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万科股份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案例分析.doc_第1页
毕业论文-万科股份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案例分析.doc_第2页
毕业论文-万科股份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案例分析.doc_第3页
毕业论文-万科股份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案例分析.doc_第4页
毕业论文-万科股份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案例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本科生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 万科股份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案例分析万科股份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案例分析 China vanke Co. convertible bond financing case analysis 学生姓名 李翠婷 指导教师 郭大伟 论文类别 实践型 年 级 2007 级 专 业 会计学 学 号 0710010538 二一一年四月 声明及论文使用的授权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的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本人同意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 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上网公布全部内容,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摘要 近年来可转换债券继配股和增发之后,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但 伴随可转换债券融资规模的扩大,上市公司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可转换债券的优劣势以 及它们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些被忽略的问题,通过案例和数据阐述可转换 债券概念、现状、影响和未来发展的建议。 本文通过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两次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案例,对可转换债券进行 了理论和实际的剖析。并且通过对两次融资过程和方案的分析,主要阐述了可转换债 券融资对万科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结构、股票价格、融资效率、项目发展等方面产生 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在发行过程中万科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一些策略的原因。最后通过 对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两次发行可转换债券案例的解析,对其在发行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提出了建议,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对我国未来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关 意见。 关键词:可转换公司债券;债权性;股权性;上市公司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nvertible bonds after the match and seasoned become public listed companies refinancing, one of the main ways. But with convertible bond financing scale expands, companies is not fully realize convertible bonds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fluence of brings to the enterpris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se neglected problems, through the case and data paper convertible bonds concept,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influence and the Suggestion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through China vanke Co., LTD. Two successive convertible bonds, the case of convertible bonds theory and practical analysis. And through the financing process and scheme of the two analysis, mainly expounds the convertible bond financing for vanke capital of a joint stock limited company structure, stock prices, financing efficiency, project development etc. The impact, and analyzed in the issue process vanke Co., LTD. Take some strategies reasons. Finally, taking China vanke Co., LTD. Two successive convertible bond on the cas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ssuing proposed by the way, to Chinas future with the convertible bond market development also puts forward relevant advice. Key words: convertible company bonds; Claims sex; Equity; Listed companies 目录 一、引言 .1 二、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概述.1 (一)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概念 .1 (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发行条件 .2 (三)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研究背景 .2 三、万科公司可转换债券案例简介 .3 (一)万科概况及发展历程 .3 (二)万科可转换债券的实施 .4 (三)万科发行可转换债券过程的简要分析 .5 四、发行可转换债券对万科的影响 .6 (一)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6 (二)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 .6 (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7 五、万科发行可转债的问题分析 .7 (一)应设计符合万科特质的条款与品种 .7 (二)应积极鼓励和发展机构投资者 .9 (三)应选择较佳的发行时机 .9 (四)大力推广和普及可转债知识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1 一、引言 可转换公司债券产生于美国,在国际金融创新浪潮中获得正式应用和发展,是出 现较早并已成熟的几种金融衍生产品之一,现今仍然极具生命力。