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高考3年模拟课标Ⅱ卷B版2019年高考地理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二课件.ppt_第1页
5年高考3年模拟课标Ⅱ卷B版2019年高考地理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二课件.ppt_第2页
5年高考3年模拟课标Ⅱ卷B版2019年高考地理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二课件.ppt_第3页
5年高考3年模拟课标Ⅱ卷B版2019年高考地理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二课件.ppt_第4页
5年高考3年模拟课标Ⅱ卷B版2019年高考地理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二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二),高考地理(新课标专用),考点一昼夜长短的变化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五年高考,1.(2018课标,10,4分)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A.6:00出发,左侧靠窗B.8:00出发,右侧靠窗C.10:00出发,左侧靠窗D.12:00出发,右侧靠窗,答案B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和读图能力。从重庆到遵义是向南行驶,由遵义到毕节是向西偏南行驶;由图中各路段的里程和限速可以推知这一行程的总时间约为5小时,为免受阳光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应坐在背光一侧靠窗座位;上午8:00出发,在到遵义之前太阳位于偏东方向,背光一侧应是右侧座位,到遵义后太阳位于偏南方向,右侧座位同样是背光,B项正确;上午左侧靠窗是迎光一侧,A、C项错误;12:00以后,太阳位于偏西方向,右侧迎光,D项错误。,技巧点拨解答此题,首先要考虑行程时段,即要简单计算行程时间,明确全程所处的时段内太阳位置;其次要理解左右是相对汽车行驶方向来确定的。,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下题。,2.(2017课标,5,4分)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答案B本题考查区域的环境特征。最佳测试时间是11月至次年4月,当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时,该地日出正东,之后,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地日出方向应是东北方,而在春分日前,太阳直射南半球,大部分日期日出东南方,但因该地纬度高,部分日期有极夜现象,无日出现象,故测试只能在夜间进行,故A项错误,B项正确;该地位于欧洲西部,受西风影响较大,不会受东方寒潮的影响,C项错误;该时段内,该地昼长最短时为极夜时,即昼长为0小时,昼长最长时日期应在4月份,昼长应长于12小时,故最大差值大于12时,D项错误。,易错警示“最佳测试期内”限定的日期范围是11月至次年4月,其中有两个特殊的日期,即冬至和春分。忽略春分日的存在或此地位于北极圈以北这一位置条件,是本题错选的原因。,B组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我国A市某中学(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图校园局部平面图,图二十四节气,1.(2017天津文综,6,4分)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答案C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及昼夜长短。由材料信息可知,北京时间14:08时,该地地方时为12:00,计算出该地经度为88E,位于天津西方;该地冬至前后北京时间10:00日出即地方时7:52日出,计算知该地冬至前后夜长为15时44分,天津冬至前后夜长为15时左右(与北京相似),故该地位于天津的北方;则C项正确。,解题指导注意一天中影子最短时为地方时12:00,根据此时的北京时间计算出时间差,然后计算出该地经度(北京时间采用120E的地方时)。计算该地冬至昼夜长短时间,可先计算出当地该日日出时间(地方时),然后再计算其昼长或夜长。此题需识记北京冬至昼长约为9小时,夜长约为15小时。根据昼长(或夜长)南北的变化确定南北方位。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2.(2017天津文综,7,4分)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A.惊蛰到立夏B.立夏到小暑C.白露到立冬D.立冬到小寒,答案A本题考查地图三要素及地球运动。读图可知,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代表日落时杆影指向由东北转为东南,则日落方向由西南变为西北,太阳直射点应该由南半球移动到北半球,结合二十四节气图可知,A项正确。,知识归纳日落方向及影子朝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落西南,影子朝东北;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落西北,影子朝向东南。,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3.(2016天津文综,8,4分)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答案D中山站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是当地时间正午十二点,即7622E的地方时为12:00,则可推算出天津(约120E)的地方时约为15:00,此时太阳应位于观测者的西南方向,故D项正确。,4.(2016天津文综,9,4分)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A.30天左右B.50天左右C.70天左右D.90天左右,答案B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6月22日前后为中山站极夜的中心日期,从材料中可知极夜的结束日期为7月17日,则可算出中山站极夜的后半段有25天,故整个极夜持续时间为50天左右,故B项正确。,评析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两极地区产生极昼极夜现象的规律。解题思路是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推出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的出现日期与结束日期大约以6月22日或12月22日为中心对称分布,从而计算出答案。,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题。图,图,5.(2015福建文综,11,4分)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A.东南7月1日06时B.东北7月1日06时C.东北1月1日12时D.东南1月1日12时,答案D从该地经度位置判断,其主要位于东二区,比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时间为地方时6时,北京时间应为12时,排除A、B选项;1月份日出东南,因此C项错误,D项正确。