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doc_第1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doc_第2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doc_第3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doc_第4页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项目名称:合肥晶科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庐江县晶海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盖章)编制单位:中环国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7年4月目录一、工程总体情况1二、调查范围、环境监测因子、敏感目标、调查重点3三、验收执行标准7四、工程概况8五、环境影响评价回顾14六、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19七、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23八、环境影响调查34九、环境管理状况及监测计划40十、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结论与建议42附件:附件1 验收调查委托书;附件2 合肥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庐江县晶海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合环辐审(电磁)20157号);附件3 合肥晶科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附件4 监测期间工况负荷说明;附件5 危险废物委托回收处置协议;附件6 关于施工期事故油坑防渗措施的监理说明;附件7 施工期环保三同时环境监察意见;附件8 工程竣工环保验收组意见。附图:附图1 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 沙岗110kV 升压站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 事故油池竣工图;附图4 沙岗110kV 升压站周边环境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附图5 沙岗110kV送出工程线路路径及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附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一、工程总体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合肥晶科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庐江县晶海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仙德联系人李民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泥河镇海神大道与文化站交叉口联系电真/邮政编码/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19 其他电力生产环境影响报告表名称合肥晶科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地址工程位于合肥市庐江县泥河镇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江苏省辐射环境保护咨询中心初步设计单位安徽宏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部门合肥市环境保护局文号合环辐审(电磁)20157号时间2015年11月18日工程核准部门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号发改备2015125号时间2015年4月14日初步设计审批部门安徽省电力经济技术研究中心文号电经研审函2015117号时间2015年9月15日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安徽宏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保护设施施工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环境保护设施监测单位安徽海峰分析测试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总概算(万元)2662.1环保投资(万元)3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16%实际总投资(万元)2597环保投资(万元)301.16%环评主体工程规模沙岗110kV升压站:户外型;本期/终期163 MVA。工程开工日期2015年11月23日沙岗110kV 送出工程:新建绣溪-沙岗110kV线路,线路路径全长约7.65km,全线单回架设;220kV绣溪变扩建一个110kV出线间隔。实际主体工程规模沙岗110kV升压站:户外型;本期/终期163 MVA。投入试运行时间2016年4月13日沙岗110kV 送出工程:新建绣溪-沙岗110kV线路,线路路径全长约7.65km,全线单回架设;220kV绣溪变扩建一个110kV出线间隔。项目基本情况及建设过程简述(一)本项目基本情况合肥晶科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位于合肥市庐江县泥河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沙岗110kV升压站新建工程和沙岗110kV送出工程,其中沙岗110kV升压站位于沙岗村X075庐枞路西侧、沙岗村20MW光伏发电项目厂区预留场地内,升压站为户外型,本期1台主变压器,主变规模163MVA;110kV 送出线路工程线路路径全长约7.65km,全线单回架设;220kV绣溪变扩建一个110kV出线间隔。(二)本项目建设过程2015年9月,建设单位委托江苏省辐射环境保护咨询中心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5年11月18日取得合肥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庐江县晶海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合环辐审(电磁)20157号)。该工程于2015年11月开工建设,2016年4月竣工并投入试运行。