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术报告,王鲁克教授,题目:短跑运动员步频、步幅的测定、评价与训练,如何提高速度呢?必须发展步频、步幅能力了解学生步频、步幅现状如何,步频、步幅的测定步频、步幅的评价步频、步幅的训练,跑速=步幅步频,一、怎样测定步频、步幅,目的:训练中及时准确地测定运动员的步频与步幅,不仅能帮助教练员了解运动员的技术类型,判断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而且通过科学地评价,能及时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内容,选择训练手段提供可靠依据。,实践证明,四种方法具有简单易学,易于操作,信息反馈快,实用性强等特点,易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影片(录象)解析法,方法1:观测统计法,将跑道清扫干净(煤渣道),运动员跑过后,测量人员统计跑道上钉鞋留下的痕迹,得知运动员全程步数,然后根据计取的成绩和统计的步数,计算出运动员的平均步频和步幅。,例如:测某运动员百米成绩11秒,全程步数49步,则有:全程平均步幅=距离/步数=100/49=2.04(米)全程平均步频=步数/时间=49/11=4.45(步/秒)全程平均速度=距离/时间=100/11=9.09(米/秒),该方法测量统计简单,不易漏错,并能测量运动员最大步幅和了解各段落步幅,不足之处是费时、费力,如条件不允许(比赛时间短、塑胶跑道等)不能测量。,方法2、目测法,目测者站在百米终点,集中精力注意运动员起跑时两脚的位置,当运动员起跑时,默数运动员前腿摆动着地次数,直至终点。,例如,目测者默数运动员右腿摆动着地次数为25次,计取运动员百米成绩为11秒5,则有:全程步数=252=50(步)全程平均步幅=100/50=2(米)全程平均步频=50/11.5=4.35(步/秒),该方法简单易行,省时,省力,信息反馈快,且不受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不足之处是,如目测者注意力不集中,易出漏错。,悉尼奥运会100米决赛,方法3、20米行进间计步法,在跑道上量20米画出标记,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行进间跑过这段距离,测量者数出运动员的步数并计时。,20米,例如:运动员20米行进间成绩为2秒,步数是9步半,则有:最高速度=20/2=10(米/秒)平均步幅=20/9.5=2.11(米)平均步频=9.5/2=4.75(步/秒),该方法省时,省力,能迅速地使教练员掌握运动员最高速度能力,了解运动员最高速度时步频与步幅能力和两者匹配情况。,方法4、10步计时法,在跑道上画11条白线(或放11块海绵),两线间距视运动员步幅而定(一般略短于最大步幅),运动员以最快速度行进间跑,当一只脚踏过第一条线着地瞬间,测量者开表,脚踏过最后一条线着地瞬间停表。,如计取成绩为2秒,则有:最高步频=10/2=5(步/秒)该方法能及时准确地测量出运动员在快速奔跑时的最高步频能力。,二、怎样评价步频、步幅,目的:在短跑技术教学和训练中,教师不仅需要对运动员的步频和步幅进行测量,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们步频、步幅进行评价,教师只有对运动员的步频、步幅进行客观地评价,才能了解他们的技术特征,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根据他们的现状,制定训练方案和训练指标,科学地安排教学与训练工作。,方法1、指数法,所谓指数法,是根据人体形态和步频、步幅的比例关系,并借助与一定的数学公式,将两项指标联系起来并结合成某种指标来综合评价步频、步幅水平的一种简便方法。该方法克服了采用绝对值评价的弊端,用身体形态与步频、步幅之比派生出的指数来评价步频、步幅,是一种较科学的方法。,霍夫曼指数,步幅指数【平均步幅/身高】男子和女子均大于或等于1.2。步频指数【身高步频】男子要大于或等于8;女子要大于或等于7.65。,例如:现测某运动员身高1.75米,平均步幅是2.10米,步频是4.3步/秒,其步幅指数是1.2;步频指数为7.525评价:该运动员步幅指数达到较高水平,步频指数还有差距。建议:应加强步频能力的训练。,方法2、相关法,所谓相关法,是以百米跑成绩为自变量,分别以步频指数、步幅指数为因变量的回归直线为基准值,对步频、步幅等项指标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我国著名学者冯敦寿研究认为,百米跑成绩与步频指数呈密切负相关,男子的相关系数r=0.80,女子为r=0.84。建立直线回归方程为:【男子】Y=13.380.511x【女子】Y=12.7750.455x(y步频指数、x百米跑成绩),例如:测某男子运动员100米成绩11.50秒,代入公式则有:该运动员步频指数Y=13.380.511x=7.5,评价:该运动员步频能力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应加强步频能力训练,方法3、经验公式法,美国著名学者詹森弗希尔利用统计学方法归纳出一些带规律性的数据,并得出短跑适宜步幅经验公式:【适宜步幅】=身高1.1710厘米并根据公式得出适宜步幅备查表。,2019/11/22,25,可编辑,表1适宜步幅备查表(身高cm,适宜步幅cm),身高适宜步幅身高适宜步幅身高适宜步幅身高适宜步幅150186160197170209180221151187161198171210181222152188162200172211182223153189163201173212183224154190164202174214184225155191165203175215185226156193166204176216186228157194167205177217187229158195168207178218188230159196169208179219189231,方法4、综合评价法,在百米跑中,步频与步幅始终处于一个不断组合、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两者的不同组合产生着不同的组合效应,既不同的速度,也使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技术特征,因此评价运动员的步频、步幅,只评价一个指标是不够的,必须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才能较全面地反映出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才更具有实际意义。