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控制_第1页
固体废弃物控制_第2页
固体废弃物控制_第3页
固体废弃物控制_第4页
固体废弃物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废弃物管理模式12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2 21危险废弃物控制流程图9 22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11 23全厂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堆放表1524青岛热电股份公司危险废物名录(参照国家危废名录)25危险废物标识3危险废弃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4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控制标准5危险废弃物污染控制标准6废弃危险化学品控制标准7医疗废物控制标准8办公耗材危险废弃物控制标准9化验室危险废物控制标准10危险废物贮存库管理标准11一般废物贮存场所管理制度废弃物管理模式遵循一个理念:没有废物,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执行两个程序:青岛热电股份公司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青岛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控制三个环节:废物产生前(源头控制)、废物产生后(全部收集不排放)、最终处置时(找到最佳合理的处置方式)关注四种类型:可回收类、危废类、产生量大类、以旧换新类抓好五个重点:分类、标识、存放、记录、资质达到六个标准:1 一般工业废弃物控制标准;2 危险废弃物控制标准;3 废弃危险化学品控制标准;4 医疗废物控制标准;5 办公耗材危险废弃物控制标准;6 化验室危险废物控制标准;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止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固体废弃物的环境管理工作,防止固体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环境安全和资源再利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规定了我公司固体废弃物管理的职责及控制要求,指导各部门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利用或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进行处置,达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在生产、生活、办公和其它活动中所产生可回收废弃物、一般废弃物、危险废物(液)的管理。2 相关文件及术语21相关文件M/1011403214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管理程序M/01010808372修旧利废管理规定22术语221固体废弃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和除废水外的高浓度废液。222可收回废弃物:指直接或经过加工后,部分或全部可转化为原料、产品的废弃物。在我公司主要有:粉煤灰、灰渣、旧塑料桶、废塑料、废纸类、坏损易拉罐、废旧零件、废旧钢材、废旧电线等。223危险废物:指具有毒害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传染性等危险特性的废物。在我公司主要有:废矿物油(废油、废油棉纱)、燃料涂料废物(废油墨、废油漆、废涂料、废液桶)、含汞废物(废含汞灯管、废含汞电池)、废酸(废酸液)、废碱(废碱液)、含铅废物(废含铅电池、废铅蓄电池)、石棉废物(废保温材料)、废硒鼓、废墨盒、废电池、废旧电脑类。224一般废弃物:没有毒害又不能综合利用的废弃物。我公司主要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食堂残渣等。3职责 31维修车间负责收集大、小修产生的废旧油手套、废油棉纱,回收可二次利用的废油;负责全厂所有固体废弃物的处置。 32生技科负责全厂固体废弃物的监督管理。负责绘制厂地形示意图,表明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道路以及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和场所的位置。负责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表明固体废弃物产生环节、产生量及去向。 33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生产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标识,送废弃物库房统一处置。 4控制要求 41生技科按照国家规定,在每年年底(12月底之前)制定下一年度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管理计划应当包括贮存、利用、处置措施以及按月(季、年)转移(频次)计划,报环保部门备案。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及时申报。42生技科在贮存(库房)场所的明显位置设置产生固体废弃物工艺流程图,以强化职工对固体废弃物环境管理的意识。43各部门应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并标识,避免对原料物料造成交叉污染;易燃废弃物堆放应远离其它物品至少1.5米以上。44各部门废弃物应集中送到废弃物库房,并按要求填写记录。45维修车间需选择有合法资质的固体废弃物处置单位,做好所有废弃物处置记录,每月汇总在厂“数据信息”记录备案。46全厂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堆放见附表二。47可回收废弃物的控制471各部门对可回收废弃物应定点存放,分类标识,集中送到燃料科废物处置站回收利用。472化学产生的废酸性水、碱性水,必须按规程控制指标中和达标后排放。化学白班严格监督排放指标,避免污染环境。473燃料科对生产产生的炉灰、炉渣负责回收处置集中存放,组织出售用作建筑材利用,应监督运渣车车辆保持密封完好无洒漏。