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守”与“求”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 要:同为道家的理论基础的开创者的老子和庄子,其主要差别还是他们的体道方式,一个为”守”,一个为”求”。主要原因为二者的所处环境和他们立论角度的不同。 关键词:老庄,体道方式,”守”与”求”。 在文学史上,人们是把庄子视作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者的。这是一般的定论,诚然,老子和庄子有明显的师承关系。庄子运用老子提出的一系列概念和范畴进行哲学思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庄子又有自己独特的风貌,我们过去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庄子的语言和文体上:他的文辞确实是太优美,太富丽堂皇了,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以一个杰出的文学家来看待庄子,把庄子的成就看作是以奇诡夸张,汪洋恣肆的文辞来传播老子的思想,使这玄而又玄的哲学变得可亲近可触摸,就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庄子在思想高度上是可以与老子等量齐观的。老子和庄子,他们共同完成了道家的理论基础。有老无庄,有庄无老,都不成其为我们所知道的道家。所以,搞清楚老子和庄子的差异还是一件有着积极意义的事情。我认识,老子和庄子的差异主要还在于他们的体道方式上。 一“周守藏室之吏”与漆园小匠 庄子和老子一样,是对”道”有直接的深刻体悟因而具有坚定信仰的人,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悟道之人。然而,庄子与老子相比,他对道的信仰更为坚定热忱。因为他体道的条件更为艰难。老子尚有可”守”,无守则还可走;而庄子生来就无处可”守”,也无处可走。只有靠自己去建,去求。这是大环境。倘论小环境-一个人的具体处境,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吏”,这个官职的地位和权利可不算小。据天道篇中所叙,孔子问道与老聃,去造访的目的是为了要老聃推荐,使自己的书能为周藏室所收藏。那时老子已经”免而归居”,退休在家了,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叫孔子为达目的,先要去走他的门路,可见在位时权势之尊。 而庄子,当时却是是一个漆园小吏,两者的地位可谓天壤之别,而且他的生活窘迫,在书中历历可见。外物篇中就有他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遭敷衍搪塞的故事;列御寇中记了两则相似的故事,有人去游说国君,得到了很多赏赐的车辆,到庄子面前来显摆羞辱他;庄子书中所记的得道高人,有很多是受到人间酷刑,被砍去腿的,还有受到疾病的折磨,无力求医的,又又霖雨十日,就断了生计,饿得气息破促,差点死去的。从这些感同身受的描绘中,可以想见庄子的处境;而庄子时代生存竞争之激烈,人与人之间倾轧的变本加厉,更是远远超过老子时代。 秋水篇中写到,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去见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周此番是想取代你的官职。惠子一听就紧张起来,派人在都城里搜了三天三夜。搜到后怎么办?书中没有说,但从与惠子同国的庞涓妒贤忌讳能,残酷迫害同学孙膑,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事情来说,庄子当时的生命可说是很危险的。此事以庄子大胆找上门去,当面说清而化解,两人不打不相识,后来成为密友,但这件事本身还是能充分说明,庄子的处境比老子要艰难得多的多。 物质上一无所恃,单要依仗精神力量去构筑乐园,在一般的世人眼里,无疑是像与风车作战的唐吉柯德,或者惯用精神胜利法的阿q,此情此理古今相同,让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庄周先生在两千多年前所遭受的世俗的压力,怎不令人肃然起敬。 二”守”与”求”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看下老庄体道方式的具体不同,并简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部道德经,反复阐述了一个”守”字。这个”守”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如:”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道常无名,朴虽小,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能自化”。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柔弱: 如 :”柔弱胜刚强”。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江海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3、”不争”与”无为”。 如:”多数不如守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长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为学日损,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抱朴”,”柔弱”,”守中”“处下”,”不争”,”无为”,老聃先生将”消极”(以其本来意义)的妙用极尽渲染,真可谓苦口婆心。 而到了庄周,却一反老聃的低姿态,以高亢的声调,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超经验的恢宏境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极言其大,而后通过蜩与学鸠对鹏的非议,从反面来衬托鹏的志向高远,得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结论,热情颂扬”积极”的求道精神。 鹏飞南徙是一个鲜明的象征,突出了整本庄子里贯穿着的”求”字。庄子讲的是记载的传说,哪怕他对此传说确信无疑,终究不是他的经验,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是一上来就及其隆重的退出鲲鹏,调动种种手段,以求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这说明庄子在这一形象上寄予了多么深的感情和意义。 与之张扬形成反差的是老子的平稳谦和的叙述语调,老子所说是有其经验根据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圃。