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1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旧知回顾单质: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有和,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有和。活性炭具有性。,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臭氧,红磷,白磷,吸附性,金刚石,石墨,【学习目标】1、知道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2、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碳的化学性质【学习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碳的化学性质。,个人自学1阅读:P104P106第1段,重点是结构、物理性质和用途。2建构:常见的碳单质有。它们都是由_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金刚石是色透明形状的固体,经过仔细琢磨后,可制成_。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_的物质,常用于_。,金刚石、石墨、C60,碳,钻石,硬,钻探机的钻头、切割玻璃,石墨:石墨是一种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固体。石墨很_,在纸上能留下划痕,可用于制_。石墨具有_性,可作润滑剂。石墨还具有优良的_性,可用作_。无轨电车上的电刷是用石墨制作,体现了它的_性、性和耐高温的性质。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都是由_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由于木炭、活性炭都具有_结构,因此具有_性。如:常利用木炭吸附异味和色素。活性炭的_比木炭还要强,如: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_来吸附毒气的,制糖工业中也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C60:C60分子是一种由_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C60在物质分类中属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主要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无,软,铅笔芯,润滑,导电,电极,导电,润滑,石墨,疏松多孔,吸附,吸附性,活性炭,物理,60,单质,碳原子的排列不同,一、金刚石和石墨,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外形,硬度,导电性,金刚石,石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固体,深灰色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有滑腻感,在自天然里硬度最大,质软,不良导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演示实验1把一根石墨电极或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如图),接通电源后,灯泡是否发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2、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作钻探机钻头、刻划玻璃、大理石,作耐高温的润滑剂,作铅笔芯,作电极,作装饰品钻石,在电车顶上的两根导电杆跟电线接触处分别装上一块石墨制成的滑块,以保证行驶时供电。为什么要选用石墨来制滑块?,石墨具有润滑、导电性质,3、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如果将某种未知物质X(其中不含氧元素),在纯净的氧气里燃烧,实验测定,只有一种生成物二氧化碳,你认为X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结论:X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为什么有很大的差别?,金刚石,是由于金刚石和石墨里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而引起的,从宏观的角度看,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同一种元素(碳元素)组成的,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即结构不同,结果形成了物理性质不同的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白磷和红磷、氧气和臭氧。请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叫单质,而同一种元素可能会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质,因此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单质(纯净物)也可以是几种单质所形成的混合物。,“炭”指由碳元素形成的部分单质,主要有木炭、焦炭、活性炭与炭黑.“碳”是元素的名称,是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原子的总称.因此,炭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但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并非都是炭,如金刚石、石墨等.,由碳元素所组成的单质有哪些?“碳”和“炭”有什么不同?,碳的单质主要有金刚石和石墨,还有无定形碳,无定形碳包括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等。,二、无定形碳,活性炭焦炭焦炭炭黑,无定形碳,用途,净水剂、脱色剂、去味剂、净化剂,冶炼金属、生产水煤气(H2+CO),油墨、颜料、橡胶轮胎中的填充剂,做燃料、吸附剂、制造黑火药,吸附作用:气体或溶液里的物质被吸附在固体表面的作用,叫做吸附作用。,演示实验2:木炭吸附色素(红墨水),结论:红色变浅或消失,活性炭制备过程中采用高压水蒸气将孔中的油除去,其结构中的外表面(表面积和其体积之比)比木炭更大,因而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比木炭更强。,木炭和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由它们疏松多孔的结构决定的。由于它们内部疏松多孔,因而跟气体或溶液接触的表面积就很大,这样它们就很容易吸附一些气体或色素等物质。,木炭和活性炭为什么具有吸附能力?,三、C60,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已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因此又名足球烯,又名富勒烯。,C60是单纯由碳原子结合形成的稳定分子,它具有60个顶点和32个面,其中12个为正五边形,20个为正六边形。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0。,当堂达标石墨可以作高温电炉的电极,是因为()A能燃烧B能传热C很软D熔点高能导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的各种性质都不相同B、铅笔芯是由金属铅制成的,所以能导电C、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能导电D、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物质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单质,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A、石墨、铅笔芯B、水蒸气、大理石C、盐酸、焦炭D、金刚石、氧化铁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A碳原子内部结构不同B元素组成不同C碳原子排列不同D碳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木炭给红糖溶液脱色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金刚石C、用金刚石可划玻璃D、石墨粉末与粘土混合制成铅笔芯,D,D,A,C,B,选择下列物质的编号填空:用来作黑火药的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作钻探机钻头的是()做家庭净水剂的是()通常用来作油墨原料的是()A金刚石B石墨C活性炭D炭黑E木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B、目前人们发现了114种元素,也就是说发现了114种单质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碳的各种单质的化学性质不同,E,B,A,C,D,A,个人自学1阅读:P107-P1082建构: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都具有:稳定性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_。可燃性:分别写出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铜的用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稳定性,CO2CO22CO22CO123244243256,C2CuO2CuCO2,氧化铜由黑变红,石灰水变浑浊,一、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2、可燃性,(充分燃烧)C+O2=CO2放热,点燃,(不充分燃烧)2C+O2=2CO放热,点燃,这是因为在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如:,思考:如何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古代墨宝,虽历经千年仍不变色,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3、还原性,C+2CuO=2Cu+CO2,高温,现象,1、黑色粉末变成红色2、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思考一、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例如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这个化学方程式怎样书写?并分析此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3C+2Fe2O3=4Fe+3CO2,高温,思考二、在加热条件下,碳不仅能跟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还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2C+CO2=2CO(吸热),高温,思考三、生成CO2的两种方法?生成CO的两种方法?,还原剂,氧化剂,2、吸热和放热,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放热和吸热现象。化学上把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可以利用放出的热来取暖,也可以转变为电能、动能等往烧得很旺的炉火里(此时碳完全烧),添上大量的新煤后,温度会降低,这说明C+CO2=2CO这个反应是吸收还是放出热量?,高温,当堂达标2002年底江苏省考古专家对“泗水王陵”进行保护性挖掘,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在棺室外围的土层中有厚厚的一层一千多年前的木炭,这表明木炭具有()A.可燃性B.还原性C.稳定性D.吸附性CuO+H2=Cu+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H2是还原剂,发生了还原反应、CuO是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H2是氧化剂,发生了氧化反应、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