自从1843年美国纽 约Erie Railway公司发行世界上第一只可转换债券以来,由于其权利的不同匹配和不同 交易,且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可转换债券已经成为了一种 不可或缺的金融工具。 然而,中国的资本市场还相当的年轻,在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股票市场的建立, 可转换公司债券才开始出现。我国的资本市场一直存在着股权融资比例过高、投资品 种匿乏、金融创新困难等问题,而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兼具债性和股性的新型投融资 工具,其应用及发展正迎合目前完善和成熟化资本市场、化解金融风险的迫切需求, 因此发展可转换债券是十分必要的。 2006年5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颁布,说明可转换债券必将成为我国 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投融资工具,但从实践来看,上市公司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现 状并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通过对万科股份公司连续两次发行可转换公 司债券融资案例的剖析,揭示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完善 建议。 二、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概述 (一)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概念 可转换债券,又称可换股债券,是债券的一种,它是根据投资者的意愿,将所持 债券以市价转化为发行公司的股票,其转换的比率一般会在发行时确定。可转换债券 通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和可以转换成股票的比率,更多的是以相应股票发行时的市 价为基础,溢价转换,这对于债券的持有人是一种补偿。将可转换债券转换成普通股 时,所换得的股票价值一般远大于原来债券的价值。也就是说,可转换债券是在发行 公司债券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份期权,并允许购买人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 券转换为该公司的股票。如果投资者行使转换权,原本的债券便不存在,转换后的债 券持有者就变为股东,发行公司的债务减少,资本金增加。投资者也可以不行使转股 权利,一直到债券期满。 可转换债券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具有双重特征。一种是债权性,与其他普通债券 一样,可转换债券也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收取本金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2 和利息;另一种是股权性,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成股票之前是纯粹的债券,但在转换成 股票之后,原债券的持有人就由债权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 红利分配。 可转债的优点有:从性质上看,可转换债券同时具有债权性和期权性两个基本 属性。可转换债券的债权性体现在债券未实现转换的情况下,发行人需向投资者定期 支付票面利息,到期支付本金。期权性体现在投资者在规定的转换期限内可行使转股 的权利,将所持有的可转换债券按确定的转股价转换成发行人公司的股票。因而对于 投资者而言,可转债的债权性保护了投资者投资本金的安全性,期权性又使投资者可 同步分享到股票价格上涨时的转股收益。对于融资企业而言,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 较发行普通股或企业债融资更为灵活,而且由于可转换发行中向债券投资者提供了潜 在的转股期权价值,可转换债券的利率水平一般低于同等期限的普通公司债券,因此 发行可转债进行融资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投资者实施转股将受到诸如转 换期间、股价以及市场预期等多因素的影响,相对于股权融资而言利用可转债融资在 减缓发行人因股本扩张而带来的股本收益下降和股东控制权稀释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作 用。 可转债的缺点包括:如果公司确实需要权益资本,可转换债券发行后,股票价 格低于可转债的转股价,可转换债券未实现转股,发行债券的公司需要向投资者还本 付息,造成公司财务费用的增加和大量现金流出,而且公司也无法获得长期、稳定的 资金来源。虽然相对发行普通股而言,发行可转债融资延迟了股本的即时增加,可 暂时缓解对公司经营业绩的稀释效应,但可转换债券赋予了债券持有人潜在转股的期 权,因而其转换所带来的稀释效应在发行之初就是被预期存在的,流通股股东利益可 能受到严重侵害,这也是为什么招行发行可转换债券会引起如此大的市场风波的主要 原因。 (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发行条件 根据 1997 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规 定,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三 年净资产利润率平均在 10%以上(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放宽至 7%); 2、公司发债后资产负债率不高于 70%;3、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 40%; 4、募集资金的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5、可转债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6、可转债的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一亿元。