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轮 第8讲 运动和力课件.ppt_第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轮 第8讲 运动和力课件.ppt_第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轮 第8讲 运动和力课件.ppt_第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轮 第8讲 运动和力课件.ppt_第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轮 第8讲 运动和力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第8讲运动和力,四川专用,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考点二)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特别提醒】(1)二力平衡时要求四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2)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既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来判断,也可以根据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来确定受到的是否是平衡力。,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考点三)摩擦力,【特别提醒】(1)摩擦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判定,如水平推车,车未动,f静F推。当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f滑F推,若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不变,则f滑大小不变,此时f滑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接触面积大小无关。(2)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当摩擦力作为动力时,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如人走路。,【例1】(2016,乐山)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A撞击锤柄下端,可以使锤头紧套在锤柄B小型客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C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D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方法归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不是力,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B,【对应训练】1(2016,宜宾)有位意大利物理学家经历了“观察疑问猜想证实”的历程,探究了摆动规律,他还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这位物理学家是()(导学号90982078)A牛顿B伽利略C法拉第D奥斯特2(2015,成都)下列现象与惯性有关的是()(导学号90982079)A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B投出的篮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C同种电荷相互相斥D水银的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B,B,3(2015,内江)如图所示,苹果从树上下落的过程中,其惯性()(导学号90982080)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变大D不变,D,4(2016,内江)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将会;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现象中橡皮将会。(以上两空填“向右倾倒”“向左倾倒”或“保持静止”)。(导学号90982081),向左倾倒,保持静止,【例2】(2016,内江)以下设计或操作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坐车时要求系上安全带C钢轨铺设在枕木上D在机器转轴上加润滑油【方法归纳】判断某一事例是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可以根据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进行分析,即增大摩擦方法有: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变滚动为滑动等;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分离等。,A,【对应训练】5(2014,绵阳)下列现象中主要是为减小摩擦的是()(导学号90982082)A自行车的轮胎凹凸不平B战斗机准备作战时,抛掉副油箱C气垫船利用压缩空气使船体与水面脱离接触D有些北方城市常常在下雪后将煤渣洒在结冰的路面上6(2016,广安)班级拔河比赛获胜有不少诀窍,其中之一就是要设法增大队员与地面的摩擦,所以选择参赛队员应选择体重_(填“较重”或“较轻”)的同学,同时全体队员应穿鞋底较_(填“粗糙”或“光滑”)的鞋子。(导学号90982083),C,较重,粗糙,7(2015,德阳)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N,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2_N。(导学号90982084),0,20,8(2015,南充)如下图,一个物体在压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请作出该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力的示意图。(导学号90982085),【例3】(2015,巴中)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A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B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C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的牵引力D汽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方法归纳】一般地,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的一对平衡力中有一个力是重力;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的一对平衡力中有一个力是摩擦力。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一对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D,【对应训练】9(2015,绵阳)一个苹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90982086)A苹果受到的重力与苹果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苹果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苹果受到的重力小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D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大于苹果对桌面的压力10(2014,攀枝花)某同学双手托起排球后,排球先竖直向上运动,所受合力为F1;后又竖直下落,所受合力为F2;若排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F1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2。(导学号90982087),B,大于,11(2016,遂宁)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N,底面积为20cm2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Pa,由图象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3s6s内物体受到的合力是_N,9s12s物体做运动,它能继续运动的原因是由于_。(导学号90982088),2.5103,6,3,匀减速直线,惯性,【易错易混】1混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2上升的物体,若突然撤去向上的拉力,物体不会马上下降,而是先减速上升再加速下降。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易出错。,【例4】(2016,乐山)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线与重力为10N的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A10N,水平向右B14N,水平向左C6N,水平向左D4N,水平向右,D,【图片与命题】,实验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命题点1每次实验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_相同。2改变水平面上的材料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_的大小。3使小车滑下沿水平方向运动,能保证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_,因为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互平衡,对小车水平方向上运动没有影响。4小车到达水平面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_。5转换法的应用: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不同来判断阻力的大小。6实验推理:若物体不受阻力,运动的小车将做_运动。,速度,阻力,摩擦力,惯性,匀速直线,实验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命题点1选择小车而不选择木块的原因:减小_对实验的影响。2定滑轮的作用:减小摩擦,改变_。3实验中选择卡片为研究对象,是为了不考虑_的影响。4应选择小车处于静止为研究状态,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好控制。5两边挂上相同的钩码,目的是为了研究_关系。6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否同体、等大、反向、共线。,摩擦,用力方向,卡片自重,力的大小,【例1】(2016,吉林模拟)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定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如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A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点拨】(1)根据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拉力方向相反,由图甲可知拉力的大小是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实现的。(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定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因为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3)其他条件不变,把一个物体变成两个物体。(4)木块放在桌面上,当物体发生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会产生摩擦力,对实验有影响。【答案】(1)相反钩码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3)把小卡片剪成两半(4)A,【拓展设问】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小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5)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6)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填“丙”或“丁”)更科学。(7)在装置丁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匀速直线运动,丁,直线,实验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命题点1实验时,一定要水平拉动物体做_运动。这样物体受力平衡,fF拉。2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的_不变,改变_。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时,必须控制_不变,改变接触面的_。3实验中很难保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改进:测力计固定,拉动木块下面的长木板,这样既便于读数,也方便操作。4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以用公式表示:fFN,FN为总压力,为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匀速直线,粗糙程度,压力大小,压力,粗糙程度,【例2】(玉林中考)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填“甲”“乙”“丙”或“丁”)。(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有关。(以上两空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度”),(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填“正确”或“错误”)的。(5)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戊,【点拨】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若将各实验的命题点理解了,此类实验探究题就容易解答。【答案】(1)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