,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下题。,6.(2015四川文综,2,4分)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A.日出东南方向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C.昼长较广州短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答案B帆船返回青岛港为4月5日,当日太阳直射北半球,青岛日出东北方向且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青岛纬度较广州高,昼长较广州长,正午物影较春分日短。故选B。,7.(2014浙江文综,11,4分)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则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悉尼,5月B.美国华盛顿,1月C.南非好望角,9月D.印度孟买,4月,答案A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时不断前移,说明该点昼长在变短。北半球的华盛顿和孟买每年冬至(12月22日前后)至第二年夏至(6月22日前后)昼变长,而该时段内南半球的悉尼和好望角则昼变短。故选A项。,8.(2014广东文综,8,4分)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A.1/2B.1/3C.1/6D.1/9,答案D本题考查昼夜长短。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故120E为6时且正好日出。由东半球的范围可知,东半球处于白昼的范围为120E向东到160E,共40个经度,占全球面积的1/9,D项正确。,C组教师专用题组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12全国文综,6,4分)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答案B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结合材料该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可推知该地昼长约为14小时,排除A、D选项;北冰洋沿岸纬度高,昼长远远大于14小时,C项错误;地中海沿岸在北半球中纬度,昼长最接近14小时,B项正确。,2.(2012全国文综,7,4分)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答案C本题考查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日出、日落方位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阳光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阳光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下面两题。,3.(2010全国文综,10,4分)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答案C在黄河站观看极夜后首次日出时,晨昏线应和7855N相切,切点过1156E,即1156E为12时,故该日黄河站夜长24小时,12时日出,12时日落,此时太阳在正南方地平面。,4.(2010全国文综,11,4分)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A.9月2130日B.10月110日C.10月1120日D.10月2130日,答案B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一致的,都有时间上的对称性。因此黄河站极夜结束时3月9日距春分日3月21日的时间应和极夜开始时距秋分日9月23日的时间相等,前者为春分前12天,则后者为秋分后12天,选B项。,2014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回答下题。,5.(2015北京文综,8,4分)放假期间,()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C.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答案A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由题意可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为2014年11月7日至1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回归线移动,B项错误;此时北半球为冬季,昼短夜长,故黄山6点后日出东南方向,C项错误;此时南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且范围越来越大,D项错误;2014年11月7日立冬,11月22日小雪,A项正确。,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6.(2014福建文综,11,4分)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D.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答案B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太阳视运动及地方时计算。当该日太阳位于F位置时,太阳高度最高,为当地正午时刻,泰山(36N,117E)为下午(约15时),A项错误。东京(36N,141E)为16时左右,夕阳西斜,B项正确。纽约(41N,74W)为2时左右,C项错误。开普敦(34S,18E)为上午8时左右,D项错误。,7.(2014福建文综,12,4分)次日泰山站()A.日出正南B.太阳高度变大C.白昼变短D.极昼即将开始,答案C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月8日的次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泰山站白昼变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小,由图可知该地当日昼长小于24小时,说明极昼已经结束,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泰山站日出东南,故选C。,考点二太阳高度的变化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下题。,1.(2014课标,4,4分,0.529)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答案A6月21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23.5N,此日徐州正午太阳高度约为90-(34-23.5)=79.5,甲国首都正午太阳高度约为90-(23.5-10)=76.5,故A项正确;该日越向北昼越长,两地同在北半球,徐州纬度高,白昼更长,B项错误;该日徐州正午物影应朝北,甲国首都正午物影朝南,故C项错误;此时北半球日出东北,但由于地球是球体,故越向北日出方位角越大,D项错误。,知识归纳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极昼极夜地区除外)越往北昼越长。