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又呈吴郎》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ppt_第1页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又呈吴郎》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ppt_第2页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又呈吴郎》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ppt_第3页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又呈吴郎》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ppt_第4页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又呈吴郎》课件3 沪教版五四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又呈吴郎,唐杜甫,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原籍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生于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与同时代的大诗人李白被后世合称为“李杜”。,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守传统儒家道德思想的家庭,晋朝名将杜预是他的先祖,祖父杜审言也是初唐有名的诗人。早年杜甫也曾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33岁时在洛阳与李白相遇,结下了千古传颂的友谊。34岁来到长安,参加了一场由奸相李林甫操纵的科举考试,落入骗局。,科举落第之后,杜甫在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后又移居夔州,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最后死于一叶扁舟之上。对于杜甫来说,长安十年困顿的生活,使其历尽人间心酸,看到了民生疾苦,关心着国家安危。这十年,对于杜甫的诗歌创作影响是及其深远的。,杜甫一生写诗1500多首,大多表现出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诗艺精湛,诗风沉郁顿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诗歌创作被称为“诗史”。,代表作品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望岳、春夜喜雨、秋风为茅屋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岳阳楼等。,代表名句:,读书破万卷,,路有冻死骨。,下笔如有神。,朱门酒肉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代表名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背景简介:,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流离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转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吴姓亲戚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不允许别人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于是写此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因此这一首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与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以让吴郎易于接受。,粗疏文意,西邻的妇女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过去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这个寡妇常来打枣,我从不干涉。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应当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怕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倒真让人以为你要禁止她打枣呢!那寡妇诉说她一贫如洗是因为苛捐杂税实在太多,我又想到现在的兵荒马乱不由得眼泪纵横!,西邻的妇女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过去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这个寡妇常来打枣,我从不干涉。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应当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怕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倒真让人以为你要禁止她打枣呢!那寡妇诉说她一贫如洗是因为苛捐杂税实在太多,我又想到现在的兵荒马乱不由得眼泪纵横!,诗的首联第一句即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任”就是放任。诗的首联第二句就点明了“放任”的原因:“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颔联这两句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杜甫。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防”是提防,心存戒备,其主语是寡妇。“远客”,指吴郎。“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说过虑。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颈联两句是说:“那妇人一见你插篱笆就提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好像是太认真!”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颈联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尾联两句是全诗关键,也是全诗的顶点。尾联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尾联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作者由此联想到现在战乱不息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襟。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尾联两句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意。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艺术特色,1、现身说法,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用自己的眼泪感动对方,话说得入情入理,用意恳切真诚,因而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艺术特色,2、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语言平易质朴。,如又“呈”吴郎而不用又“简”吴郎,“即防”两句。诗中既为老妇人打枣开脱,又怕伤吴郎的面子从而责备老妇人多心。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艺术特色,3、虚词应用灵活多样。,如“不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