吾何以知众圃之状哉?以此。”老子明确地指证,他知道这一切,是凭着自己的切身 体验,是跟着感觉走的。但即使是这样,他还是说的非常谦虚:”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对这先天地声的混成之物,到底叫”道”还是叫”大”,还是叫别的什么,老子并不认为自己体证到了就取得了话语权,觉得完全是可以商量的,全然没有庄子那种”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咄咄逼人的锋芒。 老子那种谦和的语调,与他宣扬的”处下”“无为”的体道精神是完全温和的。庄子信奉的道,和老子所说的道,在义理上是一回事,为什么在体道方式上,会有这么明显的不同,以至于看上去似乎是截然相反的阴阳两极? 我想可能有两层原因,即他们的所处环境和立论角度的不同。 首先,老庄二人所处的环境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在前面也提到过一些。据史记记载,老子主要生活在周景王时代。那时候 礼崩乐坏的程度虽然已很严重,但老子心中的理想王国-”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在华夏的大地上还有其现实的模式存在,并不完全是乌托邦,故而老子提出”守”,就是拒斥现实强大的物质诱惑,保持清净淳朴的精神状态,而老子又身处东周首都,在周朝王室的图书馆当官员,首都是风暴中心,反显得格外平静,诸侯纷争,兼并称霸,都没有给这里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图书馆又与直接的政治机构隔了一层,更加与世隔绝,为老子作这种政治遐想提供了相对适意的小环境。也许老子晚年看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归于破灭,自己的哲学在中华国土上几无实现之望,于是就西出函谷关,到关外去寻找合道的人文环境去了。 比老子晚生了二百年的庄子,虽心仪于道,却再无幸看到合道的人文环境,天下滔滔,人们为名利所趋,乐颠颠的求索奔忙,何处还有净土,哪里还可退守?理想王国在现实中不复有影子可寻觅,只有运用精神力量去营造,去追求,但人们一叶障目,耽于眼前的物欲,不知道,不相信,不理解得道的美妙。因此庄子要浓墨重彩,夸张铺陈,使恍兮惚兮,不可言说的”道”变得美轮美奂,有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尖锐的抨击沉湎于物质享乐的庸俗心态,以激发人们求道的热忱。其次,老庄二人立论的角度也不同。 老子开天辟地,所要建立的是道家哲学的基础立论,从基础理论发展出来的应用理论,而只是基础理论的自然例证。”柔”守”“处下”是本来就有的自然状态,老子只是从基础理论角度来阐发这些状态的优越性,以及不合道状态的陋劣性,而庄子则是从基础理论中找到证据,告诉人们修道的次第,层次和境界,以及修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歧路,也就是要具体展现求道的过程。老子论的是道之本有,应守;庄子说的是道之非亡,可求。这两方面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立论的不同又可归结为所处环境的不用。但前面论环境是从论者角度着眼的,而这里论环境,则是按”方便说法”的原则,从受众角度来考察。在老子孔子的时代,民心比较淳朴,诸侯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的更多是负面影响,所以人心思定,留恋过去”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秩序,故而来自采用了质朴亲切的低调,保守的姿态,来宣扬自己的哲学;而到了庄子的时代,社会的变动不仅是负面影响,也给许多人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有许多人一夜之间脱颖而出,出将入相,所谓:”子之泽,五世而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人心思变,为了使自己的主张得到认可,文辞越来越夸饰,越来越具有鼓动性。在世人眼里了不得的功名利禄,在庄子这样的悟道者看来,就像蜩与学鸠的自满自夸一样可笑可怜。庄子开篇就做”大小之辨”,是因为非作此惊人之语,不足以警策后人,去冲破名利的藩篱。 三、从”不争”到”辨”与反对经世致用 更为不易的是,环境迫使庄子不仅要变守道为求道,更要变”不争”为”辨”,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大小之辨”也。但是他严格 清醒的掌握着这个度。此”求”,此”辨”,是在纯粹的精神领域中,岂但绝不翼望,而且是坚决反对借助国家行政力量来使”道”发扬光大,全面开花,这样的推广,必定导致异化;信仰一旦与权利相结合,讲会产生与真善美完全相悖的可怕后果,这正是庄子的见识高于孔孟,管墨等的地方。就凭他在变”守”为”求”,变”不争”为”辨”的过程中,保持了道家哲学形而上的纯粹性这一点,他就有资格与老子同列为道家的创始人。 庄子中张扬的是一种真正的乐观精神,真正的浪漫主义,这绝不可与自我安慰,自我麻痹,自我妄想的精神胜利法同日而语,这是一个对”道”有了深入真切的感悟以后的人,内心充实,坚定欢愉,坚持在不为世人理解的环境下,特立独行,著书立说,以他的人格力量与才华,使”道”在民众的心目中熠熠发光,即所谓”小隐在山林,大隐在市井”,在世间求出道之道,变世间为出世间。社会的发展离”小国寡民”的素朴环境越来越远,更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设计师招聘面试常见问题解析及答案精 编
- 云南省绿春县二中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校园里的小动物》课件
- 2026届山东省泰安九中化学高二上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女性骨盆的解剖讲解
- G蛋白及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五条途径
-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题库及答案
- 皮肤瘙痒模型讲解
- 文昌鸡养殖技术
- 细胞活化管理教程
- 高温中暑应急演练记录
- (新版)网约车考试题库(全国题库)-500题
- 移动通信课件(全)全书教学教程完整版电子教案最全幻灯片
- 药监系统官方培训 王似锦 非无菌药品的控制菌检查与不可接受微生物的评估
- 2022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附新课标解读】
- 三花电子膨胀阀C51程序
- 智慧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解决方案
- 麻醉与生理止血课件
- 聚谷氨酸项目建议书范文
- 模块化低压配电柜MODAN6000样本_图文
- 钣金件品质控制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