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中医辩证.doc_第1页
类风湿中医辩证.doc_第2页
类风湿中医辩证.doc_第3页
类风湿中医辩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中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下面介绍中医治疗类风关的分型及用药。1)风寒湿邪侵及经络主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得温或活动后症状减轻。风偏胜者关节多窜痛;寒偏胜者疼痛较剧,遇寒冷加重;湿偏胜者肿胀明显,酸楚重着。舌体正常或胖大,舌质淡红或淡白,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弦滑或弦紧。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6g姜黄9g当归9g黄芪15g赤芍9g防风6g秦艽12g茯苓9g桑寄生15g细辛3g牛膝15g甘草6g。方解:方中羌活、防风、秦艽祛风除湿止痹痛,更加细辛发散阴经风寒,搜剔筋骨风湿且能止痛;黄芪、当归、赤芍、姜黄补益气血,活血通络,并助桑寄生、牛膝补益肝肾、祛风湿。诸药合用,使风寒湿得祛、气血得充、经络得活、筋脉得养则诸证自除。见寒邪较重,疼痛较甚者,可加川乌、草乌以温经散寒;风邪较重,以关节窜痛为主者,可加羌活、荆芥以祛风;见湿邪较重,以关节肿胀,肢体重着为主者,可加薏苡仁、苍白术以除湿。(2)湿热阻经,毒邪炽盛主证:关节肿胀微热或红肿灼热,疼痛较甚,触之加剧,活动不利,筋脉拘急,得热痛剧,得冷痛减,身热,体重乏力,纳呆欲呕,舌红、苔白干或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沉数。治则: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方药:四妙散和犀角汤加减。犀角(可用水牛角1530g代替),栀子9g黄芪9g黄柏9g苍术9g薏苡仁15g大黄6 g海桐皮15g威灵仙15g忍冬藤1530g。方解:方中黄芪、黄柏、苍术、薏苡仁清热利湿;犀角、栀子、大黄清热解毒凉血;海桐皮、灵仙、忍冬藤祛风除湿,解毒通络。全方协力共具清热利湿,解毒凉血之功。若见壮热烦渴加生石膏、知母以清热止渴;见大便秘结者加大大黄用量,并加芒硝以泻火解毒、通便;热盛伤津者加玄参、生地、沙参以养阴生津;偏上肢者加桑枝、姜黄,偏下肢者加川牛膝以引药直达病所。(3)痰瘀凝滞,筋脉痹阻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僵硬变形,不得屈伸,关节周围皮色黯滞,疼痛较剧,停著不移,或肢体重着,麻木不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涩或沉弦。治则:化痰祛瘀,舒筋通络。方药:二陈汤合活络效应丹加减。半夏9g陈皮9g茯苓12g胆南量9g当归9g丹参15g制乳香6g制没药6g五灵脂6g 全蝎6g白僵蚕9g大蜈蚣3条。方解:方中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燥湿化痰;当归、丹参、乳香、没药、灵脂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再配全蝎、白僵蚕、蜈蚣等搜风化痰之虫类药物,以增强通络之力。全方共奏化痰逐瘀、搜风通络之功。若见气虚者加生黄芪、党参以益气;见关节肿胀僵硬、风痰明显者加天麻、牙皂、白附子祛风以化顽痰。(4)肝肾亏虚,邪气留恋主证:痹证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肢体活动不便,筋脉拘急,形体消瘦,潮热盗汗,持续低热,或畏冷喜暖,遇劳遇冷加重。舌质淡或淡红,苔薄或薄白而干,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治则: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方药:虎潜丸加减。虎骨(可用狗骨15g代替)牛膝15g熟地9g当归9g白芍9g锁阳9g鸡血藤30g伸筋草30g姜黄12g威灵仙12g秦艽9g桃仁6g红花6g杜仲15g。方解:方中虎骨、熟地、当归、白芍、鸡血藤、锁阳、杜仲补益肝肾以壮筋骨;姜黄、灵仙、秦艽以祛风除湿;桃仁、红花、姜黄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全方共奏补肝益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或持续低热者加龟板、鳖甲以滋阴潜阳;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者加补骨脂、淫羊藿、骨碎补以温肾壮阳;见上肢痛甚者加羌活、桑枝,下肢痛甚加重牛膝用量,并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