正午物体影子方向与此时太阳照射方位相反。日出方位角是指日出时太阳偏离正东方的角度,纬度越高,日出方位角越大。,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题。,2.(2014课标,3,4分,0.474)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C.全年P1,答案D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可利用右图分析(图中H为塔高、L为正午高塔影长、为正午太阳高度),依图可知P=L/H;再结合数学知识可知,当=45时,P=1,当45时,P1。再利用=90-某地与太阳直射点间纬度间隔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北回归线上:夏至日=90,则P=0;冬至日1;春、秋分日45,则P1。故D选项正确。,B组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图“天塔”景观照片,图“天塔”位置示意图,1.(2018天津文综,8,4分)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A.5:007:00B.8:0010:00C.12:0014:00D.15:0017:00,答案B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地球运动知识。对比地理景观图和位置示意图可以判定,“天塔”影子此时朝向西北方向,说明太阳位于该地的东南方位,结合太阳一天中的位置变化可知,此时应是当地上午,天津的地方时接近北京时间,故B项正确;图中“天塔”影长较短,说明太阳高度较大,故不应是在日出前后,A项错误;12点以后太阳位于偏西方位,影子应朝向东北,C、D项错误。,2.(2018天津文综,9,4分)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A.1月15日到2月15日B.3月1日到3月30日C.5月15日到6月15日D.10月1日到10月30日,答案C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结合上题分析,“天塔”的影长可以通过比例尺计算得出大约为200米,“天塔”高415米,说明该日天津太阳高度较大,此时并非正午,正午日影应更短,即太阳高度应更大,天津位于40N附近,太阳高度较大的时间应是太阳直射点位置靠近北回归线的时段,即靠近夏至日,C项正确;A、B、D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及其以南,即天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60,影长应长于415/1.732240米,故均不正确。,规律指导当某地地理纬度确定后,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以通过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进行计算,非正午时间的太阳高度小于正午,通过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值可以计算任何时间的太阳高度,每小时太阳高度变化值为正午太阳高度/半昼长;如正午太阳高度是70,昼长为14小时,则每小时太阳高度变化值为10,则地方时上午9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70-103=40。,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3.(2016上海单科,5,2分)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答案D依据正午太阳高度=90-两地纬度间隔,以及北京纬度为40N,可计算出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纬度分别为10N、0、10S。又因为是在连续三个月内的测量,可判断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结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D选项正确。,4.(2016上海单科,6,2分)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答案C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太阳直射赤道,且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故此次太阳直射赤道日期为秋分日,则C正确。,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5.(2016江苏单科,9,2分)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A.B.C.D.,答案C华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则太阳能热水器应布局在朝南的方位,据此可判断图示右侧为南、左侧为北。图中房屋南侧为落叶阔叶树,冬季树木会落叶,利于阳光照进房屋,起到增温作用;夏季树叶繁茂,能够阻挡阳光照进房屋,起到降温作用。同时图中房屋北侧为常绿针叶树,对冬季风起到阻挡作用。故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图。,6.(2016江苏单科,10,2分)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A.B.C.D.,答案D图中角度为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而该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时冬季太阳能利用效果最好,冬季华北某社区(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左右,图中夹角为60,故图热水器安装角度最合理。,7.(2015浙江文综,11,4分)下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A.47B.43C.23.5D.21.5,答案D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根据题意,该地不可能为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因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90,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也大于0,故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或南回归线以南。以北回归线以北为例,甲是该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是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设该地纬度为X,列公式计算:H甲+H乙=90,H甲=90-(X-23.5),H乙=90-(X+23.5),最后得出H乙=21.5,故选D。,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图,回答下面两题。,8.