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拓展训练,相城区湘城小学李建锋,知识要点,我们通常解题是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直接列出算式求解。可是对有些题目来说,这样做很麻烦。如果我们化繁为简,化大为小,先从最简单的入手,逐渐增加,最终可以得到一个有规律的数列,这样解决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一、找规律,例题精选,例1:小明要登上10级台阶,他每一步只能登1级或2级台阶,他登上10级台阶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登法?,一、找规律,分析与解,登上第1级台阶只有1种登法。登上第2级台阶可由第1级台阶上去,或者从平地跨2级上去,故有2种登法。登上第3级台阶可从第1级台阶跨2级上去,或者从第2级台阶上去,所以登上第3级台阶的方法数是登上第1级台阶的方法数与登上第2级台阶的方法数之和,共有1+23(种)一般地,登上第n级台阶,或者从第(n1)级台阶跨一级上去,或者从第(n2)级台阶跨两级上去。,分析与解,根据加法原理,如果登上第(n1)级和第(n2)级分别有a种和b种方法,则登上第n级有(ab)种方法。因此只要知道登上第1级和第2级台阶各有几种方法,就可以依次推算出登上以后各级的方法数。由登上第1级有1种方法,登上第2级有2种方法,可得出下面一串数列:1,2,3,5,8,13,21,34,55,89。其中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登上第10级台阶的方法数对应这串数的第10个,即89。,例题精选,例2:在右下图中,从A点沿实线走最短路径到B点,共有多少条不同路线?,分析与解,我们可以从最简单地入手,(1,1)、(1,2),(2,1),(2,2)我们发现,所有方形右上角的数字等于其左、下两个数字之和。如D=E+F。,按此原理,依次向上、向右填到B点。则有20+15=35条不同路线。,例3: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提示:先不考虑10条直线,而是先看1条、2条、3条直线能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几块?,例题精选,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第一条直线:分成2块,第二条直线:分成2+2=4块,第三条直线:分成2+2+3=7块,分析与解,10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我们发现这样的规律:2+(2+3+4+5+6+7+8+9+10)=2+54=56(块)这就是说,10条直线可把长方形分为56块。,分析与解,例题精选,例4:A,B,C,D四个盒子中依次放有8,6,3,1个球。第1个小朋友找到放球最少的盒子,然后从其它盒子中各取一个球放入这个盒子;第2个小朋友也找到放球最少的盒子,然后也从其它盒子中各取一个球放入这个盒子当100位小朋友放完后,A,B,C,D四个盒子中各放有几个球?,分析与解,按照题意,前六位小朋友放过后,A,B,C,D四个盒子中的球数如下表:可以看出,第6人放过后与第2人放过后四个盒子中球的情况相同,所以从第2人放过后,每经过4人,四个盒子中球的情况重复出现一次。(100-1)4243,,所以第100次后的情况与第4次(314)后的情况相同,A,B,C,D盒中依次有4,6,3,5个球。,练习,1.小明要登15级台阶,每步登1级或2级台阶,共有多少种不同登法?2.在下图中,从A点沿最短路径到B点,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3.有一串很长的珠子,它是按照5颗红珠、3颗白珠、4颗黄珠、2颗绿珠的顺序重复排列的。问:第100颗珠子是什么颜色?前200颗珠子中有多少颗红珠?,二、简便计算,三、巧求面积例1.如图1,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重叠在一起,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分析:阴影部分是不规则图形,不能直接求面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由于两个梯形完全相同,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梯形ABCD的面积相等。,(102+10)4236(平方厘米),解析:阴影部分为两个三角形,但三角形AEF的面积无法直接计算。由于AE=ED,连接DF,可知SAEF=SEDF(等底等高),采用移补的方法,将所求阴影部分转化为求三角形BDF的面积。因为BD=2/3BC,所以SBDF2SDCF。又因为AEED,所以SABFSBDF2SDCF。因此,SABC5SDCF。由于SABC8平方厘米,所以SDCF851.6(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623.2(平方厘米)。,解析:已知SBOC是SDOC的2倍,且高相等,可知:BO2DO;从SABD与SACD相等(等底等高)可知:SABO等于6,而ABO与AOD的高相等,底是AOD的2倍。所以AOD的面积为623。因为SABD与SACD等底等高所以SABO6因为SBOC是SDOC的2倍所以ABO是AOD的2倍所以AOD623。,例4.如图所示,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解析:我们可以把三角形ABC看成是长方形的一部分,把它还原成长方形后(如图所示)。I和II的面积相等。,因为原大三角形的面积与后加上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并且空白部分的两组三角形面积分别相等,所以6424(平方厘米),例5.如图所示,图中圆的直径AB是4厘米,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ABC3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解析: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减去扇形AOC的面积,再减去三角形BOC的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半径:422(厘米)扇形的圆心角:180(180302)60(度)扇形的面积:223.1460/3602.09(平方厘米)三角形BOC的面积:7221.75(平方厘米)7(2.09+1.75)3.16(平方厘米),例6.如图所示,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解析:先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扇形的面积,得空白部分a的面积,再用大扇形的面积减去空白部分a的面积。如图所示。,3.14621/4(643.14421/4)16.82(平方厘米),例7.在正方形ABCD中,AC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解析:这道题的难点在于正方形的边长未知,这样扇形的半径也就不知道。但我们可以看出,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的斜边。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对称性可知,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如图所示),我们可以求出等腰直角三角形ACD的面积,进而求出正方形ABCD的面积,即扇形半径的平方。这样虽然半径未求出,但可以求出半径的平方,也可以把半径的平方直接代入圆面积公式计算。,既是正方形的面积,又是半径的平方为:6(62)218(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8183.1443.87(平方厘米),例8.在图中,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解法一:先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整圆的面积,得空部分的一半(如图所示),再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全部空白部分。,空白部分的一半:1010(102)23.1421.5(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101021.5257(平方厘米)解法二:把图中8个扇形的面积加在一起,正好多算了一个正方形(如图所示),而8个扇形的面积又正好等于两个整圆的面积。