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讲生态系统的稳态及人类与环境,考试标准,1.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1)生态系统的稳态(a);(2)稳态的调节(b)。2.人类与环境:(1)生物圈:生物圈的概念和功能(a);(2)全球人口动态:人口增长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a);(3)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意义(a);活动: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知识梳理,1.稳态的含义(a/a),生态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分彼此,保持的稳定,从而表现出物种化、结构化和功能化。生态系统具有功能。,2.稳态的原因,相互协调,结构和功能,多样,复杂,完善,自我调节,3.稳态的调节调节。(b/b),连一连,提示BaAb,反馈,4.稳态的标志5.生态系统稳态的破坏,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的状态。(1)破坏原因:超过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本身就会受到损害。(2)破坏因素:自然因素和因素。(3)对生产生活的启示:人类活动除了要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要特别注意。,动态平衡,外来干扰,人为,生态效益和生态后果,两种反馈调节比较,1.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A.松毛虫繁殖力强B.马尾松抗虫能力差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解析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答案C,对点小练,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为维持稳态而进行的反馈调节(),A.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控B.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C.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D.群落的演替解析生态系统为维持自身稳态而进行的反馈调节可表现为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控、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以及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等。答案D,3.采取下列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态的是(),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C.增加适宜的物种数目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不仅减少了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目,而且还有可能影响甚至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只能保持原有状态,不会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只能干扰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反而降低了稳定性;只有适当增加物种的数目,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增多,食物网更加复杂化,才能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态。答案C,考点二生物圈及全球人口动态与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a/a),知识梳理,1.生物圈,(1)含义地球上有的部分,包括。(2)分布最高:。最低:可达到地下植物最深的根际处和。实质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生物存在,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副生物圈带,深海地壳的热裂口,一个薄层,(3)功能为人类、处理废物。维持其他所有生物的生存。(1)人口增长,2.全球人口动态,制造氧气,生产食物,指数增长,110亿,限制因素: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后果: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2)采取措施设法降低出生率,做到,最终使全球人口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食物的生产,自我控制,(1)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大幅下降,我国目前人口的增长率比较低。为解决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及劳动力缺乏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能源和环境污染等五个方面上的压力。(3)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破坏。,1.(2015浙江桐乡市校级月考)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A.人口密度B.出生率和死亡率C.年龄结构D.男女性比率解析人口密度能体现种群数量的大小,但不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A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但不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B错误;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C正确;性比率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但不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错误。答案C,对点小练,2.人口剧增可导致的后果是(),A.人均土地资源不断下降B.人均粮食资源日益丰富C.淡水资源日益丰富D.能源需求量不断下降解析人口剧增可导致人均土地资源、淡水资源、人均粮食资源等不断下降,并使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答案A,3.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的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不会导致发生的是(),A.土地资源利用过度,因而不能继续加以使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B.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C.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D.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地球毁灭,解析虽然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但是由于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球不可能最终毁灭。答案D,考点三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梳理,1.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a/a),(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大气中的。原理:温室气体层可以让透过,但对地球向宇宙释放的起阻碍作用,使更多的辐射被截留在地球表面,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主要来源:、石油、等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主要危害:全球,冰川融化,上升。,CO2,阳光、可见光,红外线,煤,天然气,变暖,海平面,预防措施:大力,减少化学燃料燃烧,开发。(2)臭氧减少危及地球所有生物臭氧层作用:主要阻隔、X射线和射线。破坏原因:等物质的大量排放。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放出,破坏。危害:皮肤癌和白内障患病率上升,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植树种草,洁净新能源,紫外线,氟利昂,氯,臭氧分子,(3)全球各地普降酸雨形成原因:主要是和的氧化物形成和,使雨水的pH。目前有些地区雨水的酸度已到了pH约。来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危害: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酸雨中含有的少量危害人体健康。防治: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4)水体污染化肥污染常常造成水体。海洋污染来自。,硫,氮,硫酸,硝酸,5.6,25,重金属,富营养化,石油泄漏,(5)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多样性、多样性、多样性。野生生物的长远价值是在保持和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待的态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生态系统,物种,遗传,生态平衡,稳定性,野生生物,2.保护生物多样性(a/a),(1)多样性原因分析,DNA分子,细胞,性状,(2)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栖息地的丧失。人们的乱捕滥猎和过度开发。的入侵。环境污染。,外来物种,1.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现代观点的“两避免”“两坚持”,1.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利昂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利昂C.氟利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氟利昂、二氧化硫解析温室效应是由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该现象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酸雨是由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导致的。臭氧层空洞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氮氧化物和氟利昂引起的。,对点小练,A,2.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哪些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沙尘暴频发、火山爆发B.火山爆发、温室效应加剧、酸雨C.沙尘暴频发、温室效应加剧、酸雨、湿地内物种减少D.沙尘暴频发、火山爆发、温室效应加剧、酸雨、湿地内物种减少解析“牧童经济”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对生态进行的人为破坏,除火山爆发外,其他均是由“牧童经济”模式所致。答案C,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的三个层次不包括(),A.基因、细胞、组织B.细胞、组织C.物种、生态系统D.基因、物种、生态系统解析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为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应侧重于这三个层次。答案B,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颗粒物如硅尘入肺可能会导致巨噬细胞的溶酶体膜破裂,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B.PM2.5超标的空气使过敏病人发病时,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C.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其pH呈酸性D.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人体血液中含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血浆pH稳定。,C,1.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稳态,这是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教师岗位证书课件
- 2025年榆林华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春季中国电信实习生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皖信人力资源管理铜陵分公司招聘20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招募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国家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综合办公室助理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小学劳动安全培训制度课件
- 2025河北邯郸冀南新区选聘农村党务(村务)工作者11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PCB制板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完形填空完整版教学设计
- ICU患者的人文关怀课件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教案
- 放射培训考试习题及答案
- DB33∕1050-2016 城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
- 道路、桥梁、隧道、地铁施工标准化手册(专业篇)
- 第十四章 环合反应天津大学
- 有机化学汪小兰 知识点总结 315化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