升压站内设有事故油坑,变压器事故废油及废蓄电池已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升压站无人值班,日常巡视检修工作人员依托泥河镇沙岗村20MW光伏发电项目办公生活区,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纳入光伏发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范围。(三)沙岗村20MW光伏发电项目泥河镇沙岗村20MW光伏发电项目于2015年4月17日取得合肥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泥河镇沙岗村20MW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环建审 2015121号),光伏发电项目选址位于泥河镇沙岗村,租赁约600亩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建成后总装机容量20MW,项目区升压至110kV后并入地方电网。光伏发电项目管理人员办公生活污水设置化粪池预处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化粪池及生活垃圾处置等属于光伏发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范围内。因此,本次竣工环保验收调查仅针对合肥晶科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内容(即沙岗110kV 升压站和配套110kV输电线路工程),泥河镇沙岗村20MW光伏发电项目应另行开展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二、调查范围、环境监测因子、敏感目标、调查重点调查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工程(HJ705-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环境(HJ 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及环评文件的要求,确定本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监测)范围详见表2-1。表2-1 验收调查(监测)范围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监测)范围升压站生态环境110kV升压站站界外500m范围内的区域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110kV升压站站界外30m范围内的区域声环境升压站站界外200m范围内,重点关注站界外100m范围内的区域水环境升压站运行时维护员工数、污水排放量及处理方式,是否设有排污口,并核实排放去向;变压器事故废油、事故油池建设方式及容量固体废物升压站内废蓄电池处置及其去向架空线路生态环境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范围内的带状区域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11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影外两侧各30m范围内的区域声环境11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范围内的区域环境监测因子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工程(HJ705-2014)的要求,根据本项目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结合工程特点,确定本工程环境监测因子如下表2-2。表2-2 环境监测因子表序号类别监测因子1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2噪声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A)环境敏感目标根据输变电工程的特点和本工程实际影响范围,本次验收调查重点调查敏感目标受升压站和线路工频电磁场、以及升压站噪声的影响,其中电磁调查为升压站站界外30m范围内、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范围内区域的敏感目标;噪声调查为升压站站界外200m范围内,重点关注站界外100m范围内区域的敏感目标。本次验收调查现场确认,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共有3处,其中升压站验收调查范围内的1处居民(为升压站东南侧约45m处的泥河镇沙岗村尤庆平民房),线路验收调查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2处,分别为输电线路#23#24号塔东侧26m处的八里村高院(陈启平家)、线路#5#6西侧32m处的沙岗村沟边队(张小田家)。本工程验收调查环境保护目标具体情况见表2-3,验收调查环境保护目标与环评阶段变化情况详见表4-4,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现状见图2-1。线路路径走向见附图5。表2-3 验收调查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表序号工程环境保护目标(最近住户)性质距项目的方位及最近距离保护目标特征影响因子环评验收1沙岗110kV升压站新建工程泥河镇沙岗村尤庆平家民房环评原有升压站南侧约45m升压站东南侧45m1栋2层尖顶建筑,1户噪声2沙岗110kV送出线路工程八里村高院(陈启平家)验收新增输电线路#23-#24号塔东侧26m,线高14m1层尖顶、2层平顶建筑,1户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3沙岗村沟边队张小田家验收新增输电线路#5#6西侧32m,线高12m12层尖顶,1户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本次验收调查阶段的环境保护目标较环评阶段数量增加2处,分别是输电线路附近的八里村高院(陈启平家)和沙岗村沟边队(张小田家)。45m沙岗村(尤庆平家民房)沙岗110kV升压站45m尤庆平民房26m14m八里村高院(陈启平家民房)水平26m#24号塔#23号塔110kV输电线路陈启平家12m32m沙岗村沟边队(张小田家民房)水平32m110kV输电线路#5号塔#6号塔张小田家图2-1 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现状图调查重点1、工程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提出的造成环境影响的主要工程内容;2、调查工程实际建设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情况和造成的环境影响变化情况;3、调查环境保护目标基本情况及变更情况;4、调查工程运营期造成的电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影响以及工程施工生态恢复情况;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批复文件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其有效性,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及其有效性;5、环境质量和环境监测因子达标情况;6、环境管理及其他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执行情况;7、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营期实际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公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8、工程环境保护投资落实情况。