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国际贸易第一章.ppt_第1页
张玮国际贸易第一章.ppt_第2页
张玮国际贸易第一章.ppt_第3页
张玮国际贸易第一章.ppt_第4页
张玮国际贸易第一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陈晓adiacxf1J-507,1,主要教材,其他教材参考:国际贸易学(第二版),张二震、马野青,南京大学出版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黄卫平、丁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贸易第二版,胡俊文、苏怡、吴云雁、庄嘉琳,清华大学出版社国际贸易习题与案例陈霜华、查贵勇,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贸易(第二版),张玮,高等教育出版社,2,第一课国际贸易导论贸易利益,3,你曾经想过这些吗,Whydocountriestrade?Howdoestradeaffectproductionandconsumptionineachcountry?Howdoestradeaffecteconomicwell-beingofeachcountry?Whataretheeffectsoftradeonthedistributionofincomewithineachcountry?Winners,Losers?,4,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内容一般包括:各个历史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特征及其规律性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对外贸易政策不同类型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一、国际贸易主要研究内容、方向和对象,5,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国际贸易课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2国际贸易条件贸易条件的决定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3国际贸易政策制定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贸易政策措施及经济效应,6,ItsroleinEconomics,国际贸易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7,第三节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相同点同一性1.商品和服务的交换;2.交换过程大同小异;3.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效益。不同点1.两者的基础不同国内分工国际分工2.两者所面临的环境不同1)货币制度2)经济政策3)法律制度4)文化背景,8,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复杂)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政治风险,也可以理解为:实现经济联系的范围不同生产要素流通受限制的程度不同国际贸易面临的困难更多,9,二、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概述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二是国家或政治实体的形成,以及交换行为的存在。-在私有制所有制、阶级和国家形成后,跨国界的贸易活动便开始出现。,10,国际贸易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原始社会:开始不存在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所以没有以国家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后经历3次大分工,生产力提高后从最初的氏族公社、部落的剩余产品交换到商品流通跨越国界。,奴隶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多半是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奢侈品交换(少量的商品交换)。,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随之不断提高。,国际贸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11,古代的国家贸易,12,13,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14,欧洲航海家的探险行为意义:第一,引起商业革命。第二,引起了“价格革命”。第三,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了殖民扩张、掠夺。第四,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第五,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第六,导致亚非拉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第七,导致贩卖黑奴的兴起。第八,为人口的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民族的产生。,工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15,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16,17,战后(指二战)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出口总额(亿¥)1924年275.951929年327.501937年254.80,18,原因,战后较长的和平时期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90年代的信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善,19,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1.国际贸易迅速扩大,增长速度超过世界GDP的增长速度(P3图)2.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发生变化3.国际贸易中国别地位发展不平衡4.贸易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5.发达国家的外贸政策由自由转向保护6.贸易活动与资本流动紧密相关7.国际贸易政策的协调增强,20,三、国际贸易中的基本概念释义(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InternationalTrade,ForeignTrade)1.国际贸易: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或地区之间的交易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具体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往来。2.对外贸易: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研究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所进行的交易活动。贸易包括狭义的含义和广义的含义。,21,(二)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Valueofinternational/foreigntrade,Quantumofinternational/foreigntrade)1.国际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值。国际贸易值是以各国对外贸易值为基础统计而成;以相同的货币单位来表示。2.国际贸易量: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的国际贸易值。(剔除价格随年份变动等等因素,更加公正客观),22,23,(三)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GeneralTradeSystem,SpecialSystem)1.总贸易体系/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2.