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减速器三维实体设计及运动仿真.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减速器三维实体设计及运动仿真.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减速器三维实体设计及运动仿真.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减速器三维实体设计及运动仿真.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减速器三维实体设计及运动仿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二级减速器三维实体设计及运动仿真102011136陆丽凤机械工程系学生姓名: 学号: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部: 孙淑婷专 业: 指导教师: 二一四年六月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在完成设计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二级减速器三维实体设计及运动仿真摘要: 减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传递装置,在机械化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减速器的设计领域,研究开发是以设计产品为目标,全过程应用各种软件辅助,如Pro/E等。这对减速器的三维综合设计及模拟仿真,对提高减速器的设计水平、快速响应市场的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减速器内部结构十分的复杂,如果单独用二维则看上去不能一目了然,三维造型设计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能将减速器的关键部件很清楚的展现出来。因此,通过减速器的三维造型设计来研究三维造型设计技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仿真技术可以创建虚拟样机,在计算机中进行测试,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能够更快速和更早地将变更反映在产品中,并从计算机测试中即时获得结果。利用具体的动画式生产指令进行装配,可以避免代价高昂的制造错误。关键词:减速器,仿真,Pro/E Secondary reducer 3d entity design and movemeng simulationAbstract Reducer a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device,in the mechanized produt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Reducer in the design,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 design as the goal, the entire process of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related integr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This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reducer design and simulation, desined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reducer, rapid response to market demand is very important. As reducer complex internal structure, if not separate two-dimensional look at a glance,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to solve such a problem, it can reducer the key components to present a clear, therefore, adopted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reducer designed to study three-dimensional dedign technology are highly representative.Assembly using animation production instructions specific, can avoid making costly mistakes.Key word: reducer, simulation,Pro/E 目 录1 前言12 减速器结构选择及相关性能参数计算22.1 电动机22.1.1电动机类型选择22.1.