注意灰的飞扬产生环境污染,应经常对洒落的灰、渣收集冲洗干净,不得排入下水道。474燃料科进煤时对厂区道路要及时进行洒水,防止煤灰飞扬。475各部门产生的及其它废弃物,应在车间制定地点分类收集摆放整齐,做好标识,集中送到废弃库统一处置;办公用纸张应该正反两用,废纸放入部门可回收器,然后送废弃库统一处置。476各车间在技改、大中小修过程中拆卸下来的各种金属材料、阀门、电机及设备等集中存放,由维修车间进行挑选、修复、检验、加工,可再用的存入股份公司修旧利废库,由各车间领用,并做好记录。不能再用的送交燃料科废品库统一处置。具体规定执行修旧利废管理规定48危险废物的控制481对危险废物的存放要求4811不同品种分别存放在不同容器中,不得混合。4812危险废物回收器外壁贴上“危险废物”字样标识(见附表三)4813固体危险废物:包装完整,不渗漏。4814液体危险废物:容器密封、有盖;贮存容器为塑料制品;容器尽可能大于25升 或1000毫升玻璃瓶有外包装。4815气体危险废物:容器密封、安全阀良好。482对危险废物的记录要求:各部门在送往废弃库处置危险废物时,均要按要求填写记录;维修车间做好处置记录。483对危险废物的暂存要求: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应符合GB185972001危险废弃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危险废液暂时存放应采取防渗漏、防外溢措施。484生技科建立危险废物应急预案,控制危险废物意外泄漏情况。485废油的控制4851各部门及承包商在设备维修中产生的废油、设备漏油和汽车维修废油应全部倒入指定区域的废油桶中。不得倒入厂内、外空地、草地及地下管网的检查井中。各种洒漏在地面的废油由各责任部门(相关方由相关负责部门监督)用棉纱或报纸清除。4852废油桶外壁应贴上“废油” 字样标签,标注是何种油类(易燃或非易燃)、部门名称或承包商单位名称。4853废油桶外壁要求干净,无锈蚀,无油迹,密封性能好。4854废油桶满后,在标签上填上送交人部门、名字送交时间,将废油送到废弃库油库。储放废油的场所地面应防渗漏。4855擦机器、设备及擦油手的废油棉纱,需放置在各部门指定的废油棉纱容器内。集中送到废弃库按危废处置。4856废弃或暂时不用的空油桶应送交废弃库集中存放,避免油污污染地面及雨水冲刷后污染地下水。486需以旧换新危险废物的控制4861废灯管、废电池、废电瓶、废墨盒、废色带、废硒鼓属于厂控以旧换新危险废物。各部门在领取上述物品时应以旧换新。否则生产库将不给予发放。特殊原因须由本部门负责人及办公室负责人签字方可发放。4862维修车间将在生产库内设置废灯管、废电池、废电瓶、废墨盒、废色带、废硒鼓回收箱,并做好回收记录,按时送废弃库进行处置。487有毒废液控制4871各部门产生的液态、半液态的危险废物(酸性废液、碱性废液、废有机溶剂、废有机化合物、废物化学试剂等),喷墨打字机油墨,各种清洗液,乳化液等,均要采取密封、有盖容器贮存,容器尽可能大于25升或1000毫升玻璃瓶有外包装箱,分别标有酸性废液、碱性废液、废有机溶剂、废有机化合物标识,并在明显处贴有“危险废物”字样识别标志。4872各部门产生有毒废液暂存处应采取防渗漏、防外溢措施。4873各部门产生有毒废液交废弃库集中处置4874废弃曾经贮放危险物质的容器,必须倒空内贮物,内容物高度应小于5mm。488医疗废物的控制4881保健站盛放药品产生的废液瓶、过期药物应送废弃库按危险废物处置,并做好记录。4882保健站输液产生的废盐水瓶、废输液管、针头、包扎物等,要单独存放,存放容器外壁贴上“医疗废物”标签,及时送废弃库处置,并做好记录。489各部门产生的电脑类废旧电器应集中送至废弃库进行无公害化处置。4810废弃库管理人员应将全厂所有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单位进行无公害化处置。4811废弃库管理人员做好以上废弃物的处置记录。49一般废弃物的控制:491化学水处理产生的废酸、碱液,经中和池中和后达标排放,不能将不合格水直接排入下水道。492生活垃圾、食物残渣、等由燃料科集中处置;建筑垃圾由外包施工单位送至燃料科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为确保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能及时、迅速、有序地处理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及人员伤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 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确认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是指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处理等环节上出现了医疗废物扩散、流失、泄漏、人员受伤等情况。由市卫生局、环保局组织专家鉴定,确认是否事故发生。二、 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分级根据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发生后导致的人员伤亡情况及环境污染程度分为三级:一级: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扩散、泄漏时,需紧急处理的。二级: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导致厂区环境污染(50200)或人员(35人),须对区域污染紧急处理或对受伤人员紧急救护的。三级: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导致人员死亡或5人以上受伤,须对受伤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导致厂区200以上污染,需紧急处理的。三、 指挥系统与职责1 成立以总经理为主要负责人,办公室、生技科、维修车间、运行车间负责人参加的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2 生技科负责对上级部门报告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情况,协调市专家组的鉴定工作,保障信息通畅。3 办公室负责组织专家及相应的医务人员,做好受损害人员诊断、治疗、抢救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负责紧急处理时家属的安抚工作。