专门贸易体系/特殊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关镜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国家记录和编制进出口统计的方法。,24,(四)直接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国际贸易按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划分,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1.直接贸易(DirectTrade)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直接进行的货物买卖行为。2.转口贸易/中转贸易间接贸易(EntreportTrade),需要第三国中转(地理、交通、限制少,资源、信息,如新加坡、香港(20世纪70年代)3.过境贸易(TransitTrade)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货物买卖行为,与转口中转贸易不同,手续简单,免征过境税等手段。,25,(五)货物贸易(GoodsTrade)与服务贸易(ServiceTrade)分类标准:按对外贸易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而划分.分类目的:为了统计与其他业务的方便而进行分类区别:货物贸易要通过海关手续,表现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是国际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不用经过海关手续,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但是国际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1)货物贸易: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因物质商品是看得见、摸得着,又被称为有形贸易(VisibleTrade):联合国秘书处最早于1950年编制出版,并于1960年和1974年修订两次。按照该标准的1974年修订本,国际贸易货物共分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0-4类为初级产品,5-8类为工业制成品,9类为其他,26,2)服务贸易:指“1)从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境内(未入领土)提供服务;2)在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3)一参加方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实体的介入而提供服务;4)一参加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服务贸易总协定)四种方式:1)cross-bordersupply跨境提供跨境供应(互联网、电视、传真、电话,skype等等)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都不用跨越国境2)consumptionabroad境外消费(旅游,教育)服务消费者到服务提供者国内接受服务3)commercialpresence商业存在服务企业到国外开办企业提供服务(银行、分公司、办事处)4)movementofpersonnel自然人移动自然人流动(艺人演出,审计人员去国外某公司审计)一国的自然人到服务消费者所在国或第三国提供服务列出的服务行业有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及其他。,27,(六)贸易差额(Balanceoftrade)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顺差/贸易出超(tradesurplus)。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逆差/贸易入超(tradedeficit)。如果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称为贸易平衡。,28,(七)对外与国际货物贸易结构(Compositionofforeignmerchandisetrade/internationaltrade1.对外/国际货物贸易结构:是指各类货物在该国/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P26-27表)战后以来,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初级产品的比重逐渐减少,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增加,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增加更快。,29,.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区分布国别构成(DirectionofForeignTrade/Foreigntradebyregions)又指一定时期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它们该国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表示。,该指标可以表明一国出口货物或服务的去向和进口货物或服务的来源,从而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国际贸易地理方向(Export/ImportbyRegions):是指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商品流向。P28-29图表,(八)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30,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放缓,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现平稳迹象。中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比上年回落10.3个百分点,占当年中国出口总值的57.6%,与上年持平。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420.2亿美元,增长13.9%;机械及设备出口26,86.3亿美元,增长17.5%。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出口4,156.1亿美元,增长13.1%。受2008年8月份起国家连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影响,部分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速平稳。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97.9亿美元,增长4.1%,比上年回落16.8个百分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653.7亿美元,增长16.6%,加快1.6个百分点;鞋类296.6亿美元,增长17.2%,加快1.2个百分点;家具269.1亿美元,增长21.5%,回落7.8个百分点;塑料制品158.3亿美元,增长9.4%,小幅提高0.6个百分点。此外,原油出口416万吨,下降28.4%;成品油1,703万吨,增长9.8%;煤炭4543万吨,下降14.6%;钢材5,923万吨,下降5.5%;钢坯129万吨,下降80%。,31,初级产品进口比重提高,资源性产品进口均价上涨明显。2008年,中国进口初级产品3,627.8亿美元,增长49.2%,占当年中国进口总值的32%,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铁矿砂4.4亿吨,增长15.9%,进口均价136.5美元/吨,上涨54.5%;原油1.8亿吨,增长9.6%,均价723美元/吨,上涨47.8%;成品油3,885万吨,增长15%,均价773.3美元/吨,上涨58.9%;煤炭4,040万吨,下降20.8%,均价86.9美元/吨,上涨83%;大豆3,744万吨,增长21.5%,均价582.6美元/吨,上涨56.5%。同期,进口工业制品7,703.1亿美元,增长8.1%,占当年中国进口总值的68%;其中,进口机电产品5,386.6亿美元,增长7.9%;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1,191.9亿美元,增长10.8%;汽车40.8万辆,增长30.6%;钢材1,543万吨,下降8.6%。,32,2009年第一季度,服装等产品出口由降转升,机电产品出口下降较多。