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22.1.3确定电动机转速22.2 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32.2.1总传动比32.2.2分配各级传动比32.3 计算传动装置的传动和动力参数42.3.1电动机轴的计算42.3.2轴的计算(减速器高速轴)42.3.3轴的计算(减速器中间轴)42.3.4轴的计算(减速器低速轴)52.3.5轴的计算(卷筒轴)52.4传动零件V带的设计计算62.4.1确定计算功率62.4.2选择V带的型号62.4.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d1 dd262.4.4验算V带的速度62.4.5确定V带的基准长度Ld和实际中心距a62.4.6校验小带轮包角172.4.7确定V带根数Z72.4.8求初拉力F0及带轮轴的压力Fq72.4.9设计结果83减速器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93.1高速级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93.1.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93.1.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93.1.3计算主要尺寸103.1.4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103.1.5检验齿轮圆周速度103.2低速级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113.2.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113.2.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113.2.3计算主要尺寸123.2.4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123.2.5检验齿轮圆周速度124减速器轴的设计134.1高速轴的设计134.1.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134.1.2估算直径134.1.3设计轴的直径及绘制草图134.2中速轴的设计144.2.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144.2.2估算直径154.2.3设计轴的直径及绘制草图154.3低速轴的设计164.3.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164.3.2估算直径164.3.3设计轴的直径及绘制草图174.3.4按弯扭合成强度校核轴径184.4选定轴承214.5键的选定214.6联轴器的选定224.7箱体的尺寸设计225减速器的润滑、密封方法的选取235.1齿轮的润滑235.2滚动轴承的润滑235.3润滑油的选择235.4密封方法的选取246 Pro/E建模、装配256.1轴的建模256.2齿轮建模266.3箱体建模296.4其它零件的建模316.5减速器装配33结 论37参考文献38致谢39II太原工业学院毕业设计1 前言减速器是机器中常用的一种部件,它主要用于传递电机与电机之间的运动和动力,改变运动速度和改变转矩的大小。它在各行各业中使用十分广泛,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机械传动装置。当前减速器普遍存在着体积大、重量大,或者传动比大而机械效率过低的问题。国外的减速器,以德国、丹麦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特别在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占据优势,减速器工作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但其传动形式仍以定轴齿轮传动为主,体积和重量问题,也未解决好。当今的减速器是向着大功率、大传动比、小体积、高机械效率以及使用寿命长的方向发展。因此,除了不断改进材料品质、提高工艺水平外,还在传动原理和传动结构上深入探讨和创新,减速器与电动机的连体结构,也是大力开拓的形式,并已生产多种结构形式和多种功率型号的产品。目前,超小型的减速器的研究成果尚不明显,在医疗、生物工程、机器人等领域中,微型发动机已基本研制成功,美国和荷兰近期研制分子发动机的尺寸在纳米级范围如能辅以纳米级的减速器,应用前景远大。