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园林史结课论文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2015年12月20日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以及寺庙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汉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本文将例举几个具体的园林代表的造园历史和特点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关键词:建筑布局;艺术意境;创造;艺术形象;意境中国古典园林按园林地属关系大致分三种:皇家园林西安华清池私家园林拙政园寺庙园林南普陀寺其中以皇家园林为主体。一、皇家园林“以人为环境为主,因借自然景观为辅的园林”1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从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殷商(公元前1611世纪)甲骨文中发现了有关皇家园林“囿”的论述。据此,有关专家们推测,中国皇家园林始于殷商。直至清朝时期(1616年1911年),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高潮时期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这时的造园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一次飞跃,这个时期出现的名园如颐和园、北海、避暑山庄、圆明园,无论是在选址、立意、借景、山水构架的塑、建筑布局与技术、假山工艺、植物布置、乃至园路的铺设都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1.一亭一径,足谐奇趣,人间天堂颐和园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内的建筑结构皆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其建筑形式多模拟江南名胜古迹,或肖其意,或仿其型,因地制宜地创建了众多绚丽恢宏的廊、桥、亭、榭,殿、宇、楼、台。其规模宏大,水域宽广,地貌多变,建筑富丽堂皇总面积达294公顷,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园内有古建筑三千余间,面积约七万平方米。表现出帝王的气派,风格粗犷,厚重有余,委婉不足。可见颐和园造园手法吸收各地园林精华,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颐和园颐和园集中国历代造园艺术之精粹,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里程碑。古往今来,它以其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魅力倾倒了无数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2.一池三山的千年皇家园林北海公园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区的中心,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北海公园最早的北海只是一处普通的水域,水中有岛名瑶屿。金代开始挖湖堆山,扩大瑶屿,改称琼华岛,岛上建瑶光殿、广寒殿,又从汴梁(今开封)移来艮岳花石堆叠假山,北海便初具规模。元代继续扩建琼华岛,改称万岁山、万寿山、渎山,并以此为中心建造大都城,所以有先有北海后有北京的说法。明代,北海成了皇宫的后花园,称西苑,始掘南海,堆土东岸,将团城和犀山台与陆地联接起来,并建金鳌玉栋桥。清代,在广寒殿遗址上建塔立寺,称白塔寺,后改称永安寺,称琼华岛为白塔山。乾隆时期对北海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连续施工30年。光绪时代,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重修北海,供其享乐。辛亥革命后的1925年8月,北海被辟为公园向游人开放,但因管理不善逐渐荒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已成为一处杂草丛生、污泥淤积的荒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海公园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疏浚三海、修整建筑、增加设施,使北海更加绚丽多姿,成为人民休息游览的胜地。1987年,北海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北海公园最标志性的建筑白塔,而北海琼华岛山顶白塔为整个北海园林中的制高点,山南坡寺院沿南北中轴线对衬布局,玉液桥南围城承光殿为对景,白塔高耸天际与远处的景山,故宫互为借景。园林建筑立意强调景观效果,突出艺术意境创造,但建筑功能同样需要重视。在考虑艺术意境过程中,有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必须结合进去。这两个因素是:建筑自身功能和自然环境条件。两者不是彼此孤立的,在造景时需综合考虑。在北海这样的皇家园林中,白塔作为控制全园的制高点,形成了具有强烈中轴线的对称空间艺术格局。设计者巧妙地将礼佛烧香等种种功能与因地制宜的塑造各具特色的建筑空间结合了起来。跟颐和园一样,北海全园是造园大面积用水的典范之一。园林山水构架处理中,无论水面面积大小,多以其包围陆地,形成岛山。而岛的位置多偏于一侧,将其分割成一大一小两个水面,由小水面衬托出大水面的辽阔,对比呼应,从而形成山水镶嵌、构架精彩的园林格局。二、私家园林“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在留存至今的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分布范围最广,数量最多,亦最具有代表性。私家园林之中,最负盛名的是江南园林。中国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赞语,即江南园林甲天下。而;以小巧精致而闻名的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极具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小巧精致的私家园林网师园网师园的造园历史可追溯至八百年前。南宋淳熙初年,吏部侍郎史正志于此建万卷堂,名其花圃为渔隐,植牡丹五百株。