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品系比较鉴定毕业答辩.ppt_第1页
春小麦品系比较鉴定毕业答辩.ppt_第2页
春小麦品系比较鉴定毕业答辩.ppt_第3页
春小麦品系比较鉴定毕业答辩.ppt_第4页
春小麦品系比较鉴定毕业答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小麦品系比较试验研究,答辩人:蒋超指导教师:郭世华职称:教授日期:2011.06.15,目录,1前言2材料与方法3结果与分析4讨论与小结致谢,1前言,1.1小麦的起源与分类小麦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小麦族(Triticeaedumort.),小麦属(TriticumL.).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小麦大致分为一粒系、二粒系、普通小麦系三类。,1、根据染体数目、染色体组的异同、形态特征、遗传学鉴定,目前栽培的六倍体(AABBDD)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的进化过程,是由野生一粒小麦进化为栽培一粒小麦,其染色体基数为7,体细胞(二倍体)为14,为A组染色体的供源,二者共同构成一粒系。2、野生一粒小麦与B组染色体供源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经天然杂交,染色体加倍,产生野生四倍体二粒小麦,其染色体基数为14,细胞(二倍体)为28,再经基因突变或天然杂交,形成其他四倍体的二粒系类型,构成二粒系。3、四倍体二粒小麦与山羊草属的粗山羊草(D组染色体供源)进行天然杂交,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形成原始的六倍体,即斯卑托小麦,其染色体基数为21,细胞(二倍体)为42,再经基因突变或天然杂交,形成多种六倍体小麦类型,即为普通小麦系。,1.2国内外小麦育种的主要进展1、小麦在增产性,适应性与抗耐性都分别有不同程度的进展。矮化育种(两个矮源赤小麦(具有矮秆基因Rht8和Rht9)和农林10号(具有矮秆基因Rht1和Rht2)2、在育种的途径,方法和技术方面,国内外也都发展迅速,成效显著。,1.3本次试验研究目的(意义)为加快小麦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优化品种结构,为我国小麦品种布局提供科学参考,促进种子事业发展,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通过对个小麦品种系的比较试验中的主要农艺性状统计分析,筛选出比较适宜现阶段在内蒙地区栽培的优质小麦品种(系)。,2材料与方法,2.1供试品系(种)05(21)-1,05(61)-2,05(65)-6(FZ),05(65)-11(FZ),05(24)-4-1(混),05(34)-1-1(混),05(44)-2-1(混),05(68)-7-1(混),05(76)-6-1(混),05(76)-6-2(混),永良四号作为对照。,2.2试验方法1、试验地里: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11个品系(种),3次重复,共个33小区。2、在田间及回到室内进行观察、测量、记录小麦的全生育期、株高、第二节粗、穗粒重等。3、在EXCELL上做统计分析:使用方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3结果与分析,3.1不同品种(系)小麦生育期比较结果:参试品系中除05(21)-1,05(61)-2,05(24)-4-1(混),05(44)-2-1(混)比永良四号(对照)早熟,其余参试品系均比永良四号(对照)迟熟,3.2不同品种(系)小麦株高、茎粗的分析比较,由所得实验数据显示,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05(21)-1、05(65)-6(FZ)、05(65)-11(FZ)抗倒伏性较强;05(61)-2、05(24)-4-1(混)、05(44)-2-1(混)、05(68)-7-1(混)抗倒伏性较弱。如图1、2所示。,3.3不同品种(系)小麦主茎穗长(cm)的分析比较,小麦穗长整齐度,从图3可看出,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05(24)-4-1(混)、05(34)-1-1(混)、05(44)-2-1(混)、05(68)-7-1(混)的主茎穗长比较整齐。,3.4不同品种(系)小麦的产量比较与统计分析,3.4.1小麦亩穗数、小穗密度、单穗粒重与产量如图四所示,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05(61)-2、05(24)-4-1(混)、05(44)-2-1(混)亩穗数偏多;,5(24)-4-1(混)的小穗密度明显偏低,且有且只有这一个品系低于永良四号(CK),其余各品种(系)之间差距不大;05(21)-1、05(44)-2-1(混)、05(76)-6-1(混)、05(76)-6-2(混)的单穗粒重低于永良四号(CK),其中单穗粒重又以05(44)-2-1(混)最低,05(65)-11(FZ)最高。,3.4.2小麦的产量比较与统计分析,注:a1a11依次是永良四号、05(21)-1、05(61)-2、05(65)-6(FZ)、05(65)-11(FZ)、05(24)-4-1(混)、05(34)-1-1(混)、05(44)-2-1(混)、05(68)-7-1(混)、05(76)-6-1(混)、05(76)-6-2(混)。,1、将小麦各参试品种(系)进行方差分析,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所示结果可以知道,在所有参试品种(系)中,05(24)-4-1(混)、05(44)-2-1(混)、05(76)-6-2(混)、05(65)-11(FZ)、05(61)-2的产量均值高于永良四号(CK),其中又以05(44)-2-1(混)最高。2、如表1所示,参试的11个品种(系)之间的产量,a8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系;a11、a5、a6极显著高于a1、a9、a2、a4、a7、a10;a3、a1显著高于a9、a2、a4、a7、a10;a9、a2显著高于a10;a3极显著高于a9、a2、a4、a7、a10;a1极显著高于a2、a4、a7、a10。3、经过产量的方差分析,产量的排序:a8a11=a5=a6a3a1a9a2a4=a7a10,4讨论与小结,通过对所有实验数据的分析与总结,得出以下结果:1、05(21)-1,05(61)-2,05(24)-4-1(混),05(44)-2-1(混)与永良四号(对照)对比,较早熟。2、05(21)-1、05(65)-6(FZ)、05(65)-11(FZ)抗倒伏性较强。3、05(24)-4-1(混)、05(34)-1-1(混)、05(44)-2-1(混)、05(68)-7-1(混)的主茎穗长比较整齐。4、05(24)-4-1(混)、05(44)-2-1(混)、05(76)-6-2(混)、05(65)-11(FZ)的产量均值高于永良四号(CK),其中又以05(24)-4-1(混)最高。,综上得出结论:,05(21)-1早熟、抗倒伏,但主茎穗长不整齐,产量偏低;05(61)-2早熟、不抗倒伏、主茎穗长不整齐,产量偏低;05(24)-4-1(混)早熟、不抗倒伏、主茎穗长整齐,产量最高;05(44)-2-1(混)早熟、不抗倒伏、主茎穗长整齐,产量较高;其中05(24)-4-1(混)、5(44)-2-1(混)表现较突出,种丰产性较好,可进一步试验示范。,致谢,本论文是在指导老师郭世华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到论文的撰写和修改都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在此谨向尊敬的导师致以衷心的感谢。郭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活跃的思维方式以及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使我受益终身;郭老师所创造的宽松的学习气氛、仁爱和谐的工作环境也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他的睿智、严谨、谦虚、正直,将永远是我今后治学的楷模。,感谢侯建华教授、何丽君教授、周洪友教授、盛晋华教授、蒙美莲教授、马庆教授等各位老师近三年来的悉心教导,感谢他们在学术上给予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心与帮助。感谢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的所有老师,为我继续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