三、验收执行标准电磁环境标准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工程(HJ705-2014),本次验收采用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中的电磁环境标准限值进行验收,电磁环境验收执行标准如下:升压站和输电线路两侧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公众曝露限值,即工频电场强度限值:4000V/m,工频磁场强度限值:100 T。架空输电线路下的耕地、园牧草畜禽饲养殖水面道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声环境标准本次验收采用环评报告及其批复中的标准进行验收,运行期升压站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升压站周围和线路沿线的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验收标准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噪声验收执行标准见表3-1。表3-1 工程噪声验收执行标准标准类别位置验收标准名称及标准号标准限值环评标准升压站厂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升压站周围和线路沿线的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验收标准升压站厂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升压站周围和线路沿线的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四、工程概况工程地理位置(附地理位置示意图)合肥晶科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位于合肥市庐江县泥河镇,其中沙岗110kV升压站位于沙岗村X075庐枞路西侧、沙岗村20MW光伏发电项目厂区预留场地内。工程地理位置见附图1。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本次验收调查的肥晶科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包括沙岗110kV升压站新建工程和沙岗110kV 送出线路工程(含新建绣溪-沙岗110kV线路工程和220kV绣溪变扩建一个110kV出线间隔)。具体见下表4-1。表4-1 工程验收规模一览表验收工程名称验收工程组成性质建设地点实际建设规模合肥晶科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沙岗110kV升压站新建庐江县泥河镇沙岗村X075庐枞路西侧户外型,本、终期新建1台主变压器,主变规模163MVA沙岗110kV 送出线路工程新建庐江县泥河镇境内新建绣溪-沙岗110kV线路,线路路径全长约7.65km,全线单回角钢塔架设,导线型号JL/GIA-240/30;220kV绣溪变扩建一个110kV出线间隔。注:220kV绣溪变电站,原名220kV泥河变电站,该变电站已于2009年2月3日在关于安徽电网220kV泥河等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环辐函200992号)取得安徽省环境保护局的批复。工程占地及总平面布置、输电线路路径(附总平面布置、输电线路路径示意图)(1)工程占地沙岗110kV升压站位于沙岗村X075庐枞路西侧、沙岗村20MW光伏发电项目厂区预留场地内,升压站总占地面积为3253m2。站址东侧为X075庐枞路,东北侧为树林,其他为沙岗村20MW光伏发电厂区。验收阶段升压站位置与环评阶段一致。(2)总平面布置本工程升压站采用户外布置,主变压器布设在户外,位于站区中央;35kV配电室布置在站区东北面,一层建筑布置;1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的南面、主变西侧,本期/终期1回线路向西南架空出线;二次设备室布置在站区东南侧;站区大门设于站区西北侧;事故油坑位于主变的底部,消防沙池位于站区西侧。升压站总平面布置竣工图见附图2,站内电气设施及站址四周现状情况见图4-2。主变位置主变铭牌110kV配电装置区35kV配电装置区升压站西北侧升压站东北侧升压站东南侧升压站西南侧图4-2 沙岗110kV升压站站址四周及站内设施现状图(3)输电线路路径新建沙岗110kV 送出线路位于庐江县泥河镇境内,路径全长约7.65km,全线单回角钢塔架设;本线路由绣溪220kV变电站110kV间隔向南出线后,转向西南,在距G3京台高速东侧60m处左转,并沿G3京台高速东侧向西北延伸,并在朱院村与G3京台高速庐江县出口之间跨越G3京台高速至高速西侧,并向西延伸,在袁草屋村西侧转向北,并在许家北东侧右转,经沟边村、皂角树村、双枫村后,在最后一基塔处穿越庐变110kV庐铁537线,之后接入沙岗村110kV升压站。本工程线路线路径示意图见附图5。验收阶段线路路径和架设方式与环评阶段一致。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本工程实际总投资为2597万元,实际环保投资总计30万元,占总投资的1.16%。主要用于低噪声主变、建设事故油坑、站区和线路的生态恢复措施等,详见表4-2。表4-2 工程实际环保投资一览表序号项目投资额万元)1升压站主变降噪82事故油坑建设64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25输电线路生态恢复14环保投资合计30环保投占总投资比例1.16%工程变更情况及变更原因1、项目规模变化情况本工程主要工程规模验收阶段情况与环评阶段比较见表4-3。表4-3 工程规模验收阶段与环评阶段变化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环评报告实际建成变化情况1沙岗110kV升压站主变压器容量163MVA163MVA 一致2主变布置形式户外型户外型一致3110kV出线1回1回一致4升压站占地3253m23253m2一致5主变事故油池主变事故油池30m3主变设置事故油坑,容积45.12m3设置事故油坑SVG变事故油坑/建容积16m3事故油坑增加6绣溪-沙岗110kV线路线路长度17.65km17.65km一致架设方式角钢塔架设角钢塔架设一致根据现场调查和竣工资料,本工程升压站和线路实际建成与环评阶段基本一致。升压站内主变事故状态下可能会产生一定量的事故油,事故油经过管道进入事故油池。