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在万卷堂故址,营造别业,为奉母养亲之所,始名网师园,内有十二景。乾隆末,园为瞿远春购得,增建亭宇,叠石种树,由于瞿远春的巧为运思,使网师园“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至今网师园尚总体保持着瞿氏当年造园的结构与风格。网师园同治年间,园归李鸿裔,因与宋代名园沧浪亭相近,李氏自称“苏邻”,更园名为“苏邻小筑”。1917年,张作霖购此园,改名为“逸园”。1940年,园为文物鉴赏家何亚农买下,并对此进行全面整修,悉从旧规,并复网师旧名。1950年何氏后人将园献给人民政府。1958年,网师园再经整修后对游人开放。网师园分为宅第和园林两部分,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住宅园林。规模较小,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东宅西园,有序结合。苏州园林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网师园也是如此,以池水为中心,由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中部环池区、西部内园殿春簃和北部书房区等五部分组成。其中中部为主园,名曰“网师小筑”,全园以水池彩霞池为中心,面积约半亩。池岸西北、东南两隅,各有水湾一处,曲折深奥,有渊源不尽之感。沿池布置石矶、假山、花木和亭榭,黄石假山“云岗”体量不大,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3、 寺庙园林“是佛教、道教和民间神庙等宗教及民间信仰的建筑空间和自然环境空间结合而成的园林”论其特色,它具有一系列不同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特长;论其选址,它突破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分布上的局限,可以广布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名山胜地。正如宋赵抃诗道: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也如俗谚所说:天下名胜寺占多;论其优势,自然景色的优美,环境景观的独特,天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高度融合,内部园林气氛与外部园林环境的有机结合,都是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唐太宗贞观初(627-649)名僧寒山子,来此缚茆起居,唐玄宗时著名禅师希迁(700-790)在此创建伽蓝,题额曰寒山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初(976-983)节度使孙承祐重建佛塔七成(层)。.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郇国公王珪因书张继诗,易封桥为枫桥。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称枫桥寺。寒山寺洪武年间(1368-1398年)僧昌崇僻建。寒山寺归并寺三:秀峰寺、慧庆寺、南峰寺;庵四:文殊、云皋、射渎,其一失。据此可见寒山寺在明初尚为丛林。辛亥革命后至1949年,寒山寺亦处危境,香烟稀少,门庭冷落,收入无着,住僧星散。1941年秋,高冠吾等曾将原藏经楼略事修葺,易名为霜钟阁。日军侵占苏州时期,寒山寺殿堂房舍曾一度沦为日军仓库马厩。寒山寺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寒山寺的建筑布局没有严格的中轴线。寒山寺山门前面的石拱圈古桥是江村桥,桥堍与山门之间那垛黄墙称照壁。山门两旁两棵古樟。黄墙内古典楼阁飞檐翘角,右为枫江楼,左为霜钟楼,都源于枫桥夜泊诗。佛龛背后一尊威风凛凛的将军像,面朝里,对着大雄宝殿,手拿金刚杵,也叫降魔杵,那是韦驮,位居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将之首。寒山寺的主庭园左侧的花坛两面嵌长条石刻两块,一为明代崇帧年间刻的寒拾遗踪;另一刻清末江苏巡抚程德全写的妙利宗风。出大雄宝殿,左通普明宝塔和方丈室,右达名闻遐迩的听夜半钟声的钟楼,正前方的两层屋宇是藏经楼。远望屋顶,可见唐僧、孙悟空等西天取经塑像群。藏经楼楼上秘藏珍贵佛经,楼下叫寒拾殿,寒拾殿后墙的背面立一巨碑,刻着千手千眼观音、韦驮和关公等人物。钟楼就在寒拾殿旁。寒山寺寺院布局并不追求左右均衡,照墙和山门基本是一线相承,后边的大雄宝殿、藏经楼,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新建的普明塔院,则按南北向中轴线布局。寺中处处皆院,错落相通。结论: 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寺庙园林。都是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如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的庭院式的组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费、监护及探望权明确合同
- 生态修复工程种树土地租赁与植被重建合作协议
- 离婚协议补充协议正本及子女抚养权变更及探望权协议
- 离婚协议公证在调解离婚纠纷中的实际效果评估
- 城市核心区域离婚房产分割及补偿协议
- 新能源科技公司股东个人股权转让及环保责任协议
- 主题公园内商户租赁合同范本:景区商业合作租赁协议
- 班长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个人素养提升培训
- 高校师生安全培训
- 2025秋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2025)社区网格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学英语四级高频词汇1500+六级高频词汇1500
- GB/T 20841-2007额定电压300/500V生活设施加热和防结冰用加热电缆
- 《智慧农业》的ppt完整版
- 新浙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分解
- CT图像伪影及处理
- 住宅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举例
- DB11T 1893-2021 电力储能系统建设运行规范
- 诊所备案申请表格(卫健委备案)
- LANTEK兰特钣金软件手册(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