155.05%历史298.22%地理31.01%地理92.55%人生道理6120.54%人生道理8323.51%传统文化93.03%传统文化113.12%现代科学134.38%现代科学236.52%想象10.34%想象30.85%游戏10.34%游戏10.28%其他62.02%其他102.83%合计297100% 合计353100%表2两个版本选文题材数量统计对比从以上的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两个版本选文的题材在日常生活故事、学校生活、社会活动、动物、植物、自然景物、国家、人生道理、传统文化、游戏这些方面在数量和比率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同时可以看出两个版本选文都比较重视日常生活故事、动物、植物、自然景物、国家、人生道理这些题材。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在于:2001版比1993版更加重视科学、地理、历史、想象的题材。由于新世纪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2001版的选材在1993版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修改。二、选文对儿童价值取向的影响对比研究价值取向渗透于人们生活各个方面,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会影响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习惯。小学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基础,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因此对其的价值塑造将影响其一生。而小学语文课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媒介对于小学生的价值塑造无疑是影响深远的。本文借鉴了吴永军教授在课程社会学【1】中的“价值取向类目量表”,从“一般价值取向”对比以及“政治取向对比”对教材中的不同价值取向进行对比。分析九十年代至今对于小学生价值观跨世纪的变革。(一)一般价值取向对比1993版和2001版一般价值取向类目对比统计表1993版2001版类目数量百分比类目数量百分比科学3215.84%科学3811.91%智能2311.38%智能268.15%勤劳104.95%勤劳72.19%仁爱146.93%仁爱3711.60%勇敢41.98%勇敢103.13%友爱52.48%友爱165.02%勤学125.94%勤学165.02%奉献94.46%奉献154.70%自然4019.80%自然7021.94%诚实52.48%诚实113.45%合作10.50%合作20.63%坚毅73.47%坚毅113.45%亲孝41.97%亲孝165.02%敬业41.98%敬业30.94%助人52.48%助人72.19%进取52.48%进取92.82%谦虚52.48%谦虚61.88%简朴52.48%简朴00%善良40.99%善良82.51%立志20.50%立志20.63%认真41.98%认真51.57%信心20.50%信心41.25%合计202100%合计319100%从以上数据首先可以看出2001版在一般价值取向的总体篇目跟1993版相比增长了117篇。这跟新课改提出的素质教育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的。新课改大力提倡人文性的培养,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2001版紧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进行选文,寓教于学,把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从以上数据还可以看出两个版本都比较重视自然、科学和智能价值观的培养。这三种价值取向在两个版本里面都占了较大的比重。自然价值观的重视主要是由于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提高了认知水平,开始彻底抛弃以往自以为是的“人定胜天”的价值观。取而代之的是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价值观。特别是到了21世纪,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开始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2001版的小学语文课文选文在1993版描绘、赞美大自然的基础上,更是增加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文章,培养儿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现代价值观。九十年代经济的全球化使得科技得到不断发展,因此1993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科技方面的选文。而21世纪科技的发展,使得2001版小学语文教材对于科技价值观取向更加重视。而两个版本的对于智能方面价值观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这是由智能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首要目的所决定的。另外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两个版本在仁爱和亲孝价值观这两方面的选文差距较大。1993版在“仁爱”价值取向方面的选文只有14篇,而到了2001版达到了37篇,同比增长164.29%。 “仁爱”即“仁慈、同情、互敬互爱等”它所代表的是一种丰富的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情怀。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一次提出我们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因此2001版小学语文教材增添了一些蕴含丰富人文精神的课文。比如,在二年级的上册中的第28篇课文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个小男孩对小鱼的怜悯与关爱,使学生从小树立起关爱生命、保护小动物的仁爱精神;三年级下册的第19课七颗钻石中的小姑娘在大旱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把好不容易找到的水让给别人,表现了小姑娘的仁爱之心以及高尚的品质,也是一篇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课文。而“亲孝”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1993版所占比例较少,到2001版比率才大幅度上升。这是由于时代在发展,人的家庭观念却在退化,“啃老族”的出现,为争家产对簿公堂,老人临了无人送终等现象在现代屡见不鲜。笔者认为,这也是2001版小学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对亲孝这一价值观培养的主要原因之一。两个版本在“个人特质”方面都有着关于智能、坚毅、勤学、进取、勤劳、勇敢、善良、助人、谦虚、信心、认真和立志这些方面的价值取向。这些都是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没有智能、立志进取,何来成功;没有坚毅,凡事难成;没有勤学、认真、谦虚等优秀品质学生难以掌握专业文化知识;没有勤劳、善良、助人等素质学生难以立足于社会;没有勇敢和信心学生何以克服困难。但是可以明显看出2001版的选文比1993版更加注重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是因为我国以前的课程目标太过于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过分地注重于学生的接受被动学习,却忽视了我们学生身心的发展,忽视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这样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二)政治价值取向对比 政治价值主要指的是人们对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做出的价值判断。本文中的政治取向指的是课文内容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篇目,例如爱国精神教育、民主和平教育、革命精神教育,详细见于下表:1993版和2001版政治价值取向类目对比统计表1993版2001版类目数量百分比类目数量百分比热爱祖国1831.03%热爱祖国3741.57%颂扬领袖1729.31%颂扬领袖1820.22%革命精神712.07%革命精神77.87%信仰理想35.17%信仰理想00%平等自由46.90%平等自由1112.36%揭露批判813.79%揭露批判77.87%和平精神11.72%和平精神910.11%合计58100%合计89100%从上述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两个版本在政治价值取向上最注重的都是爱国教育,笔者认为此做法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国家这个概念在他们的心理上并不能得到认知。但是,1993版的一年级下册就出现了祖国多么伟大的文章,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未免过于深奥难懂。笔者认为比起爱国教育,平等自由才应该是小学政治价值取向的核心。