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3 (三)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研究背景 我国的资本市场一直存在着股权融资比例过高、投资品种匮乏、金融创新困难等 问题,需要尽快地推出债券类和权证类的金融产品并完善相关交易市场。可转换债券 作为一种中间性的投融资工具,其繁荣和发展将十分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和金 融风险的化解。 可转换债券是集合了债权和股权的混合证券,它作为主要的财务工具已经被企业 使用长达一个多世纪。在证券市场上作为投资品种之一,它既能作为债券,赋予投资 者本金和利息,又能够作为股票,投资者在转换后获得股息收益并分享公司成长带来 的价值增值。对于发行者,它是一种低成本的融资工具,转换前的债券利息抵消一部 分公司所得税,转换为股票,则无须支付现金。在国际市场上,可转债已经构成多数 发达国家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可转换债券发展历史还相当短暂,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国内还没有正式的有关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相关文件。一些企业包括部分上市公司,出 于融资的需要,就已经开始尝试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并且到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了一 部分资金。1992 年 10 月深圳宝安集团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可转换债券以来,可转 债成了继股票和债券之后企业可供选择的又一灵活、有效的融资工具。但是随着宝安 转股的失败,可转换债券便停滞不前,到 2001 年,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 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为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奠定了较完备的法律基础,为企业融资 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2002 年的可转换债券发行细则更标志着可转债进入了一个 全面启动、规范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发行可转换债券。 三、万科公司可转换债券案例简介 近年来可转换债券成为继配股和增发之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可 转换债券相比其他融资方式,不仅融资成本低,而且在同等情况下可以筹集到更多的 资金,在支付利息和税收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优势。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房地 产业的领头羊,1991 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后,采用过增发、配股、吸收合并 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而在 2002 年万科首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到 15 亿资金后, 进一步增强了房地产核心业务的资金实力,两年后的 2004 年,万科又一次发行 19.9 亿可转换债券。 (一)万科概况及发展历程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4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4 年 5 月,1991 年 1 月上市,是目前中国最大的 专业住宅开发企业。2010 年公司实现新开工面积 1248 万平方米,相比年初计划的 855 万平方米增长 46%。而受亚运会、世博会等偶然因素影响,部分项目工程竣工缓慢,竣 工面积 442 万平方米,相比年初计划的 504 万平方米减少 12%。全年实现销售面积 897.7 万平方米,销售金额 1081.6 亿元,结算收入 500.3 亿元,净利润 72.8 亿元。 万科 1988 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3 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至 2010 年末,业务覆盖到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 46 个城市。 2010 年在全国商品住宅市场的占有率从 1.44%提升到 2.06%,其中市场占有率在深圳、 东莞、佛山、天津、沈阳、青岛、武汉等城市排名首位,珠海、福州、上海、苏州、 长春等城市排名第二。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入选福布斯“全球 200 家最佳中小企业”、“亚洲最 佳小企业 200 强”、“亚洲最优 50 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并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 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者关系等奖项。 (二)万科可转换债券的实施 12002 年万科首次成功发行可转换债券 万科在其 2001 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显示,将发行总额为 15 亿元的 可转换债券,期限 5 年,债券利率在 1.5%以下,转股初始价以公布募集说明书前 30 日 均价为基础,上浮不超过 20%的幅度定价。 2002 年 6 月万科发行的可转换债券面值为 100 元,共计 1,500 万张,期限为 5 年, 票面年利率为 1.5,万科转债初始转股价为每股 12.10 元,发行日期为 2002 年 6 月 13 日。 万科转债自 2002 年 12 月 13 日起可转换为公司 A 股流通股份,截至 2004 年 3 月 31 日,“万科转债”已有 1,409,332,600 元转换成公司发行的股票,尚有 90,667,400 元在市场流通,万科 A 因转股累计增加数量为 239,339,327 股。至 2004 年 4 月 23 日, 万科转债停止转股,未转股部分由公司全部赎回,共有 14,939,761 张万科转债实施转 股,公司共赎回未转股万科转债 60,239 张,101.5 元/张,共支付未转股的万科转债本 息金额为 6,114,258.50 元。 2. 2004 年万科几经波折再次发行可转换债券 2003 年 9 月 9 日,万科推出 1930 亿元可转债发行方案。当时一方面由于市场低 迷已久,并且离 2002 年发行 15 亿元可转债仅仅事隔一年,尚未全部完成转股;另一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5 方面由于一些上市公司推出的再融资方案受到机构投资者的排斥,因此,市场对万科 连续再融资感到反感。 在公布方案并且了解到市场反应之后,万科高层采取与各方投资者近距离沟通的 策略,包括与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进行沟通、记录并反馈股东的建议和意见、高层 积极参与推广路演活动等。