环评文件要求设置容积30m3的事故油池来贮纳主变事故油;而验收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实际设置45.12 m3的主变事故油坑,SVG联络变设置16m3的事故油坑,均能贮纳升压站主变100%事故油,满足设计规范。事故油池和事故油坑均能贮纳主变事故状况产生的全部事故油,收集的事故油交有资质单位处置(见附件5),施工时事故油坑已采取防渗措施(见附件6);因此,将事故油池改为事故油坑,能满足环保要求。2、环境保护目标变化情况本工程验收阶段升压站周边保护目标无变化,线路增加2处保护目标,详见表4-4。表4-4 验收调查环境保护较环评阶段变化情况表序号工程名称环评阶段概况验收调查阶段概况变化原因1沙岗110kV升压站新建工程泥河镇沙岗村尤庆平民房,升压站东南侧45m泥河镇沙岗村尤庆平民房,位于升压站东南侧45m一致2沙岗110kV送出工程无八里村高院(陈启平家)线路#23-#24塔东侧26m,线高14m线位摆动3无沙岗村沟边队(张小田家)输电线路#5#6西侧32m,线高12m不在调查范围,但考虑风偏仍纳入根据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有1处环境保护目标,为升压站东南侧约45m处的泥河镇沙岗村尤庆平民房;110kV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没有环境保护目标。本次验收调查现场确认,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共有3处,其中升压站验收调查范围内的1处居民(即升压站东南侧约45m处的泥河镇沙岗村尤庆平民房),线路验收调查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2处,为输电线路#23#24号塔东侧26m处的八里村高院(陈启平家)、线路#5#6西侧32m处的沙岗村沟边队(张小田家)。本次验收调查阶段升压站周边的环境保护目标没有发生变化,线路周边增加八里村高院(陈启平家)和沙岗村沟边队(张小田家)2处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因为环评阶段测量的输电线路中心与环境保护目标的距离,而验收阶段测量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与环境保护目标的距离,由于线路摆动稍有变化;另外环评阶段评价范围为输电线路30m内的敏感点,本次验收将调查范围外32m处的敏感点沙岗村沟边队也作为保护目标。验收监测结果表明,输电线路对该两处环境保护目标测点处的电磁和噪声影响均符合标准要求。五、环境影响评价回顾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结论(电磁、声、水、大气、固体废物、生态等)根据江苏省辐射环境保护咨询中心编制的合肥晶科沙岗 110kV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如下:1、项目与政策及规划的相符性本工程为110kV输变电工程,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第21号令中鼓励类项目(“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电网改造及建设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对本工程升压站站址及输电线路径选择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充分听取了规划部门的意见,在本次评价中,评价单位就协议落实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和了解,这些意见在后续工作中均得到采纳和实施。综上所述,本工程在建设中较好考虑了项目身与环境的协调,满足规划要求。2、环境质量现状(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本工程拟建站址及线路处的各现状监测点处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频电场4000V/m、工频磁场100T的标准要求。(2)噪声:本工程拟建站址及环境保护目标处声环境质量现状检测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标准限值要求。3、环境影响预测结果(1)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升压站电磁环境影响预测:通过对已运行110kV变电站的类比检测结果,可以预测本工程新建的110kV升压站运行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均能满足4000V/m、100T的标准限值要求。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预测:通过理论计算预测,本工程架空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均能满足4000V/m、100T的标准限值要求。敏感目标电磁影响预测:本工程架空输电线路不跨越民房。根据预测结果,110kV线路经过居民区时,导线最小对地高度7m架设时,采用单回架空架设,架空输电线路对敏感目标处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均满足4000V/m、100T的标准限值要求。(2)声环境影响预测沙岗110kV升压站建成投运后,升压站四周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的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升压站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处声环境质量预测值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4、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应贯彻文明施工的原则,水泥装卸应文明作业,防止水泥粉尘扬起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施工弃土、弃渣等应合理堆放,施工场地应定时洒水。对水泥、石料、土方等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运输时应用防水布覆盖。防尘控制应满足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规定和合肥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本工程施工期间,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进行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机械的施工时间,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采用掩蔽物以进行隔声,以减小对周围声敏感目标的影响。