因为,自由平等是一个国家,是我们民族精神最为需要的。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人民是否得到尊重,是否摆脱欺凌,是否享有平等的机会,是否真的成为一个国家的主人。这样的精神应该从小培养。因为目前我国不自由、不平等的现象比比皆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的儿童很多学会了趋炎附势,恃强凌弱,互相攀比。儿童是一个国家希望,为了祖国的未来,小学语文教材应当对培养平等自由这一价值观的选文适当增加,这一点2001版比1993版做得好。颂扬领袖也是这两个版本的重中之重,比如2001版二年级上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中,大家把这棵树叫做“小平树”,笔者认为也不可取。这样的文章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容易造成盲目崇拜的心理,从而影响儿童盲目地追求成功,想要成为名人。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势必会对儿童今后价值观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害。笔者认为今后人教版的教材选文可适当考虑减少颂扬领袖这一类关乎当权者自身统治利益的文章。可适当增加关于信仰理想的文章。从以上的比较中可以看出1993版和2001版无论是在价值取向的道德方面还是价值取向的政治方面都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但是总体而言201版的选文结构要略胜一筹。三、1993版和2001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变化的原因探析从上两章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的1993版和2001版无论是在篇目、体裁、体裁还是儿童价值取向方面,都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人教版的这两套教材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向探讨:(一)社会背景不同在20世纪的90年代,是大信息化的时代,也是初期知识经济的时代,互联网在世界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改善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刻,人类社会一方面享受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高速化带来的便利,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较量,实质上是我们民族综合的素质与教育的较量,是教育的较量。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而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小学的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的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的学生对语言文字加以正确理解与运用,以便可以初步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道德品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智力,让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但是1993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时间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大国,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各方面都步入了崭新的阶段。各方面都要求教育的变革,随后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这是一个时代变迁的反应,体现了不同时期对人才培养的不同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一次提出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因而2001版版在选文上更加注重文章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二)编写原则不同教科书中的内容选取主要取决于教科书编写原则 ,也就是说教科书的编写原则直接影响教科书内容的选择。笔者通过对1992年发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2001年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两版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这就决定了两套教材的选文时要首先考虑文章的政治色彩。之前在对两版教材的题材对比中可以看出,两版教材在“国家”方面的选文比较多。而在对两套教材的政治价值取向对比中可以看出,两套教材对热爱祖国颂扬领袖揭露批判这些政治的类目非常的重视。第二,在总体培养目标方面,1993版的教学大纲比较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而2001版的课程标准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体现了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第三,1993教科书的教学大纲没有明确提出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要求。而2001版的很明确提出“要帮助我们的学生逐步地人生态度的积极和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的形成。在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的过程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2001版的课文选文更加重视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和自由,懂得奉献,勇敢克服困难,保护自然等。四、未来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变化的趋势探讨根据上文中对两个版本的小学语文的各方面的对比与各个版本的选文的研究,笔者对未来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变化趋势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预测:(一)“人文性”将成为选文的主要依据21世纪国教委员会中的报告提出:“人既是发展中的第一主角,也是发展中的终极目标。”所以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即教会学生正确协调人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的关系。也就是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领会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洗涤心灵,陶冶情操,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2001年我国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一次提出了“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001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便出现了大量的蕴含丰富人文精神的课文。例如二年级上册的浅水洼里的小鱼,三年级上册的七颗钻石,四年级的下册永生的眼镜等等。到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又一次次重申了这一要求。虽然部分学者认为新课改以来人们在过分强调人文性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工具性,因而逐渐形成了一种强化人文性,弱化工具性的局面。这样做过于片面性,必然造成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两败俱伤。诚如温儒敏教授所说“不赞成那种过分人文化、文学化的语文课改。不应该把语文课改理解为加大人文性、弱化工具性。”【2】语文课程教学肩负了训练语言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这也势必造就了他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材选文,首先必须保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人文性。而工具性则是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读书、写作、交流的过程。把人文性作为选文的主要依据,并不代表工具性的弱化。而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