(2015天津文综,10,4分)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中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据图分析,此时晨昏线大致经过南北极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甲地离赤道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A项正确。,9.(2015天津文综,11,4分)在上图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D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观察者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说明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位,为下午时段。由图可知,甲、乙两地位于晨线附近;丙地处于正午;丁地位于下午时段,太阳位于其西南方向,可向西南方向观测日食。D项正确。,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10.(2015上海单科,28,2分)据图推测,乙地位于()A.东半球赤道上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C.西半球赤道上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答案C甲地位于北半球,此日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乙地昼长恰好为12小时,乙地只能位于赤道上。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24点,可计算出乙地经度为60W,乙地位于西半球,C正确。,11.(2015上海单科,29,2分)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答案B此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纬度差=90-(0+x)=6634,即x=2326N,故B正确。,12.(2015上海单科,30,2分)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A.1万千米B.2万千米C.3万千米D.4万千米,答案B夏至日时甲地昼长接近12小时,故甲地接近赤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12点,故甲地位于120E上,与乙地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两地的距离约为赤道长度(4万千米)的一半。故B正确。,C组教师专用题组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间,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完成下题。,1.(2015海南单科,19,3分)某天的下午1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A.23N,100EB.23N,120EC.24N,100ED.24N,120E,答案A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根据题干“太阳直射小明头顶”,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排除C、D项。北京时间下午1点20分时该地为正午12:00(太阳直射头顶),通过计算得出该地经度为100E,故A项正确。,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2.(2015重庆文综,12,4分)中国一架满载饮用水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551.43;tan652.14)()A.0.6mB.1.2mC.1.8mD.2.4m,答案B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北京时间12点时,马累地方时大约为9点,4小时后飞机到达马累时,马累地方时大约为13点;12月4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20S,该日马累的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为90-(5+20)=65,该地纬度低,昼长约为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5,到日落太阳高度变为0,可求出每小时太阳高度约降低10,则13点时太阳高度大约为55,据三角函数原理可以求出机长到达马累机场时身高影长接近于1.8tan551.2m,故选B。,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3.(2015江苏单科,4,2分)春节假期期间()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答案D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春节假期在2月份,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且向北移动,南京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A项错误;该时期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减小,B项错误;南半球昼长变短,长城站日落时间提前,C项错误;长城站离太阳直射点距离变大,正午太阳高度减小,D项正确。,4.(2014海南单科,12,3分)该地的经度为()A.30EB.30WC.60ED.60W,某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90-,其中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答案A根据材料,当地12时,北京时间(120E)为18时,利用时差计算该地的经度为30E,A项正确。,5.(2014海南单科,13,3分)该地的纬度可能为()A.10NB.10SC.50ND.50S,答案C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如果该地在冬至日和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5,地理纬度在21.5和68.5之间,而图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该地只能位于北半球,因此C项正确。,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6.(2014山东文综,10,4分)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B.为冬至日C.日落时区时为18时D.昼夜等长,答案D图中甲、乙两地纬度不同但经度相同,当两地同时日出时必定为春、秋分日,该日甲地昼夜等长,故选D。,考点一昼夜长短的变化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浙江省境内的首例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继江山江郎山后,浙江省内的第二处世界遗产。下图为2015年2月6日摄影师在西湖拍摄到的日出景象。