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需求弹性较小,我国这些产品竞争力较强,加上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措施带动,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轻,一季度服装、鞋类、家具、箱包出口合计369.1亿美元,下降4.5%,比整体出口降幅低15.2个百分点。其中服装下降5%,鞋类增长0.8%,家具下降8.5%,箱包下降1%。3月当月服装、鞋类、家具、箱包出口由降转升,分别增长9.9%、7.7%、1.3%和11.7%。但由于投资品和高端消费品需求受金融危机影响更加明显,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降幅仍大于总体降幅。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1436.9亿美元,下降20.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11.9亿美元,下降23.2%。为了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扩大了国内需求,有力地拉动了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一季度,铁矿砂进口1.3亿吨,增长19.0%;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512万吨,增长21.3%;未锻造的铜和铜材进口94万吨,增长32.9%。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量分别下降10.2%和3.5%,但3月当月原油进口量降幅缩小到5.5%,成品油进口量增长2.2%。,33,2008年,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4,255.8亿美元,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6.5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对欧出口2,928.8亿美元,增长19.5%,占当年中国出口总值的20.5%;中国自欧进口1327亿美元,增长19.6%;对欧盟贸易顺差160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同期,美国继续保持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337.4亿美元,增长10.5%,比上年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对美出口2,523亿美元,增长8.4%,占当年中国出口总值的17.7%;自美国进口814.4亿美元,增长17.4%,对美实现贸易顺差1,70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日本仍然处于第三大贸易伙伴的位置,2008年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667.8亿美元,增长13%。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1,161.3亿美元,增长13.8%;自日本进口15,06.5亿美元,增长12.5%,对日本出现贸易逆差34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此外,印度在中国10大贸易伙伴中位列第十位,2008年,中印双边贸易总值为517.8亿美元,增长34%,比上年大幅回落21.5个百分点。,34,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对欧美日出口有所改善,对新兴市场出口分化明显。一季度,受欧、美、日三大经济体陷入深度衰退的影响,中国对欧盟、美国、日本进出口继续下降,但降幅低于总体降幅,且3月份出口降幅呈现收窄态势。一季度,对欧盟出口下降22.1%,进口下降15.1%;对美国出口下降14.9%,进口下降18.0%;对日本出口下降16.2%,进口下降29.6%。3月份,对欧、美、日出口分别下降20.2%、12.6%和13.6%,降幅比前两个月缩小2.7、3.5和3.9个百分点。受金融危机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普遍下行,需求继续萎缩。一季度中国对发展中国家进出口降幅超过总体降幅。其中对东盟出口下降2.2%,进口下降34.1%;对韩国出口下降29.4%,进口下降27.4%;对俄罗斯出口下降43.5%,进口下降40.3%;对巴西出口下降36.2%,进口下降29.9%。3月当月,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态势明显分化。其中对巴西和俄罗斯出口加速下滑,分别下降45.1%和52%,降幅比前两个月扩大14.4和12.9个百分点;对南非、印度、东盟出口下降趋缓,分别下降5.8%、7.9%和18.2%,降幅比前两个月缩小15.9、7.2和6.3个百分点。,35,(九)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系数DependenceDegreeof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总额与该国同时期GNP或GDP的对比关系。意义: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一国经济开放或外向程度(degreeofopenness)的一个指标影响贸易依存度的因素:1)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差异3)国内市场的容量、需求、消费水平,36,(十)复出口与复进口,复出口(re-exports)指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复进口(re-imports)指输出到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次输入国内。,37,(十一)出口与进口1)出口(EXPORT)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贸易活动2)进口(IMPORT)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的生产和消费的贸易活动,38,(十二)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Visibletrade,Invisibletrade)1.有形贸易:是指一切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物质性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活动。(基本等同于货物贸易)2.无形贸易:以劳务或其它非物质形态的商品为对象的贸易活动。主要是指劳务技术金融等,类似于服务贸易),39,CHAPTER2,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相关理论overview,国际贸易的利益,40,贸易利益,“兼相爱,交相利”-墨子1、交换什么?(国际贸易模式)2、为什么会交换?(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3、交换会产生什么影响?(国际贸易的利益)静态利益开展贸易后,贸易双方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即在经济总量不增加、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前提下,通过贸易交换而实现的实际福利的增长。动态利益开展贸易后,对贸易双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间接的积极影响。,41,相关理论overview,42,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贸易,实际上就是把本国的企业纳入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之中。一方面,持续的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将促使本国的企业提高效率。竞争必然加速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同时促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构,改善本国企业的实绩。即使本国企业在本国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仍然不得不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43,另一方面,出口企业不能不同外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展开竞争。