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代职官制度的沿革夏、商、西周的设官夏朝的官僚机构已初具雏形(车正,牧正,庖正,军队六卿,监狱,乐官);商朝,由商王直接统治的中心区域叫内服,内服以外的诸侯统治区域称为外服。在商朝,没有五等爵制度;西周,内服的职官分为公、卿、事务官;外服被分封的诸侯,在爵位上有公、侯、伯、子、男,在自己的封国内按周王朝设立职官;另外还有监国制度。东周春秋中央执政,司徒司空司马等众卿,内务官地方国野制勋爵卿、大夫作为爵称战国中央以国君为首,下有将相分掌文武(楚国为令尹、司马)地方设置郡(守,下设郡尉)县(令),由国君任免官吏秦汉中央三公九卿制、加官地方郡(守)县(令)制、东汉州郡县勋爵官秩以石区分;20等爵制度;服饰(冠绶、颜色)魏晋南北朝三国中央魏国:设置丞相,总领百官;中书省、尚书台、侍中寺(御史台),初具三省制模型;蜀汉;孙吴地方州(刺史/州牧)郡(太守)县(令/长)三级两晋南北朝中央两晋南朝:丞相/司徒,加“录尚书事”领大权;“八公”虚衔;中书省、尚书台(分曹)、门下省;北朝:三师、二大、三公、三省;御史台地方州(刺史/牧)郡(太守/尹)县(令/长)三级勋爵:魏晋:九品九等,六等及更多爵;北魏:九品30等,六等爵;北周:九命最高,五等爵;南北朝:勋十二转隋中央三省六部制、三师、三公【隋:内史(内史令)、门下(纳言)、尚书(尚书令);八座;秘书省、内侍省;九寺五监;御史台】地方州县二级,总管府,行台省勋爵职事官与散官;九品30阶(官的品阶);十一转勋;九等爵制唐中央三省长官为宰相;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侍中);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尚书、侍郎)御史台;九寺五监地方道(节度使)州县二级(安史之乱);都督府;都护府勋爵职事官与散官;九品30阶,文散官29阶,武散官31阶;十二转勋;九等爵制五代十国中央三省六部为主干,枢密院地位提高地方州(刺史)县(县令)两级;府宋中央中书门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枢密院(枢密使,枢密副使)分掌政军大权的二府制;三师三公,赠官;三省六部名存实亡后恢复;三司;台谏地方路(四个部门)州县勋爵九品29阶(寄禄官、差遣制)辽金元辽:南北两院(南北宰相)金:一省制;路(兵马都总管)府(府尹)州县四级制元:一省制,中书省总领朝政,枢密院、御史台;宰相(左右丞相、平章政事);行省【下有路(总管)府州县】、行台明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西周时周王下地位最高的是太师、太保、太宰。辅佐君王,统领百官,执掌朝政,多有有威望的大贵族担任。属于“公”一级的职官。春秋时期,各国总领百官、主持朝政之官泛称“执政”。战国,各国百官之长为“相”,亦作丞相、相邦、相国。秦汉时期,朝廷最高的行政长官是丞相三国时期设置丞相西晋至南朝,或设丞相,或设司徒,须有“录尚书事”头衔;北周初年,天官冢宰为总领。隋朝,三省长官为实际的宰相,因内书令与尚书令常不授人,后他官加“参掌机事”名号代宰相之职。唐朝,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一般有数人担任,有一位首席宰相,为“执政事笔”,宰相们轮流担任。德宗时一日一换。宋朝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二品”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办公机构为政事堂或中书门下。元朝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为虚衔,实际为左右宰相、平章政事为宰相。明朝,朱元璋撤销丞相一职。处理军务的机构五代十国时期,枢密院地位提高。后周规定,枢密院专管全国军事,不管民政。宋代的枢密院是掌管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以枢密使、枢密副使为其长官,枢密院专管兵籍、虎符,又调动军队的权力,须得皇帝批准。辽朝设有北枢密院,掌管全国军政。金朝设置枢密院。元朝枢密院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皇太子担任枢密使,为虚衔,实由枢密院副使担任。明朝设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为其长官。掌管各地军队,虽统兵,但无调遣权。清朝雍正七年,为了及时处置清军与准噶尔部军情,在内廷设军需房,直接转达前线军情及皇帝旨意,设立军机大臣,后职权扩大为参与全部军国大政。具有监察职能的人或机构战国时期国君的秘书长官开始具有监察其他官员的职能,有的称为御史。秦汉时期,御史大夫长官朝廷内外监察,为全国最高的监察长官。地方监察长官为刺史。三国时期曹魏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两晋南北朝时期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长官,权利极大,震肃百僚。隋朝设御史台,掌管对百官的纠察弹劾。与谒者、司隶台合称三台。唐朝御史台为最高监察部门,设御史大夫一人为其首长。下设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分工明确宋代御史台为最高监察部门,设御史大夫一人为其首长,但为虚衔。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御史中丞为真正的长官,称为台长。金朝设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部门。元朝御史台为最高监察部门,以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二人为长官。设殿中司、察院。其余各地由行御史台负责。明朝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构,以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为长官,掌管内外监察、纠举不法。设13道监察御史110人分别监察各地。建立御史出巡地方制度,成为巡按御史。六科给事中并立,负责稽核中央六部及其他机构事务,还可参与廷议和重大案件的审理。清朝的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构,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长官。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在京城设五城察院,以巡城御史为长官,专查京城地方的机构和官员。宗室御史处稽查宗人府事务。稽查内务府御史处稽查内务府事务。三省六部秦汉时期九卿中的少府下属尚书署作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则权势不断提高,后来独立成尚书台,分曹治事。东汉灵帝设侍中寺。三国时期曹丕移尚书台至外朝,分五曹治事,成立中书省。中书省、尚书台、侍中寺为三省雏形。隋朝设内史省、尚书省、门下省。并设六部于尚书省下,吏、礼、兵、都官、度支、工。唐朝恢复三省传统名称,六部确立。宋朝初由于中书门下、枢密院掌握大权,三省名存实亡。宋神宗恢复三省六部职权。金朝只设尚书省,自此实行一省制。元朝设中书省总领朝政,三设尚书省三撤去,实行一省制。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明朝朱元璋撤销中书省,皇帝直接辖制六部。清朝沿袭明制。各朝皇帝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1.将原有的一个人的权利分摊到一个或多个部门上,形成互相牵制: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丞相权力;明朝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2.削弱其他可能危害皇帝统治的势力:汉景帝削藩;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宋太祖吸取唐朝覆灭教训,杯酒释兵权;3.增加皇权势力:汉武帝破格提拔出身微贱的人才,形成内朝官;唐初于禁中设立翰林院;明朝锦衣卫东厂西厂,特务组织;明清内阁、康熙南书房、雍正开始的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志愿活动策划方案公司文案(3篇)
- 陕西柱头灯施工方案(3篇)
- 校庆活动策划方案标语海报(3篇)
-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思想政治试卷及答案
- 产品设计优化与测试工具包
- 个性化音乐培训合同
- 高一数学解题思路提升课教案
- 收获初二学期作文15篇
- 时间的授课课件
- 写景作文奇妙的大自然400字(11篇)
- 枣庄学院《图学基础与计算机绘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 46031-2025可燃粉尘工艺系统防爆技术规范
- 2025至2030年中国纳米抛光浆料行业发展监测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养老护理员培训班课件
- 2025-2030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政策支持与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隔爆水棚替换自动隔爆装置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 产品线库存管理与补货预测系统
- 2025年高考(山东卷)历史真题及答案
- 医学减重管理体系
- 咯血与呕血的护理
- 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