此外,工程开工前需向当地环保局申报登记,夜间需要连续作业的,需征得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同意。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定期定理,不外排;施工废水利用临时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水回用,下沉渣及时清理,不外排。施工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分别堆放,生活垃圾可与当地环卫部门协议,由环卫部门送入环卫系统处理;建筑垃圾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外运处理。(2)运行期污染防治措施严格落实本工程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等的环保措施,避免污染环境。本工程沙岗110kV升压站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定期清理,不外排。升压站的主变压器选用低噪声设备,110kV主变压器主变A声功率级不大于88dB(A)。将主变尽量布置在场地中央,以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主变压器南侧设置隔声装置,使得升压站厂界噪声能够达到相应标准要求。110kV架空线路投运后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可满足评价标准要求。固体废物升压站运行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升压站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可与当地环卫部门协议,由环卫部门送入环卫系统处理。升压站内的蓄电池是直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设备,本工程升压站蓄电池选用1组150Ah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当需要更换时,需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要求,由有资质的蓄电池回收处理机构回收。5、社会环境风险分析通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社会环境风险分析角度考虑,该工程建设可行。6、评价总结论综上所述,合肥晶科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符合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在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合肥晶科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合肥市环境保护局于2015年11月18日以关于庐江县晶海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合环辐审(电磁)20157号)同意项目建设,审批意见主要如下:一、总体意见及项目建设内容原则同意关合肥晶科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环保措施和结论,同意按报告表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建设。本次评价的晶科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位于合肥市庐江县泥河镇,建设规模如下:(1)沙岗110kV升压站新建工程:本、终期新建1台主变压器,容量为63MVA,110kV出线1回(至绣溪变)。(2)沙岗110kV送出工程:新建绣溪-沙岗110kV线路,线路路径全长约7.65km,全线单回角钢塔架设,架空导线型号为JL/GIA-240/30;220kV绣溪变扩建一个110kV出线间隔。二、项目建设及运行应重点做好的工作(一)严格按照报告表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对输电线路两侧电场强度超过4000V/m或磁感应强度超过100T的居民住宅等应全部拆除,并做好移民搬迁工作。(二)主变应采用低噪声设备,其外壳2.0m处等效A声级不大于60dB(A)。本次评价工程在初步设计及施工阶段有调整变动(升压站移址或线路路径变化超过规范要求),应重新确认线路沿线敏感点,并对其工频电磁场、噪声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重新上报我局审批。(三)落实各项生态保护等污染防治措施,做好迹地恢复,及时恢复临时用地原有土地功能并及时做好场地平整和植被恢复,严格落实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升压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得外排。(四)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限制作业时间,禁止夜间(22:00至次日6:00)施工,居民休息时间段禁止高噪声设备运行;有效控制扬尘污染,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前,主动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施工结束后由当地环保部门出具施工“三同时”环境监察意见,庐江县环保局负责本次评价工作施工期的监督管理。(五)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定程序申请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并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六、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项目阶段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未采取措施的原因设计阶段生态影响(1)工程选址避开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2)项目建设应符合当地规划要求。已落实。(1)项目不涉及生态功能保护区。(2)项目已取得规划部门的同意,并按规划部门的要求进行建设。已落实。污染影响(1)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设计规范进行建设,升压站的电气设备布局合理,保证导体和电气设备安全距离,选用具有抗干扰能力的设备,设置防雷接地保护装置;确保升压站及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磁场满足相应的标准限值要求。