Pro/E软件是美国参数化技术公司推出的一整套CAD/CAM/CAE集成解决方案,是目前上专业设计人员使用最广泛、先进、具有多功能的动态设计仿真系统,使用Pro/E进行运动仿真在实际的设计和生产中体现出越来越强的使用性和重要性。仿真运动是在满足伺服电动机轮廓和接头连接、凸轮从动机构、槽轮从动机构或齿轮副要求的情况下,模拟机构的运动,运动分析部考虑受力,它模拟除运动和力之外的运动的所有方面。2 减速器结构选择及相关性能参数计算2.1 电动机2.1.1电动机类型选择 按确定的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Y型三相异步电动机。2.1.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Pd=Fv/(1000w)由电动机的至工作机之间的总效率为:w =123324561=0.96、2=0.99、3=0.97、4=0.97、5=0.98、6=0.96分别为带的传动、齿轮传动的轴承、齿轮传动、齿轮传动联轴器、卷筒轴的轴承、卷筒的效率。则w=0.960.9930.9720.970.980.96 =0.82Pd=Fv/(1000w)=25001.8/10000.82 =5.49kw2.1.3确定电动机转速卷筒轴的工作转速为nW =601000VD =6010001.8300 =114.65rmin取V带传动比i1=24,齿轮传动比i2=840。则总传动比为i总=16160是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nd =i总nW =16160114.65rmin =183418344rmin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3000 rmin,查得Y132s1-2符合条件型号额定功率同步转速满载转速Y132s1-25.5 kw3000rmin2900rmin2.2 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2.2.1总传动比 i总=n电动/nW=2900/114.65=25.32.2.2分配各级传动比i1为V带传动的传动比 i1的范围(24) i1=2.5i2为减速器高速级传动比i3为低速级传动比i4为联轴器连接的两轴间的传动比 i4 =1i总= i1 i2 i3 i4i2 i3=25.3/2.5=10.1i2=(1.3 i2 i3)1/2=3.6i3=2.82.3 计算传动装置的传动和动力参数2.3.1电动机轴的计算n0=nm=2900rminP0= Pd =5.49kwT0=9550P0n0 =95505.492900 =18.08N.m2.3.2轴的计算(减速器高速轴)n1 =n0i1 =29002.5 =1160rminP1=P01 =5.490.96 =5.27kwT1=9550P1n1带 =95505.271160 =43.39N.m2.3.3轴的计算(减速器中间轴)n2 =n1i2 =11603.6 =322.22rminP2 =P123 =5.270.9920.97 =5.01kwT2 =9550P2n2 =95505.01322.22 =148.49 N.m2.3.4轴的计算(减速器低速轴)n3 =n2i3 =322.222.8 =115.07rminP3 =P2234 =5.010.990.970.97 =4.67kwT3 =9550P3n3 =95504.67115.07 =387.58 N.m2.3.5轴的计算(卷筒轴)n4=n3=115.07rminP4 =P356 =4.670.980.96 =4.39kwT4 =9550P4n4 =95504.39115.07 =364.34 N.m2.4传动零件V带的设计计算2.4.1确定计算功率 PC=KAP额=1.15.5=6.05 kw2.4.2选择V带的型号由PC的值和主动轮转速,再查手册选A型普通V带。2.4.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d1 dd2由1表6-3选取dd1=80mm ,且dd1=80mmdmin=75mm。大带轮基准直径为:dd2=dd1n0n1 =8029001160 =200mm选取标准值dd2=200m。则实际传动比i,i =dd2dd1=20080=2.5。主动轮的转速误差率在5内为允许值。2.4.4验算V带的速度 V=dd1n060000=12.14ms在525 ms范围内。2.4.5确定V带的基准长度Ld和实际中心距a按结构设计要求初定中心距a0=500mm。 L0=2 a0dd1dd22dd2dd124 a0 =1000280216022000 =1446.8mm选取基准长度Ld=1400mm。实际中心距a为 a=a0LdL02 =1000+14001446.82 = 476.6mm2.4.6校验小带轮包角11=180dd2dd1a 57.3 6 57.3 =165.6120所以,包角合格。 2.4.7确定V带根数Z ZPcP0 =PcP0P0KKcP0 =1.221.291.222900280032002800 =1.24kw P0=Kbn011Ki =0.00102752900111.1373 =0.3573kwKL=0.96,K=0.97 Z=6.051.240.35730.970.96 =4.06取整得Z=4。