,表2百米全程步频指数评价表,评价等级男子女子一8.05以上7.65以上二7.758.057.357.64三7.747.497.347.05四7.157.4497.046.75五7.15以下6.75以下,冯敦寿研究成果,表3百米全程步幅指数评价表,评价等级男子女子一1.252以上1.218以上二1.203-1.2521.169-1.218三1.143-1.2021.119-1.168四1.102-1.1521.069-1.118五1.102以下1.069以下,冯敦寿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步频、步幅指数评价等级的总和均大于四级,如刘易斯步频指数8.198,为一级,步幅指数1.237,为二级,两者之和是三级,贝利步频指数8.202,为一级,步幅指数1.239为二级,两者之和是三级。,如我国运动员陈文忠步频指数是8.546,为一级,而步幅指数是1.148是四级,两者之和五,大于四,因此诊断认为他是步频型运动员,建议提高成绩的关键是增大步幅。,方法5、评价量表,为了掌握运动员最高速度时的步频、步幅匹配情况,我们计算设计出了20米行进间跑,速度、步幅、步频备查表(见表4、5)。当我们测定运动员20米行进间跑的时间和步数后(见方法3),可直接通过表4、表5查出运动员最高速度时的步频、步幅匹配情况,帮助教练员评价运动员最高速度时的步频、步幅能力。,如测某运动员行进间20米跑成绩为1秒9,步数为9步,查表4可得最高速度为10.53米/秒,步幅为2.22米,然后查表5,在纵栏(速度)10.53与横栏(步幅)2.22两数据的交界点,既得知该运动员步频为4.74步/秒。,表4时间、速度、步数、步幅换算表,时间(s)速度(m/s)步数步幅(m)1.711.768.02.501.811.118.52.351.910.539.02.222.010.09.52.112.19.5210.02.002.29.0910.51.902.38.7011.01.822.48.3311.51.742.58.0012.01.672.67.6912.51.602.77.4113.01.54,表5速度(m/s)、步幅(m)、步频(步/s)备查表,2.52.352.222.112.001.901.821.741.6711.764.715.005.305.575.886.1911.114.444.725.005.275.565.856.1010.534.214.484.744.995.275.545.796.0510.04.004.264.514.755.005.275.505.755.999.523.814.054.294.514.765.015.235.475.709.093.643.874.094.314.554.784.995.225.448.703.483.703.924.124.354.584.785.005.218.333.333.543.753.954.174.384.584.794.998.003.203.403.603.794.004.214.404.604.797.693.083.273.463.643.854.054.234.424.617.412.963.153.343.513.713.904.074.264.44,方案1:步幅不变、提高步频,方案5:适当缩小步幅、提高步频(两者乘积大于原步幅步频乘积),方案4:适当降低步频、增大步幅(两者乘积大于原步频步幅乘积),方案3:增大步幅、同时提高步频,方案2:保持步频、提高步幅,三、步频、步幅的训练,训练方案,原地快速踏脚练习;原地快速高抬腿、支撑高抬腿;,快速踏脚练习,发展步频的训练方法,原地最快速度摆臂练习、持续时间5、10、15秒;或随节拍器(或击掌)的变化,做快慢交替的抬腿与摆臂练习;快速小步跑、快速半高抬腿小步跑、快速小幅度车轮跑;支撑最快速度频率跑、持续时间5、10、15、20秒;10、20、30米快速单足跳(计时计步),20、30米加速跑、追逐跑;20、30米行进间快频率跑;缩短步幅,加快频率的“短格跑”;,行进间快速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过渡到加速跑;高频率跑、匀加速频率跑、碎步快频率跑;下坡跑、顺风跑、牵引跑;跨栏的专门练习、跨低栏等。,步频训练要安排在运动员体力充沛时进行;发展运动员的步频时,要保证练习的质量,强调练习动作的协调与放松,练习时以运动员不产生疲劳为标准;步频训练时要经常变换练习的方法,练习的条件与环境;要根据训练任务,结合运动员的实际,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优化组合训练方案。,步频训练应注意事项,原地支撑送髋练习,持续时间5、10、15、20秒;负重摆腿送髋练习;拉橡皮带摆腿送髋练习;拉橡皮带高抬腿车轮摆;髋关节各种静力性、动力性柔韧练习;后蹬跑、负重后蹬跑;车轮跑、负重车轮跑;放松大步跑(50、60、80、100米);,发展步幅的训练方法,上坡跑、逆风跑、负重跑;负重弓箭步换腿跳;各种级跳、米跳;加大步幅,保持步频的“长格跑”。,发展运动员的步幅能力一定要注意提高或改善运动员跑的蹬摆技术,着地缓冲和送髋技术;要加强运动员下肢三性训练,即关节灵活性、韧带柔韧性、肌肉协调性;要不断提高运动员蹬摆动作的力量和速度。,步幅训练应注意事项,同学们,以上所谈只是我对短跑训练中步幅、步频问题的一点体会、认识、做法与思考,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学们对此类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运动训练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它是体育教师事业腾飞的翅膀,运动训练为每一位体育教师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创新平台,教师可以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精心耕耘,施展才华。但是同学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运动训练不是我们幻想中的“空中楼阁”,它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支撑,运动训练能力的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突击,而是一个不断内化积淀的长期过程,运动训练的实践不是纸上谈兵的部署,它需要实践者勤奋学习、忘我工作,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在运动训练领域中描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谱写出优美动人的乐章。最后预祝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谢谢大家!,推荐参考资料,王鲁克,怎样测定步频、步幅,田径1999.2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