(102)23.142101057(平方厘米),四、表面积与体积,例1.从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上挖去一个长10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的小长方体,剩下部分的表面积是多少?,解析:沿着一条棱挖,剩下部分的表面积为592平方厘米。在某个面挖,剩下部分的表面积为632平方厘米。挖通某两个对面,剩下部分的表面积为672平方厘米。,例2.把19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重叠起来,如图所示,拼成一个立体图形,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而从另外三个方向上看到的面积与以上三个方向的面积是相等的。整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可采用(S上+S左+S前)2来计算。(339+338+3310)2=(81+72+90)2=2432=486(平方厘米),例3.把两个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7厘米、4厘米的相同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少是多少平方厘米?分析:把两个相同的大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需要把两个相同面拼合,所得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就减少了两个拼合面的面积。要使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就必须使两个拼合面的面积最大,即减少两个97的面。解:(99+94+74)22972=(63+36+28)4126=508126=382(平方厘米),例4.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增加2厘米,则体积增加40立方厘米;如果宽增加3厘米,则体积增加90立方厘米;如果高增加4厘米,则体积增加96立方里,求原长方体的表面积。解析:体积=长宽高;由长增加2厘米,体积增加40立方厘米,可知宽高=402=20(平方厘米);由宽增加3厘米,体积增加90立方厘米,可知长高=903=30(平方厘米);由高增加4厘米,体积增加96立方厘米,可知长宽=964=24(平方厘米)。而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20+30+24)2=148(平方厘米)。即402=20(平方厘米)903=30(平方厘米)964=24(平方厘米)(30+20+24)2=742=148(平方厘米),例5.如图所示,将高都是1米,底面半径分别为1.5米、1米和0.5米的三个圆柱组成一个物体。求这个物体的表面积。,如果分别求出三个圆柱的表面积,再减去重叠部分的面积,这样计算比较麻烦。实际上三个向上的面的面积和恰好是大圆柱的一个底面积。这样,这个物体的表面积就等于一个大圆柱的表面积加上中、小圆柱的侧面积。3.141.522+23.141.51+23.1411+23.140.51=3.14(4.5+3+2+1)=3.1410.5=32.97(平方米),例6.一个底面半径是10厘米的圆柱形瓶中,水深8厘米,要在瓶中放入长和宽都是8厘米、高是15厘米的一块铁块,把铁块竖放在水中,水面上升几厘米?解析:在瓶中放铁块要考虑铁块是全部沉入水中,还是部分沉入水中。如果铁块是全部沉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8815=960(立方厘米)。而现在瓶中水深是8厘米,要淹没15厘米高的铁块,水面就要上升158=7(厘米),需要排开水的体积是(3.14101088)7=1750(立方厘米),可知铁块是部分在水中。,当铁块放入瓶中后,瓶中水所接触的底面积就是3.14101088=250(平方厘米)。水的形状变了,但体积还是3.1410108=2512(立方厘米)。水的高度是2512250=10.048(厘米),上升10.0488=2.048(厘米)3.1410108(3.14101088)8=25122508=10.0488=2.048(厘米),五、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问题,列方程解决问题,量率对应,(米),单位一的转化,7.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页数的25%,第二天看了余下的25%,还剩90页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页),还原解题,行程问题,9.A,B两地相距44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只信鸽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飞去,遇到甲车又向乙车飞去,这样一直飞下去,信鸽飞行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10.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00米,一列长140米的火车,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342秒,这列火车的速度?,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火车过桥:就是指火车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10.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00米,一列长140米的火车,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342秒,这列火车的速度?,(火车长度+桥的长度)过桥时间,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速度=路程时间,342秒,(6700+140)342=6840342=20(米秒)答:这列火车的速度是每秒20米。,路程=桥的长度+车的长度,路程,火车速度=,11.某船往返于相距180千米的两港之间,顺水而下需要10小时,逆水而上需要15小时,由于暴雨后水速增加,该船顺水而行需要9小时,那么逆水而行需要多少小时?解析:根据关系式:(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那么可以求出船速,船速知道后可以根据顺水行船时间求出水流速度,则逆水行船的时间可以求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8010+18015)2=15(千米/时)暴雨后的水流速度为:1809-15=5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木塑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录井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产品加工传统技艺数字化保护报告
- 新津建筑维修方案设计招标
- 精密机床部件可靠性评估分析报告
- 古建琉璃工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文物修复师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6《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标准
- 金属材酸洗工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工艺验证检查指南2025
- 临床教学中的情感教育PBL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 建筑工程碳排放计量指南
- 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
- 小儿疝气科普知识
- 净化空调施工方案
- DBJ33T 1289-2022 住宅厨房混合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装饰艺术运动》课件
- 2025年中电科太力通信科技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蕈样肉芽肿的临床特征
- 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