4 生技科负责事故现场的监测,以及控制措施效果的评估;负责组织协调现场人员分流、调查采样的安全。5 办公室负责保障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时所需药品、器械、医疗防护用品的供应;负责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现场的终末消毒。6 维修车间负责医疗废物的集中、收集、转运、防止损失加重。四、 意外事故的应急响应意外事故发生后,公司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指挥小组,根据意外事故的不同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一级响应:1 意外事故现场立即进行处理,包括洒散医疗废物的再收集及现场消毒,必要时采样监测,由办公室、维修车间负责。2 意外事故受伤人员就地隔离进行治疗,严密观察接触者,作好医务人员、运送人员的个人防护及交通工具的消毒工作,由办公室负责。3 意外事故报告:48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抢救工作情况,由生技科负责。二级响应:1 意外事故受伤者就地隔离治疗,严密观察接触者,必要时请医院医生协助救治,由办公室负责。2 污染现场立即进行消毒及采样监测,必要时请市级专家监测,由办公室负责。 3 意外事故实施现场管制,由生产部负责。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所需的药品器械等物资由办公室负责。4 意外事故报告:24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抢救工作情况,由生技科负责。三级响应: 1 意外事故报告:1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主管部门报告,由生技科负责。2 立即组织专业技术小组,开展医疗救治,由办公室负责。3 立即组织人员,将现场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处理,以防再扩散,并对受污染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做好监测,观察其发展动态,随时向指挥领导小组汇报,由办公室、维修车间、生技科负责。4 立即组织保障抢救抢险物资供应,由办公室负责。5 作好相关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由办公室、生技科负责。五、结束响应:受污染的环境已紧急处理;受伤人员已得到救治,由本次意外事故再次引发事故的因素已清除。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为确保在发生危险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迅速、有序地处理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及人员伤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全厂危险废物。一、 危险废物意外事故的确认危险废物意外事故是指危险废物在产生、收集、贮存、处理等环节上出现了扩散、流失、泄漏、人员受伤等情况。启动热电公司事故应急预案处置。二、 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分级根据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发生后导致的人员伤亡情况及环境污染程度分为三级:一级:发生危险废物流失、扩散、泄漏时,需紧急处理的。二级: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废液、废油)意外事故导致厂区环境污染(50200)或人员(25人),须对区域污染紧急处理或对受伤人员紧急救护的。三级: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废液、废油)意外事故导致人员死亡或5人以上受伤,须对受伤人员提供危险救护和现场救援的;导致厂区200以上污染,需紧急处理的。三、 指挥系统与职责1 成立以总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生技科、维修车间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2 生技科负责对上级部门报告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情况,协调市专家组的鉴定工作,保障信息通畅。3 办公室负责组织专家及相应的医务人员,做好受损害人员诊断、治疗、抢救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负责紧急处理时家属的安抚工作。4 生技科负责协调事故现场的监测,以及控制措施效果的评估;负责组织协调现场人员分流、调查采样的安全。5 办公室负责保障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时所需危险防护用品的供应。6 燃料科负责危险废物的集中、收集、转运、防止损失加重。 四、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1不同品种危险废物分别存放在不同容器中,不得混合。2危险废物包装物外壁贴上“危险废物”字样标识(见附表三)3固体危险废物:包装完整,不渗漏。4液体危险废物:容器密封、有盖;贮存容器为塑料制品;容器尽可能大于25升 或1000毫升玻璃瓶有外包装。5气体危险废物:容器密封、安全阀良好。6危险废液暂时存放应采取防渗漏、防外溢措施。7各部门及承包商在设备维修中产生的废油、设备漏油和汽车维修废油应全部倒入指定区域的废油桶中。不得倒入厂内、外空地、草地及地下管网的检查井中。洒漏在地面的废油由责任部门(相关方由相关负责部门监督)用棉纱或报纸清除。8废油桶外壁应贴上“废油” 字样标签,标注是何种油类(易燃或非易燃)、部门名称或承包商单位名称。废油桶外壁要求干净,无锈蚀,无油迹,密封性能好。9废油桶满后,在标签上填上送交人部门、名字送交时间,将废油送到废弃库油库。储放废油的场所地面应防渗漏。10擦机器、设备及擦油手的废油棉纱,需放置在各部门指定的废油棉纱容器内。集中送到废弃库按危废处置。11废弃或暂时不用的空油桶应送交废弃库集中存放,避免油污污染地面及雨水冲刷后污染地下水。12废灯管、废电池、废电瓶、废墨盒、废色带、废硒鼓属于厂控以旧换新危险废物。各部门在领取上述物品时应以旧换新。否则办公室将不给予发放。特殊原因须由本部门负责人及办公室负责人签字方可发放。