2.4.8求初拉力F0及带轮轴的压力Fq 查得q=0.1kgmF0 =500Pc(2.5K1zVqV2 =113N轴上压力Fq为Fq =2F0zsin(165.62) = 21134sin(165.62) =894.93N 2.4.9设计结果选用4根A1400GBT115441997的V带,中心距476.6mm,轴上压力894.93N,带轮直径80mm和200mm。3减速器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3.1高速级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3.1.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小齿轮选用45号钢调质,硬度为220250HBS。大齿轮选用45号钢正火,硬度为170210HBS。因为是普通减速器,故选用9级精度,要求齿面粗糙度Ra3.26.3m 。3.1.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T1=43.39Nm=43390Nmm由4表8-2查得K=1.1。选择齿轮齿数: 小齿轮的齿数取25,则大齿轮齿数Z2=i2Z1=90,齿面为软齿面,选取d=1由4图8-21查得HLim1 =560 MPa HLim2 =530 MPa由4图8-21查得 SH=1 N1=60njLh=6011601( 1030016) 3.34109 N2= N1 i2=3.341093.6=9.28108ZNT1=0.9 ZN=1H1= ZNT1HLim1SH=0.95601=504 MPaH2= ZNT2HLim2SH=15301 =530 MPa故d176.43KT1i21di2H113 =76.431.1433903.6113.6504213 =47.85mmm= d1Z1=47.8525=1.91由5表10-1查得 标准模数 m=2。3.1.3计算主要尺寸d1=m Z1=225=50mmd2=m Z2=290=180mmb=dd1=150=50mm小齿轮的齿宽取 b1=55mm 大齿轮的齿宽取 b2=50mma=mZ1Z22=22590)2=115mm3.1.4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查4图8-17得 YF1 =2.65 YF2=2.18应力修正系数YS查4图8-18得 YS1=2.21,YS2=1.79 许用弯曲应力F查4图8-22得 Flim1 =210 MPa,Flim2 =190 MPa查4图8-17得 SF=1.3,YNT1=YNT2=0.9 F1= YNT1Flim1SF =2100.91.3=145.38 MPa F2= YNT2Flim2SF =1900.91.3=131.54 MPa故F1 =2KTYF YSbm2Z1=76.19MPaF1=145.38MPa F2 =F1YF2YS2YF1YS176.192.211.792.651.59 =71.53MPaF2 =131.54MPa所以齿根弯曲强度校核合格。3.1.5检验齿轮圆周速度 V=d1n160000=3.1450116060000=3.03 m/s 对照手册可知选9级精度是合适的。3.2低速级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3.2.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 小齿轮选用45号钢调质,硬度为220250HBS。大齿轮选用45号钢正火,硬度为170210HBS。因为是普通减速器 故选用9级精度 ,要求齿面粗糙度Ra3.26.3m。3.2.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T2=148.49Nm=148490Nmm n2=322.22rmin查4表8-2得K=1.1。选择齿轮齿数 小齿轮的齿数取30,则大齿轮齿数Z2=i3Z1=84,齿面为软齿面,由选取d=1。查4图8-21得 HLim1 =550 MPa,HLim2 =530 MPa查4图8-21得 SH=1 N1=60njLh=60322.221( 1030016) =9.28108 N2= N1 i3=9.281082.8=3.31108查5表10-1得 ZNT1=1, ZN=1.06 H1= ZNT1HLim1SH=15501=550 MPa H2= ZNT2HLim2SH=1.065301 =562 MPa故 d176.43KT1i21di3H1213 =76.431.11484902.8112.8550213 =68.79mm m= d1Z1=68.7930=2.3所以,标准模数为 m=2.5。