太阳从城隍阁正后方升起,金色的阳光勾勒出城隍阁的形状,投向湖面,呈现出非常优美的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A组20162018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三年模拟,答案B本题考查日出日落方位。2月6日为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日出东南方向,摄影师必须在城隍阁西北方向才能拍摄到太阳从城隍阁正后方升起,选择B项。,1.(2018辽宁沈阳郊联体期末,1)拍摄该日出照片时,摄影师位于城隍阁的什么方向()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2.(2018辽宁沈阳郊联体期末,2)下列日期中,在同一地点也可能拍到上图所示日出景观的是()A.5月6日B.11月7日C.8月5日D.12月22日,答案B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全球各地日出(落)方位不断变化,但在太阳直射纬度相同的两个日期,日出(日落)方位应相同。2月6日在冬至日后约6周时间,则冬至日前6周即11月7日的日出方位与2月6日相同,故B项正确。,规律总结同一地区,日出(日落)方位在太阳直射纬度相同的两天是相同的。,下图示意北半球不同纬度五地昼长周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2017东北三省三校联考,10)夏至日五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A.abcdeB.decbaC.abcedD.badce,答案B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判读。夏至日,太阳直射23.5N。距太阳直射纬线的纬度距离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则越小。读图,根据a、b、c、d、e五地日期与昼长的关系判断,a位于90N,b位于80N附近,c位于66.5N,d位于23.5N,e位于赤道上。故选B。,4.(2017东北三省三校联考,11)当c纬线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A.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B.非洲草原正值草木茂盛时期C.中国北方的树木正落叶纷飞D.天山的牲畜向低海拔牧场转场,答案A当c纬线(66.5N)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应为夏至日,A正确。非洲草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为夏雨型气候,故夏季草木茂盛;非洲草原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因此夏至日位于北半球的非洲草原正值草木茂盛时期,B项错。中国北方的树木在秋冬季节落叶纷飞,C项错。天山的牲畜向低海拔牧场转场的时间应为秋冬季节,D项错。,疑难突破判断出c纬线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为夏至日是解题关键。,考点二太阳高度的变化下图为某位身高1.87米的男士度假时在正午前后拍摄的照片,照片上显示的时间为北京时间(提示:一般成年人的身高是脚长的7倍,1.7)。据此完成下面三题。5.(2018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月考,1)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A.30B.45C.60D.75,答案C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由图示可以看出,影子长约为脚长的4倍,即影子长=(1.87/7)4,设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tanH=1.87/影子长,所以H60,故C项正确。,技巧点拨影长可以利用照片中脚长进行量算,身高与影长之比等于正午太阳高度的正切。,6.(2018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月考,2)该男士度假的地点可能位于()A.大洋洲B.亚洲C.北美洲D.非洲,答案B本题考查地理计算和空间定位能力。该图是正午前后拍摄的照片,拍摄时间是北京时间15:08,可判断该地在120E的西侧,较120E地方时晚了3小时8分钟,即可计算出该地经度是72E;由该地该日影子长小于身高及正午太阳高度可知,该地纬度较低,应位于亚洲南部低纬地区,故B项正确。,7.(2018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月考,3)此时,度假地的天气特点是()A.盛行西北风B.盛行西南风C.飓风多发,暴雨成灾D.晴天多,降水较少,答案D本题考查地理事象的季节特征。度假时间是1月1日,是北半球的冬季,南亚盛行东北季风,此时晴天多,降水较少,故D项正确。,审题技巧本题组审题关键在于照片中的时间,利用该时间不仅可以获得季节信息,还可以结合北京时间计算经度。,下图是小明同学为研究某老工业城市,利用谷歌地图放大到一定程度的截屏图片,发现图中比较大的建筑是废弃的天然气罐。读图回答下面两题。,8.(2017吉林省吉林市一调,23)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卫星遥感影像拍摄时间(当地时间)是()A.9:00B.12:00C.16:00D.18:00,答案A本题考查日影变化。该地纬度大致为44N,9月1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接近赤道,日出东偏北,日落西偏北,正午日影朝向正北。据图可知,此时刻日影朝向西北,说明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应为上午,故选A。,9.(2017吉林省吉林市一调,24)设当地正午天然气罐高与影长比为H,则()A.全年H1C.冬至日H=1D.春秋二分日H=0,答案B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判读。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如下图所示,H=h/L,即H=tan,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通过计算可知,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取值范围大致为22.51;全年H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A错;冬至日H1,春秋二分日H0,C、D错。故选B。,疑难突破画图并利用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知识解题,降低了理解难度。,B组20162018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时间:30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下图为某小镇居民在24点时拍摄到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小丘高度为365米。