13废弃库管理员对库内废灯管、废电池、废电瓶、废墨盒、废色带、废硒鼓回收箱,并做好回收记录,按时送交进行处置。14各部门产生的液态、半液态的危险废物(酸性废液、碱性废液、废有机溶剂、废有机化合物、废物化学试剂等),喷墨打字机油墨,各种清洗液,乳化液等,均要采取密封、有盖容器贮存,容器尽可能大于25升或1000毫升玻璃瓶有外包装箱,分别标有酸性废液、碱性废液、废有机溶剂、废有机化合物标识,并在明显处贴有“危险废物”字样识别标志,交废弃库集中处置15废弃曾经贮放危险物质的容器,必须倒空内贮物,内容物高度应小于5mm。16保健站盛放药品产生的废液瓶、过期药物应送废弃库按危险废物处置,并做好记录。17保健站输液产生的废盐水瓶、废输液管、针头、包扎物等,要单独存放,存放容器外壁贴上“医疗废物”标签,及时送废弃库处置,并做好记录。18各部门产生的电脑类废旧电器应集中送至废弃库进行无公害化处置。19废弃库管理员应将全厂所有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单位进行无公害化处置。五、 意外事故的应急响应意外事故发生后,厂危险废物意外事故指挥小组,根据意外事故的不同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一级响应:1 1意外事故现场立即进行处理,包括洒散危险废物的再收集,必要时采样监测,由生技科、维修车间负责。111若属危险化学废液少量洒漏,立即用水清洗。1.1.2若属废油少量洒漏,立即用废纸或棉纱擦干净,带油废纸或棉纱集中送到废弃库按危险废物处置。1.2意外事故报告:48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抢救工作情况,由生技科负责。二级响应:2 1意外事故现场立即进行处理,包括洒散危险废物的再收集,必要时采样监测,由生技科、维修车间负责。2 1.1若属危险化学废液多量洒漏,(导致厂区环境污染50200),立即用木粉或棉纱吸收废液,产生的废木粉或废棉纱送到废弃物指定地点按危险废物处置。2 1.2若属废油多量洒漏,(导致厂区环境污染50200),立即用棉纱吸收废油,然后用木粉擦干净带油地面,产生的废木粉或废棉纱送到废弃物指定地点按危险废物处置。注意现场禁带火种。22意外事故受伤者就地隔离治疗,密切观察接触者,必要时请医院医生协助救治,由办公室负责。 23 意外事故实施现场管制,由生技科负责。24意外事故报告:24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主管部门报告查结果,采取相应紧急措施,由生技科负责。三级响应:31意外事故立即进行相应处理,包括洒漏危险废物的再收集,由生技科、维修车间负责。3 1.1若属危险化学废液大量洒漏,(导致厂区环境污染200以上),立即用大量沙土吸收废液,产生沙土送到废弃物指定地点按危险废物处置。3 1.2若属废油大量洒漏,(导致厂区环境污染200以上),立即用棉纱吸收废油,然后用大量沙土吸收废油,然后用木粉擦干净带油地面,产生的带油木粉或沙土送到废弃物指定地点按危险废物处置。事故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注意现场禁带火种。 32 意外事故报告:1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主管部门报告,由生技科负责。33 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开展救治,由办公室负责。34做好监测,观察其发展动态,随时向指挥领导小组汇报,由办公室、维修车间、生技科负责。35立即组织保障抢救、抢险物资供应,由维修车间负责。36 作好相关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由维修车间、生技科负责。37意外事故实施现场管制,由生技科负责。六、结束响应:受污染的环境已紧急处理;受伤人员已得到救治,由本次意外事故再次引发事故的因素已清除。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控制标准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止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收集、贮存时产生的二次污染,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1.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在我厂主要有:粉煤灰、灰渣、旧塑料桶、废纸类、废旧零件、废旧钢材阀门、废旧电线等。2.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必须交给有资质的单位处置,跨省转移必须环保部门核准,方可转移。3.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贮存,禁止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混入。4.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库房)场所原则上与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远离。5.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必须用专用的容器收集送到固体废物贮存(库房)场所。6.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库房)场所内,应有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库房)场所管理制度及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控制标准,每种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有明显的识别标识。7. 应在适宜的地方张贴工业废弃物收集的时间、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工艺流程、管理人员以及识别标志牌。8. 应建立档案制度,将进出贮存(库房)场所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种类、数量详细记录在案,长期保存供随时查阅。9. 必须做到有: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已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已入贮存(库房)场所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计量和记录。