3.2.3计算主要尺寸d1=m Z1=2.530=75mmd2=m Z2=2.584=210mmb=dd1=177.5=75mm 大齿轮的齿宽取 b2=75mm 小齿轮的齿宽取 b1=80mma=mZ1Z22=2.53084)2=142.5mm3.2.4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查4图8-17得 YF1 =2.53,YF2=2.22应力修正系数为YS查4图8-18得 YS1=1.64,YS2=1.79 许用弯曲应力为F查4图8-22得 Flim1 =210 MPa,Flim2 =190 MPa查4图8-17得 SF=1.3,YNT1=YNT2=1 F1= YNT1Flim1SF =21011.3=162 MPaF2= YNT2Flim2SF =19011.3=146 MPa 故F1 =2KT YF YSbm2Z1=94.1MPaF1=162MPa F2 =F1YF2YS2YF1YS1=94.12.221.792.531.64 =90.2MPaF2 =146MPa所以齿根弯曲强度校核合格。3.2.5检验齿轮圆周速度 V=d1n160000=3.1475322.2260000=1.26 m/s 查表可知选9级精度是合适的。4减速器轴的设计4.1高速轴的设计4.1.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由已知条件知减速器传递的功率属于小功率 ,对材料无特殊要求 ,故选用45号钢并经调质处理。4.1.2估算直径输入轴P1=5.27KW,转速n1=1160r/min,转矩T1=43.39N.m。选择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4查表14-2得对称循环弯曲许用应力-1=60MPa d1 =A0P1n113 =1135.27116013=19.4 mm因输入轴最小直径处安装联轴器并开键槽,并考虑与电机的配合,取轴径为38mm。4.1.3设计轴的直径及绘制草图(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2)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的确定 1)轴端联轴器的选用和定位 由4查表13-1取联轴器工作情况系数K=1.3,所以联轴器的计算转矩Tca=kT1=1.343.39=65.085N.m,按照TcaT的条件,由3查GB/T5843-2003,选用GY5型凸缘联轴器。其中T=400N.m,半联轴器的孔径d1=38mm.半联轴器的轮毂孔长L=82mm。输入轴的最小直径是安装联轴器处的轴直径d1,故确定最小直径dmin=d1=38mm,为保证联轴器的定位可靠,取l1=80mm,轴1段右端需制出一轴肩,轴肩高h=0.070.1d。故2段直径段d2=40mm。 2)d=38mm,初选型号6308的深沟轴轴承,参数如下:dDT=429023,基本额定动载荷Cr=40.8KN,基本额定静载荷为24KN.故d3=d7=42,轴段7的长度与轴承宽相同,故取l3=l7=23mm,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15=15m,取端盖外端面与联轴器右端面间的距离l=25mm,所以l2=40mm。 3)齿轮的定位及安装齿轮处尺寸的确定由于da2d,所以将齿轮和轴做成齿轮轴形式,d5=da=62mm,齿宽为60mm,所以取l5=55mm。 4)轴段4采用套筒定位,d4=46mm,l4=60mm;轴段6采用轴肩定位,即d6=56mm,取l6=10mm。 5)确定轴段3的长度 l3=滚动轴承的宽度(24mm)+轴承距箱体内壁的距离(取8mm)+齿轮距箱体内壁的距离(取16mm)=48mm l2=45mm 6)半联轴器的连接选用平键(A型)为12mm8mm70mm经轴的弯扭合成强度校核和轴的安全系数校核,均符合要求。按设计结果画出草图,如图4.1。 图4.1 输入轴4.2中速轴的设计4.2.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 由已知条件知减速器传递的功率属于小功率 ,对材料无特殊要求 ,选用45号钢并经调质处理。4.2.2估算直径(1) 中间轴P1=5.01KW,转速n1=322.22r/min,T1=148.49N.m。(2) (2)因为选择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4查表14-2得对称循环弯曲许用应力-1=60MPa(3)d1=A0P1n113 =1135.01322.2213=28.2 mm 这是安装轴承处轴1段的最小直径d1故取轴段1的直径d1=29mm。4.2.3设计轴的直径及绘制草图(1)确定轴上零件的位置及固定方式 此轴安装2个齿轮,如图2-1所示,从两边安装齿轮,两边用套筒进行轴向定位,周向定位采用平键连接,轴承安装于齿轮两侧,轴向采用套筒定位,周向采用过盈配合固定。(2)确定各轴段的直径,由整体系统初定各轴直径。 1)查手册选型号6306的深沟轴轴承,参数如下:dDT=307219,基本额定动载荷Cr=27KN,基本额定静载荷15.2KN,d1=d5=30mm,l1=l5=27mm。 2)轴段2上安装大齿轮,取d2=35mm,l2=80mm,齿轮左端与左端轴承采用套筒定位。为使大齿轮轴向定位可靠,取d3=40mm,又考虑到高低速轴的配合,取l3=75mm,轴段4安装小齿轮,取d4=35mm,l4=102mm。3)大小齿轮与轴的周向定位都选用平键(A型),连接选用平键为12mm8mm70mm经轴的弯扭合成强度校核和轴的安全系数校核,均符合要求。按设计结果画出草图,如图4.2图4.2 中间轴4.3低速轴的设计4.3.