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贾而沽(刘军武).ppt_第1页
待贾而沽(刘军武).ppt_第2页
待贾而沽(刘军武).ppt_第3页
待贾而沽(刘军武).ppt_第4页
待贾而沽(刘军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松阳一中刘军武,待贾而沽,文章阅读:,结合注解和译文,自读文章(字音);合上课文,划出关键词语、句式,加以理解。,阅读思考:,孔子一心渴望做官,可为什么却几乎没能做成什么大官?有人说只要有官做,不管是谁让孔子去做官,孔子都愿意。你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孔子渴望做官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重大影响?,出仕与出世,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4)后死者:指未来的子孙后代,孔子这里指自己。(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外出游说时被拘禁,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巨大自信和强烈、神圣的使命感。,这个“神圣使命”是什么?,就是来自周文王的文化传统孔子定义为“文”。具体的说,就应该包括“礼、仁”这些孔子提倡的东西。孔子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文”给传播下去,发扬光大。否则“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后代子孙就会失去这个“文”了。失去了“文”会怎么样?不敢想象。,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7.23),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3.24),(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2)从者见之:孔子的随行弟子使他见了孔子。(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孟子:他认为孔子是不在位之天子,行天子之事,是谓“素王”。朱熹的评价: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元朝皇帝的诏曰: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13.10),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5.20),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9.13),儒者常常以水和玉比德,所以,当子贡一说到有美玉在这里时,孔子便知道他是以玉设比,于是作出了“我正等待着识货的商人哩”的回答。,子贡给出的是两个选择:要么“韫椟而藏”,珍藏在匣中;要么”求善贾而沽”,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子贡所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读书人)是否应该从政的问题,也是一个人要不要展现自己的才能,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问题。孔子的回答,反映出孔子思想中积极入世的一方面。,“待贾而沽”:孔子自称是“待贾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因此,本章反映了孔子积极求仕的心理。,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17.5),末之也已:末,无。之,到、往。,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17.7),(1)佛肸:音,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2)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5)缁:音,黑色。(6)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不能吃。(7)系:音,结,扣。,首先反映了孔子通达权变的思想。按理说,莫说子路,就是我们一般人对孔子要去应一个叛乱家臣的招聘也是不理解的。因为孔子不仅对家臣执国政,就是对大夫执国政也是反对的,怎么还会去为一个叛乱的家臣效力呢?但以孔子回答子路的话,我们可以揣摸出,他之所以想应佛胖之召,是想借家臣(佛胖)的叛乱而反对大夫专权,恢复“礼乐征伐自诸候出”,甚而至于达达“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目的,并不是想和叛乱者同流合污。这样说起来,是不是有点“曲线救国”的味道了呢?,真正的君子,是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坚守自己的节操的。这段话中的第二个要点是孔子会不会和叛乱者同流合污的问题,子路最不能理解的也是这一点。老师您不是自己说过不能到为非作歹的人那里去吗,现在怎么又出尔反尔,要到佛伴这个叛乱者那里去了呢?孔子于是以“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道理加以回答,就像我们说“出污泥而不染”一样。最后,孔子还说:我难道是个苦葫芦吗?只能挂在那里面不能供人食用!这又一次表达了孔子积极入世,希望能够“行义以达其道”的思想。,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8.13),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5.21),政治清明时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作贡献;政治黑暗时便压抑自己以求洁身自好,以免同流合污,以免遭忌妒遭迫害。这就是大智若愚,这就叫难得糊涂。,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当然,“道”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司马迁感叹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啊!”(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这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17.1)阳货,季氏的家臣,当时把持季氏的大权,成为孔子所说的“陪臣执国命。”“见”,使动用法,“阳货想使孔子来拜见他”。时其亡:等到阳货不在家。时:“伺”,等待时机;其,代指阳货;亡,无,不在家。,后来的事实证明孔子并没有做阳货的官。所以,孔子的答辞不过是敷衍应付他罢了。因为不愿意在大街上受他胡搅蛮缠,又不愿意直接得罪他,甩开他就走。,从政原则:,天下有道;,取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