为了扩大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出口企业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生产出成本低、质量好的商品去参与竞争,并不断按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按国际标准生产,按国际营销惯例办事。这无疑会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无疑是一国经济发展最本质的基础。,44,出口企业往往是面对世界市场来组织生产,市场容量大,容易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降低,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事实上,许多工业部门要求有适度的初始规模,具有规模经济的性质,如汽车、电冰箱、电子计算机等等,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可以使成本降低很多。如果一国的企业在为国内消费者提供这一类商品的同时,还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同类产品,那就不仅企业能提高赢利水平,而且国内公众也只需支付较低的价格。,45,不仅如此,在出口贸易的带动下,一个工业部门的发展又可以带动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以致各种各样的从属的工业部门都建立起来。因为在经济运行中,各产业之间呈现出各种联系。所谓“联系”,是指一个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有两个方面:一是后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二是前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如果出口产业是“联系效应”大的主导产业,就可取得很大的“乘数效果”,带动其他一系列部门的发展,从而循环反复地连续推动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加,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46,从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生产的产品,往往能起到开拓国内市场,引导新产业成长的作用。由于国内仍未生产,一时无法确定新产品会有多大的市场,即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社会需求量究竟是多少。当国内进口需求很大,以致即使高关税壁垒也难以阻挡进口时,国内企业就得到了明确的生产信号,进口替代的工业由此发展起来。实践证明,进口替代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就是进口商品刺激国内需求,进而导致进口替代工业部门的产生。如果条件具备,进口替代部门还能转变为出口部门。进口国外的新产品还可促进一国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47,一般说,国际贸易从三个方面促进一国的资金积累。一是出口部门往往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能提高积累率,从而加速发展。二是外贸的发展为引进外资提供必要的条件。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最终是由该国的出口能力决定的。出口越多,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的余地就越大。另一方面,进口往往同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联系在一起,这又可利用外国的资金来引进技术和设备等等。,48,三是对进口竞争部门提供刺激。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满足于现有的市场,积累扩大再生产的动力不足。进口市场竞争的出现,使企业产生了提高积累率的巨大压力。无论什么情况,积累总是扩大再生产、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49,现代经济发展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结构优化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题,是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所谓产业结构的优化或合理化,是指一二三产业之间比例协调发展以及各产业内部的结构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结构,以及各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移。,50,扩大对外贸易,无疑可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积极作用。一方面,由于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实现绝对平衡的增长,即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刚好符合,因此需要利用世界市场。当国内资源过剩而需求不足时,就面对国外市场组织生产;而在国内需求很大,但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条件时,就适当进口。另一方面,扩大对外经贸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引进竞争机制,就必然要发展本国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产业,淘汰和放弃某些不合理的产业,以优化资源配置。进出口竞争的刺激和进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又会促进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51,国际贸易对一国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示范作用和某种教育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交换带来的利益还要大,它促进人们思想的进步、思维方式的改变和观念的更新。尤其是现代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孕育出来的精神文明成果,诸如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冒险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等等,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尤为重要。,52,从微观主体来看,如果企业缺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那么即使面对巨大的进口竞争压力,它们也会无动于衷,不会去迎接竞争而努力提高自身的效率。即使有进口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它们也可能不去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和设备以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当然,企业更不会积极谋求扩大出口而积极从事创新活动,不会谋求最大限度的规模经济,由出口而获得的收入和剩余也将得不到最有效的利用,更谈不上实现出口增加、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53,从市场发育状况看,如果缺乏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结构,生产要素在本国不能充分自由地流动,那么由进出口所引起的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配置就无从谈起。就拿出口来说,它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大小与否,取决于出口部门与国内经济其他部门在生产、技术和市场交换等各方面的联系程度,这就要求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体系作为联系的“渠道”,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