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 由已知条件知减速器传递的功率属于小功率 ,对材料无特殊要求 ,故选用45号钢并经调质处理。查得强度极限b=650MP,由4查表14-2得需用弯曲用力b=60MPa4.3.2估算直径 输入轴P1=5.27KW,转速n1=1160r/min,扭矩T1=43.39N.m。选择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表得对称循环弯曲许用应力-1=60MPad1 =A0P3n313 =1134.67115.0713 =38.8 mm 考虑到轴最小直径要安装联轴器,会有键槽存在故将估算直径大35。 由设计手册知标准直径为40mm。4.3.3设计轴的直径及绘制草图(1)确定轴上零件的位置及固定方式 如图4.3所示,齿轮的左右两边分别用轴肩和套筒对其轴向固定,齿轮的周向固定采用平键连接,轴承安装于轴段2和轴段6 处,分别用轴肩和套筒对其轴向固定,周向采用过盈配合固定。(2)确定各轴段的直径,由整体系统初定各轴直径。 1)由4查表13-1取联轴器工作情况系数K=1.3,所以联轴器的计算转矩Tca=kT1=1.3385.58=501.254N.m,按照TcaT的条件,由3查GB/T5843-2003,选用GY6型凸缘联轴器。其中T=900N.m,半联轴器的孔径d1=40mm。半联轴器的轮毂孔长L=84mm。输出轴是安装联轴器处轴的的直径,故确定最小直径dmin=d1=40mm,轴段2装防尘盖d2=45mm,l2=60mm。 2)为能顺利在轴端3、6上安装轴承,其轴段应该满足轴承内径标准,故取d3=d7=55mm,选用6311滚动轴承,其尺寸dDT=55mm120mm29mm,故取l7=29mm。 3)齿轮的定位及安装 轴段4是对轴承的轴肩定位,d4=60mm,l4=80mm;轴段6装齿轮,d6=65mm,l6=70mm,齿轮右端采用轴肩定位,取轴肩高度h=6mm,则轴环直径d5=70mm,轴环宽度l5=10mm。 4)确定轴段3的长度 L7=滚动轴承的宽度T(29mm)+轴承距箱体内壁的距离S(取8mm)+齿轮距箱体内壁的距离a(取16mm)+B(80mm)-l4(70mm)=63mm 5)齿轮、半联轴器与轴周向定位均采用A型普通平键。齿轮与轴的联接按轴径查设计手册得平键的尺寸dDT=18mm11mm60mm,半联轴器与轴配合选用平键尺寸为dDT=12mm8mm70mm。按设计结果画出草图,如图4.3 图4.3 输出轴4.3.4按弯扭合成强度校核轴径画出轴的受力图(如图3-2)做水平面内的弯矩图(如图3-3)圆周力 FT=2T3d=3875802210=3445.16N径向力 Fr=FTtan=3445.160.364=1254.04N 支点反力为 FHA=L2FTL1L2=3445.1612668126 =2237.58N FHc=L1FTL1L2=3445.166868126 =1207.58NB-B截面的弯矩 MHB左=FHAL1=2237.5868=152155.44N.mm MHB右=FHCL2=1207.58126=152155.08 N.mm做垂直面内的弯矩图(如图3-4)支点反力为FVA=L2FrL1L2)=1254.0412668126 =798.03 N FVc=L1FrL1L2=1254.046868126 =430.68 NB-B截面的弯矩 MVB左=FVAL1=798.0368=54266.04N.mm MVB右=FVCL2=430.68126=54265.68N.mm做合成弯矩图(如图3- 5)合弯矩 Me左=MHB左2MVB左2 12 =152155.08254266.042 12 = 161542.48N.mm Me右=MHB右2MVB右2 12 =152155.08254265.682 12 =161542.35N.mm求转矩图(如图3- 6) T3 =9550P3n3 =95504.67115.07 =387.58 N.m求当量弯矩,修正系数=0.6 Me=M2T212=228455.81 N.mm确定危险截面及校核强度 eB=MeW=228455.810.1(50)3=18.27MPa 查资料得可知,满足1b 60MPa的条件,故设计的轴有足够的强度,并有一定的余量。经轴的弯扭合成强度校核和轴的安全系数校核,均符合要求。4.4选定轴承 通过轴的设定,确定深沟球轴承轴承。高速轴上轴承选为6308;中间轴上轴承选为6306;低速轴上轴承选为6311。经校核各轴承寿命符合要求。4.5键的选定高速轴上的键选为A型平键:12mm8mm70mm; 中间轴上的键选为A型平键:12mm8mm70mm; 低速轴上的键选为A型平键:1811mm70mm ,12mm8mm90mm。 经校核各键的强度都符合要求。4.6联轴器的选定 联轴器选择为GY5、GY6型凸缘。4.7箱体的尺寸设计 经综合考虑,箱体的主要数据设计如下:箱体壁厚 10mm箱盖壁厚 10mm箱座凸缘厚度 15mm箱盖凸缘厚度 15mm箱座底凸缘厚度 25mm箱座,箱盖肋厚 7mm地脚螺栓直径 M12轴承旁联结螺栓直径 M12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M85减速器的润滑、密封方法的选取5.1齿轮的润滑采用浸油润滑,由于低速级周向速度低,所以浸油高度约为六分之一大齿轮半径,取为35mm。