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2018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期末,1)该居民可能位于()A.70SB.70NC.50SD.6634N,答案B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50S无极昼现象,C项错误;6634N出现极昼时,24点时太阳位于地平线上,而图中太阳位于地平线上方,D项错误;70S主要经过南极大陆,沿线没有小镇,A项错误;70N沿线国家可以呈现图示景观,B项正确。,解题关键午夜太阳表示该地有极昼,太阳位于山丘上,说明该地今日日出时太阳高度大于0,即该地纬度大于极圈度数,同时结合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人口分布进行作答。,2.(2018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期末,2)此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牡丹江东北风盛行B.巴西高原上的纺锤树大量吸收水分C.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船只顺风顺水D.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信风影响,答案D本题考查地理事象的季节特征。70N出现极昼,说明此时北半球正值夏季,我国东北牡丹江盛行东南季风,A项错误;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此季节为干季,纺锤树保持水分,B项错误;此时直布罗陀海峡受副高控制,风向不明显,C项错误;澳大利亚西北部此时受东南信风影响,D项正确。,知识拓展纺锤树生长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因树形酷似纺锤而得名。巴西高原雨季短而旱季较长,纺锤树为适应这样的生存环境,根系特别发达,雨季一到,它的根就拼命吸收水分,贮存在纺锤形的树干里。纺锤树和仙人掌一样,是沙漠中旅行者的甘泉。,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P点,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如甲图实线所示,乙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甲,乙,3.(2018陕西黄陵中学期末,24)P点位于位置时,扬州的节气最可能是()A.清明B.惊蛰C.白露D.寒露,答案DP点位于晨昏线上,那么甲图中所在折线为晨昏线,根据图中纬度数值及其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冬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夜,当晨昏线过90N时为春分或者秋分;结合甲图中横轴“时间”的推移规律可知,a为秋分、c为春分;再结合乙图可以推断,P点位于位置时应该在秋分过后不久,节气最可能是寒露。故选D项。,疑难点拨晨昏线上各点,表示该地区正处于日出或日落,当其地方时为12点时,说明其12点日出(日落),故该点是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由该纬线到极点的地区出现极夜。,4.(2018陕西黄陵中学期末,25)P点由b移向c期间()A.扬州正午旗杆影子变长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C.扬州太阳从东北方升起D.扬州昼夜长短变幅变小,答案DP点由b移向c期间,即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到赤道期间,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扬州正午旗杆影子变短;此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扬州太阳从东南方升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昼夜长短变幅最大,向北移动到赤道期间,昼变长、夜变短,昼夜长短变幅变小。故选择D项。,规律总结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规律:同一地区,二至日变化幅度最大,二分日最小;同一时间,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区内相同),变化幅度越大,赤道变化幅度最小。,下图为某地某日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回答下面三题。,5.(2018吉林延边二中月考,31)该地可能是()A.火地岛B.冰岛C.格陵兰岛D.南极半岛,答案C读图可知,图示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分别从该地正南、正北两个方向射入,说明该地有极昼现象,且a应是午夜时的太阳光线,b应是正午时的太阳光线,则正午和午夜的太阳高度相差30,进而推出该地的纬度为70;根据该日该地正午太阳光线从正南方向射入可判断,该地位于北极地区。故选C。,技巧点拨处于极昼的某一纬度地区,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与子夜太阳高度之差)等于当地纬度的余角的两倍。,6.(2018吉林延边二中月考,32)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为20时,则该地的经度是()A.60EB.0C.120WD.180,答案A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即当地地方时为0:00(24:00)时,国际标准时间为20时,据此可算出当地的经度是60E,故选择A项。,温馨提示国际标准时间是0经线的地方时,中时区的区时。,7.(2018吉林延边二中月考,33)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我国华北平原上正播种小麦B.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C.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D.我国北方地区常遭受沙尘暴袭击,答案B此时75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即极昼的范围在北极圈以内,是北半球的夏季;华北平原小麦播种是秋分后;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时间是1月初;北方的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故B项正确。,我国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时间测量工具。如图,表为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标有刻度,用其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圭表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8.(2017重庆市重庆一中期中,1)古人利用圭表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A.恒星日B.太阳日C.恒星年D.回归年,答案D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即连续两个冬至日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回归年,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