(2)优化线路设计,架空线路避开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目标;线路经过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目标时,其净空距离满足环评报告提出的要求,确保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相应的限值要求。(3)对输电线路两侧电场强度超过4000V/m或磁感应强度超过100T的居民住宅等应全部拆除,并做好移民搬迁工作。(4)升压站采用低噪声设备,同时优化站区布置并采取必要的消声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相应环境功能区的要求。(5)站内生活污水应排入化粪池并定期清理,进行站区绿化。(6)站内须设有事故油池(坑),含油废水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已落实。(1)项目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设计规范进行了建设,升压站的电气设备布局合理,带电设备均安装了防雷接地装置。现场监测时工频电场、磁场满足相应标准限值要求。(2)已优化线路设计,架空线路不跨越民房,避开了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目标;线路经过居民住宅对地最低高度为12m,大于净空距离7m要求。监测结果表明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频磁场满足相应的限值要求。(3)监测结果表明输电线路两侧及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相应的限值要求,无居民住宅拆除。(4)升压站选用了低噪声主变,主变布设站区中部,总平面布置合理。监测结果表明,厂界噪声满足标准限值,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质量能达到相应环境功能区要求。(5)升压站无人值班,日常巡视检修工作人员依托20MW光伏发电项目办公生活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理,用于站区周边绿化或农肥外运。(6)升压站内设有容积为45.12m3的事故油坑,能满足储存事故油的要求,含油废水委托有处置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附件5)。已落实。社会影响做好与输变电工程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会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周围居民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取得公众对本工程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已落实。(1)建设单位已配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周围居民开展输变电工程环保知识宣传工作,并按政策落实土地征用、临时占地租用、青苗补偿等手续、费用。(2)本工程无环保拆迁,评价范围内也不涉及文物古迹、人文遗迹等,不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已落实。施工期生态影响落实各项生态保护等污染防治措施,做好迹地恢复,及时恢复临时用地原有土地功能并及时做好场地平整和植被恢复,严格落实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已基本落实。(1)已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减少了土地占用和对植被的破坏。施工完成后对升压站周围、施工现场及塔基周围进行了植被恢复;站区周围土地恢复原有用途,线路塔基植被恢复良好。线路沿线生态恢复情况详见图8-1。(2)已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避开雨季施工,并建设了拦挡和排水措施。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和临时道路已经按要求进行恢复。已基本落实污染影响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限制作业时间,禁止夜间(22:00至次日6:00)施工,居民休息时间段禁止高噪声设备运行;有效控制扬尘污染,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前,主动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施工结束后由当地环保部门出具施工“三同时”环境监察意见。已落实。(1)已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夜间未使用打桩机、推土机;施工场地设置实体围墙隔声。(2)已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对高噪声设备未同时施工,夜间和中午休息时间未施工。(3)施工场地洒水抑尘,对砂、土、水泥等细颗粒散体材料的运输、储存采用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飞扬土方随挖随运,缩短了土堆放的时间。(4)施工前已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施工结束后取得庐江县环境监察大队出具的施工环境监察意见(附件7)。已落实选用低噪声设备进行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机械的施工时间,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采用掩蔽物以进行隔声。夜间需要连续作业的,需征得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同意。施工场地应定时洒水。对水泥、石料、土方等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运输时应用防水布覆盖。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定期定理,不外排;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不外排。已落实。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及时清理。施工期未在场地清洗设备及车辆,施工场地设置了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后上清水回用于洒水,不外排。已落实施工弃土、弃渣等应合理堆放,及时清远。已落实。施工弃土、弃渣及时清运,建筑垃圾由渣土公司清运;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已落实社会影响避免发生噪声和扬尘等扰民现象。已落实。文明施工,尽量减小设备、材料运输对当地交通等影响,。