10. 每日必须保存完好,每月有汇总。11.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库房)场所要求11.1 采取防止粉尘污染的措施(原则:不得露天存放)。11.2 贮存(库房)场所采取防渗漏措施(地面硬化),对用以存放装载半固体一般工业废弃物容器的地方,周边必须设置导流渠,并有收集系统。11.3 贮存(库房)场所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设施。11.4 有消防设施,并张贴禁止“吸烟”告示牌。11.5 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废物利用分别贮存。危险废物污染控制标准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止危险废弃物收集、贮存过程造生的环境污染,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1. 危险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鉴别方法来识别危险废物。2. 危险废物必须转移给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并办理转移联单,转移联单保留三年。3. 危险废物必须分类收集、贮存,禁止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4. 危险废物贮存(库房)场所原则上远离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5. 产生危险废物的车间,必须设置专用的危险废物容器并在明显处粘贴“危险废物”字样和识别标识牌。6. 危险废物必须用专用的容器收集送到危险废物贮存(库房)场所。7. 危险废物贮存(库房)场所内,应张贴危险废物贮存(库房)场所管理制度、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危险废物收集程序、产生危险废物工艺流程、控制标准及每种危险废物识别标志。8. 危险废物贮存(库房)外,应张贴危险废物收集的时间、产生危险废物工艺流程、管理人员以及识别标志牌。9. 危险废物贮存(库房)管理人员,必须有安全防护用品。10. 危险废物贮存(库房)必须密封,防止危险废物流失。11. 危险废物贮存(库房)应建立档案制度,将进出贮存(库房)场所危险废物种类、数量详细记录在案,长期保存供随时查阅。12. 必须做到有:危险废物总量、已处置危险废物、已入贮存(库房)场所的危险废物计量和记录。每日必须保存完好,每月有汇总。13. 进入危险废物贮存(库房),必须开门或者强制通风10分钟后,方可进入。14. 危险废物存放要求14.1 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存放。14.2 易挥发、液体、半固体的危险废物必须按规定装入容器内存放。14.3 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盛放危险废物,容器必须完好无损。14.4 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14.5 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的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毫米以上的空间。14.6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标签注明危险废物的名字和识别标签。14.7 禁止露天存放危险废物。15 危险废物贮存(库房)场所的要求15.1 应在人员活动密集区及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15.2 设施的地面必须坚固、防渗的材料建成,具有防雨淋、防雨洪冲击或浸泡功能。15.3 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缝,周边设置导流渠,并有收集系统。15.4 贮存(库房)场所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设施。15.5 有消防设施,并张贴禁止“吸烟、饮食”告示牌。废弃危险化学品控制标准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防止废弃危险化学品造生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1 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转移给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并办理转移联单,转移联单保留三年。2 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安全分类收集、贮存,禁止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3 废弃危险化学品贮存库房必须远离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4 必须设置专用收集容器或设施收集废弃危险化学品,并在明显处粘贴“废弃危险化学品”字样和识别标识。5 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用专用的容器收集,并运送到化学危险品库房。6 废弃危险化学品贮存(库房)必须密封,防止危险废物流失。7 废弃危险化学品贮存(库房)管理人员,必须有安全防护用品。8 废弃危险化学品贮存(库房)应建立档案制度,将进出贮存(库房)场所的废弃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详细记录在案,长期保存供随时查阅。每日必须保存完好,每月有汇总。9 必须开门或者强制通风10分钟后,方可进入废弃危险化学品贮存(库房)。10 废弃危险化学品存放要求10.1 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存放。10.2 易挥发、液体、半固体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按规定装入容器内存放。10.3 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盛放废弃危险化学品,容易必须完好无损。