5.2滚动轴承的润滑减速器用的是滚动轴承,则轴承的润滑方法可以根据齿轮或蜗杆的圆周速度来选择:圆周速度在2ms3ms以上时,可以采用飞溅润滑。把飞溅到箱盖上的油,汇集到箱体剖分面上的油沟中,然后流进轴承进行润滑,这时,箱内的润滑油粘度完全由齿轮传动决定飞溅润滑最简单,在减速器中应用最广。圆周速度在2m/s3m/s以下时,由于飞溅的油量不能满足轴承的需要,所以最好采用刮油润滑,或根据轴承转动座圈速度的大小选用脂润滑或滴油润滑。利用刮板刮下齿轮或蜗轮端面的油,并导入油沟和流入轴承进行润滑的方法称为刮油润滑。5.3润滑油的选择采用脂润滑时,应在轴承内侧设置挡油环或其他内部密封装置,以免油池中的油进入轴承稀释润滑脂。滴油润滑有间歇滴油润滑和连续滴油润滑两种方式。为保证机器起动时轴承能得到一定量的润滑油,最好在轴承内侧设置一圆缺形挡板,以便轴承能积存少量的油。挡板高度不超过最低滚珠(柱)的中心。经常运转的减速器可以不设这种挡板。转速很高的轴承需要采用压力喷油润滑。如果减速器用的是滑动轴承,由于传动用油的粘度太高不能在轴承中使用,所以轴承润滑就需要采用独自的润滑系统。这时应根据轴承的受载情况和滑动速度等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润滑方法和油的粘度。 齿轮与轴承用同种润滑油较为便利,考虑到该装置用于小型设备,选用L-AN15润滑油。5.4密封方法的选取 选用凸缘式端盖易于调整。密封圈型号按所装配轴的直径确定为(F)B25-42-7-ACM,(F)B70-90-10-ACM。轴承盖结构尺寸按用其定位的轴承的外径决定。6 Pro/E建模、装配要进行减速器的运动学分析,需建立减速器的三维参数化模型,本设计用Pro/E软件对减速器的各零部件进行三维造型并实现装配。6.1轴的建模在对轴的建模中,操作步骤为:先进入“草图”命令,画出一半轴的草图。然后点击“旋转”命令,选择旋转轴,即可。然后再倒半径为3mm的圆角。 图6.1 输入轴 图6.2 中间轴 图6.3 输出轴6.2齿轮建模齿轮建模的步骤:进入“草图”中画出齿廓形状,完成草图后拉伸用“拉伸”,高度为齿轮宽度,再对拉伸后的轮齿进行环行阵列,轮齿完成后再建立插键孔。 图6.4 齿轮Z1 图6.5 齿轮Z2 图6.6 齿轮Z3 图6.7齿轮Z46.3箱体建模箱体的建模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箱体结构复杂,造型结果如下: 图6.8 上箱体 图6.9 下箱体6.4其它零件的建模建模步骤为:“草图”-“拉伸”(旋转)-“去除材料”,造型如下: 图6.10 轴承 图6.11 轴承端盖 图6.12 窥视孔盖 图6.13 键6.5减速器装配 装配是根据产品设计的形状特征和精度特性,真实地模拟产品三维装配过程,并允许用户以交互方式控制产品的三维装配,在减速器的开发过程中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减少样机实验次数,迅速地对市场作出反映,并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减速器在Pro/E中进行装配,主要是通过(面、线、点、边缘等)配对、对齐、角度、平行、中心、距离、相切约束实现的。为了便于观看,装配如下: 图6.16 减速器装配在完成上图装配后,再将上箱体和其它零件完全装配上去。结果如下图: 图6.17 减速器总装配对上图创建爆炸视图,所谓装配爆炸图是将各个部件按照一定的模式,偏离原来的装配位置的拆分图形。如下: 图6.18 减速器爆炸装配图结 论 毕业设计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一项设计任务,我们工科生作为祖国的应用人才,将来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实际的操作及高新技术的应用。所以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市场调查、收集资料、综合应用能力,提高计算、绘图等这些环节来锻炼自己技术的应用能力。 本次毕业设计是针对“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的要求,在满足各种参数要求的前提下,拿出方案,认真思考与筛选,终于有了现在的收获。设计的主体思想更多的是为了生产的需要,也为了以后的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通过查资料,上网搜索,还有和老师与同学们的讨论、交流,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减速器起着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在的机械中应用十分的广泛。这次设计我首先熟悉题目,收集资料,借取一些工具书。进行了传动方案的评选,最终选择齿轮减速器作为传动装置,然后进行减速器的计算(包括选择电动机、设计齿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