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关于自然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于自然教学的几点体会 上好一节课不难,上好每一节的确很难。下面我就自然课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第一:对学科特点的体会。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采取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两年前,我一直任数学课,曾经也和现在的语数老师一样,早来晚归,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常常把书本和资料带到家里,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推敲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方法,研究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心设计每一个练习题,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可以说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有苦有累也有乐,工 作倒也觉得得心应手。现在我任自然课,亦然如此,对待工作更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我感觉上好自然课也跟上好数学课一样不容易。从内容上说,自然课包括的内容知识面很广,有 “ 鸟兽虫鱼、花草树木、风云雨雪、简单机械、声光电磁、日月星辰等 ” 。有时上一节就要翻阅很多资料,不然应付不了课堂上学生千奇百怪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其中的科学道理和结论必须通过学生2 / 8 的观察、实验和操作,才能理解和得出。另外,几乎每一课都必须做好课前准备。比如:借仪器。有的仪器学校有,有的仪器学校没有,就要自己提前一两天想到,然后自己记住去找。 (如:教学 “ 大 气压力,压缩空气 ” 时,就得记住从家带来打气筒,从体育老师那里借来皮球;在教学 “ 水的浮力、沉浮的秘密 ” 时,就得提前准备好木板、泡沫塑料、气球、铁板、橡皮泥。 )所以我说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上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论是哪一门学科,要上好每一节课都很不容易。 第二:上好每一节课,就必须做到五要: 一要:要备好每一节课,才能上好每一节课。例如: “ 太阳系 ” 这一课,课本中介绍了 “ 恒星、行星、卫星 ” 三类天体的名称及三者之间的运行关系;介绍了九大行星的名称及其彗星、流星体。如果照本宣科,倒也很简单 。可是我想,现在的学生看过很多课外书,知识面很广,特别是对神密的宇宙肯定更感兴趣,一定会提出一些我难以应付的问题,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尽力为学生解惑。所以,我首先按照常规教学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然后翻阅资料,查找本课可能涉及3 / 8 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了,我才敢大胆地走进课堂。 二要: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发展和提高能力的重要动力。所以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不但要用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学生,还要用渊博的知识、 娴熟的教学艺术去揭示知识本身的奥妙,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九大行星时,我没有直接讲,而是让学生看书中的图片,仔细观察每一颗行星,看你有什么发现?然后相互讨论和交流,你对九大行星了解多少。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畅说欲言,纷纷发表了独特的见解。有的说: “ 地球上很美丽,有动物、有植物、有大气层、有四季 ” 。有的说: “ 有高山、有平原、有大海、有盆地 ” 。师: “ 嗯,说的真好 !地球确实很美丽,是一颗璀灿的明珠,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它是那样的可爱,却又是那样容易破碎,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保护它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 有的说: “ 火星上有和地球上想像的四季变化,也有两极,并且也是被冰雪冻着。 ” 有的说: “ 火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很接近,都是大约 24 小时,火星上还4 / 8 有大气层。 ” 我赶紧补充说: “ 大气层中 co2 太多了,占95%。 ” 有的说: “ 土星周围有一圈美丽的光环。 ” 有的说:“ 火星虽然有很多和地球相似的地方。 ” ,但现在科学家仍没有发现有任何生命存在。 ” 这时,我带着十分惊呀和钦佩的表情说: “ 唉呀,你们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真让老师佩服,你们真了不起 !这些知识你们是从哪里学来的? ”有的说: “ 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 ” 有的说: “ 是在上学期的语文课本中学到的 ” 。我也洋洋得意地说: “ 关于火星的知识我也知道一些,你们想听吗? ”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想 !”