10.4 无法装入常用容器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可用防漏胶袋等盛放。10.5 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10.6 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的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毫米以上的空间。10.7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标签注明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名字和识别标签。10.8 禁止露天存放废弃危险化学品。11.废弃危险化学品贮存(库房)场所的要求 11.1应在人员活动密集区及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 11.2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缝,周边设置导流渠,并有收集系统。 11.3每种废弃危险化学品有明显的识别标志。 11.4贮存(库房)场所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设施。 11.5有消防设施,并张贴禁止“吸烟、饮食”告示牌。医疗废物控制标准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防止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1. 医疗废物:根据医疗废物名录来识别医疗废物。2. 医疗废物必须转移给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并办理转移联单,转移联单保留三年。3. 医疗废物必须安全分类收集、贮存,禁止混入固体废物中贮存。4. 医疗废物贮存库房和柜(箱)必须远离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5. 必须与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分开。6. 厂保健站必须设置专门医疗废物收集容器(专用袋、锐器袋),安全分类收集,将损害性和其它医疗废物分开收集,并在明显处粘贴“医疗废物”字样和医疗废物警示标识。7. 医疗废物必须用专用的容器收集运送到医疗废物暂存库房。8. 医疗废物暂存库房内,应张贴医疗废物贮存(库房)场所管理制度、医疗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医疗废物控制标准。9. 医疗废物暂存库房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和照明设施(日光灯)。10. 医疗废物暂存库房和箱(柜)设专人管理,专用更衣室,并有安全防护用品。11. 医疗废物暂存库房和箱(柜)必须密封,防止防鼠。防蟑螂、防盗贼、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12. 医疗废物暂存库房和箱(柜)应建立档案制度,将进出暂存库房和箱(柜)的医疗废物种类、数量详细记录在案,长期保存供随时查阅。13. 医疗废物入库房和箱(柜)时,要分类登记,医疗废物要有计量,必须做到三种测算和记录:医疗废物总量、已处置医疗废物、已入暂存库房和箱(柜)医疗废物;每次必须保存完好,每月有汇总。14. 进入医疗废物暂存库房,必须开门或强制通风10分钟后,方可入内。15. 医疗废物存放要求15.1尽量做到日产日清,防止腐败发生恶臭。15.2禁止露天存放医疗废物。16医疗废物暂存库房和箱(柜)要求16.1医疗废物暂存库房和箱(柜)必须防雨淋、防雨洪冲击或浸泡功能。16.2医疗废物暂存库房和箱(柜)用金属或硬质塑料制作,具有一定强度、防渗漏。办公耗材危险废弃物控制标准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止办公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流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1. 办公耗材危险废物:根据危险废物名录或鉴别方法来识别危险废物(主要有:废灯管、废电池、废电瓶、废墨盒、废色带、废硒鼓等)。2. 办公耗材危险废物必须转移给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并办理转移联单,转移联单保留三年。3. 办公耗材危险废物必须安全分类收集、贮存,禁止混入固体废物中贮存。4. 办公耗材危险废物的控制,由各部门设置回收箱,再以旧换新,最终进入危险废物贮存(库房)场所。5. 为了防止办公耗材危险废物的流失,建立登记制度,对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详细记录,长期保存,供随时查阅。6. 必须做到有:危险废物总量、已处置危险废物、已入贮存(库房)场所的危险废物计量和记录。每日必须保存完好,每月有汇总。7. 进入危险废物贮存库房,必须开门或强制通风10分钟后,方可入内。8. 存放要求8.1用符合标准的容器盛装危险废物,容器必须完好无损。8.2容器上必须粘贴标签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8.3禁止露天存放办公耗材危险废物。9.有明显的识别标识。10.贮存(库房)场所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设施。11. 有消防设施,并张贴禁止“吸烟、饮食”告示牌。化验室危险废物控制标准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止废弃化学危险废物在收集、贮存过程中流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1. 化验室危险废物:根据危险废物名录或鉴别方法来识别危险废物(主要有:酸性废液、碱性废液、废有机溶剂、废有机化合物、废物化学试剂等)。2. 化验室危险废物必须转移给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并办理转移联单,转移联单保留三年。3. 化验室危险废物必须安全分类收集、贮存,禁止混入固体废物中贮存。4. 化验室产生(酸性废液、碱性废液、废有机溶剂、废有机化合物、废物化学试剂等)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