已落实运行期污染影响严格按照报告表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对输电线路两侧电场强度超过4000V/m或磁感应强度超过100T的居民住宅等应全部拆除,并做好移民搬迁工作。已落实。已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监测结果表明输电线路两侧及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相应的限值要求,无居民住宅拆除。已落实主变应采用低噪声设备,其外壳2.0m处等效A声级不大于60dB(A)。已落实。升压站内部建筑物及设备合理布局,选择低噪声电器设备;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并合理进行总平面布置,主变等主要噪声源布置在升压站中部。监测结果表明,厂界噪声满足相应标准限值要求。已落实将主变尽量布置在场地中部,以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升压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得外排。已落实。升压站内无人值班,日常巡视检修人员依托光伏电站办公楼,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光伏电站办公楼设置的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已落实。(1)站内设有垃圾筒,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未随意丢弃。(2)升压站内设置容积45.12m3的事故油坑,根据升压站运行管理制度,当事故排油时,事故油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负责收集处置。已落实升压站主变事故时排出的油经事故油池(坑)统一收集,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运行期社会影响做好与输变电工程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会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周围居民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取得公众对本工程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已落实。工程施工前期开展了公众解释与宣传工作。项目建成投入运行期间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未收到有关工程环保问题的投诉。已落实小结:综上所述,晶科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基本按照设计资料、环境影响报告表和审批文件要求采取的环保措施落实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升压站和线路所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达到相应标准限值要求,故本次环保验收调查认为该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位、环保措施有效。注:表示本工程环评报告表批复文件中所要求采取的环保措施。雨水收集系统光伏电站办公生活区设置的化粪池安全警示牌安全警示牌站内鹅卵石及杂草消防砂池图6-1 升压站内绿化、环保设施及安全警示现场照片七、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电磁环境监测监测因子及监测频次(1)监测因子:离地面1.5m高度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2)监测频次:各监测点位每天监测一次,监测1天。选择在输变电工程正常运行时间内进行监测,每个监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监测时间不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仪器读数起伏较大时,适当延长监测时间。求出每个监测位置的5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监测结果。监测方法及监测布点(1)监测方法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 24-201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输变电工程(HJ 705-2014)、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2)监测布点1)升压站及周围敏感目标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布点依据监测布点原则以及敏感目标实际情况,对升压周围设置监测点位,进行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在沙岗110kV升压站厂界外5m处每边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进行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监测点位应远离进出线(距进出线边导线地面投影不少于20m);110kV升压站四周围墙外30m范围内,若仅有一栋敏感建筑,将其作为敏感目标进行布点监测,若附近有多栋敏感建筑,则选取每侧距升压站最近的敏感建筑分别进行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2)架空输电线路及敏感目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布点根据工程统计资料和现场勘查情况,线路无跨越的环境敏感目标,选取每处(相邻两基杆塔之间)最近的一户环境敏感目标进行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每处环境敏感目标应至少有一个监测数据。每处(相邻两基杆塔之间)跨越的环境敏感目标若为多层敏感建筑,应有人员最高可达处的监测数据,如2层阳台的监测数据等,若选取的监测点敏感目标室内无人,应在相邻的房屋,净空高度相对低的进行补测。对有投诉或举报的敏感点要重点进行监测。3)升压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衰减断面监测要求以升压站围墙周围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最大值处为起点,在垂直于围墙的方向上布置,监测点间隔5m,顺序测至距离围墙50m处为止。4)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衰减断面监测要求在以架空导线档距中央弧垂最低位置的横截面方向上,以弧垂最低位置处档距对应两杆塔中央连线对地投影为起点,间距5m布设监测点,测至距线路边导线投影50m处(距两杆塔中央连线55m)为止。