“ 三二一,坐整齐。 ” 学生的腰板儿挺直了,脸上笑开了一朵花。这时我巡视着同学们,总结和补充了刚才学生的发言,又讲述了我所知道的关于火星上的知识。从学生的表情上我看得出来,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儿。 三要:要组织好教学。 这也 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时给同学打一个手势,有时给同学送一个暗示的眼神儿,有时用带有指责性和鼓励性的双重语言给以点击,有时课堂上则出现一些老师莫名其妙的哄笑,例如:在给六年级上自然课时,每当我一说5 / 8 到 “ 恒星 ” 或 “ 恒星集团 ” 这些词语时,学生就开始哄动和说笑,我心中很纳闷儿。心想,六年级各个班的学生一向很守纪律,今儿是咋回事呢?这时,我就带着十分不解的表情看着同学们不说话了,学生看出来老师生气了,下面一下子静下来了。这时,我问: “ 老师是不是什么地方说错了?你们议论啥呀? ” 有人说: “ 俺班有个叫恒星的 ”( 河南话 )学生又笑了,目光都投向了恒星同学。哦,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就说: “ 恒星 ” 这个名字起得好啊,有科学含意。(学生又笑了 ),可能他的家长希望他将来到宇宙中去遨游。学生又是一阵哄笑,在这哄笑中央带着一个声音, “ 他在俺班快倒数每一了。 ” 这时,恒星同学的脸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表情。我沉下了脸,郑重其事的说: “ 可不能这样说啊,可能他现在的学习成绩较差,但这并不代表将来呀,同学们都知道爱迪生,他小时候学习成绩也不怎么好,可后来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最后竞成了一名科学家。在坐的每一个同学,只要肯努力,日后都一定能成才,说不 定在你们中间会有研究生、博士、科学家呢。 (学生又笑了 )” 紧接着我又说:“ 可能还会出现一个国务总理或国家主席呢 !” 学生又哄的一声笑了,但我看得出来,学生这次的笑是那样的纯真,是那样的自豪。 6 / 8 四要: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我们每天的教学工作中,每一位教师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和漏动,都曾有过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例如:在给三年级讲 “ 水的净化 ” 时,我的实验失败了。当时几十双眼睛看着我,我心里十分着急,可怎么也查不出原因,我的脸火辣辣的。我真后悔,怪自己大意课前没有先实验一遍,因为觉着去年 这一课的实验很成功,所以就产生麻痹的思想。结果落得面红耳赤下不了台,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误了学生的学习。事后我暗下决心,以后决不能让这样的事在我身上再次发生。 五要:要借助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老师们之间集体备课,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对上好每一节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第一年教自然课时,其中的知识连我自己都弄不懂,特别是天文知识,我常常请教李 xx 和刘 xx 老师,他们曾多次热心的帮助过我。例如:在教学 “ 月相的成因 ” 时,刘 xx 老师拿着乒乓球当月球,给我做了多次演示和讲解,终于解开了我的谜 团。在讲滑轮一课进,实验盒里的设备看起来很齐全,该有的都有,但实际使用起来7 / 8 不太管用。如:安装滑轮用的支架要用塑料销钉把杠杆尺和立柱固定在一起,课前按要求安装完毕 (上下活动 )却不管用,我说这可咋办呢?今天的实验可没法做了。在旁边的李xx 老师站了起来,左看右看,上下活动活动眨巴了几下眼睛说: “ 起来,叫我看看,想个法儿 ”( 河南话 ),他找来了铁丝和钳子,摄了个 “ 匚 ” 形的铁丝钩儿,两端分别挂在杠杆尺和立柱的间孔中,构成一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把这个支架给固定稳了,然后把每一个实验盒里都配上了一个铁丝构儿,解决 了我的后顾之忧,不然,我能上好这一节课吗?另外,如果没有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能上好自然课吗? 今天,借这个机会向李 xx 和刘 xx 以及支持和帮助过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暑用品运输合同5篇
- 手术室的护理服务
- 公司用水安全培训课件
- 糖尿病皮肤护理年终总结与新年计划
- 手术室副护士长年终总结:静脉输液的护理技能查房
- 《简爱》公开课课件
- 职业规划护理专业
- 2025建筑工程业主支付担保合同
- 《畜牧法》解读课件
- 2025版标准短期劳动合同
- 水暖专业试题及答案
- 学校大班额化解实施方案
- 2025年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肺康复护理进展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学习培训课件
- 2025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6表内除法》教案
- 污水处理在线运维课件
- 四川隆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0万吨压裂支撑剂(150万吨石英砂、30万吨覆膜砂)项目环评报告
- 消毒灭菌物品管理课件
- 海外epc总包合同范本
- 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语音教程 课件 第四章 读音规则与朗读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