在屡次深入且充分的沟通后,万科开始征求意见修订方案, 并于 9 月 27 日披露了新方案,对可转债募集资金投向用途及发行议案等部分条款纷纷 做了修改,缩小了发行规模:融资金额取原方案的下限 19.9 亿元,募资项目由 10 个 减为 6 个,回售条件由 70%改为 60%等。 万科采取的积极策略使各方投资者看到了它的诚意,让股东和投资者了解到万科 拥有优秀的大项目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并且有能力将投入转为良好的回报收益,在 2003 年 10 月 27 日针对发行 19.9 亿可转换公司债券万科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绝大多数 到会股东投下了赞成票。 (三)万科发行可转换债券过程的简要分析 1. 解万科特点,寻最优方式 2001 年证监会颁布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以后,万科发现这种融资方式很适合房地 产行业的特点,于是在一次增发热潮之中独辟蹊径申请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事实上, 可转债融资的具体要求是比较高的,既有资产负债率的限制,也有收益率的规定,还 有担保等要求,因此一般只有优质公司才有发行可转债的可能,而万科正是一家成熟 的房地产公司,在全国都持有大量的土地储备量和真正好的项目,同时也是房地产行 业中的佼佼者,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有能力有资本连续两次采用可转债融资。 当时万科逐渐地成为完全专业化的房地产公司,有大量新增的土地储备量,在 2000 年向大股东华润定向增发 B 股融资 20 亿元的方案搁浅之后,万科的资金缺口很大。 若发单纯的企业债或向银行借款融资,基本上都是短期债务工具,与房地产的长期资 金需求不相匹配,而且融资成本较高;若增发或配股,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很容易 被市场认为是圈钱,定价比较困难。因此相比之下,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显然是万科 更好的选择。 2. 降融资成本,减支付利息 一般可转债的票面利率比银行贷款利率要低很多。根据 2002 年与 2004 年五年期 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5.76%与 6.12%,而 2002 年发行的可转债票面利率为固定利率 1.5%,仅利息一项每年就可以少支出 6,390 万元;2004 年发行的可转债票面利率为累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6 进利率,每年能为万科节省 7,203.810,188.8 万元利息。而且用此融资方法,一笔资 金直接到账,比分批向多家银行分支机构贷款要方便许多。 3. 股东意识佳,考虑方面全 从两次可转换债券融资过程可以看出,万科的股东意识较好,及时转换思维,站 在投资者的角度看问题,加强了与万科的沟通交流,使许多矛盾迎刃而解。万科基于 对市场因素、公司发展和股东利益的综合考虑才决定发行可转债,表明董事会对公司 未来良好前景的判断和信心。相比一些上市公司五花八门向投资者圈钱的方式,可转 债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比较公平的一种选择。 从发行的曲折过程中不难看出,万科十分在乎投资者的利益,保持公司稳健而快 速的增长是对投资者利益的最佳保障。万科大股东的股权比例小,且以市场价格取得, 公司有完善的治理结构,能够维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从公司普通流通股股东、大股 东到基金机构等投资者,万科高层和基层都不断地做着针对性的沟通推介工作,协调 各方面的利益,征求各方意见修订方案,正是这一系列举措,万科让市场和投资者看 到了诚意。 四、发行可转换债券对万科的影响 (一)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由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兼具债权和股权的特性,在转股之前,构成企业的负债,转 股之后,债权便转换成了股权资本。因此,发行可转换债券能够调节企业的股权比重 和债务比重。如果企业控股股东的股权比重过高,可以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 回购股权以提高企业每股收益。如果企业的债务比重过高,短期债务过多,则可通过 发行可转换债券来偿还短期债务,原本的短期债务被可转换债券替代,可转换债券通 过转换变成普通股,可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调节企业的债务结构。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长期偿债能力与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由于房 地产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资金周转时间长,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采用向银行 借款的筹资方式,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极高,偿债能力变弱,经营能力变差。万科 一向以财务保守著称,资产负债率长期保持在 50%左右。2002 年 15 亿元可转债发行后, 资产负债率达到 58%,经过两年的转股及公司回购,截止到 2004 年第二次可转债发行 之前,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60.84%,而同期同行业将近 70%,可见万科的资产负债率在 房地产行业内仍属于适度偏低的。万科的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平稳态势,虽然在可转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7 债发行后有所提高,但是随着可转债的逐步转股,资产负债率也随之下降,因此可转 债在成功转股后能够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 (二)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 融资成本比较低。一般可转债的票面利率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要低得多,且按照规 定不可超过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要低于一般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如果可转换债券未 被转换,相当于公司发行了较低利率的债券,因此降低了发行公司的融资成本。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方式中,只有可转换债券明确规定其转股价格高于 普通股的股价。如果可转换债券被转换了,就相当于公司发行了比市价高的股票,这 与直接发行股票相比,可以为发行人筹得更多的资金。 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将可转债转换成普通股,这样一方面克服 了一般公司债券到期还本付息的偿债压力,另一方面在转换为股票之后,由于将债权 转换成股权,债权便减少或消失,而股权资本增加,降低了企业的债务比例,使企业 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2002 年发行 15 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前,万科 2001 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 44.6 亿元, 房地产同行市场平均为 5.6 亿元,万科超出近七倍;净利润为 3.74 亿元,同行市场平 均为 0.27 亿元。