在测量最大值时,两相邻监测点的距离应不大于1m。升压站和线路沿线及敏感目标监测点位见附图4和附图5。监测单位、监测时间、监测环境条件(1)监测单位:安徽海峰分析测试科技有限公司;(2)监测时间:2016年6月26日;(3)监测气象条件:见表7-1。表7-1 监测时段内的气象参数风速(m/s)风向气温()湿度(%)天气状况12北风22307074晴转多云监测仪器及工况(1)监测仪器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检测仪器见表7-2。表7-2 监测仪器相关参数仪器名称工频电磁场强仪型号规格PMM8053B(主机)/EHP50C(探头)校准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证书编号2015F00-10-002395有效期2015-8-112016-8-10测量范围工频电场0.01V/m10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lnT10mT(2)监测工况监测期间升压站主变与线路运行工况见表7-3。本次验收监测是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条件下进行的,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工程(HJ705-2014)的工况要求。工况负荷说明见附件4。表7-3 监测期间工况负荷情况序号名称电压(kV)电流(A)有功功率(MW)1主变113.8114.921.457.34.1911.412沙岗110kV送出线路113.8114.921.457.3/监测结果分析1、监测结果(1)沙岗110kV升压站的工频电磁场监测结果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周边及附近环境保护目标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周边及附近环境保护目标监测结果见表7-4.1。检测数据详见附件3。 表7-4.1 沙岗110kV输变电工程周边及敏感目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结果序号测量点位监测结果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T)(一)沙岗110kV升压站场界周围N1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距围墙5m)13.210.016N2沙岗110kV升压站东北侧(距围墙5m)4.3380.016N3沙岗110kV升压站西北侧(距围墙5m)(110kV输电线路出线侧)221.30.021N4沙岗110kV升压站西南侧(距围墙5m)90.450.019(二)环境保护目标N5升压站东南侧45m处的沙岗村尤庆平家民房西北侧1.1480.012(三)对侧220kV绣溪变扩建出线间隔处N8220kV绣溪变扩建出线间隔处(距围墙5m)649.50.055电磁环境控制限值4000100监测结果表明,沙岗110kV升压站四周围墙外5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在4.338 V/m221.3V/m,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16T0.021T之间;升压站站周围环境保护目标测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1.148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12T。对侧220kV绣溪变扩建出线间隔处工频电场强度为649.5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55T。沙岗110kV升压站的监测断面沙岗110kV升压站的衰减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见表7-4.2及图7-1图7-2。表7-4.2 沙岗110kV升压站周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衰减断面监测结果序号测量点位监测结果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T)(四)沙岗110kV升压站衰减断面监测结果NF1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断面(距围墙1m)8.5790.029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断面(距围墙2m)10.740.028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断面(距围墙3m)13.490.023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断面(距围墙4m)14.290.019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断面(距围墙5m)14.170.016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断面(距围墙10m)10.640.016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断面(距围墙15m)8.1930.015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断面(距围墙20m)5.9860.015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断面(距围墙25m)4.8600.013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断面(距围墙30m)4.1630.013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断面(距围墙35m)2.1400.012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断面(距围墙40m)1.3270.012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断面(距围墙45m)1.0280.011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断面(距围墙50m)0.3050.008电磁环境控制限值4000100图7-1 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围墙外工频电场强度衰减断面变化曲线图图7-2 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围墙外工频磁场衰减断面变化曲线图从表7-4.2和图7-2的衰减断面监测结果看出,沙岗110kV升压站东南侧围墙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