而 2002 年正是国内房地产处于稳定上升的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空 间。 万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项目已遍布深圳、上海、北京、沈阳、天津等中心城 市并取得了良好的回报,在同行内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的专业化程度和管 理水平不断提高,且拥有一支高水平的职业经理队伍。在 15 亿元可转换债券发行之后 的近三年房地产营业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平均增长率为 36%和 34%,公司的地产业务稳 步发展。2003 年房地产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 97.48%,房地产已成为公司的主导业 务。在两次可转换债券发行之后,2005 年的销售收入比 2004 年增长 38.44%,2006 年 的销售利润较 2005 年增长 79.60%,2007 年的销售收入较 2006 年增长 99.05%,2008 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和全国房价普遍下跌的影响,但是其销售收入仍为上升趋势, 20082010 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5.38%,19.25%和 3.75%。 五、万科发行可转债的问题分析 (一)应设计符合万科特质的条款与品种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8 在万科相隔两年连续两次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过程中,虽然两次进行程序与发行环 境都不同,但其条款的设计极为雷同,缺乏个性,缺乏针对性。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两次可转债的发行方式与债券期限等基本相同,相比第一次 的固定利率、配售方案及转股条件,第二次万科已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了改进,如采 用累进利率对民众的吸引力更大但对公司的还款压力也相对加大;全部优先向原 A 股 股东配售,若 A 股股东放弃配售,则对被放弃部分采用网下网上发行相结合,保护了 原有股东的利益同时也向机构投资者开放。我国现有可转换债券的条例缺乏个性和针 对各个公司及市场环境的设计,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使企业盲目跟风,一味模仿同 样的条款设计,忽视企业的自身特征和可转债的期权特性,在这当中可能将缺陷也互 相模仿,这对可转债的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危机。 万科可以针对自身的特征和需求进行更为个性化的条款设计,例如扩大可转换债 券的期限选择范围,等条件成熟后,也可以逐步引入零息或可交换可转换债券等,以 进一步丰富市场交易品种,完善可转换债券的产品体系。 表 5-1 万科两次发行可转换债券情况比较 2002 年2004 年 发行方式 优先配售,网上定价和网下配 售 优先配售,网上定价和网下配售 发行规模150,000 万元199,000 万元 发行费用255,023,930.00 元32,557,400.20 元 面值100 元100 元 债券期限5 年5 年 起息日2002-06-132004-09-24 到息日2007-06-132009-09-24 上市时期2002-06-282004-10-18 利息类型固定利率累进利率 利率票面利率为每年 1.5% 第一年为 1%,第二年为 1.375%,第三年为 1.75%,第四年为 2.125%,第五年为 2.5% 初始转股价格12.10 元5.48 元 向原股东配售 安排 原 A 股股东可优先认购的万科 转债数量为其在股权登记日收 市后登记在册的 “万科 A”股 全部优先向原 A 股股东配售。如有原 A 股股东 放弃配售,被放弃部分则采用网下对机构投资者 发售和网上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发行。原 A 股股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9 份数乘以 2.94 元后按 1000 元 1 手转换成手数,不足 1 手的 部分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配股 业务指引执行。 东可优先认购的万科转 2 数量为其在股权登记 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万科 A”股份数乘以 1.04 元后按 100 元/张转换成张数,不足 1 张的部分 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配股业务指引执行。 老股东配售比1:13:1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 (二)应积极鼓励和发展机构投资者 万科 2002 年发行可转债采用的配售方式并没有考虑到机构投资者这一强大的群体, 而在 2004 年的发行方案中便改进了不少,可转债的成功发行一部分原因也正是因为万 科重视了与机构投资者的沟通与交流。万科多位高层亲自登门走访各大型基金公司, 使基金经理们看到了万科的诚意,原本对其发债持反对意见的机构投资者最后也纷纷 投了赞成票。 在目前投资者尚不成熟、对可转债缺乏深入认识的情况下,鼓励投资机构具有重 要意义。一方面投资机构的参与可以增加可转债市场的资金来源,活跃市场;另一方 面,也强化了对可转债发行方的约束作用,维护投资者利益。因此,政府应积极建立 诸如可转债基金、信托、保险等投资机构来共同参与和稳定可转债市场。认真培育一 批大的市场投资机构,提高市场参与者的整体素质,规范交易行为,增加理性投资。 (三)应选择较佳的发行时机 一般说来,上涨的股市和良好的公司前景将有利于可转换债券的成功发行,因为 股票价格的整体上扬和未来增值都可能相应增加可转债的内在投资价值,吸引更多的 投资者参与。因此,可转债发行方应在公司股价处于上升阶段时以较高的转股价格和 较低的利率来发行可转债。 2004 年万科宣布发行可转债距招商银行发行百亿元可转债方案仅一周时间,此时 招行的融资计划正受到基金经理们的抨击,市场对万科的再融资表现出强烈的反感, 引来流通股股东的一片反对声,一位基金经理批评万科“在不适当的时机推出了不恰 当的方案”。不仅如此,当时万科于 2002 年发行的可转债还未全部转股,未转股部分 又由万科强制赎回,当时使大家纷纷猜测万科有圈钱的嫌疑。 万科应在筹资前进行可转债融资的可行性分析并且根据市场现状推断是否为发行 的最佳时机,发行可转债是否会使投资者感到反感等。不仅要综合考虑现有资产负债 率、融资成本、资产报酬率以及企业扩张机会等多方面因素,还要分析自身条件是否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10 满足可转债发行的宏观管理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四)大力推广和普及可转债知识 在万科 2004 年发行可转债遇到重重波折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